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空间与图形.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73512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案空间与图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数学教案空间与图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数学教案空间与图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数学教案空间与图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数学教案空间与图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教案空间与图形.docx

《数学教案空间与图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案空间与图形.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教案空间与图形.docx

数学教案空间与图形

科目

数学

主备人

张金华

复备人

教学

内容

第7册

第四单元

第1课

第1课时

第82-85页

题目

1、线段、直线和射线

设计

理念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初步认识线段、直线、射线的特征。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线段、直线、射线。

体会数学的价值。

情感目标:

(思想教育、心理品质、习惯养成)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投影片

三种不同颜色的细线。

重点

认识线段、直线、射线的特征。

难点

理解“三线”的概念

课型

新授

授课日期

教学过程

复备

一、谈话导入:

问:

同学们你们通过观察“欢乐的世纪坛”发现了图中有哪些不同种类的线?

学生观察后,列举出不同种类的线,如:

线段和射线。

小结:

通过大家认真观察,你们列举出了有线段、射线等,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们。

随即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例1

1、建立概念:

板书:

线段

射线

直线

思考:

什么样的线叫线段、射线、直线?

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

小结:

直线上任何两点间的有限部分叫线段;沿线段向相反方向无限延伸,就得到了一条直线;从某一固定点向单一方向引出的直线叫射线。

2、了解特征:

问:

你认为这三种线分别有哪些特征?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线段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射线一个端点,不能测量长度;直线没有端点,不能测量长度。

3、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线段和射线的例子吗?

4、例2:

请你帮帮小狗:

聪明的小狗要想最快吃到骨头,走哪条路最近?

把它描一描。

(1)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细线,摆出三条不同的路线,再将细线都拉直进行比较。

(2)描出最近的一条路。

5、在书上完成例2画线。

学生任意用学具连接两点,投影汇报交流小结:

连接两点可以画出很多条线,在比较中得出线段最短。

线段的长度就是这两点间的距离。

学生测量两点距离。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下图中哪些是线段,射线或直线。

他们有什么区别?

2、下图哪些是线段?

哪些是射线?

哪些是直线?

3、P85画一画。

在交流中体验短一些的含义。

4.数一数有几条线段。

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四、课堂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谈学习中的收获和体会。

 

1、线段、直线和射线

线段两个端点长度有限

射线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

书面作业

画6厘米长的线段画比6厘米短一些的线段

实践作业

备注

科目

数学

主备人

张金华

复备人

教学

内容

第7册

第四单元

第1课

第二课时

第页

题目

1、线段、直线和射线

设计

理念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两条直线相交可以确定一个点。

情感目标:

(思想教育、心理品质、习惯养成)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爱生活的情感。

 

课前准备

 

重点

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两条直线相交可以确定一个点。

难点

总结、归纳所学知识点。

课型

新授

授课日期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复习:

1、把序号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

(2)

(3)

(4)

(5)

(6)

直线有()射线有()线段有()

2、数一数有几条线段。

二、新课:

看例3思考:

1、你见过课本中这样的情景吗?

你认为每幅图所表现了什么意思?

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2、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1)第一、二幅图,我发现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板书:

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2)第三幅图是一名女同学拿者电影票,根据行与列的相交点,来找到自己的座位;第四幅图,交通警察是站在两条道路的交叉路口处指挥车辆。

这两个画图,说明:

两条直线相交确定一个点。

板书:

两条直线相交确定一个点。

3、画一画:

(1)经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

经过两点呢?

学生按要求画,边画边讨论,得出结论。

“经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而经过两点只能确定一条直线。

(2)两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

动手实践,加深印象。

三、巩固练习。

1.经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

经过两点呢/

2.两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

3.实际应用训练:

宽带网,从哪里接线最省料?

画出来。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线段、直线和射线

(1)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2)两条直线相交确定一个点。

(3)经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

书面作业

将板书内容写一条画一个图。

实践作业

备注

科目

数学

主备人

张金华

复备人

教学

内容

第7册

第四单元

第2课

第一课时

第页

题目

2、平角和周角

设计

理念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两条直线相交可以确定一个点。

情感目标:

(思想教育、心理品质、习惯养成)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爱生活的情感。

 

课前准备

各种不同的角、教具钟面。

活动角

重点

知道平角、周角的概念。

难点

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课型

新授

授课日期

教学过程

复备

四、复习导入:

a)什么叫角?

