小方坯连铸漏钢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8710998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0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方坯连铸漏钢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小方坯连铸漏钢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小方坯连铸漏钢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小方坯连铸漏钢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小方坯连铸漏钢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方坯连铸漏钢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docx

《小方坯连铸漏钢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方坯连铸漏钢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方坯连铸漏钢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docx

小方坯连铸漏钢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小方坯连铸漏钢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发表日期:

2007年10月31日【编辑录入:

meimei】

摘要:

从钢种、结晶器状况、过热度、拉速、振动、保护渣性能、工艺操作等方面分析了安钢二炼钢2号方坯连铸机产生漏钢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小方坯;漏钢分析;改进措施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炼钢厂(以下简称安钢二炼钢)2号方坯连铸机采用浸入式水口加保护渣保护浇注工艺.2004年铸机平均溢漏钢率为0.68%,上半年平均为0.9%,最高月份为1.2%,溢漏事故多,已严重影响了连铸生产.为促进连铸生产顺行,同时也为铸机高效化生产打下基础,于2005年元月开始对2号方坯连铸机溢漏钢进行攻关,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1工艺现状

安钢二炼钢2号连铸机始建于1989年,铸机类型为国产SFR—6型四机四流小方坯连铸机,铸坯断面为120mm×120mm,采用定径水口、浸人式水口、保护渣和事故摆槽等浇注方式。

目前,主要浇注钢种为Q235B、HRB335、HRB400、Q345B等钢种,连铸机主要技术参数为:

流间距1100mm;正常拉速2.8~3.5m/min;铜管长度850mm;铜管壁厚12.5mm;铜管材质为脱氧磷铜;水缝宽度3.5mm;结晶器倒锥度(0.56%~0.76%)/m;结晶器水量95~100m3/h;结晶器水压0.6~0.7MPa;振动结构形式为半板簧振动。

2漏钢事故概况

2004年2号机溢漏钢569次,统计结果见图1,角裂漏钢占69%,为主要漏钢类型,下渣漏钢和拉断漏钢分别占14.9%和6.7%。

因此,控制角裂漏钢可以大幅度降低溢漏钢率。

角裂漏钢铸坯的形貌如图2所示,角裂漏钢主要发生在出结晶器坯壳距角部10~25mm处,漏钢长度100~200mm,沿漏钢部位的上下有纵裂缺陷。

c:

\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http:

\www.gtjia。

com\news\uploadfile\jpg\2007—10\20071031104811702.jpg

c:

\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http:

\\news\uploadfile\jpg\2007—10\20071031104823882。

jpg

摘要:

从钢种、结晶器状况、过热度、拉速、振动、保护渣性能、工艺操作等方面分析了安钢二炼钢2号方坯连铸机产生漏钢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小方坯;漏钢分析;改进措施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炼钢厂(以下简称安钢二炼钢)2号方坯连铸机采用浸入式水口加保护渣保护浇注工艺。

2004年铸机平均溢漏钢率为0.68%,上半年平均为0.9%,最高月份为1.2%,溢漏事故多,已严重影响了连铸生产。

为促进连铸生产顺行,同时也为铸机高效化生产打下基础,于2005年元月开始对2号方坯连铸机溢漏钢进行攻关,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1工艺现状

安钢二炼钢2号连铸机始建于1989年,铸机类型为国产SFR—6型四机四流小方坯连铸机,铸坯断面为120mm×120mm,采用定径水口、浸人式水口、保护渣和事故摆槽等浇注方式。

目前,主要浇注钢种为Q235B、HRB335、HRB400、Q345B等钢种,连铸机主要技术参数为:

流间距1100mm;正常拉速2.8~3.5m/min;铜管长度850mm;铜管壁厚12.5mm;铜管材质为脱氧磷铜;水缝宽度3.5mm;结晶器倒锥度(0.56%~0.76%)/m;结晶器水量95~100m3/h;结晶器水压0.6~0.7MPa;振动结构形式为半板簧振动.

