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急危重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58714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急危重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医急危重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医急危重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医急危重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医急危重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急危重症.docx

《中医急危重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急危重症.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急危重症.docx

中医急危重症

中医急危重症

1、胸痹:

(1)寒疑心脉

症状:

卒然心痛如绞,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心悸气短,或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多因气候骤冷或骤遇风寒而发病或加重症状,苔薄白,脉沉紧或促。

治法:

祛寒活血,宣痹通阳。

方药:

当归四逆汤。

·.

(2)气滞心胸;

症状:

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治法:

疏调气机,和血舒脉。

方药:

柴胡疏肝散。

’.

(3)痰浊闭阻

症状:

胸闷重而心痛轻微,肥胖体沉,痰多气短,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粘,恶心,咯吐痰涎,苔白腻或白滑,脉滑。

治法:

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方药:

栝蒌薤白半夏汤加味。

(4)瘀血痹阻

症状:

心胸疼痛剧烈,如刺如绞,痛有定处,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而加重,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斑,舌下瘀筋,苔薄,脉弦涩或结、代、促。

治法:

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方药:

血府逐瘀汤。

本方基本上是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牛膝、桔梗组成。

(5)心气不足

症状:

心胸阵阵隐痛,胸闷气短,动则益甚,心中动悸,倦怠乏力,神疲懒言,面色咣白或易出汗,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

·

治法:

补养心气,鼓动心脉。

方药:

保元汤合甘麦大枣汤。

(6)心阴亏损

症状:

心胸疼痛时作,或灼痛,或闷痛,心悸怔忡,五心烦热,口干盗汗,颜面潮热,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结代。

治法:

滋阴清热,活血养心。

方药:

天王补心丹。

(7)心阳不振

症状:

心悸而痛,胸闷气短,自汗,动则更甚,神倦怯寒,面色咣白,四肢欠温或肿胀,舌质淡胖,苔白或腻,脉沉细迟。

治法:

补益阳气,温振心阳。

方药:

参附汤合桂枝甘草汤。

2、心悸: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1)心虚胆怯

症状:

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

脉细略数或细弦。

治法: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

安神定志丸。

方中龙齿、琥珀、磁石镇惊宁神,朱砂、茯神、菖蒲、远志安神定志,人参益气养心。

(2)心脾两虚

症状:

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纳呆食少,腹胀便溏,少寐多梦,健忘,

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

归脾汤。

(3)阴虚火旺

症状:

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有耳鸣,腰

酸,头晕目眩,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象细数。

治法:

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

方药:

黄连阿胶汤。

(4)心阳不振

症状:

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

力。

·

治法: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方药: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5)水饮凌心·。

症状:

心悸,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有眩晕,恶心呕吐,

流涎,舌淡苔滑,脉弦滑或沉细而滑。

治法:

振奋心阳,化气利水。

方药:

苓桂术甘汤。

(6)心血瘀阻

症状:

心悸,胸闷不适,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

代。

治法: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

方药:

桃仁红花煎。

(7)痰火扰心

症状:

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

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

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方药:

黄连温胆汤。

3、喘脱:

症状:

喘逆剧甚,张口抬肩,鼻翼煽动,端坐不能平卧,稍动则喘剧欲绝,心慌动悸,烦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脉浮大无根,或见歇止,或模糊不清。

治法:

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方药:

参附汤合黑锡丹。

方中用人参15—30g、附子15g,急煎频服,并送服黑锡丹3~4.5g。

同时还可加服蛤蚧粉2—3g,以温肾阳,散阴寒,降逆气,定虚喘。

4、肺热

(1)初期

  证候:

恶寒发热,咳嗽胸痛,痰少而粘,呼吸不利、口干咽燥,舌苔薄黄,脉浮滑而数。

  治法:

疏散风热、清肺化痰。

  主方:

银翘散。

(2)成痈期

  证候:

寒战壮热汗出,胸闷作痛、转侧不安,咳嗽气急,甚则喘满,咳吐脓痰,气味腥臭,口燥咽干,烦躁不安,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治法:

清热解毒、化瘀消痈。

  主方:

