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清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8666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清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清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清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清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清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清单.docx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清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清单.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清单.docx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期末复习单元知识清单

一 观察物体

(二)

  一、观察实物

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物体形状也是不同的。

相对地,根据观察者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及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确定观察者的位置。

  二、辨认并画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组合图形的方法

(1)明确从某个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根据已画出的平面图上的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特征,明确平面图是在物体的哪个方向观察得到的。

(2)找准两个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根据平面图上两个物体的距离、前后等相对关系确定两个物体的实际位置关系。

  三、观察立体

(1)同一立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得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如观察

从前面和上面看都是

;但从左面和右面看是

(2)不同形状的立体从同一个方向观察,得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如观察

从前面、左面和右面看都是

  四、按要求搭立体

根据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所看到的图形可以搭成相应的立体,但不能确定立体的唯一形状。

如用3块

搭成的一个从前面和左面看都是

的立体,这个立体可能是

也可能是。

要点提示:

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时,可以想象自己站在对应的位置上观察。

知识巧记:

观察物体并不难,眼睛平视物体表面。

形状位置记心间,平面图形脑中现。

 

要点提示:

观察物体时,视线要垂直于被观察物体的表面,以保证只能看到所观察的这个面。

 

易错提示:

仅凭从某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是不能确定立体的形状的。

二 用字母表示数

  一、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1)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2)当字母的数值确定时,含有字母的式子就有了与之相对应的确定值。

如“a+3”表示无论妞妞几岁,丫丫总比她大3岁。

a在这里可以表示任意一个年龄,只要知道妞妞的年龄,即a取一个确定的值,那么丫丫的年龄就也有一个对应的值。

所以说“a+3”既简明地概括了“丫丫比妞妞大3岁”这一数量关系,同时也表示了丫丫的年龄。

(3)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当妞妞15岁时,即a=15,则a+3=15+3=18,也就是此时丫丫18岁。

(4)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便写法。

①数字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写成小圆点,也可以省略不写,省略不写时,数字必须写在字母的前面。

如8×x或x×8,通常写成8·x或x·8,也可以简写成8x。

②字母和字母之间的乘号也可以写成小圆点,但通常省略不写。

如x×y通常写成xy。

③1与任何字母相乘时,都可以省略不写。

如1×x或x×1,可以简写成x。

(5)在同一问题中,可以用不同的字母表示不同的量。

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加、减、乘、除等数量关系,还可以表示乘加、乘减等数量关系。

如苹果每千克x元,雪梨每千克y元。

①买1千克苹果和1千克雪梨用(x+y)元。

②买2千克苹果和2千克雪梨用2(x+y)元。

③买3千克苹果比1千克雪梨多花(3x-y)元。

  二、用字母表示公式

(1)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

a表示计划每月的用水量,b表示实际平均每月节约的水量。

a-b表示实际每月的用水量;12(a-b)表示实际一年的用水量。

理解每个字母或数表示的意义,进而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的意义。

(2)用字母表示公式。

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C=4a  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S=a2

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C=2(a+b)或C=2a+2b

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S=ab

三、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如5+8=8+5。

(2)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相等。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8+7)+3

=15+3

=18   

8+(7+3)

=8+10

=18

(8+7)+3=8+(7+3)

(3)计算连加时,先观察哪几个数相加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把这几个数先加起来,可以使计算简便。

如 368+649+351

=368+(649+351)

=368+1000

=1368

易错题:

填空:

张师傅每天加工a个零件,3天加工(3+a)个。

错因分析:

此题错在没有正确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每天加工a个零件,3天就加工(a+a+

a)个,求3个a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3a。

正确答案:

3a

易错提示:

当两个数相乘时,乘号不能省略。

知识巧记:

字母表数很重要,生活当中离不了。

写进式子本领大,合理数据都可表,数据如若有一定,代入式子值求到。

乘法式子能简写,乘号写点或省掉。

 