2漏钢事故概况

2004年2号机溢漏钢569次,统计结果见图1,角裂漏钢占69%,为主要漏钢类型,下渣漏钢和拉断漏钢分别占14.9%和6.7%。

因此,控制角裂漏钢可以大幅度降低溢漏钢率。

角裂漏钢铸坯的形貌如图2所示,角裂漏钢主要发生在出结晶器坯壳距角部10~25mm处,漏钢长度100~200mm,沿漏钢部位的上下有纵裂缺陷。

c:

\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http:

\\news\uploadfile\jpg\2007—10\20071031104811702。

jpg

c:

\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http:

\www。

gtjia。

com\news\uploadfile\jpg\2007—10\20071031104823882。

jpg

3原因分析

3.1钢种的影响

我厂主要生产低碳钢,其在结晶器内形成的初生坯壳,在固相线温度以下25~50℃时发生包晶反应(δ+L—γ),并伴随较大线收缩,坯壳与结晶器壁脱离产生大的气隙,导出热流减少,坯壳变薄,而且厚度不均匀。

当坯壳所受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在坯壳薄弱处产生应力集中出现细小纵裂纹,出结晶器坯壳由于失去支撑以及受二冷强冷影响,裂纹进一步扩大,发生漏钢.相同冷却条件下,低合金钢比普碳钢温降速度大,凝固快,在一次冷却不均匀时,坯壳厚度差别更大,裂纹敏感性更强,在热应力和形变应力共同作用下,易在坯壳薄弱处开裂,从而极易发生角裂漏钢。

2005年元月2号机生产0235B钢1103炉,生产HRB335钢808炉,当月溢漏钢统计结果见表1,在11次角裂漏钢中,低合金钢占10次。

3.2结晶器的影响

(1)结晶器水缝的影响:

方坯角部属二维传热,坯壳收缩早,强度高,而坯壳四面受钢水静压力作用压向铜管壁,在偏离角部10~25mm处出现较大气隙,传热减弱,此处坯壳薄,而且受拉应力作用。

结晶器水缝不均匀,将直接造成坯壳厚度不均匀,产生的拉应力也不等,较大拉应力作用在偏离角处,产生微裂纹,出结晶器下口坯壳发生鼓肚,形变应力增加,裂纹进一步扩大,撕裂坯壳,发生角裂漏钢。

2号连铸机结晶器水缝由于长期不调整,造成上下口水缝调整螺钉与铜管壁间隙大,检查发现,铜管在内水套中可以明显摇摆,上下口同侧面水缝差别大于0.5mm,装配后甚至出现歪斜.此类铜管上机后寿命很短,一般在1500t以内,主要原因是角裂漏钢事故频发,漏钢部位集中在水缝大的一侧偏离角处。

(2)铜管内腔倒锥度的影响:

结晶器传热的热阻主要是气隙,气隙小,则热阻小,气隙大,则热阻大。

结晶器使用前期,铜管内腔曲线比较接近坯壳收缩曲线,气隙均匀,传热均匀,坯壳厚度也较均匀。

在使用过程中,铜管不断磨损和受热变形。

到使用中、后期,总锥度变小,而且,弯液面下传热量大,铜管局部发生变形,也增加了坯壳的不均匀性。

坯壳在结晶器下部易发生鼓肚,取样显示,120mm×120mm铸坯鼓肚量大于2mm易发生偏离角内裂,出结晶器后坯壳失去支撑,易发生漏钢。

2005年元月216号铜管寿命2491t,使用前后内腔曲线对比如图3所示。

由图3可以清晰地看出,使用后弧面在距上口50~100mm间距内已形成正锥度,测弧总锥度小于0.4mm,而且距上口200~400mm和500~700mm间距内侧弧无锥度,侧内锥度比侧外锥度小,这与内弧东侧角裂漏钢多相吻合。

(3)铜管内表面的影响:

铜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处理漏钢事故放置冷钢过量且歪斜,造成面部和角部划伤,深度大于1mm以上,在拉钢过程中,划伤处坯壳与铜管壁之间热阻大,坯壳薄,容易出现凹陷,且凹陷底部有明显裂纹,此时如过热度增加或突然提高拉速,容易在裂纹处漏钢。

铜管制作质量差,特别是铜管面部和角部局部镀层的脱落,增加了热阻,造成传热不稳定,容易引起漏钢。

另外,铜管坯料中有沙眼,随着结晶器过钢量的增加,铜管内表面磨损,沙眼漏出,出现挂钢现象,严重时造成裂纹漏钢。

3.3过热度和拉速的影响

裂纹漏钢与中包温度和拉速关系密切,保证钢水有一定的过热度,能保证钢水顺利浇完。

理论研究表明,过热度每增加10℃,结晶器出口坯壳厚度减少3%,温度过高,就会造成出结晶器坯壳薄和高温强度低,受到的应力一旦撕破坯壳,就容易产生裂纹漏钢。

对2号机2005年1月浇铸HRB335钢的中间包温度统计见表2,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中间包温度愈高,漏钢率愈高,中包温度达到1550℃以上,漏钢率急剧升高。

较快的拉速尤其是高过热度时提高拉速会加剧坯壳生长的不均匀性,我厂2号机浇注钢水过热度在40℃以上,拉速大于3.3m/min,即使在结晶器使用前期也容易出现角裂漏钢.