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b)

投影出示各种不同的角。

∠12∟345

问:

你认识它们吗?

分别叫做什么角?

3、图中∠4∠5这样的角在你生活中见过这两种角吗?

举例说明。

4、小结:

生活中常见的钟表、电视天线、半圆扇、圆扇构成了∠4∠5的形状,它们的形状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

板书:

2、平角和周角。

五、学习新知:

(例4)

a)建立平角和周角的概念。

(1)出示钟面6时整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和打开的半圆扇形成的角,这样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时,这样的角叫平角。

板书:

平角平角

(2)像圆扇全面展开的形状,也就是角的一条边旋转,周与另一边重合,这时叫周角。

板书:

⊙周角

b)角的大小关系。

问:

你能说一说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它们各是多少度?

存在着怎样的大小关系吗?

小组讨论

分组汇报

小结:

平角180度,周角360度,一个周角有4个直角,有两个平角,一个平角有2个直角。

三、巩固新知:

1、做一做:

利用学生手中的“活动角”操作,说出两条边在旋转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角的名称。

再填括号。

2、小游戏—我说、你转。

(钝角、锐角…)

c)写出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5钟)钟面。

2点3点5点6点12时

()()()()()

四、课堂总结。

1、平角和周角

 

平角

周角

1平角=2直角1周角=4直角

书面作业

实践作业

旋转“活动角”的一边,观察旋转过程中成了什么角。

说一说。

备注

科目

数学

主备人

张金华

复备人

教学

内容

第7册

第四单元

第2课

第二课时

第89-90页

题目

2、平角和周角(角的度量)

设计

理念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知道角有大小之分,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度量。

2、认识量角器上的构造。

3、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引导学生探索出量角的方法。

情感目标:

(思想教育、心理品质、习惯养成)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课前准备

量角器

量角器

重点

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难点

掌握量角的方法。

课型

新授

授课日期

教学过程

复备

一、激情导入:

问:

你们还记得在公园里环滑梯的情景吗?

谁能告诉大家自己喜欢玩什么样的滑梯,为什么?

小结:

对有的同学喜欢玩陡的,也就是角度大的;有的则喜欢玩缓的,也就是角度小,角有大小之分,测量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

板书,角的度量。

二、新课。

a)认识量角器。

每个同学手拿量角器,认真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

学生回答,有内刻度线,外刻度线、0刻度线、中心点。

分组讨论:

为什么会有两圈刻度线呢?

学生边演示边回答。

(突出这点难点)

b)认识计量单位。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可以用“º”表示。

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做1º。

c)用量角器测量角S大小(例5)

(1)出示三个角。

问:

谁能测量它们的度数,如果有同学试,几大量的让他们试,对的给予表扬。

不会的同学P90看书学习量角的方法。

可同桌互相帮助。

(2)指名演示,教师重点指导如何看内圈和外圈的刻度。

(3)概括总结,中心对顶点,0线压一边,从0数刻度,度数就出现了。

(4)量三个角的大小。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如何量角。

2、试一试,1、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角的度量

单位:

度记做º

中心对顶点,0线压一边

从0数刻度,度数就出现。

书面作业

试一试,3、4题

实践作业

量一量,套三角板中每个角的度量,并记下来。

备注

科目

数学

主备人

张金华

复备人

教学

内容

第7册

第四单元

第2课

第三课时

第页

题目

2、平角和周角(画角)

设计

理念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4、会用量角器画指定角度数的角,引导学生探索出画角的方法。

2、会用三角尺画30º、45º、60º、90º角。

情感目标:

(思想教育、心理品质、习惯养成)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三角尺、量角器

三角尺、量角器

重点

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难点

掌握画角的方法。

课型

新授

授课日期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复习提问:

d)问:

怎样用量角器量角?

e)出示一个角,指名板演量角。

f)谁告诉大家你手中的三角尺每个角各是多少度?

