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流动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935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塑料流动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塑料流动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塑料流动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塑料流动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塑料流动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塑料流动性.docx

《塑料流动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料流动性.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塑料流动性.docx

塑料流动性

影响塑料流动性的因素有哪些?

在成型过程中,塑料熔体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填充模具型腔的能力成为塑料的流动性。

塑料流动性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成型工艺的参数,如成型温度、成型压力、成型周期、模具浇注系统的尺寸及其他结构参数。

在决定塑件大小和壁厚时,也要考虑流动性的影响。

流动性的大小与塑料的分子结构有关,具有线型分子而没有或很少有交联结构的树脂流动性大。

在塑料中加入填料,会降低树脂的流动性,而加入增塑剂或润滑剂,则可增加塑料的流动性。

塑料合理的结构设计业可以改善流动性,例如,在流道和塑件的拐角处采用圆角结构时改善了熔体的流动性。

塑料的流动性对塑件质量、模具设计以及成型工艺影响很大,流动性差的塑料,不容易充满型腔,易产生缺料或熔接痕等缺陷,因此,需要较大的成型压力才能成型。

相反,流动性好的塑料,可以用较小的成型压力充满型腔。

但流动性好,会在成型时产生严重的溢料飞边。

因此,在塑件成型过程中,选用塑件材料时,应根据塑件的结构、尺寸及成型方法选择适当流动性的塑料,以获得满意的塑件。

此外,模具设计时应根据塑料流动性来考虑分型面和浇注系统及进料方向;选择成型温度也应考虑塑料的流动性。

 

塑料如何流动

    

熔融的热塑性塑料呈现黏弹性行为(viscoelasticbehavior),亦即黏性流体与弹性固体的流动特性组合。

当黏性流体流动时,部分驱动能量将会转变成黏滞热而消失;然而,弹性固体变形时,会将推动变形的能量储存起来。

日常生活中,水的流动就是典型的黏性流体,橡胶的变形属于弹性体。

除了这两种的材料流动行为,还有剪切和拉伸两种流动变形,如图4-1(a)与(b)。

在射出成形的充填阶段,热塑性塑料之熔胶的流动以剪切流动为主,如图4-1(c)所示,材料的每一层元素之间具有相对滑动。

另外,当熔胶流经一个尺寸突然变化的区域,如图4-1(d),拉伸流动就变得重要多了。

图4-1(a)剪切流动;(b)拉伸流动;(c)模穴内的剪切流动

(d)充填模穴内的拉伸流动

热塑性塑料承受应力时会结合理想黏性流体和理想弹性固体之特性,呈现黏弹性行为。

在特定的条件下,熔胶像液体一样受剪应力作用而连续变形;然而,一旦应力解除,熔胶会像弹性固体一样恢复原形,如图4-2(b)与(c)所示。

此黏弹性行为是因为聚合物在熔融状态,分子量呈现杂乱卷曲型态,当受到外力作用时,将允许分子链移动或滑动。

然而,相互纠缠的聚合物分子链使系统于施加外力或解除外力时表现出弹性固体般的行为。

譬如说,在解除应力后,分子链会承受一恢复应力,使分子链回到杂乱卷曲的平衡状态。

因为聚合物系统内仍有分子链的交缠,此恢复应力可能不是立即发生作用。

图4-2(a)理想的黏性液体在应力作用下表现出连续的变形;

(b)理想的弹性固体承受外力会立刻变形,于外力解除后完全恢复原形;

(c)热塑性塑料之熔胶就像液体一样,在剪切应力作用下而连续变形。

然而,一旦应力解除,它就像弹性固体一般,部分变形会恢复原形。

4-1熔胶剪切黏度

熔胶剪切黏度(shearviscosity)是塑料抵抗剪切流动的阻力,它是剪切应力与剪变率的比值,参阅图4-3。

聚合物熔胶因长分子链接构而具有高黏度,通常的黏度范围介于2~3000Pa(水为10-1Pa,玻璃为1020Pa)。

图4-3以简易之剪切流动说明聚合物熔胶黏度的定义

水是典型的牛顿流体,牛顿流体的黏度与温度有关系,而与剪变率无关。

但是,大多数聚合物熔胶属于非牛顿流体,其黏度不仅与温度有关,也与剪切应变率有关。

  聚合物变形时,部份分子不再纠缠,分子链之间可以相互滑动,而且沿著作用力方向配向,结果,使得聚合物的流动阻力随着变形而降低,此称为剪变致稀行为(shearing-thinningbehavior),它表示聚合物承受高剪变率时黏度会降低,也提供了聚合物熔胶加工便利性。

