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陕西陕师大附中高三化学第五次月考word版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702029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7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陕西陕师大附中高三化学第五次月考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届陕西陕师大附中高三化学第五次月考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届陕西陕师大附中高三化学第五次月考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届陕西陕师大附中高三化学第五次月考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届陕西陕师大附中高三化学第五次月考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陕西陕师大附中高三化学第五次月考word版 含答案.docx

《届陕西陕师大附中高三化学第五次月考word版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陕西陕师大附中高三化学第五次月考word版 含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陕西陕师大附中高三化学第五次月考word版 含答案.docx

届陕西陕师大附中高三化学第五次月考word版含答案

2018届陕西陕师大附中高三化学第五次月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化学材料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列材料制成的物品难降解的是

A.木材造的纸张B.淀粉做的地膜

C.蚕丝织的锦缎D.聚氯乙烯制的电话卡

2.化学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热的纯碱溶液可用于洗涤煤油、柴油等矿物油污

B.水垢中的CaSO4,可先转化为CaCO3 ,再用酸除去

C.胃舒平( 主要成分(AlOH)3]和食醋同时服用可增强药效

D.淀粉和纤维素在体内最终水解为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

3.下列与化学有关的文献,理解错误的是

A.《咏石灰》(明·于谦)中“…烈火焚烧若等闲…要留清白在人间”其中“清白”是指氢氧化钙

B.《咏煤炭》(明·于谦)中“凿开混沌得乌金…不辞辛苦出山林”其中“乌金”的主要成分是煤炭

C.《天工开物》中记载:

“以消石、硫磺为主。

草木灰为辅。

…魂散惊而魄齑粉”文中提到的是火药

D.《天工开物》中有如下描述:

“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的“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B.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Cl—O

C.用于考古断代的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为86C

D.2,4,6—三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为

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CaCl2作干燥剂,可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B.分液漏斗不能将水与乙醇分离,但可以分离苯和四氯化碳

C.酸碱中和滴定时,滴定管和锥形瓶在使用前均需用待装液润洗

D.测定同温同浓度的NaCl和CH3COONa的pH可比较HC1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6.有三种有机物的分子式均为C8H8,其键线式分别表示为X:

,Y:

,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Z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

B.X、Y、Z都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C.X、Y、Z互为同分异构体,它们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不相同

D.X、Y、Z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7.如图为氟利昂(如CFCl3)破坏臭氧层的反应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Ⅰ中断裂极性键C—Cl键B.过程Ⅱ可表示为O3+Cl=ClO+O2

C.过程Ⅲ中O+O=O2是吸热过程D.上述过程说明氟利昂中氯原子是破坏O3的催化剂

8.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夹持装置未画出)

A.用装罝甲检验溶液中是否有K+B.用装置乙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C.用装置丙进行中和热的测定D.用装罝丁加热熔融NaOH固体

9.含氟的卤素互化物通常作氟化剂,使金属氧化物转化为氟化物,如2Co3O4+6C1F3=6CoF3+3C12+4X。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X与O3互为同位素B.ClF3中氯元素为-3价

C.Co3O4在反应中作氧化剂D.lmolCo3O4参加反应转移9mol电子

10.N4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如图所示)。

已知:

断裂N4(g)中1molN-N键吸收193kJ能量,形成N2(g)中1molN≡N放出941kJ能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4(g)比N2(g)更稳定

B.N4(g)=2N2(g)△H=+724kJ•mol-1

C.形成1molN4(g)中的化学键放出193kJ的能量

D.lmolN2(g)完全转化为N4(g),体系的能量增加362kJ

11.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d

B.与x形成简单化合物的沸点:

y>z>d

C.除去实验后试管中残留的g单质,可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

D.g、h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h>g

12.对于可逆反应SiO2(s)+C(s)+N2(g)

Si3N4(s)+CO(g)(未配平)△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氧化剂为N2,还原产物为CO

B.增加焦炭的用量,生成氮化硅的反应速率增大

C.反应中每生成0.1molSi3N4转移的电子为1.2mol

D.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c(CO)/c(N2),升高温度K减小

13.向体积均为10mL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份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得到溶液甲和乙。

向甲、乙两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1盐酸,此时反应生成CO2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体积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

B.当0

C.乙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CO3、NaHCO3

D.乙溶液中滴加盐酸后产生CO2体积的最大值为224mL(标准状况)

14.常温下,pH=l的某溶液A中除H+外,还含有NH4+、K+、Na+、Fe3+、Al3+、Fe2+、CO32-、NO3-、Cl-、I-、SO42-中的4种,且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

现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一定有上述离子中的NO3-、Al3+、SO42-、Cl-四种离子