千金苇茎汤。

(3)溃脓期

  证候:

咳吐脓血,或咯痰状如米粥,量多腥臭,胸中烦满而痛,甚则气喘不能平卧,面赤身热,烦渴喜饮,舌红绛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排脓化瘀、清热解毒。

  主方:

桔梗汤、千金苇茎汤。

(4)恢复期

  证候:

身热渐退、咳嗽减轻,脓痰日少渐转清稀,或见胸胁隐痛、气短乏力、自汗盗汗,低热或潮热,面色少华,形体消瘦,舌淡红,苔薄,脉细数无力。

  治法:

润肺化痰、益气养阴。

  主方:

清燥救肺汤。

5、咯血:

(1)胃热壅盛

症状:

脘腹胀闷,甚则作痛,吐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口臭,便秘,大便色黑,舌

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方药:

泻心汤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

症状:

吐血色红或紫黯,口苦胁痛,心烦易怒,寐少梦多,舌质红绛,脉弦数。

治法:

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方药:

龙胆泻肝汤。

(3)气虚血溢

症状:

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

治法:

健脾养心,益气摄血。

方药:

归脾汤。

·

6、吐血即呕血‘

正如《医碥·吐血》说:

“吐血即呕血。

旧分无声曰吐,有声曰呕,不必。

”.

(1)胃热壅盛

症状:

脘腹胀闷,甚则作痛,吐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口臭,便秘,大便色黑,舌

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方药:

泻心汤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

症状:

吐血色红或紫黯,口苦胁痛,心烦易怒,寐少梦多,舌质红绛,脉弦数。

治法:

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方药:

龙胆泻肝汤。

(3)气虚血溢

症状:

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

治法:

健脾养心,益气摄血。

方药:

归脾汤。

·

7、便血

(1)肠道湿热·:

症状:

便血色红,大便不畅或稀溏,或有腹痛,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

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方药:

地榆散或槐角丸。

(2)气虚不摄

症状:

便血色红或紫黯,食少,体倦,面色萎黄,心悸,少寐,舌质淡,脉细。

治法:

益气摄血。

方药:

归脾汤

(3)脾胃虚寒

症状:

便血紫黯,甚则黑色,腹部隐痛,喜热饮,面色不华,神倦懒言,便溏,舌质淡,脉细。

治法:

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方药:

黄土汤。

8、腹痛

(1)寒邪内阻

症状:

腹痛急起,剧烈拘急,得温痛减,遇寒尤甚,恶寒身蜷,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自可,苔白腻,脉沉紧。

治法:

温里散寒,理气止痛。

方药:

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2)湿热壅滞

症状:

腹部胀痛,痞满拒按,胸闷不舒,烦渴引饮,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身热自汗,小便短赤,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

通腑泄热。

方药:

大承气汤。

(3)中虚脏寒

症状:

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恶冷,痛时喜按,饥饿劳累后加重,得食休息后减轻,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寒肢冷,胃纳不佳,面色无华,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

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方药:

小建中汤。

(4)饮食停滞

症状:

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痛而欲泻,泻后痛减,粪便奇臭,或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脉滑。

·

治法:

消食导滞。

方药:

枳实导滞丸。

(5)气机郁滞

症状:

脘腹疼痛,胀满不舒,攻窜两胁,痛引少腹,时聚时散,得嗳气矢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苔薄白,脉弦。

治法:

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药:

柴胡疏肝散。

(6)瘀血阻滞

症状:

少腹疼痛,痛势较剧,痛如针刺,甚则尿血有块,经久不愈,舌质紫暗,脉细涩。

治法:

活血化瘀。

方药:

少腹逐瘀汤。

9、黄疸:

(1)阴黄

症状:

黄疸初起,目白睛微黄或不明显,小便黄,脘腹满闷,不思饮食。

伴有恶寒发热,头

身重痛,乏力,舌苔薄腻,脉浮弦或弦数。

治法:

清热化湿,佐以解表。

方药: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甘露消毒丹。

(2)阳黄

1、热重于湿

症状:

初起目白睛发黄,迅速至全身发黄,黄疸较重,色泽鲜明,壮热口渴,心中懊侬,恶/心,呕吐,纳呆,小便赤黄、短少,大便秘结,胁胀痛而拒按,舌红苔黄腻或黄糙,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佐以通腑。

方药:

茵陈蒿汤。

2、湿重于热

症状:

身目发黄如橘,无发热或身热不扬,头重身困,嗜卧乏力,胸脘痞闷,纳呆呕恶,厌

食油腻,口粘不渴,小便不利,便稀不爽,舌苔厚腻微黄,脉濡缓或弦滑。

治法:

除湿化浊,泄热除黄。

方药:

茵陈四苓汤加味或甘露消毒丹。

3、胆腑郁热

症状:

身目发黄鲜明,右胁剧痛且放射至肩背,壮热或寒热往来。

伴有口苦咽干,呕逆,尿

黄,便秘,舌红苔黄而干,脉弦滑数。

·.

治法:

泄热化湿,利胆退黄。

方药:

大柴胡汤。

4、疫毒发黄

症状:

起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身目呈深黄色。

壮热烦渴,呕吐频作,尿少便结,脘腹满

胀,疼痛拒按,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或衄血尿血,皮下发斑,或有腹水,继之嗜睡昏迷,舌质

红绛,苔黄褐干燥,扪之干,脉弦数或洪大。

本证又称急黄。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方药:

千金犀角散。

阴黄

症状:

身目俱黄,黄色晦暗不泽,或如烟熏,痞满食少,神疲畏寒,腹胀便溏,口淡不渴,舌

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

治法:

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方药:

茵陈术附汤。

10、抽搐

(1)邪壅经络

  证候:

发热恶寒,头痛,项背强直甚或口噤不得语,四肢搐搦,或筋脉拘急,胸脘痞闷,渴不欲饮,苔白腻,脉浮紧。

  治法:

祛风散寒,和营燥湿。

  主方:

羌活胜湿汤

(2)风痰闭神证

  证候:

突然昏仆,肢体抽搐或瘫痪,喉中痰鸣,口吐涎沫,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

搜风祛痰开窍。

  主方:

涤痰汤

(3)热郁阳明

  证候:

壮热胸闷,口噤[齿介]齿,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口渴喜冷饮,躁扰神昏,腹胀便秘,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

泄热存阴。

  主方:

增液承气汤

(4)热盛动风证

  证候:

壮热汗出口渴,躁扰不宁,甚则神昏,四肢抽搐,颈项强直,两目上视,面赤,舌质红绛,苔黄,脉数。

  治法:

清热解毒、开窍熄风。

  主方:

羚角钩藤汤配服紫雪丹。

(5)热动营血

  证候:

身热夜甚,神昏,口噤抽搐,项背强直,角弓反张,或身见斑疹,舌红绎,苔黄燥,脉弦数或细数。

  治法:

平肝熄风,清热止痉。

  主方:

羚羊钩藤汤

(6)肝阳化风证

  证候:

头痛眩晕,项强不舒,肢体麻木,震颤或抽搐,急躁易怒,或见昏迷,口苦,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弦细。

  治法:

平肝潜阳、熄风解痉。

  主方:

镇肝熄风汤

  用法:

内服。

(7)阴虚动风证

  证候:

头痛眩晕,腰酸耳鸣,心烦失眠,肢体麻木、震颤甚或抽搐,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数。

  治法:

滋阴熄风。

  主方:

三甲复脉汤

(8)风毒入络证

  证候:

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舌强口噤,或肌肉震颤,或苦笑面容,或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头痛眩晕,舌红,苔腻,脉弦。

  治法:

祛风止痉。

  主方:

玉真散,或五虎追风散

(9)火毒入络症

  证候:

四肢抽搐无力,肌肉[shun]动,肢体发麻,食少,腹胀,便溏,神疲乏力,肢凉,眩晕,体瘦,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缓弱。

  治法:

温阳补气熄风。

  主方:

可保立苏散

  