例如,以两倍压力推动开放管线内的水,水的流动速率也倍增。

但是,以两倍压力推动开放管线内的聚合物熔胶,其流动速率可能根据使用材料而增加2~15倍。

  介绍了剪切黏度的观念,再来看看射出成形时模穴内的剪变率分布。

一般而言,材料的连接层之间的相对移动愈快,剪变率也愈高,所以,典型的熔胶流动速度曲线如图4-4(a),其在熔胶与模具的界面处具有最高的剪变率;或者,假如有聚合物凝固层,在固体与液体界面处具有最高的剪变率。

另一方面,在塑件中心层因为对称性流动,使得材料之间的相对移动趋近于零,剪变率也接近零,如图4-4(b)所示。

剪变率是一项重要的流动参数,因为它会影响熔胶黏度和剪切热(黏滞热)的大小。

射出成形制程的典型熔胶剪变范围在102~1051/s之间。

图4-4(a)相对流动元素间运动之典型速度分布曲线;

(b)射出成形之充填阶段的剪变率分布图。

聚合物分子链的运动能力随着温度升高而提高,如图4-5所示,随着剪变率升高与温度升高,熔胶黏度会降低,而分子链运动能力的提升会促进较规则的分子链排列及降低分子链相互纠缠程度。

此外,熔胶黏度也与压力相关,压力愈大,熔胶愈黏。

材料的流变性质将剪切黏度表示为剪变率、温度与压力的函数。

图4-5聚合物黏度与剪变率、温度、及压力的关系

4-2熔胶流动之驱动--射出压力

射出机的射出压力是克服熔胶流动阻力的驱动力。

射出压力推动熔胶进入模穴以进行充填和保压,熔胶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就如同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动。

在射出阶段,于喷嘴蓄积高压力以克服聚合物熔胶的流动阻力,压力沿着流动长度向聚合物熔胶波前逐渐降低。

假如模穴有良好的排气,则最终会在熔胶波前处达到大气压力。

压力分布如图4-6所示。

图4-6压力沿着熔胶输送系统和模穴而降低

模穴入口的压力愈高,导致愈高的压力梯度(单位流动长度之压力降)。

熔胶流动长度加长,就必须提高入口压力以产生相同的压力梯度,以维持聚合物熔胶速度,如图4-7所示。

图4-7熔胶速度与压力梯度的关系

  根据古典流体力学的简化理论,充填熔胶输送系统(竖浇道、流道和浇口)和模穴所需的射出压力与使用材料、设计、制程参数等有关系。

图4-8显示射出压力与各参数的函数关系。

使用P表示射出压力,n表示材料常数,大多数聚合物的n值介于0.15~0.36之间,0.3是一个适当的近似值,则熔胶流动在竖浇道、流道和圆柱形浇口等圆形管道内所需的射出压力为:

熔胶流动在薄壳模穴之带状管道内所需的射出压力为:

熔胶的流动速度与流动指数(MeltIndex,MI)有关,流动指数也称为流导flowconductance),流动指数是熔胶流动难易的指标。

实际上,流动指数是塑件几何形状(例如壁厚,表面特征)及熔胶黏度的函数。

流动指数随着肉厚增加而降低,但是随着熔胶黏度增加而降低,参阅图4-9。

射出成形时,在特定的成形条件及塑件肉厚下,熔胶可以流动的长度将根据材料的热卡性质与剪切性质而决定,此性质可以表示为熔胶流动长度,如图4-10所示。

图4-8射出压力与使用材料知黏滞性、流动长度、容积流率和肉厚的函数关系

图4-9 流动指数相对于壁厚与黏度关系

图4-10 熔胶流动长度决定于塑件厚度和温度

将射出成形充填模穴的射出压力相对于充填时间画图,通常可以获得U形曲线,如图4-11,其最低射出压力发生在曲线的中段时间。

要采用更短的充填时间,则需要高熔胶速度和高射出压力来充填模穴。

要采用较长的充填时间,可以提供塑料较长的冷却时间,导致熔胶黏度提高,也需要较高的射出压力来充填模穴。

射出压力相对于充填时间的曲线形状与所使用材料、模穴几何形状和模具设计有很大的关系。

图4-11 射出压力相对于充填时间之U形曲线

最后必须指出,因为熔胶速度(或剪变率)、熔胶黏度与熔胶温度之间交互作用,有时候使得充填模穴的动力学变得非常复杂。

注意,熔胶黏度随着剪变率上升及温度上升而降低。

高熔胶速度造成的高剪变率及高剪切热可能会使黏度降低,结果使流动速度更加快,更提高了剪变率和熔胶温度。

所以对于剪变效应很敏感的材料本质上具有不稳定性。

4-2-1影响射出压力的因素

图4-12针对影响射出压力的设计与成形参数进行比较。

参数

需要高射出压力

可用低射出压力

塑件设计

肉厚

塑件表面

浇口设计

浇口尺寸

流动长度

成形条件

熔胶温度

模壁(冷却剂)温度

螺杆速度

选择材料

熔胶流动指数

图4-12射出压力与设计、成形参数、材料的关系

4-3充填模式

  充填模式(FillingPattern)是熔胶在输送系统与模穴内,随着时间而变化的流动情形,如图4-13所示。

充填模式对于塑件品质有决定性的影响,理想的充填模式是在整个制程中,熔胶以一固定熔胶波前速度(meltfrontvelocity,MFV)同时到达模穴内的每一角落;否则,模穴内先填饱的区域会因过度充填而溢料。

以变化之熔胶波前速度充填模穴,将导致分子链或纤维配向性的改变。

图4-13计算机仿真之熔胶充填模式的影像

4-3-1熔胶波前速度与熔胶波前面积

熔胶波前的前进速度简称为MFV,推进熔胶波前的剖面面积简称为MFA,MFA可以取熔胶波前横向长度乘上塑件肉厚而得到,或是取流道剖面面积,或者视情况需要而取两者之和。

在任何时间,

容积流动率=熔胶波前速度(MFV)×熔胶波前面积(MFA)

对于形状复杂的塑件,使用固定的螺杆速率并不能保证有固定的熔胶波前速度。

当模穴剖面面积发生变化,纵使射出机维持了固定的射出速度,变化之熔胶波前速度仍可能先填饱模穴的部份区域。

图4-14显示在镶埋件(insert)周围熔胶波前速度增加,使镶埋件两侧产生高压力和高配向性,造成塑件潜在的不均匀收缩和翘曲。

图4-14熔胶波前速度(MFV)和熔胶波前面积(MFA)。

MFV之差异会

使得塑料分子(以点表示)以不同方式伸展,导致分子与纤维

配向性的差异,造成收缩量差异或翘曲。

  在射出成形的充填阶段,塑料材料的分子链或是填充料会依照剪应力之作用而发生配向。

由于模温通常比较低,在表面附近的配向性几乎瞬间即凝固。

分子链和纤维的配向性取决于熔胶之流体动力学和纤维伸展的方向性。

在熔胶波前处,由于剪切流动和拉伸流动的组合,不断强迫熔胶从肉厚中心层流向模壁,造成喷泉流效应(fountainfloweffect),此效应对塑件表层的分子链/纤维配向性的影响甚巨。

请参阅图4-15之说明。

图4-15塑件表层与中心层之纤维配向性

  塑件成形之MFV愈高,其表面压力愈高,分子链配向性的程度也愈高。

充填时的MFV差异会使得塑件内的配向性差异,导致收缩不同而翘曲,所以充填时应尽量维持固定的MFV,使整个塑件有均匀的分子链配向性。

MFV和MFA是流动平衡的重要设计参数。

不平衡流动的MFA会有突然的变化,当部分的模穴角落已经充饱,部分的熔胶仍在流动。

对于任何复杂的几何形状,应该将模穴内的MFA变化最小化,以决定最佳的浇口位置。

流动平衡时,熔胶波前面积有最小的变化,如图4-16所示。

图4-16(a)MFA变化导致的平衡与不平衡流动;及(b)其对应的充填模式。

4-4流变理论

流变学(rheology)是探讨材料受力后变形和流动的加工特性,包括剪变率、剪切黏度、黏弹性、黏滞热、拉伸黏度等等。

熔融塑料大多呈现拟塑性行为,即根据指数律(powerlaw),

,n<1

塑料受剪应力而运动时,其黏度随剪变率增加而降低,此现象称为高分子材料的剪稀性(shearthinning)。

通常厂商比较常提供的塑料特性指标是流动指标MI(Meltindex),一般塑料的MI值大约介于1~25之间,MI值愈大,代表该塑料黏度愈小,分子重量愈小;反之,MI值愈小,代表该塑料黏度愈大,分子重量愈大。

MI值仅仅是塑料剪切黏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