摘要:

从钢种、结晶器状况、过热度、拉速、振动、保护渣性能、工艺操作等方面分析了安钢二炼钢2号方坯连铸机产生漏钢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小方坯;漏钢分析;改进措施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炼钢厂(以下简称安钢二炼钢)2号方坯连铸机采用浸入式水口加保护渣保护浇注工艺。

2004年铸机平均溢漏钢率为0.68%,上半年平均为0.9%,最高月份为1.2%,溢漏事故多,已严重影响了连铸生产.为促进连铸生产顺行,同时也为铸机高效化生产打下基础,于2005年元月开始对2号方坯连铸机溢漏钢进行攻关,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1工艺现状

安钢二炼钢2号连铸机始建于1989年,铸机类型为国产SFR—6型四机四流小方坯连铸机,铸坯断面为120mm×120mm,采用定径水口、浸人式水口、保护渣和事故摆槽等浇注方式。

目前,主要浇注钢种为Q235B、HRB335、HRB400、Q345B等钢种,连铸机主要技术参数为:

流间距1100mm;正常拉速2.8~3.5m/min;铜管长度850mm;铜管壁厚12.5mm;铜管材质为脱氧磷铜;水缝宽度3.5mm;结晶器倒锥度(0.56%~0.76%)/m;结晶器水量95~100m3/h;结晶器水压0.6~0.7MPa;振动结构形式为半板簧振动.

2漏钢事故概况

2004年2号机溢漏钢569次,统计结果见图1,角裂漏钢占69%,为主要漏钢类型,下渣漏钢和拉断漏钢分别占14.9%和6.7%。

因此,控制角裂漏钢可以大幅度降低溢漏钢率。

角裂漏钢铸坯的形貌如图2所示,角裂漏钢主要发生在出结晶器坯壳距角部10~25mm处,漏钢长度100~200mm,沿漏钢部位的上下有纵裂缺陷.

c:

\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http:

\\news\uploadfile\jpg\2007—10\20071031104823882。

jpg

3原因分析

3.1钢种的影响

我厂主要生产低碳钢,其在结晶器内形成的初生坯壳,在固相线温度以下25~50℃时发生包晶反应(δ+L-γ),并伴随较大线收缩,坯壳与结晶器壁脱离产生大的气隙,导出热流减少,坯壳变薄,而且厚度不均匀。

当坯壳所受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在坯壳薄弱处产生应力集中出现细小纵裂纹,出结晶器坯壳由于失去支撑以及受二冷强冷影响,裂纹进一步扩大,发生漏钢。

相同冷却条件下,低合金钢比普碳钢温降速度大,凝固快,在一次冷却不均匀时,坯壳厚度差别更大,裂纹敏感性更强,在热应力和形变应力共同作用下,易在坯壳薄弱处开裂,从而极易发生角裂漏钢。

2005年元月2号机生产0235B钢1103炉,生产HRB335钢808炉,当月溢漏钢统计结果见表1,在11次角裂漏钢中,低合金钢占10次。

3.2结晶器的影响

(1)结晶器水缝的影响:

方坯角部属二维传热,坯壳收缩早,强度高,而坯壳四面受钢水静压力作用压向铜管壁,在偏离角部10~25mm处出现较大气隙,传热减弱,此处坯壳薄,而且受拉应力作用.结晶器水缝不均匀,将直接造成坯壳厚度不均匀,产生的拉应力也不等,较大拉应力作用在偏离角处,产生微裂纹,出结晶器下口坯壳发生鼓肚,形变应力增加,裂纹进一步扩大,撕裂坯壳,发生角裂漏钢。

2号连铸机结晶器水缝由于长期不调整,造成上下口水缝调整螺钉与铜管壁间隙大,检查发现,铜管在内水套中可以明显摇摆,上下口同侧面水缝差别大于0.5mm,装配后甚至出现歪斜。

