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学院修订教学大纲若干规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748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州学院修订教学大纲若干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德州学院修订教学大纲若干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德州学院修订教学大纲若干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德州学院修订教学大纲若干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德州学院修订教学大纲若干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州学院修订教学大纲若干规定.docx

《德州学院修订教学大纲若干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州学院修订教学大纲若干规定.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州学院修订教学大纲若干规定.docx

德州学院修订教学大纲若干规定

附件5:

德州学院修订教学大纲若干规定

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所处的地位和要求,以纲要的形式编制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它具体反映了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法上的基本要求。

教学大纲是选择具体教材和编写教案的依据。

为了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使我院各门课程的教学要求更加明确,学院决定在做好37个本科专业学分制教学计划修订与完善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

对于修订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特作如下规定:

一、已有全国统一大纲的课程,可根据我院的教学条件和学生具体情况拟定实施大纲。

二、教学大纲应有高度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

大纲要符合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根据学科的科学体系和教学规律,组成本课程的严密的教学体系,力求理论体系完整、逻辑严谨,并反映学科研究的新成就。

要贯彻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努力使学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三、教学大纲必须符合该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任务,要在实现教学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明确本课程各章节的内容并限定其深度。

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及其深度既要保证达到一定的培养规格,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负担,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各门课程的大纲内容要注意到课程间的相互联系衔接,既要防止疏漏,又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四、教学大纲要求文字清楚,意义明确,名词术语规范化,定义正确。

五、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

1、本课程教育目标;

2、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任务、地位和作用;

3、本课程必须完成的教学内容;

4、阐明教学内容必须达到的深广度,并提出具体要求,以“掌握”“理解”“了解”三个不同层次进行叙述;

5、阐明完成教学内容的各个教学环节:

讲授、习题课(或讨论课)、实验课课程设计,使用计算机、布置习题数量、选用教材、考核方式等以及学时分配;

6、提出培养学生能力的具体措施;

7、适当安排提高性教学内容和专题,可供贯彻因材施教时自由选用;

8、对教学大纲的必要说明。

六、基本格式(见附件)

教务处

2005年3月15日

附件5-1:

 

德州学院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英文名称:

 Chinesecourseandteachingtheory         

课程编号:

          

所属系(部):

  中文系     

日  期:

 2005年10月    

填写说明

1、文字、数字要求一律Word打印。

2、若所填内容太多,可另加附页。

周学时

4学时

总学时

108学时

学分

2学分

教学对象(本课程适合的专业和年级):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四年级的学生

预备知识:

汉语知识、文学知识、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理论、文章学、以及思维科学等相关学科知识

课程的教育目标:

通过学科理论和知识的学习、教育实习和教学实践,培养具有良好教师职业素质和能力,能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的教学和研究人员。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以语文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理论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直接研究语文教育的一门专业课、必修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

让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该学科的教育规律,掌握该学科的理论知识,并能把相关学科(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理论、文章学、以及思维科学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渗透到本学科的研究中来,加强本学科的综合研究;其次要把理论研究与语文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对教材和各类课文的研习,熟悉编写原则、内容特点,以及研究的原则和方法;培养理解与驾驭教材的能力,掌握各类课文的特点和分析教材的一般规律,训练分析和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课程的基本要求: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应肩负使受教育者具有“教育的专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任务,既要给教学对象指出一条从事语文教育的科学的、基本的途径,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

又要训练他们具有展开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能力。

同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还要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使学生具有从事语文教育的决心和信心。

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对师范生而言,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作为一门专业教学法课,对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的语文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的重点及难点: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语文课程性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学技能的培养。

教学内容:

绪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2学时)

掌握内容: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

理解内容:

了解内容:

课程论与教学论

重点及难点: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

第一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课程论与教学论

内容1:

课程论

(一)定义,

(二)编制类型

内容2:

教学论

(一)定义,

(二)两大流派

内容3:

二者的关系

第三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

内容1:

研究对象

内容2:

基本任务

第一章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目标(6学时)

掌握内容:

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目标

理解内容:

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目标

了解内容:

重点及难点:

语文学科性质的把握

第一节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义及理解

内容1:

历届大纲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义

内容2: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义

第二节语文课程目标概述

内容1:

目标与目的的区别

内容2:

语文课程目标的作用

内容3:

语文课程目标的特征

内容4:

历届大纲对语文课程目标的界定

内容5: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课程目标的阐述

第二章《语文课程标准》解读(8学时)

掌握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

理解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了解内容:

制定《语文课程标准》的依据

重点及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新理念的把握

(另见附页)

习题课、课堂讨论内容及要求:

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教材不同版本的理解;“说课”;编写教案;教学技能;写作指导;写作评语;口语交际;语文教学评价等。

由于本课程学科性质所定,在教学中,会自始至终贯穿学生的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实验内容及要求:

语文教育实习,深入中学进行实地教学实习,熟悉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重点掌握阅读教学的基本环节,会编写教案,会使用基本的阅读教学技能,使用恰当的教学语言。

掌握“说课”技能。

CAI教学内容及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内容、语文教材研读、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课堂实录等相关内容。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名称: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作者:

王文彦蔡明

出版日期:

2002年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获奖情况:

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

使用情况:

该教材是最新的版本,容纳了许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使学生能及时学习和掌握这些新理念,但该教材略显粗糙,许多内容单薄,有待充实,有些内容,有待重新编写。

1.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2.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3.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4.倪文锦《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年

本大纲的特色(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方面改革的情况)本课程和基础教育关系密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2001年启动,因此,本大纲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调整和改动,以便使学习本课程的学生及时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情况,故本大纲具有新、全、实的特色。

系(部)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

 

第一节《语文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

内容1:

名称的变化

内容2:

制定《语文课程标准》的依据

内容3: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

内容4: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

第二节《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内容1: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内容2: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内容3: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内容4: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第三章语文教材研读(6学时)

掌握内容:

苏教版语文教材的特色

理解内容:

语文教材的几个基本概念

了解内容:

中国的语文教材

重点及难点:

学会使用几种版本的语文教材

第一节中国的语文教材

内容1:

中国古代的语文教材

内容2:

中国近代的语文教材

内容3:

中国现代的语文教材

第二节语文教材的几个基本概念

内容1:

语文教材的概念及功能

内容2:

语文教材的内容要素

内容3:

语文教材的结构类型

第三节苏教版语文教材的特色

内容1:

转变理念,构建创新语文教材体系

内容2:

优化教材内容和结构,构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教育目标

内容3:

“构建”重点:

改革单一文选体例,设计新的语文综合实践系统

内容4:

“构建”理想,必须使教材成为促进学生独立、自主、合作学习之本。

第四章语文基础知识教学(4学时)

掌握内容:

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及学习方法

理解内容:

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

了解内容:

语文基础知识的内容。

重点及难点:

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及学习方法。

第一节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

内容1:

语法知识、文学知识、文体知识

第二节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及学习方法。

内容1:

教学方法

内容2:

学习方法

第五章识字与写字教学(4学时)

掌握内容:

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方法

理解内容:

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思路与策略

了解内容:

重点及难点:

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方法

第一节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地位及目标

内容1:

地位

内容2:

目标

第二节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思路与策略

内容1:

教学思路

内容2:

教学策略

第三节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方法

内容1:

集中识字

内容2:

分散识字

内容3:

注音识字

内容4:

字理识字

内容5:

字族文识字

第六章阅读教学(28学时)

掌握内容:

阅读教学的常规过程、方法、备课、说课

理解内容:

阅读教学的能力构成

了解内容:

阅读教学的模式

重点及难点:

阅读教学的备课、说课

第一节阅读教学的性质及教学目标

内容1:

阅读教学的性质

内容2:

阅读教学的能力构成

内容3:

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

第二节阅读教学目标的创设

内容1:

阅读教学目标的作用

内容2:

阅读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阅读教学过程

内容1:

古今中外阅读教学过程模式简介

内容2:

阅读教学的常规过程

内容3:

具体课文中阅读教学常规过程的训练

第四节阅读教学技能

内容1:

导入的技能

内容2:

提问的技能

内容3:

结束的技能

内容4:

板书的技能

第五节阅读教学方法

内容1:

读的方法

内容2:

讲的方法

内容3:

议的方法

内容4:

练的方法

第六节阅读教学的备课

内容1:

备课的意义和要求

内容2:

备课的内容和方式

内容3:

教案的编写

第七节阅读教学的“说课”

内容1:

“说课”的概念及实践价值

内容2:

“说课”的类型

内容3:

“说课”的内容

内容4:

“说课”的原则

内容5:

“说课”应注意的误区

第七章写作教学(18学时)

掌握内容:

写作教学的过程及学生作文练习批改

理解内容:

写作教学的新理念及中学生作文能力的构成要素

了解内容:

当前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重点及难点:

熟悉写作教学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