11、厥脱

厥证是内科常见危急重证。

由于厥证常易并发脱证,故有时也厥脱并称,并主张厥脱合并论治为宜。

厥证乃急危之候,当及时救治为要,醒神回厥是主要的治疗原则,但具体治疗其虚、实证时又有所不同。

实证:

开窍、化痰、辟秽而醒神。

虚证;益气、回阳、救逆而醒神。

(1)血厥

实证

症状:

多因急躁恼怒而发,突然昏倒,不知人事,牙关紧闭,面赤唇紫,舌黯红,脉弦有力。

治法:

开窍,活血,顺气,降逆。

方药:

清开灵注射液、通瘀煎。

虚证

症状:

因失血过多而发,突然昏厥,面色苍白,口唇无华,四肢震颤,自汗肢冷,目陷口张,

呼吸微弱,舌质淡,脉芤或细数无力。

治法:

补养气血。

方药:

急用独参汤灌服,继用人参养营汤。

·

(2)痰厥

症状:

素有咳喘宿痰,多湿多痰,恼怒或剧烈咳嗽后,突然昏厥,喉有痰声,或呕吐涎沫,

呼吸气粗,舌苔白腻,脉沉滑。

治法:

行气豁痰。

方药:

导痰汤。

(3)暑厥

症状:

发于暑热夏季,面红身热,突然昏仆,甚至谵妄,眩晕头痛,舌红干,脉洪数。

治法:

清暑益气,开窍醒神。

·

方药:

清开灵注射液、万氏牛黄清心丸或紫雪丹、白虎加人参汤。

12、中风:

(1)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症状: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

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

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方药:

化痰通络汤。

(2)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症状:

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言蹇或不语,或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

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

平肝泻火通络。

方药:

天麻钩藤饮。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症状: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脉弦滑而大。

治法:

化痰通腑。

方药:

星蒌承气汤。

(4)气虚血瘀

症状: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咣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治法:

益气活血,扶正祛邪。

方药:

补阳还五汤。

·

(5)阴虚风动·

症状: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治法:

滋养肝肾,潜阳熄风。

方药:

镇肝熄风汤。

(6)痰热内闭清窍

症状:

起病骤急,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项背身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黄腻或干腻,脉弦滑数。

治法:

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

羚羊角汤配合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

·

(7)痰湿蒙塞心神

症状:

素体阳虚,湿痰内蕴。

发病神昏,半身不遂,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甚则四肢逆冷,面白唇暗,痰涎壅盛,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治法:

温阳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

涤痰汤配合灌服或鼻饲苏合香丸。

(8)元气败脱,神明散乱

症状:

突然神昏或昏愦,肢体瘫软,手撒肢冷汗多,重则周身湿冷,二便失禁,舌痿,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缓、沉微。

·

治法:

益气回阳固脱。

方药:

参附汤。

 

1、安宫牛黄丸

出自吴鞠通的《温病条辨》。

组成:

牛黄、郁金、黄连、朱砂、山栀、雄黄、黄芩、犀角、冰片、麝香、珍珠、金箔衣

功效:

清热开窍,豁痰解毒

主治:

邪热内陷心包证。

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口干舌燥,痰涎壅盛,舌红或绛,脉数。

亦治中风昏迷,小儿惊厥,属邪热内闭者。

西医诊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中毒性肺炎、中毒性痢疾、脑血管意外、肝昏迷、败血症等均可用此药。

2、紫雪丹

《苏恭方》录自《外台秘要》

以其色和用命名,言此药如法制成之后,其色呈紫,状似霜雪;又言其性大寒,清热解毒之方,犹如霜雪之性,从而称之曰“紫雪丹”。

组成:

石膏、寒水石、磁石、滑石、犀角、羚羊角、木香、沉香、玄参、升麻、炙甘草、丁香、芒硝、硝石、麝香、朱砂 

功效:

清热开窍,熄风止惊。

主治:

热邪内陷心包热盛动风证。

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斑疹吐衄,口渴引饮,唇焦齿燥,尿赤便秘,舌红绛苔干黄,脉数有力或弦数,以及小儿热盛惊厥。

现代常加减运用于治疗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发病后期,重症肺炎,化脓性感染败血症,小儿麻疹毒陷营血,斑疹伤寒,猩红热等有上述症状者。

