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1320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870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132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132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132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132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132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1320篇.docx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132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1320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1320篇.docx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1320篇

2019年国家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

A、进行评估

B、作出分析

C、作出判断

D、作出决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1节>新的教学评价理念

【答案】:

D

【解析】: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

2.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可以分为(  )。

A、新授课和巩固课

B、理论课和实践课

C、讲授课和练习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4节>课程类型

【答案】:

D

【解析】:

根据一堂课完成教学任务的多寡,可以把课划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大类。

单一课是指在一节课内只完成一种主要任务的课。

综合课又称“混合课”,是指在一节课内同时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教学任务的课。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个十多岁的孩子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__________难以相信。

②中山装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应该能够成功,__________申报成功,中山装的保护工作必将更加受益。

③__________去年江水泛滥的严重教训,工程局组织力量加固了堤岸,采取了一系列防洪措施。

A、简直一经由于

B、简直一旦鉴于

C、几乎一旦由于

D、几乎一经鉴于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1节>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答案】:

B

【解析】:

①“简直”与“几乎”,有程度上的区别。

“简直”的意思是“接近完全”,近于“等于”;“几乎”只表示“接近”,程度上比“简直”差。

依据语境,应用“简直”。

②“一旦”用于未然,表示“要是有一天”;“一经”表示只要经过某个步骤或某种行为,下文说明就能产生相应的结果。

依据语境,应用“一旦”。

③“鉴于”与“由于”,从表原因的角度看,用法基本相同,“鉴于”有“表示以某种情况为前提加以考虑”的用法,“由于”没有表达出“去年江水泛滥的严重教训”是“采取措施”的前提,所以,在此句中用“鉴于”较合适。

4.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和学校结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决策者的观念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政治制度

D、社会需求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

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5.优秀班主任首先应立足于()

A、教学意识

B、育人意识

C、成就意识

D、创新意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2节>班主任概述

【答案】:

B

【解析】:

班主任的一项职责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因此,班主任首先要有育人意识。

6.对于教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B、教材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

C、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D、优秀教师进行教学时不需要教材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2节>教学过程的本质

【答案】:

D

【解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任何教师开展教学都离不开教材。

7.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需要,并考虑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问题。

这表明该教师处于专业成长的()。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发展阶段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5节>教师专业发展

【答案】:

C

【解析】:

在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需要,故选C。

8.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3节>学习策略

【答案】:

C

【解析】: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它包括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相互干扰,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多种感官参与,画线等。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来帮助学习的方法是画线法,属于复述策略。

因此,答案选c。

9.据记载,我国的小学产生于()。

A、殷周时代

B、秦代

C、汉代

D、宋代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2节>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答案】:

A

【解析】:

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西周时期,周天子建立了小学,这是我国最早的小学。

10.苏东坡与佛印开玩笑说:

“我看你是一堆狗屎。

”而佛印则笑着说:

“我看你是一尊金佛。

”后来苏东坡对妹妹提起此事,苏小妹说:

“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

”这故事反映的是心理学中的(  )。

A、刻板效应

B、投射效应

C、晕轮效应

D、近因效应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节>认知过程

【答案】:

B

【解析】:

投射效应是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态度性格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

苏东坡和佛印两人的故事就是这样,相由心生,是自己内心的投射,所以选B。

11.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包括()、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感觉记忆

D、符号记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节>认知过程

【答案】:

C

【解析】:

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是阿特杰森和希福林首先提出的,认为外界信息进入记忆系统后,经历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

12.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  )。

A、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B、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当堂消化

C、复习已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

D、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3节>作业布置

【答案】:

A

【解析】:

布置课外作业是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13.下列观点中,不属于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是()。

A、强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B、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形成的

C、学习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

D、认知结构是学习的基础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3节>学习理论

【答案】:

D

【解析】: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也称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

主要代表观点有桑代克的试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A选项是巴甫洛夫的观点,B是整个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C是斯金纳的主要观点,D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贯彻课外活动的自主原则的要求的是(  )。

A、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参与活动的全过程

B、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C、活动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

D、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5节>课外活动的特点

【答案】:

C

【解析】:

贯彻课外活动的自主原则的要求有:

(1)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独立自主地参与活动的全过程;

(2)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外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15.在公开课上讲《荷花》时,出现了下列四种情况,不属于教师精心安排的是()。

A、教师在讲完课后,黑板上的板书上有“天头”,下有“地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B、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适时展现关于荷花的美丽景色图,以更好地启发学生想象

C、教师领读课文时,站在讲台“黄金分割点”的位置上向学生朗读

D、学生在教师教授后,因为感受到了荷花的美丽而不由自主产生共鸣,纷纷产生遐想……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4节>课程类型

【答案】:

D

【解析】:

学生在教师教授后,因为感受到了荷花的美丽而不由自主产生共鸣,纷纷产生遐想,这是学生自由、自主的反应,不是教师精心设计的结果。

16.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  )。

A、民主管理

B、常规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1节>班级管理的模式

【答案】:

C

【解析】:

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平行管理的提出者为马卡连柯。

17.张老师开始上《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堂课时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而且还会拉小提琴。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他的故事”这种导入方式是()。

A、直接导入

B、经验导入

C、故事导入

D、直观导入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3节>教学过程设计

【答案】:

A

【解析】:

直接导入是指上课伊始,教师直接阐明学习目标、要求以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通过简短的语言叙述、设问等引起学生的关注,使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式。

18.人的“生命中枢”是(  )。

A、前脑

B、后脑

C、脑干

D、延髓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6节>小学儿童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答案】:

D

【解析】:

延髓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被称为“生命中枢”。

故选D。

19.教学目标设计中的“三维目标”是指()。

A、知识、情感、意志

B、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3节>教学目标设计

【答案】:

B

【解析】:

教学目标设计要符合新课改所提倡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教师必须做到“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这是因为教师的劳动具有()。

A、创造性

B、示范性

C、连续性

D、主体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5节>教师职业劳动特点

【答案】:

B

【解析】:

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是由学生的可塑性、向师性心理特征决定的。

同时,教师劳动的主体性也要求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

“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任何一个教师,不管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在对学生进行示范。

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1.“关键期”的提出体现了心理发展的(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差异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教育与人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

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止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的进程不同;二是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是心理发展不平衡性规律的反映。

22.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A、调查法

B、谈话法

C、观察法

D、问卷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6节>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