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宫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21次周考化学Word版及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8708467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南宫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21次周考化学Word版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北省南宫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21次周考化学Word版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北省南宫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21次周考化学Word版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北省南宫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21次周考化学Word版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北省南宫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21次周考化学Word版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南宫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21次周考化学Word版及答案.docx

《河北省南宫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21次周考化学Word版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南宫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21次周考化学Word版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南宫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21次周考化学Word版及答案.docx

河北省南宫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21次周考化学Word版及答案

高三年级(上)第21次周考测试卷

化学试卷

编号:

21张新华尚志荣么传勇审核人:

王维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N:

14O:

16Na:

23Mg:

24Al:

27

S:

32Ca:

40Fe:

56Cu:

64Zn:

65Ba:

137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都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每题3分)

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7g甲基(—14CH3)所含的中子数为9NA

B.pH=1的稀硫酸中含有的H+数为0.1NA

C.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D.常温下,20L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0.2NA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若R的含氧酸的酸性大于Q的含氧酸的酸性,则非金属性R大于Q

(2)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吸引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

(3)H2O、H2S、H2Se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所以熔沸点依次升高

(4)液态氟化氢中存在氢键,所以其分子比氯化氢更稳定

(5)都是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只能是共价化合物

A.全部B.

(1)

(2)(3)(4)C.

(1)

(2)(3)(5)D.

(2)(3)(4)

3、一定体积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2O2后,同温同压下体积变为原来的0.75倍,

原混合气体中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A.1∶2∶1B.4∶3∶5C.1∶1∶2D.6∶7∶14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a(HCO3)2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

Ca2++2HCO3-+2OH-=CaCO3↓+CO32-+H2O

B.等物质的量的Ba(OH)2与NH4HSO4在稀溶液中反应:

Ba2++2OH-+2H++SO42-=BaSO4↓+2H2O

C.向100mL1mol/LFeBr2溶液中通入0.5molCl2:

2Fe2++2Br-+2Cl2=2Fe3++Br2+4Cl-

D.氢氧化铁与足量的氢溴酸溶液反应:

Fe(OH)3+3H+=Fe3++3H2O.

5、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Ⅰ:

振荡后静置,溶液不再分层,且保持无色透明

B.实验Ⅱ:

铁片最终完全溶解,且高锰酸钾溶液变无色

C.实验Ⅲ:

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实验Ⅳ:

当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让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现象

6、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关于X、Y、Z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三种元素的单质跟氢气反应时,X单质最剧烈

B.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

C.ZO2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Z单质

D.由氢、氧和Z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7、实验室需配制一种仅含五种离子(水电离出的离子可忽略)的混合溶液,且在混合溶

液中五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下面四个选项中能达到此目的的是()

A.Al3+、K+、SO42−、Cl−、AlO2−B.Fe2+、H+、Br−、NO3−、Cl−

C.Na+、K+、SO42−、NO3−、Cl−D.Al3+、Na+、Cl−、SO42−、NO3−

8、恒温、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PCl3和1molCl2发生下述反应:

PCl3(g)+Cl2(g)

PCl5(g)达到平衡时,PCl5为0.4mol。

如果从体系中移走1molPCl3和0.5molCl2,重新达到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可能为()

A.0.15molB.0.2molC.0.24molD.0.48mol

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①CH3CH=CH2+Br2

CH2BrCH=CH2+HBr

②CH3CH2Br+NaOH

CH2=CH2+H2O+NaBr

③CH3COOCH2CH3+H2O

CH3COOH+CH3CH2OH

④C6H5OH+3H2

C6H11OH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pH>7时,则一定是c1v1=c2v2

B.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c(Na+)+c(H+)=c(CH3COO-)+c(OH-)

C.当pH=7时,可能有c1/c2>v2/v1

D.若V1=V2,c1=c2,则c(CH3COO-)+C(CH3COOH)=C(Na+)

11、将含有0.4molNaCl和0.5molCu(NO3)2的水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

一个电极上得0.3molCu,则在另一个电极上逸出的气体(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A.4.48LB.5.6LC.6.72LD.11.2L

12、化学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应用正确的是()

A.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

B.在结冰的路面上撒盐,是利用盐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量,促使冰雪融化

C.食盐是咸味剂,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氯气和钠

D.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是二氧化硅,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单质

13、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A.在0.1mol·L-1NaHCO3溶液中:

c(Na+)>c(HCO3-)>c(CO32-)>c(H2CO3)

B.在0.1mol·L-1Na2CO3溶液中:

c(OH-)-c(H+)=c(HCO3-)+2c(H2CO3-)