此类铜管上机后寿命很短,一般在1500t以内,主要原因是角裂漏钢事故频发,漏钢部位集中在水缝大的一侧偏离角处。

(2)铜管内腔倒锥度的影响:

结晶器传热的热阻主要是气隙,气隙小,则热阻小,气隙大,则热阻大。

结晶器使用前期,铜管内腔曲线比较接近坯壳收缩曲线,气隙均匀,传热均匀,坯壳厚度也较均匀.在使用过程中,铜管不断磨损和受热变形。

到使用中、后期,总锥度变小,而且,弯液面下传热量大,铜管局部发生变形,也增加了坯壳的不均匀性.坯壳在结晶器下部易发生鼓肚,取样显示,120mm×120mm铸坯鼓肚量大于2mm易发生偏离角内裂,出结晶器后坯壳失去支撑,易发生漏钢。

2005年元月216号铜管寿命2491t,使用前后内腔曲线对比如图3所示。

由图3可以清晰地看出,使用后弧面在距上口50~100mm间距内已形成正锥度,测弧总锥度小于0.4mm,而且距上口200~400mm和500~700mm间距内侧弧无锥度,侧内锥度比侧外锥度小,这与内弧东侧角裂漏钢多相吻合。

(3)铜管内表面的影响:

铜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处理漏钢事故放置冷钢过量且歪斜,造成面部和角部划伤,深度大于1mm以上,在拉钢过程中,划伤处坯壳与铜管壁之间热阻大,坯壳薄,容易出现凹陷,且凹陷底部有明显裂纹,此时如过热度增加或突然提高拉速,容易在裂纹处漏钢。

铜管制作质量差,特别是铜管面部和角部局部镀层的脱落,增加了热阻,造成传热不稳定,容易引起漏钢.另外,铜管坯料中有沙眼,随着结晶器过钢量的增加,铜管内表面磨损,沙眼漏出,出现挂钢现象,严重时造成裂纹漏钢。

3.3过热度和拉速的影响

裂纹漏钢与中包温度和拉速关系密切,保证钢水有一定的过热度,能保证钢水顺利浇完.理论研究表明,过热度每增加10℃,结晶器出口坯壳厚度减少3%,温度过高,就会造成出结晶器坯壳薄和高温强度低,受到的应力一旦撕破坯壳,就容易产生裂纹漏钢.对2号机2005年1月浇铸HRB335钢的中间包温度统计见表2,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中间包温度愈高,漏钢率愈高,中包温度达到1550℃以上,漏钢率急剧升高。

较快的拉速尤其是高过热度时提高拉速会加剧坯壳生长的不均匀性,我厂2号机浇注钢水过热度在40℃以上,拉速大于3.3m/min,即使在结晶器使用前期也容易出现角裂漏钢。

3.4振动的影响

振动仿弧差,偏摆量大,会对坯壳产生剪力,影响保护渣的润滑,增大拉坯阻力。

从传热角度分析,振动仿弧差,偏摆量大,会增大坯壳与铜管间气隙的不均匀性,导致坯壳厚度的差异增大。

元月25日第3流连续发生多次角裂漏钢,停机检查发现,振动框架内东侧卡钢渣,造成振动不平稳,结晶器偏摆严重,坯壳对铜管内腔两侧和内东角磨损严重,偏角部传热不均匀导致角裂漏钢。

3.5保护渣的影响

保护渣的特性指标如粘度、熔化速度、熔点对保护渣使用效果影响较大。

熔点高,熔速低,液渣层薄;粘度高,液渣流动性差,渣耗小,不能均匀填充气隙,结晶器传热不均匀,我厂2号连铸机使用预熔型保护渣,设计拉速2.7~3.1m/min,其性能指标见表3,当铸机提速到3.3m/min以上,由于保护渣熔点高,粘度大,熔速慢,液渣层厚度减小,特别当拉速波动大时,液渣膜及不均匀,易出现粘接拉断现象。

摘要:

从钢种、结晶器状况、过热度、拉速、振动、保护渣性能、工艺操作等方面分析了安钢二炼钢2号方坯连铸机产生漏钢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小方坯;漏钢分析;改进措施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炼钢厂(以下简称安钢二炼钢)2号方坯连铸机采用浸入式水口加保护渣保护浇注工艺。

2004年铸机平均溢漏钢率为0.68%,上半年平均为0.9%,最高月份为1.2%,溢漏事故多,已严重影响了连铸生产.为促进连铸生产顺行,同时也为铸机高效化生产打下基础,于2005年元月开始对2号方坯连铸机溢漏钢进行攻关,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1工艺现状