(板书30º、45º、60º、90º)

二新课。

问:

你能画一个45º的角吗?

g)独立思考画角的方法。

h)小组合作探索。

i)汇报画角方法。

学生A:

我用折纸的方法来画。

边说边演示。

学生B:

我用三角板来画。

演示。

学生C:

我学会用量角器画,边说边演示。

……

4、大家真聪明,想出了好几种方法画角,前两种有它的局限性,只有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无论什么样的角或角度大小它都能画。

5、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学生自己总结)

先画出角的一条边,确定好了顶点,量角器的中心与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这条边重合;在顺着0刻度线找到要画的角度,点上小点,最后将这点与顶点连接,就成了要画的度,标上角度。

三、试一试:

1、你能画出下面度数的角吗?

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30º90º105º

2、用三角板画出30º、45º、60º、90º的角。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大家学会了几种画角的方法,要灵活运用,也就是能用三角板画的就是三角板。

不能用三角板的就用量角器画,不论哪一种方法,画完后一定要标清楚角的度数。

画角

45°

 

书面作业

P95第7题

实践作业

用两个三角板,拼出不同角度的角。

备注

科目

数学

主备人

张金华

复备人

教学

内容

第7册

第四单元

第3课

第一课时

第97页

题目

3、方向与位置(例7)

设计

理念

注重通过观察物体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满足学习需求。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具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情感目标:

(思想教育、心理品质、习惯养成)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应用意识。

 

课前准备

放大的例题7的图。

方格纸

重点

用数对来描述集体位置。

难点

数对运用注意列数在前,行数在后。

课型

新授

授课日期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复习提问:

j)你知道什么是列?

什么是行?

k)你在班里的座位是第几列?

第几行?

(多指几名学生说一说)

二新授。

l)出示例题7图。

老师指着第2例第6行的学生说:

我在第2列第6行。

指名回答:

“列”和“行”分别指的是什么?

今天老师告诉你们用“数对”的形式表示位置,列数在前,行数在后,那么这个女同学的位置可以用(2,6)表示。

m)看图完成下面各题。

(1)用〇把第4列第一行的同学圈出来。

(2)黄色衣领小男孩的位置是(,)。

(3)用△把位于(3,4)位置上的同学圈出来。

(4)用(,)表示你在班里的座位位置。

学习做练习,老师边巡视边个别指导。

n)老师口述,学生用数列形式表示位置。

小青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4行,用(,)表示;小时坐在教室的第1行第3列呢?

o)在方格式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一人说,大家找,涂上颜色,同桌检查。

 

三、巩固练习。

1.套圈。

学生独立看图回答问题,并提出问题。

四、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应该注意的是什么?

 

3、方向与位置

——用数对表示位置

(列,行)

 

书面作业

完成练习十三1、套圈提问写在本子上

实践作业

备注

科目

数学

主备人

张金华

复备人

教学

内容

第7册

第四单元

第3课

第二课时

第98页

题目

3、方向与位置(例题8)

设计

理念

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习的空间观念。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会看图确定方位。

2、会按给定的比例计算出实际距离。

情感目标:

(思想教育、心理品质、习惯养成)

使学会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直尺(三角板)量角器图标(附页)

重点

掌握看图确定方位的方法,会通过看图按给定的比例计算出实际距离。

难点

会看图根据信息计算实际距离。

课型

新授

授课日期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复习提问:

a)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数对描述集体位置”,谁来用数对的形式,表示你在班里的座位位置。

板书(,)

b)当你拿到一张地图,应怎样确定方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新授。

c)出示例8。

你知道三元桥在天安门的什么方向?

离天安门有多远?

(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约2千米)。

d)问:

看了这道题,你认为按怎样的顺序完成这道题?

也就是需要哪几步完成?

小组讨论。

同时动手做一做。

……

e)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回答:

我认为首先确定方向,在测量角度,最后量出距离,按给定的比例计算出实际距离。

4、请按照这个同学的方法实际测量一下。

计算出实际距离。

5、汇报操作结果。

我量出来了,三元桥在天安门的东偏北方向

50°。

我也量出来了,在图上三元桥距天安门4厘米,实际大约相距8千米。

6、注意:

这里的实际距离指的是三元桥到天安门之间的直线距离,而不是实际路程。

三、巩固加深:

1、你知道中央电视塔大约在天安门的什么位置吗?

