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期末复习测试题 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734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期末复习测试题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地理期末复习测试题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地理期末复习测试题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地理期末复习测试题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地理期末复习测试题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期末复习测试题 1.docx

《地理期末复习测试题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期末复习测试题 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期末复习测试题 1.docx

地理期末复习测试题1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第二大城市密集区。

据此回答以下1--3题。

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水平迅速提高,下列说法正确()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②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③良好的区位条件

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⑤工业基础雄厚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2.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  )

A.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地B.重化工业产业基地

C.轻纺工业产业基地D.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3.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地区相比,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其原因是

A.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实行了更优惠的政策

B.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限制

C.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劳动力资源更为丰富、廉价

D.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矿产资源比珠江三角洲地区更丰富

据深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深圳市GDP达780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

三大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据此并结合下面两图,完成以下4--6题。

 

4.结合上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深圳市已由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二产业为主

B.2008年的深圳市GDP中,第三产业产值最多

C.与2007年相比,2008年深圳市第一产业产值不变,第二产业产值下降

D.深圳市产业结构已经达到最优化状态,不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和转移

5.下列部门在深圳市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中起重要作用的有(  )

A.服装制造B.生物制药C.金融D.玩具制造

6.目前,深圳市的发展面临“土地、空间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实现万亿GDP需要更多劳动力投入,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的忧虑。

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

B.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水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C.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自主创新,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一产业

D.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以解决土地可利用空间不足的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7--8题。

材料一 我国粮食生产规划中将商品粮基地分为四类:

南方高产区、黄淮海平原区、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

材料二 我国四地农业生产情况表

基地类型

农业人口(%)

19.91

4.7

28.5

46.89

耕地面积(%)

40.17

6.82

23.43

29.58

粮食商品率(%)

35.2

27.2

19.6

29.0

7.有关①②③④四个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代表黄淮海平原区B.②代表东北低产区

C.③代表西北干旱区D.④代表南方高产区

8.受土壤盐碱化影响和沙尘天气影响最明显的分别是(  )

A.①④B.③②C.④③D.①②

读“我国某两种优势农产品及其优势产区布局图”,回答以下9--11题。

 

9.图中两种农产品最有可能是()

A.玉米和小麦B.甘蔗和甜菜C.高粱和谷子D.油菜和花生

10.A区域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是(  )

A.玉米和小麦B.大豆和甜菜C.水稻和小麦D.高粱和小麦

11.B区域与A区域相比(  )

A.土壤肥沃B.水源充足C.机械化程度高D.作物熟制高

12.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以下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使当地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更多样化

B.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

C.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

D.在亚热带林区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以增加林木生长量

人民网2011年8月16日报道,2011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突破400亿斤。

其中水稻总产250亿斤,可向销售区提供优质的东北粳稻230亿斤,有效缓解我国优质粳稻供应紧张的状况,结合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结构(万公顷)图,回答13~15题。

13.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热量不足B.土壤贫瘠

C.气候较为干旱D.光照条件差

14.黑龙江垦区成为“中华大粮仓”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均占有耕地多B.机械化程度高

C.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D.生产技术水平高

15.黑龙江生产的粳稻质量要好于我国南方生产的粳稻,其主要原因是(  )

A.土壤比南方肥沃B.水热条件比南方产区充足

C.生长期比南方产区长D.机械化水平比南方产区高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

读图回答16~18题。

16.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

A.江苏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D.海南省

17.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18.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这有利于解决因城市化不合理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健康”城市。

据此回答19~21题。

19.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20.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A.绿地B.工业区C.交通区D.住宅区

21.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

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一大酸雨中心

B.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问题突出

C.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国际上常用工业化结构性指标衡量一国的工业化进程,工业化结构性指标的构成是:

①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5%以下;②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下降到20%以下;③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

下图为某年中国工业化结构性指标与国际通用标准的比较图。

读图回答22~23题。

 

四类工业产品成本分布比重

22.结合图文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bc分别表示工业化指标中的①③②

B.a指标我国略高于国际标准是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低

C.b指标我国远高于国际标准是由于我国二、三产业比重低

D.c指标我国远低于国际标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慢

23.针对以上我国现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乡镇企业的发展。

目前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并不断向西、向北扩展,这些乡镇企业总体上与下图中哪一类较为一致(  )

A.a  B.b  C.c  D.d

读2006年我国部分省区粮食产出、人口份额的地域分布图,回答以下24--25题。

 

24.黑龙江、吉林是我国未来粮食增产规划的核心区,其粮食增产的主要潜力是(  )

A.光热充足,复种指数高B.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C.人少地多,商品率高D.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

25.根据图示信息判断,目前我国粮食流通的基本格局是(  )

A.南粮北运B.北粮南运C.东粮西运D.各地自给

26.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二、综合分析题

2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

“北大荒”变粮仓,“西大荒”变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

材料二 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北大荒”某农场土地利用结构图。

 

(1)从地形类型看,南方荒地属于________,北方荒地属于________。

从农业发展限制性条件看,北大荒地主要是________,西大荒地主要是________。

(2)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

 

(3)简要说明目前“北大荒”粮食生产的特点和有利条件。

 

(4)我国东北黑土区现有大型侵蚀沟25万多条,每年仅因侵蚀沟吞噬耕地而损失的粮食高达40多亿千克。

试结合材料三分析“北大荒”黑土侵蚀的原因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8、材料1:

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和粮食流通格局图。

材料2

D

(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并填下表。

商品粮基地

最主要的优势条件

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

 

 

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旱涝灾害频繁

(2)丁区域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现在地位下降,从外地调入粮食量逐年增多,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社会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和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甲地区农业生产具有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4)简要说明箭头A、B、C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

 

(5)为增强“北大荒”品牌的竞争力,北大荒农垦集团在今后生产中应采取哪些合理措施?

 

(6)材料2中的D地区是我国沼泽分布最广的地区,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29、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分析回答

材料一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和自身条件,从实际出发,大力吸引外资,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珠三角模式(左下图)

材料二、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右下图)。

国际市场

国际产业

珠三角

 

材料三、长江三角洲地区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和杭州为两翼。

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

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全国财政收入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

(1)在珠三角模式的形成过程中,该地区面临的国际经济背景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简述1980—2002年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3)有一位深圳网民发表了一篇《谁抛弃了深圳》的文章,文中提到一些跨国公司将驻华总部从深圳迁往上海。

这说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发生了什么变化?

 

(4)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城市化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5)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升级面临的困境,究其原因有哪些?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1D 2D 3B4B 5C6B 7D8B 9A10B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