C.向0.2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1NaOH溶液:

c(HCO3-)>c(CO32-)>c(OH-)>c(H+)

D.常温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pH=7,c(Na+)=0.1mol·L-1]:

c(Na+)=c(CH3COO-)>c(H+)=c(OH-)

14、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图2表示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CH3COOH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

C.图3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 ℃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D.图4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v正<v逆

15、下列化合物的一氯代物的数目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CH3CH2CH2CH2CH2CH3②(CH3)2CHCH(CH3)2

③(CH3)3CCH2CH3④(CH3)3CC(CH3)3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④>①D.①=③>②>④

16、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不考虑溶液中含的较少的

取200mL该溶液,分为等体积的两份分别做下列实验。

实验1:

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烧碱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mL

实验2:

第二份先加入足量的盐酸,无现象,再加足量的

溶液,得固体2.33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可能含有

B.该溶液中肯定含有

C.该溶液中一定不含

D.该溶液中一定含

,且

17、烯烃、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醛的反应,成为羰基合成,也叫烯烃的醛化反应。

由乙烯制丙醛的反应为CH2=CH2+CO+H2→CH3CH2CHO.由化学式为C4H8的烯烃进行醛化反应,得到醛的同分异构体可能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18、用惰性电极电解50mL锰酸钾溶液:

K2MnO4+H2O→KMnO4+H2↑+KOH(未配平),当生成112mL氢气(标准状况)时停止通电。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K+浓度减小B.KMnO4在阳极区生成

C.阴极周围溶液的pH减小D.反应过程中共转移0.005mol电子

19、当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钾水溶液的氢氧燃料电池电解饱和碳酸钠溶液一段时间,假设电解时温度不变且用惰性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电池负极消耗mg气体时,电解池阳极同时有mg气体生成

B.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

C.电解后c(Na2CO3)不变,且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燃料电池中c(KOH)不变;电解池中溶液pH变大

20、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电解质溶液作如下的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其中正确的是()

①常温下,pH=1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一定都降低

②pH=2的盐酸和pH=1的盐酸,

之比为2:

1

③pH相等的四种溶液:

a.

;b.

;c.

;d.

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顺序为d、b、c、a

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pH=7,则

⑤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a;醋酸根水解常数为Kh;水的离子积为Kw;则三者关系为

⑥甲、乙两溶液都是强电解质,已知甲溶液的pH是乙溶液pH的两倍,则甲、乙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pH可能等于7

A.③⑤⑥B.③④⑥C.④⑤⑥D.①②④

第Ⅱ卷(主观卷共60分)

21、(6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甲、乙、丙三池中溶质足量),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K时,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池为(填“原电池”、“电解池”或“电镀池”),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丙池中F电极为(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该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3)当乙池中C极质量减轻10.8g时,甲池中B电极理论上消耗O2的体积为mL(标准状况)。

(4)一段时间后,断开电键K。

下列物质能使乙池恢复到反应前浓度的是(填选项字母)。

A.CuB.CuOC.Cu(OH)2D.Cu2(OH)2CO3

22(10分)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了解到以下内容:

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易溶于水,属于二元中强酸(为弱电解质),且酸性强于碳酸,其熔点为101.5℃,在157℃升华。

为探究草酸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向盛有1mL饱和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乙二酸溶液,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盛有乙二酸饱和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其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说明乙二酸具有_____________(填“氧化性”、“还原性”或“酸性”),请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MnO4–+____H2C2O4+____H+=____Mn2++____CO2↑+____H2O

(3)将一定量的乙二酸放于试管中,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注:

忽略草酸的升华,且夹持装置未标出):

实验发现:

装置C、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CuSO4粉末变蓝,F中CuO粉末有黑色变为红色。

据此回答:

上述装置中,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乙二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将2.52g草酸晶体(H2C2O4·2H2O)加入到100mL0.2mol/L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则下列关系合理的是

A.c(Na+)+c(H+)=c(HC2O4—)+c(OH—)+c(C2O42-)

B.c(HC2O4-)+c(C2O42-)=0.2mol·L-1

C.c(HC2O4-)>c(C2O42—)>c(H2C2O4)D.c(Na+)=c(H2C2O4)+c(HC2O4-)+c(C2O42—)

23.(8分)自然界里氮的固定途径之一是在闪电的作用下,N2与O2反应生成NO。

(1)反应需要在闪电或极高温条件下发生,说明该反应_________。

(填字母)

A.所需的活化能很高B.吸收的能量很多

(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N2(g)+O2(g)

2NO(g)的平衡常数K如下表:

温度/℃

1538

1760

2404

平衡常数K

0.86×10-4

2.6×10-4

64×10-4

该反应的△H0。

(填“>”、“=”或“<”)

(3)一定条件下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要提高N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降低温度B.加催化剂C.增加压强D.增加O2浓度E.分离出一氧化氮

(4)2404℃时,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6molN2和2.6molO2,计算反应:

N2(g)+O2(g)

2NO(g)达到平衡时NO的浓度。

(此温度下不考虑O2与NO的反应,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NO在科学界被誉为“明星分子”,用NO与O2反应可以制备NO2,NO2是一种优良的氧化剂。

已知火箭发射时可用肼(N2H4)作燃料,NO2作氧化剂,这两者反应生成N2和H2O(气)。

且:

N2(g)+2O2(g)=2NO2(g) △H=+67.7kJ/mol     

N2H4(g)+O2(g)=N2(g)+2H2O(g)  △H=-534kJ/mol     

请写出肼与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0分)茉莉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乙酸苯甲酯是其中的一种,它可以从茉莉花中提取,也可以用甲苯和乙醇为原料进行人工合成。

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⑴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

⑶写出C中的官能团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

⑷上述①②③三个反应中,原子的理论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反应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⑸乙酸苯甲酯有很多同分异构体,含有酯基和一取代苯结构的同分异构体有五个,其中三个的结构简式是

请写出另外两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题

25(10分)根据化学反应2NH3+3CuO

3Cu+N2+3H2O,某课外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测定

Cu的相对原子质量。

(图中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

①按图连接好装置并检验气密性。

②称取CuO粉末m1g置于硬质玻璃管内的石棉绒上,装有碱石灰的装置D的质量

为m2g,其它装置按图所示装好药品。

③打开分液漏斗旋塞,点燃酒精灯。

④当观察到装置C中出现_________现象时,熄灭酒精灯,几分钟后,再关闭分液

漏斗旋塞。

⑤反应结束后测得装置D的总质量为m3g。

(2)问题与讨论

①装置E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u的相对原子质量(用含m1、m2、m3的代数式表示)______________。

③如果去掉B装置,则测定结果将______________(填“偏大”、“不变”、“偏小”)

(3)实验反思

课外小组同学认为装置C中CuO粉末是否完全反应是实验的关键。

实验结束后,

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用化学方法证明CuO粉末已完全反应:

____________。

26.(10分)在溶液中,反映

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

反映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

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

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_________;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

(3)该反应的

>0,判断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度率:

实验②:

=___________;实验③:

=_______________。

复习测试卷(5)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21.(10分)

(1)________(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_________________(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10分)

(1)______________(2分)

(2)_________(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_________(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_______________(2分)

23.(10分)

(1)_____________(1分)

(2)________________(1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4.(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附加题(20分)

25.(10分)

(1)___________(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____________(2分)____________(1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6.(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___________________(1分)____________(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______________(2分)____________(2分)

 

复习测试卷(4)参考答案

选择题1D2A3C4D5D6B7D8A9C10D11B12A13A14C15D16D17C18B19C20A

通电

21.(10分)

(1)原电池(1分)CH3OH+8OH--6e-=CO32-+6H2O(2分)

(2)阴极(1分)2CuSO4+2H2O==2H2SO4+2Cu+O2↑(2分)

(3)560(2分)(4)A(2分)

22、(共10分)

(1)HCO3–+H2C2O4=HC2O4–+CO2↑+H2O(2分)

(2)还原性(1分)  2 5 6 2 10 8(2分)

(3)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1分);H2C2O4

H2O+CO↑+CO2↑  (2分)

(4)CD(2分)

23(共10分)

(1)A(1分)

(2)>(1分)(3)DE(2分)(4)0.23mol/L(2分)

(5)2N2H4(g)+2NO2(g)=3N2(g)+4H2O(g)  △H=-1135.7kJ/mol (4分)

24(共10分)

25.(10分)

(1)④黑色粉末完全变为红色(2分);

(2)①吸收未反应的NH3;防止水蒸汽进入D中;防止E中液体倒吸进入D装置;(3

分)②18m1/(m3–m2)–16(2分)③偏小(1分)

(3)取少量粉末放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振荡后静置,若上层溶液仍为无色,则

证明CuO粉末完全反应。

(2分)

26.(10分)

(1)加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未变(1分);

温度升高,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1分);。

(2)4.0%(1分);;0.06mol/l(2分);

(3)

>0;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1分);

(3)

=0.014mol·L-1·S-1(2分);;

=0.009mol·L-1·S-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