要点提示:

1.a2表示2个a相乘,2a表示2个a相加。

2.相同的字母在不同的式子中表示的意义不一定相同。

知识拓展:

若干个数相加,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易错题:

判断:

在加法交换律a+b=b+a和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S=ab中,a、b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

(√)

错因分析:

在加法交换律a+b=b+a中,a、b表示两个加数,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S=ab中,a、b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

正确答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乘法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与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与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积的变化规律。

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3)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乘法的估算。

可以把每个因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也可以将两个因数中的任意一个因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然后估算结果大约是多少。

  二、数量关系式

(1)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

①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单价:

某种商品单位数量的价格叫做单价。

数量:

购买商品的件数叫做数量。

总价:

一共花的钱数叫做总价。

②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在这三个量中,已知其中的任意两个量,都能求出第三个量。

(2)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

①速度、路程的含义。

速度:

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路程:

一定时间内所行的距离,叫做路程。

②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在这三个量中,已知其中的任意两个量,都能求出第三个量。

  三、乘法运算律

(1)乘法交换律:

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如果用a表示一个因数,b表示另一个因数,乘法交换律可以写成a×b=b×a。

(2)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乘法结合律可以写成(a×b)×c=a×(b×c)。

(3)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计算连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的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可以运用乘法交换律或乘法结合律先把这两个数相乘,再与其他的数相乘,这样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如 25×199×4

=(25×4)×199

=100×199

=19900

(4)乘法分配律及应用。

①乘法分配律的含义。

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等于两个加数分别乘这个数,再相加。

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乘法分配律可以写成(a+b)×c=a×c+b×c。

②乘法分配律可以正用也可以逆用。

当出现a×c+b×c时,如果a+b的和恰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也可以逆用乘法分配律,即a×c+b×c=(a+b)×c。

如 38×53+53×62

=(38+62)×53……逆用乘法分配律

=100×53

=5300

③乘法分配律的拓展。

当出现a×c-b×c或(a-b)×c时,也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即a×c-b×c=(a-b)×c。

如 103×78-78×3

=(103-3)×78

=100×78

=7800

(5)乘法的简便运算。

①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数接近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可以先将其转化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加(减)一个数的形式,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如 201×87

=(200+1)×87

=200×87+87

=17400+87

=17487

②如果是特殊数(如25、125等)乘一个数,可以先利用转化法把另一个数转化成4乘几或8乘几的形式,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或乘法交换律进行计算。

如 125×48

=125×8×6

=1000×6

=6000

方法提示:

笔算时,一般把位数多的数放在上面。

拓展提高:

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它们的积不变。

要点提示: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少是四位数,最多是五位数。

 

要点提示:

1.用特殊的单位表示速度:

所行路程/单位时间。

2.理解“/”:

“/”是除号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速度是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所以速度表示为“所行路程/单位时间”。

3.速度的读法: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读,如120千米/时,读作120千米每时。

 

拓展提高:

多个因数相乘,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如a×b×c×d=b×c×a×d。

 

易错题:

 50×(4×7)

=50×4+50×7

=200+350

=550

错因分析:

此题错在混淆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当三个数连乘时,只能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正确答案:

 

50×(4×7)

=(50×4)×7

=200×7

=1400

拓展提高:

两个数的差乘一个数,等于被减数和减数分别乘这个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减。

四 多边形的认识

  一、三角形

(1)三角形的定义。

在同一个平面内,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连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高和底。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画高时要用虚线,还要标上垂直符号。

(3)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

(4)三角形的特殊性质: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5)三角形的分类。

①按角分类: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②按边分类:

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其中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③各类三角形的特征:

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钝角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钝角;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都是60°;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6)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二、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3)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4)平行四边形的特殊性质:

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5)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梯形

(1)梯形的定义。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分别平行的两条边叫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另外两条边叫做梯形的腰。

(2)梯形的高。

从梯形上底的任意一点向下底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