3、羚羊角粉

性味归经:

咸,寒;归肝、心经。

功效:

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主治:

肝风内动,惊痫抽搐;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肝火上炎,目赤头痛;温热病壮热神昏,热毒发斑。

4、猴枣散

最早收集于《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中,由猴枣12g、羚羊角3g、礞石3g、麝香1.3g、硼砂3g、沉香3g、天竺黄9g、川贝6g八味组成。

之后,配方增加到16味,增加了琥珀、全蝎、牛黄、珍珠等,1997年被国家中药管理局列入全国中医急诊科必备药。

功效:

清热、化痰、定惊、开窍。

主治:

中风痰厥而致的喘促昏仆,语言蹇涩、癫狂惊痫及小儿急惊,壮热神昏,喘咳痰盛,四肢抽搐。

5、三七

性味归经:

味苦微甘,性温,归肝、胃经。

功效: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主治:

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证,尤以有瘀者为宜,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之特点;用于跌打损伤,瘀滞疼痛,为伤科要药。

  

6、白芨粉

组成:

白芨

功能主治:

补肺止血。

主治:

用于久年咳嗽,肺痿咯血。

7、独参汤

组成:

人参30克

功能:

大补元气,回阳固脱

主治:

诸般失血与疮疡溃后,气血俱虚,面色苍白,恶寒发热,手足清冷,自汗或出冷汗,脉微细欲绝者。

对于产后失血过多,阳气虚浮欲脱所致的产后昏厥有急救之功。

8、生脉饮

组成:

人参、麦冬、五味子。

功效:

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

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

9、参附汤

组成:

人参、炮附子

功效:

益气回阳

主治:

阳气暴脱。

手足逆冷,头晕气短,汗出脉微。

 

针灸在临床急救中的应用

  

1、晕厥

  本症是由于一时性脑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意识丧失。

多为患者平素体质虚弱,加之血管运动失调或神经精神因素不稳定而诱发。

  取穴及治法:

  发作时取穴:

合谷、人中、百会、少商。

  手法:

先使病人取头低足高位,同时注意保暖,维持呼吸道畅通。

先针合谷、人中二穴,捻转加提插,强刺激,不留针。

随后再针刺百会、少商,轻度捻转,得气后留针,间歇运针,直至完全清醒。

  发作后取穴:

百会、内关、神关、足三里。

  手法:

上穴均用毫针捻转补法施治,针时嘱患者放松身心,意守丹田,自然呼吸。

针入穴后,则结合呼吸补泻,吸气时意守丹田,呼气时意守针下,如此7呼。

一天一次,共治5次为一疗程。

2、虚脱

  多因体质素虚,加之过度疲劳、大量出汗、剧烈腹泻等原因而引起,临床上以面色苍白、汗出肢凉、脉微细为主症。

  取穴及治法:

  足三里、内关穴:

毫针刺用捻转补法。

  神阙穴:

用艾条隔盐灸。

  关元穴:

用艾条直接雀啄灸。

  病人头低足高位,艾灸结合指针按压法,针刺留针并间歇运针布气催气,以肢温、汗收、脉起为度。

针灸治疗至吞咽功能完好时,及时给病人以热饮。

3、癫痫

  本病是一种间歇性、阵发性发作的神志失常的疾病。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者,多继发于脑脓肿、脑肿瘤等疾患,临床尚属少见。

针灸治疗适用于原发性癫痫。

  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原发性癫痫一般有小发作与大发作两种类型。

小发作的症状常类似晕厥,发作时间短暂;大发作时,一般病人均是先突然尖叫一声,继而跌扑昏倒,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口唇及全身青紫,有的发作后即呈昏睡状态。

治疗本病以解痉醒脑为急务。

  取穴及治法:

  取合谷、下关、百会、太冲、涌泉、腰奇穴。

  先以筷子等物裹以布类塞入患者上、下牙齿之间,以免咬肌痉挛咬伤舌头,随即针刺合谷(双)、下关穴强捻转刺激。

医者意守针下,辨别气感,根据针下之感,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持续捻针,促其清醒。