B.实物消耗Cu14.4g,则生成气体丁的体积为3.36L

C.该溶液一定没有Fe3+,但是无法确定是否含有I-

D.沉淀乙一定有BaCO3,可能有BaSO4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15.高铁酸钾(K2FeO4)是—种极强的氧化剂,常应用于饮用水处理,其工业制备方法如图所示:

(1)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价。

(2)反应I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洗涤粗品时选用乙醇而不用水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己知生成高铁酸钾的反应为Na2FeO4+2KOH

K2FeO4↓+2NaOH,请你解释加入饱和KOH溶液能生成高铁酸钾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提高生活用水的卫生标准,自来水厂常使用高铁酸钾(K2FeO4)进行消毒、净化以及改善水质,其消毒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可用亚铬酸盐滴定法测定高铁酸钾含量,滴定时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①FeO42-+CrO2-+2H2O== CrO42-+Fe(OH)3↓+OH-

②2CrO42-+2H+=Cr2O72-+H2O

③Cr2O72-+6Fe2++14H+= 2Cr3++6Fe3++7H2O

现称取2.084g高铁酸钾样品溶于适量NaOH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CrO2,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

每次取25.00mL加入稀硫酸酸化,用0.1000mol·L-1的FeSO4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滴定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0.00mL。

则上述样品中K2FeO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16.某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列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探究O2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条件。

供选试剂:

30%H2O2溶液、0.lmol/LH2SO4溶液、MnO2固体、KMnO4固体

(1)小组同学设计甲、乙、丙三组实验,记录如下

操作

现象

向I的锥形瓶中加入_____,向I的_________中加入30%H2O2溶液,连接I、Ⅲ,打开活塞

I中产生无色气体并伴随大量白雾;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迅速变蓝

向Ⅱ中加入KMnO4固体,连接Ⅱ、Ⅲ,点燃酒精灯

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不变蓝

向Ⅱ中加入KMnO4固体,Ⅲ中加入适量0.1mol/LH2SO4溶液,连接Ⅱ、Ⅲ,点燃酒精灯

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变蓝

(2)丙实验中O2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乙、丙实验可知,O2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为进一步探究该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采取的实验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甲、乙、丙三实验推测,甲实验可能是I中的白雾使溶液变蓝。

学生将I中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下列__________(填字母)溶液,证明了白雾中含有H2O2。

A.酸性KMnO4B.FeC12C.Na2SD.品红

(5)资料显示:

KI溶液在空气中久置过程中会被缓慢氧化:

4KI+O2+2H2O==2I2+4KOH。

该小组同学取20mL久置的KI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结果没有观察到溶液颜色变蓝,他们猜想可能是发生了反应,3I2+6OH-==5I-+IO3-+3H2O造成的。

请设计实验证明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A、B、C、D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A 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它们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有如图转化关系,其中甲、丙和戊是单质,乙、丁和己是氧化物,其中丁是两性氧化物,戊是紫红色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 元素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_,C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己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

(3)反应①在工业生产中通常称作_____________反应。

(4)甲、戊与浓硝酸可形成原电池,其中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作负极,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德国化学家哈伯从1902 年开始研究由氮气和氢气直接合成氨,反应原理为:

N2(g)+3H2(g)

2NH3(g)△H=-92.4kJ•mol-1

(1)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反应平衡体系中充入氮气,达到新平衡时,c(H2)将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或“无法判断”,下同),c(N2)·c3(H2)将___________。

(2)工业上可用CH4与水蒸气制氢气:

CH4(g)+H2O(g)

CO(g)+3H2(g)。

在200℃时2L的密闭容器中,将1molCH4和1mol H2O(g)混合,达平衡时CH4 的转化率为80%。

则2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3)如图为合成氨反应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使用相同催化剂条件下,初始时氮气、氢气的体积比为1:

3 时,平衡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

若分别用vA(NH3)和vB(NH3)表示从反应开始至达平衡状态A、B 时的化学反应速率,则vA(NH3)____( 填“>”“<”或“=”)vB(NH3)。

(4)工业生产中逸出的氨可用稀硫酸吸收。

若恰好生成NH4HSO4,该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H2NCOONH4是工业合成尿素的中间产物,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用CO2和氨合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X、Y、Z、W为原子序数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呈弱碱性,Z元素无正价,且基态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基态W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nsn-1npn-1,X与W为同主族元素。

基态R原子M能层全充满且核外有且仅有1个未成对电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R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R单质晶体晶胞的堆积方式_______________,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

(2)X、Y、Z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

(3)YF3分子中Y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_。

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

(4)Y的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可形成氢键,其氢键最可能的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X的某气态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分子中的大π键可用符号Π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则其气态氧化物中的大π键应表示为_______________,其中σ键与π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___。