安钢二炼钢2号连铸机始建于1989年,铸机类型为国产SFR-6型四机四流小方坯连铸机,铸坯断面为120mm×120mm,采用定径水口、浸人式水口、保护渣和事故摆槽等浇注方式。

目前,主要浇注钢种为Q235B、HRB335、HRB400、Q345B等钢种,连铸机主要技术参数为:

流间距1100mm;正常拉速2.8~3.5m/min;铜管长度850mm;铜管壁厚12.5mm;铜管材质为脱氧磷铜;水缝宽度3.5mm;结晶器倒锥度(0.56%~0.76%)/m;结晶器水量95~100m3/h;结晶器水压0.6~0.7MPa;振动结构形式为半板簧振动。

2漏钢事故概况

2004年2号机溢漏钢569次,统计结果见图1,角裂漏钢占69%,为主要漏钢类型,下渣漏钢和拉断漏钢分别占14.9%和6.7%.因此,控制角裂漏钢可以大幅度降低溢漏钢率.角裂漏钢铸坯的形貌如图2所示,角裂漏钢主要发生在出结晶器坯壳距角部10~25mm处,漏钢长度100~200mm,沿漏钢部位的上下有纵裂缺陷.

3原因分析

3.1钢种的影响

我厂主要生产低碳钢,其在结晶器内形成的初生坯壳,在固相线温度以下25~50℃时发生包晶反应(δ+L-γ),并伴随较大线收缩,坯壳与结晶器壁脱离产生大的气隙,导出热流减少,坯壳变薄,而且厚度不均匀。

当坯壳所受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在坯壳薄弱处产生应力集中出现细小纵裂纹,出结晶器坯壳由于失去支撑以及受二冷强冷影响,裂纹进一步扩大,发生漏钢。

相同冷却条件下,低合金钢比普碳钢温降速度大,凝固快,在一次冷却不均匀时,坯壳厚度差别更大,裂纹敏感性更强,在热应力和形变应力共同作用下,易在坯壳薄弱处开裂,从而极易发生角裂漏钢.2005年元月2号机生产0235B钢1103炉,生产HRB335钢808炉,当月溢漏钢统计结果见表1,在11次角裂漏钢中,低合金钢占10次。

3.2结晶器的影响

(1)结晶器水缝的影响:

方坯角部属二维传热,坯壳收缩早,强度高,而坯壳四面受钢水静压力作用压向铜管壁,在偏离角部10~25mm处出现较大气隙,传热减弱,此处坯壳薄,而且受拉应力作用。

结晶器水缝不均匀,将直接造成坯壳厚度不均匀,产生的拉应力也不等,较大拉应力作用在偏离角处,产生微裂纹,出结晶器下口坯壳发生鼓肚,形变应力增加,裂纹进一步扩大,撕裂坯壳,发生角裂漏钢.2号连铸机结晶器水缝由于长期不调整,造成上下口水缝调整螺钉与铜管壁间隙大,检查发现,铜管在内水套中可以明显摇摆,上下口同侧面水缝差别大于0.5mm,装配后甚至出现歪斜.此类铜管上机后寿命很短,一般在1500t以内,主要原因是角裂漏钢事故频发,漏钢部位集中在水缝大的一侧偏离角处。

(2)铜管内腔倒锥度的影响:

结晶器传热的热阻主要是气隙,气隙小,则热阻小,气隙大,则热阻大.结晶器使用前期,铜管内腔曲线比较接近坯壳收缩曲线,气隙均匀,传热均匀,坯壳厚度也较均匀。

在使用过程中,铜管不断磨损和受热变形。

到使用中、后期,总锥度变小,而且,弯液面下传热量大,铜管局部发生变形,也增加了坯壳的不均匀性.坯壳在结晶器下部易发生鼓肚,取样显示,120mm×120mm铸坯鼓肚量大于2mm易发生偏离角内裂,出结晶器后坯壳失去支撑,易发生漏钢。

2005年元月216号铜管寿命2491t,使用前后内腔曲线对比如图3所示。

c:

\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http:

\www.gtjia。

com\news\uploadfile\jpg\2007—10\2007103110496558.jpg

由图3可以清晰地看出,使用后弧面在距上口50~100mm间距内已形成正锥度,测弧总锥度小于0.4mm,而且距上口200~400mm和500~700mm间距内侧弧无锥度,侧内锥度比侧外锥度小,这与内弧东侧角裂漏钢多相吻合。

(3)铜管内表面的影响:

铜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处理漏钢事故放置冷钢过量且歪斜,造成面部和角部划伤,深度大于1mm以上,在拉钢过程中,划伤处坯壳与铜管壁之间热阻大,坯壳薄,容易出现凹陷,且凹陷底部有明显裂纹,此时如过热度增加或突然提高拉速,容易在裂纹处漏钢.