清醒后再针百会、太冲、涌泉、腰奇四穴,医者集中精力,意守针穴,嘱患者意守针下,随着运针而变换意守之穴,得气后酌情留针,如此每周针治1~2次,直至病人面色红润,身体一般情况好转后可暂停针。

嘱患者避免饥饿疲劳和不良精神刺激,以控制癫痫发作。

4、休克

  本病以急性循环衰竭为主要病理改变,临床上可见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四肢厥逆等症状。

常见于重度感染、中毒、严重创伤、大量出血、重度脱水、过敏等严重情况下,本病为一种危症,很多危重疾病末期都常常出现休克。

  抢救休克宜采取综合措施。

针灸可改善症状,故宜积极运用,以配合治疗。

一部分休克单用针灸救治也可收到良效。

  取穴及治法:

  取人中、涌泉、足三里、肾上腺(耳穴)、皮质下(耳穴)。

  先用毫针强刺激人中、涌泉二穴,留针30~60分钟,并间歇运针。

后再加针足三里穴,平补平泻,分层寻气,得气每至,慎守勿失,留针30分钟并间歇运针。

可酌加直接灸法,此时可同时在耳穴肾上腺、皮质下穴位埋针。

针灸的同时积极进行其它急救措施。

运用针灸急救休克,不仅可以配合其它方法提高救治效果,而且可以在血压回升、病情好转后,维持血压,改善循环,巩固急救成果,防治病情反弹,直至取得抢救的最后成功。

5、昏迷

  可由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功能严重紊乱引起。

临床上以意识丧失、神志不清、呼之不应为主要特征。

重度昏迷除仅维持呼吸及血液循环外,感觉、意识及各种反射均消失。

较轻度的昏迷,吞咽、咳嗽、角膜及瞳孔反射等仍可存在。

昏迷常发生于各种疾病的重危阶段(如脑血管意外、严重中毒等),所以,临床急救昏迷时必须积极地治疗原发病。

针灸可醒脑开窍,减轻昏迷程度,调节全身机能,故可作为一项常规抢救措施。

  取穴及治法:

  取素髎、合谷、十宣、丰隆、手足十二井穴。

  先用毫针刺素髎、合谷穴,行强刺激捻转提插泻法,留针30分钟。

痰多加丰隆穴泻之,留针30分钟。

必要时可酌情延长留针时间,并间歇运针。

留针期间,用三棱针点刺十宣穴和手足十二井穴出血。

  探测预后可用毫针刺中冲穴1~2分深,医者意导针下,持续捻转,勿使针尖游离得气之穴位组织,捻针片刻,如患者知痛呼叫或肢体抽动,则预后良好,反之预后欠佳。

6、心跳骤停

  多发生于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中、老年人多发。

  取穴及治法:

  先于心前区拳击,使心跳复苏。

如仍未复苏者可继行心外按摩。

复苏后的心跳,一般很微弱,且易再停搏,此时可针刺内关穴,针尖向近心端,努而刺之,轻轻捻转,医者行针布气,随针上下,呼吸出入。

得气后留针30分钟。

再针哑门穴,针入8分深,平补平泻,以知为度,不留针。

如此针之可增强心肌的收缩力,调整心律,防止心跳再度停搏。

7、小儿惊厥

  由大脑皮质机能受损导致意识和运动障碍,是中医儿科四大险症之一。

多由高热、颅内感染、中毒、代谢紊乱等原因引起。

中医学将小儿惊厥分为急惊与慢惊两种,认为急惊病在肝,多为发热惊厥,易治。

慢惊病在脾,多为无热而惊,较难治。

小儿惊厥的主症为局部或全身肌肉痉挛、抽搐,发病时意识不清。

  取穴及治法:

  取百会、印堂、合谷、太冲、昆合穴,用指针法轮番掐揉。

医者意导指尖,集中思想,掐穴得气,勿伤表皮,至痉挛、抽搐缓解或消失,面色及意识均好转后,用毫针轻刺上述穴位留针,后再速治原发病,如系发热惊厥同时运用冷敷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