(6)R元素与Y元素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黑球代表R原子),若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则该晶胞的边长是_________cm(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20.扁桃酸衍生物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以A、B为原料合成扁桃酸衍生物F路线如下:

(1) A 的分子式为C2H2O3,1molA 能消耗含有2.5 molCu(OH)2 新制悬浊液,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C 所含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C 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1molC 最多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mol。

(3)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请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 是由2 个分子C生成的含有3 个六元环的化合物,E 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符合条件的F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 有__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属于一元酸类化合物;②苯环上只有2 个取代基③遇FeCl3 溶液显紫色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

以冰醋酸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A 的合成路线。

己知RCH2COOH

RCH(Cl)CO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答案】D

【解析】A.木材造的纸张,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在自然界能降解,故A不选;B.淀粉做的地膜,主要成分是淀粉,在自然界能降解,故B不选;C.蚕丝织的锦缎,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自然界能降解,故C不选;D.聚氯乙烯制的电话卡,其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塑料,在自然界中难降解,故D选;故选D。

2.【答案】B

【解析】A.热的纯碱溶液可用于洗涤油脂,但不能洗涤煤油、柴油等矿物油污,只能用有机溶剂去洗涤矿物油污,故A错误;B.利用沉淀的转化原理,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浸泡水垢中的CaSO4,可先转化为CaCO3,再用酸除去,故B正确;C.胃舒平可中和胃酸,但不能与醋酸混用,因为醋酸能溶解A1(OH)3降低药效,故C错误;D.淀粉在体内最终水解为蔔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而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可通过胃肠蠕动助消化,故D错误;答案为B。

3.【答案】A

【解析】A.《咏石灰》(明·于谦)中“…烈火焚烧若等闲…要留清白在人间”,描述的是碳酸钙的受热分解,其中“清白”是指氧化钙,故A错误;B.《咏煤炭》(明·于谦)中“凿开混沌得乌金…不辞辛苦出山林”描述的是煤炭的开采,其中“乌金”的主要成分是煤炭,故B正确;C.《天工开物》中记载:

“以消石、硫磺为主。

草木灰为辅。

…魂散惊而魄齑粉”,消石、硫磺是制造火药的主要原料,故C正确;D.《天工开物》中有如下描述:

“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的“裘”指的是动物的毛皮,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D正确;故选A。

4.【答案】D

【解析】A.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

,故A错误;B.次氯酸中O最外层有2个单电子,分别与H和Cl形成共价键,即结构式为H-O-Cl,故B错误;C.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的质量数为14,该原子可以表示为:

146C,故C错误;D.甲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则三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为:

,故D正确;故选D。

5.【答案】D

【解析】A.CaCl2能够与氨气形成络合物,不能用CaCl2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故A错误;B.水与乙醇、苯和四氯化碳均互溶,分液漏斗不能将水与乙醇分离,也不能分离苯和四氯化碳,故B错误;C.中和滴定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否则导致待测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故C错误;D.CH3COONa溶液的pH小,说明醋酸钠水解呈酸性,即醋酸为弱酸,氯化钠溶液的pH大,说明盐酸的水解程度小,或者不水解,能够说明酸性的强弱,故D正确;故选D。

6.【答案】C

【解析】A.碳碳单键可以旋转,X分子中的苯环和碳碳双键所在平面不一定共面,故A错误;B.Y分子中不存在碳碳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C.X、Y、Z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X的二氯代物有13种,Y的二氯代物有3种,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不相同,故C正确;D.Y分子中不存在碳碳不饱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D错误;故选C。

7.【答案】C

【解析】A、过程Ⅰ中CFCl3转化为CFCl2和氯原子,断裂极性键C-Cl键,选项A正确;B、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过程Ⅱ可表示为O3+Cl=ClO+O2,选项B正确;C、原子结合成分子的过程是放热的,选项C错误;D、上述过程说明氟利昂中氯原子是破坏O3的催化剂,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8.【答案】B

【解析】A.观察K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由图可知,缺少蓝色的钴玻璃,故A错误;B.Fe为正极,锌为负极,铁被保护,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B正确;C.为了使反应物充分反应,需要环形玻璃搅拌棒,由图可知,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故C错误;D.瓷坩埚中的二氧化硅与NaOH反应,仪器选择不合理,应使用铁坩埚,故D错误;故选B。

9.【答案】D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为O2,与O3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B.ClF3中F元素为-1价,则氯元素为+3价,故B错误;C.Co3O4在反应中O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0价,被氧化,Co3O4作还原剂,故C错误;D.Co3O4在反应中O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0价,Co的化合价由+8/3升高到+3价,lmolCo3O4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为2×4+3×(3-8/3)]mol=9mol电子,故D正确;故选D。

