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案专题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988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1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案专题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最新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案专题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最新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案专题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最新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案专题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最新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案专题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案专题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x

《最新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案专题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案专题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案专题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x

最新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案专题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一、内阁制度的形成

1.背景:

明太祖朱元璋罢除丞相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丞相制度被永远废弃。

2.设立: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

3.特点

(1)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2)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4.评价

(1)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受太监牵制,是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

二、军机处

1.军机处的设立

(1)直接目的:

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而设立。

(2)地位:

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3)职责:

①最先是协办军务,后逐步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

②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4)特点:

①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较高。

②外界干扰少,政治决策封闭性明显。

(5)意义:

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2.密折制

(1)目的:

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2)作用:

使中央的政治权力更为集中。

3.军机处和密折制设立的影响

(1)明显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2)中央集权逐步加强,而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则越来越受到压抑。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

1.基本原则

(1)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

(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2.具体措施

(1)中央设理藩院,管理蒙古、新疆和西藏的事务。

(2)重视边疆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

(3)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

3.影响

(1)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基本奠定近代中国的版图。

(2)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轻巧识记]

1.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易错提醒]宰相制与内阁制

宰相的权力是由政治制度赋予的,拥有决策权,一定程度上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而内阁的权力则建立在皇帝个人授权的基础上,以侍从咨询为主,无决策权,实质上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概念阐释]军机处

清代官署名,亦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

雍正七年,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泄露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雍正十年,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

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封建中央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1.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是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式的新变化。

明清以来的政治趋势是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而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则越来越受压抑。

2.明成祖设立的内阁,只是作为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3.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我国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

[材料一]自秦以下……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明太祖语

(1)据材料一说明明朝废除丞相的原因。

后来明朝采取了什么措施?

有何影响?

[教你读史]

关键信息“丞相‘擅专威福’,‘病及于国君’”表明明太祖废除丞相的原因。

[提示]原因:

明太祖认为宰相权势过重,威胁皇权。

措施:

裁撤中书省和丞相,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影响: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材料二]英宗九岁登基,有诏,凡事白于太后然后行。

太后令付内阁议决……不付阙议者,即召司礼监责之。

内阁票拟始此。

——王琼《双溪杂记》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内阁设立的作用。

[教你读史]

最后两句话是要点。

“召司礼监责之”和“内阁票拟始此”表明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

[提示]问题:

内阁逐渐参与政务,开始拥有票拟权;内阁权利受司礼监节制。

作用:

作为内侍机构,内阁的设立适应了君主专制强化的需要。

明朝内阁制的特点

(1)变动性。

明朝内阁组织虽有四殿二阁,但并不同时设置,须视皇帝好恶而定,大学士名额多寡不等。

(2)附属性。

内阁职权出自皇帝授予,不得独立行使。

(3)个别性。

大学士间彼此没有隶属关系,责任亦不连带,各自独立以己见辅助君主。

(4)明代内阁制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与历代在政治制度上不断压抑相权以尊君权的总趋势相符合,是皇权取得对相权彻底胜利的结果。

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后名军机处……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1)据材料归纳概括军机处设立的原因。

军机大臣有何主要职权?

[教你读史]

注意材料中两个句号把材料分为两层,第一层是军机处设置的原因:

“用兵西北”“谨密者入直缮写”;第二层军机大臣的职责,“承旨”“出政”等。

[提示]原因:

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职权:

承旨、出政,上传下达。

[材料二]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不得参,即承旨诸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2)根据材料二,军机处的设置有何特点?

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教你读史]

关键词语“宦寺不得参”说明其特点;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说明其权限。

[提示]特点:

处理全国机要事务;保密性强,军机大臣权力有限,主要是承旨、缮撰、传述。

时代特征: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顶峰

(1)军机处的设置,既绕过了内阁,又架空了议政王大臣会议,总揽了中央机构的大权。

而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传达诏令”,承旨办事而已,并无实权,权力都集中到皇帝手中。

(2)军机大臣的任命也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个人意志,最终一切军国大事只凭皇帝一人决断,皇帝总揽了军政大权,拥有绝对的权力。

(3)军机处设立后,也没有再出现过更进一步加强皇权的制度创新。

因此,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顶峰。

一、内阁与军机处的比较

内阁

军机处

不同点

朝代

明朝

清朝

设置

原因

皇帝政务负担沉重

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皇权;处理西北军务

权限

明成祖时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明宣宗时拥有了票拟权

按皇帝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再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不同点

特点

皇帝的最高幕僚、内侍机构

人员简单(简);行事快捷(速);外界干扰少(密)

共同点

由皇帝较亲近的人员组成;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构成:

包括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军事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法律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

2.产生根源:

法家思想、封建小农经济。

3.矛盾与趋势

4.评价: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题组一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

1.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丞相曾经是百官之首。

下列朝代中,废除了丞相的是()

A.汉代B.唐代

C.宋代D.明代

解析:

选D明代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了丞相,D项符合题意。

2.史料记载,公元1384年9月14~21日皇宫收到各机关奏事文书多达1660件。

“庶务丛集……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于是()

A.立左右丞相辅佐全国政务B.建中朝参与军国要务

C.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D.由议政大臣会议共议

解析:

选C1384年为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期,根据材料中政务繁多的情形,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故选C项。

3.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

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

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

C.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D.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解析:

选BA、C、D三项的表述均比较客观,符合史实,正确。

而B项的表述,具有片面性,不正确。

4.钱穆曾说:

“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A.唐朝设政事堂B.元朝设中书省

C.明朝废除丞相制D.清朝设军机处

解析:

选C内阁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然而它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使“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故选C项。

题组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5.“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

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与皇帝“共治国事”

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解析:

选B“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强调“军机大臣按照皇帝旨意拟发谕旨”,本题选B项。

6.某史书记载: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

威名所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材料所说的“盖隐然执政之府”指的是()

A.中书省B.中书门下

C.内阁D.军机处

解析:

选D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递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因此,军机处成为了隐形的政府,故选D项。

7.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是因为它()

A.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

D.提高了大臣的地位与权限

解析:

选C军机处的设立降低了大臣的地位与权限,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8.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

这两项史实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A.皇权受到制约B.君主专制强化

C.世袭制度消亡D.地方权力削弱

解析:

选B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清朝设置军机处,从而使皇权达到了顶峰,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故B项正确。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明史·职官志》记载:

“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

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

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D.实现权力制衡

解析:

选B明太祖朱元璋杀掉丞相胡惟庸,废除了宰相制度,直接目的是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强化君主专制,故选B项。

2.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部)之职掌,终以取祸。

”下列观点与材料相符的是()

A.明代阁臣是位高权重的丞相

B.明代阁臣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

C.明代完全剥夺六部的权力

D.阁臣是明代祸乱的根源

解析:

选B从材料信息“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可知,阁臣是皇帝的助手,故B项正确。

3.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

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

……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六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