相距多少千米?

2、看到这幅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练习十三,第2题。

四、课堂总结:

1、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2、为今后的生活提供了哪些方便?

 

3、方向与位置

确定方向、测量角度、计算实际距离。

 

书面作业

实践作业

备注

科目

数学

主备人

张金华

复备人

教学

内容

第7册

第四单元

第3课

第三课时

第101页

题目

3、方向与位置

设计

理念

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习的空间观念。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进一步巩固“方向与位置”的基础知识,用这些知识设计一幅图,并能说出建筑物的位置与距离。

情感目标:

(思想教育、心理品质、习惯养成)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图标量角器

重点

巩固确定方位、测量角度、计算距离的方法。

难点

根据信息计算实际距离。

课型

新授

授课日期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启发提问:

今天我们大家每人设计一幅图,内容:

“我们的校园”请你谈一谈自己打算设计校园的哪些建筑物,它们的位置与距离如何确定?

指几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设想。

 

二设计图。

f)指名读要求:

用图标(见附页)设计一幅“我们的校园”图,在说一说校园建筑物与位置的距离。

(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约10米)

g)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要求:

(1)将你设计的图标贴在合适的位置。

(2)贴好后测量一下图上距离与角度。

(3)根据信息,计算出实际距离。

汇报结果,并展示图。

三、总结。

 

我们的校园

 

书面作业

实践作业

备注

 

科目

数学

主备人

张金华

复备人

教学

内容

第7册

第四单元

第4课

第一课时

第102页

题目

整理与复习

设计

理念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关注他们的学习结果。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加深对线段、射线、直线及平角、周角的概念。

2、掌握量角、画角的方法。

3、将线段、数角的方法相联系。

情感目标:

(思想教育、心理品质、习惯养成)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对知识探索的兴趣。

 

课前准备

自制的活动角

重点

对线段、直线、射线及平角、周角的理解。

难点

根据数线段和数角的经验完成数三角形。

课型

复习

授课日期

教学过程

复备

一线段、直线、射线

1、问:

什么样的线叫线段、直线、射线?

它们各有哪些特点。

2、指名分别画出线段、直线、射线。

3、练习:

填空P1021

二量角和画角。

h)通过一部分知识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角”,

边说边用活动角演示。

其他同学观察纠正。

i)将你学到的那些角,能写在黑板上吗?

(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

j)怎样量角?

演示。

k)怎样画角,演示。

l)完成第2、3题。

三数三角形。

1、出示

数一数有几条线段?

方法是什么?

2、出示

数一数有几个角,用什么方法数的?

3、现在你能不能用数线段和数角的方法数三角形呢?

4、自己动手数一数并完成第4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说教师板书。

 

整理与复习

线段、直线、射线

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

量角、画角

数三角形

 

书面作业

实践作业

备注

 

科目

数学

主备人

张金华

复备人

教学

内容

第7册

第四单元

第4课

第二课时

第103页

题目

整理与复习

设计

理念

帮助学生在认真观察、口头表达和动手操作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进一步巩固确定方向、测量角度、按给定的比例算出实际距离。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思想教育、心理品质、习惯养成)

培养学生的观察、口头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课前准备

量角器、直尺

重点

巩固例8的内容

难点

根据图再提问,解答

课型

复习

授课日期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复习提问。

前面例8中我们已知到:

看图,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你是分哪几步进行的?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1)确定方向;

(2)量出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3)计算出实际距离。

二、按上面的几步完成P103,第5题。

m)认真观察,看清要求和比例。

n)动手操作。

o)将结果写在课堂本上。

p)汇报结果。

汇报时多让几个同学说一说,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个别的老师指导着说。

三、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如:

(1)购物中心在广场的什么方向?

距离约是多少米?

(2)电影院在广场的什么方向?

距离约多少米?

1、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2、完成以上提供的问题。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通过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操作,效果很好,希望大家继续坚持。

 

 

整理与复习

(1)确定方向;

(2)量出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3)计算出实际距离。

 

书面作业

完成课上提出的另外几个问题

实践作业

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