铜管制作质量差,特别是铜管面部和角部局部镀层的脱落,增加了热阻,造成传热不稳定,容易引起漏钢。

另外,铜管坯料中有沙眼,随着结晶器过钢量的增加,铜管内表面磨损,沙眼漏出,出现挂钢现象,严重时造成裂纹漏钢。

3.3过热度和拉速的影响

裂纹漏钢与中包温度和拉速关系密切,保证钢水有一定的过热度,能保证钢水顺利浇完。

理论研究表明,过热度每增加10℃,结晶器出口坯壳厚度减少3%,温度过高,就会造成出结晶器坯壳薄和高温强度低,受到的应力一旦撕破坯壳,就容易产生裂纹漏钢.对2号机2005年1月浇铸HRB335钢的中间包温度统计见表2,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中间包温度愈高,漏钢率愈高,中包温度达到1550℃以上,漏钢率急剧升高。

较快的拉速尤其是高过热度时提高拉速会加剧坯壳生长的不均匀性,我厂2号机浇注钢水过热度在40℃以上,拉速大于3.3m/min,即使在结晶器使用前期也容易出现角裂漏钢。

c:

\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http:

\www。

gtjia。

com\news\uploadfile\jpg\2007—10\20071031104930308.jpg

3.4振动的影响

振动仿弧差,偏摆量大,会对坯壳产生剪力,影响保护渣的润滑,增大拉坯阻力。

从传热角度分析,振动仿弧差,偏摆量大,会增大坯壳与铜管间气隙的不均匀性,导致坯壳厚度的差异增大。

元月25日第3流连续发生多次角裂漏钢,停机检查发现,振动框架内东侧卡钢渣,造成振动不平稳,结晶器偏摆严重,坯壳对铜管内腔两侧和内东角磨损严重,偏角部传热不均匀导致角裂漏钢。

3.5保护渣的影响

保护渣的特性指标如粘度、熔化速度、熔点对保护渣使用效果影响较大。

熔点高,熔速低,液渣层薄;粘度高,液渣流动性差,渣耗小,不能均匀填充气隙,结晶器传热不均匀,我厂2号连铸机使用预熔型保护渣,设计拉速2.7~3.1m/min,其性能指标见表3,当铸机提速到3.3m/min以上,由于保护渣熔点高,粘度大,熔速慢,液渣层厚度减小,特别当拉速波动大时,液渣膜及不均匀,易出现粘接拉断现象。

c:

\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http:

\www.gtjia。

com\news\uploadfile\jpg\2007-10\20071031104957536.jpg

3.6二冷的影响

刚出结晶器的坯壳温度高又失去支撑,此时,需要均匀强冷促使坯壳快速生长.如果二冷上部局部冷却过弱出现返熔现象,在高拉速条件下容易产生漏钢事故.2005年9月,我厂曾发生拉钢过程中,因二冷电磁阀故障突然停水造成角裂漏钢的事故。

3.7操作因素的影响

(1)浸入式水口不对中,钢流中心偏移,坯壳局部冲刷严重,减小了坯壳厚度,严重时出现结晶器翻钢现象,在结晶器使用中、后期易发生角裂漏钢;

(2)结晶器液面不稳定,导致拉速波动大,凝固曲线偏离铜管内腔曲线,易发生坯壳厚度不均匀,在结晶器使用后期易发生出结晶器口角裂漏钢,角裂漏钢往往发生在拉速调整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因此,要尽可能保证拉速稳定,不能以调整拉速来适应钢水温度、冶炼周期和供钢节奏,而是应积极保证钢水供应和钢水质量,满足连铸需求;

(3)浸入式水口寿命短,更换频繁,更换时需将中间包整体升高,出现其它流次水口插入深度过浅,液面不稳定现象,易造成卷渣漏钢;

(4)原水口耐材不配套,上下水口之间接冷钢,用小氧管吹烧形成的氧化渣进入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