10.【答案】D

【解析】从结构图中可看出,一个N4分子中含有6个N-N键,根据N4(g)=2N2(g)△H,有△H=6×193kJ•mol-1-2×941kJ•mol-1=-724kJ•mol-1。

A.根据上述分析,N4比N2的能量高,没有N2的稳定,故A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N4(g)=2N2(g)△H=-724kJ•mol-1,故B错误;C.一个N4分子中含有6个N-N键,形成1molN4(g)中的化学键放出6×193kJ的能量,故C错误;D.根据上述分析,lmolN2(g)完全转化为N4(g),需要吸收362kJ的热量,体系的能量增加362kJ,故D正确;故选D。

11.【答案】C

【解析】从图中的化合价、原子半径的大小及原子序数,可知x是H元素,y是C元素,z是N元素,d是O元素,e是Na元素,f是Al元素,g是S元素,h是Cl元素。

A.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

O2->Na+>Al3+,故A错误;B.常温下,水为液体,甲烷、氨气为气体,水的沸点最高,氨气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甲烷,故B错误;C.除去实验后试管中残留的硫单质,可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反应的方程式为6NaOH+3S=2Na2S+Na2SO3+3H2O,故C正确;D.S、Cl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不一定满足h>g,如次氯酸为弱酸,硫酸为强酸,故D错误;故选C。

12.【答案】C

13.【答案】A

14.【答案】A

【解析】pH=1的某溶液A中含有NH4+、K+、Na+、Fe3+、Al3+、Fe2+、CO32-、NO3-、Cl-、I-、SO42-中的4种,且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

由于pH=1的某溶液中H+浓度为0.1mol/L,则说明溶液中无CO32-。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4)2CO3溶液,生成的无色气体甲为CO2,生成的白色沉淀甲是CO32-和溶液中的弱碱阳离子双水解生成的,由于生成的沉淀为白色,故此弱碱阳离子为Al3+,还能说明溶液中不含Fe3+、Fe2+;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生成的气体乙为NH3,由于前面加入的过量的(NH4)2CO3溶液能引入NH4+,故不能确定原溶液中含NH4+。

前面加入的过量的(NH4)2CO3溶液能引入CO32-,故生成的白色沉淀乙一定含BaCO3。

向溶液乙中加铜和硫酸,有遇空气变红棕色的气体丙生成,说明溶液中含NO3-.由于溶液显酸性,即含硝酸,则I-不能有。

综上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无CO32-、Fe3+、Fe2+、I-,一定含0.1mol/LH+、0.1mol/LAl3+、0、1mol/LNO3-,由于溶液必须显电中性,且除H+外只能含4种离子,故溶液中一定含Cl-、SO42-。

即溶液中一定无NH4+、K+、Na+、CO32-、Fe3+、Fe2+、I-,一定含Cl-、SO42-、H+、Al3+、NO3-。

A、该溶液中一定有上述离子中的NO3-、Al3+、SO42-、Cl-四种离子,故A正确;B、实验消耗Cu 14.4g即0.225mol,设生成的气体丙NO的物质的量为xmol,根据得失电子数守恒可知:

0.225mol×2=xmol×3,解得x=0.15mol,则0.15molNO与氧气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丁NO2也为0.15mol,但由于状态不明确,故NO2的体积不一定是3.36L,故B错误;C、溶液中一定不含I-,故C错误;D、由于原溶液中含SO42-,故沉淀乙一定有BaCO3,也一定含BaSO4,故D错误;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15.【答案】

(1)+6

(2)生成氧化剂NaClO

(3)2Fe3++3ClO-+l0OH-==2FeO42-+3Cl-+5H2O

(4)减少高铁酸钾的损失

(5)K2FeO4的溶解度小于Na2FeO4的溶解度,增大K+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促进K2FeO4晶体析出

(6)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在水中被还原成Fe(OH)3胶体、有吸附性起净水作用

(7)63.3%(63.0~64.0%)

【解析】反应Ⅰ为:

2NaOH+Cl2═NaCl+NaClO+H2O,由湿法制备信息,可知反应Ⅱ:

3ClO-+10OH-+2Fe3+=2FeO42-+3Cl-+5H2O,调节溶液pH,使溶液Fe3+、FeO42-转化为沉淀,加入KOH溶液溶解,过滤除去氢氧化铁,再加入饱和KOH溶液可以增大K+浓度,促进K2FeO4晶体析出。

(1)高铁酸钾K2FeO4中K的化合价为+1价,O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故答案为:

+6;

(2)反应I是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NaOH+Cl2═NaCl+N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