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86563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安徽合肥高铁站,一名女子以老公未上车为由,堵在车门处阻碍列车关门发车,列车员和乘客多次劝解无果,严重影响公共安全和秩序。

下列关于社会公共秩序认识正确的是(  )

①扰乱公共秩序受刑罚惩罚

②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③公共秩序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④维护社会公共秩序要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在汽车站、火车站,我们常常可见“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提醒语。

这说明

A.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B.社会秩序限制人们的自由

C.遵守社会秩序有利于保护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D.我国的法律制度有待完善

3.道德、纪律规章和法律三者的共同点是()

①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则       ②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

③都是由国家制定的④都起到了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对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A.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B.维护社会秩序只能靠法律

C.扰乱公共秩序必受法律惩罚D.遵守社会规则只能靠他律

5.2017年3月,上海一位11岁男孩打开了没有拨乱密码锁的ofo共享单车,在上海市浙江北路天潼路路口,被卷入大巴车下丧生。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在道路上行驶的驾驶人,必须年满12周岁。

这个案例警示我们(  )

A.遵守社会规则只需要他律

B.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去敬畏和遵守社会规则

C.规则任何时候不能改变,我们必须坚守

D.现在所有规则均已过时,我们不必遵守

6.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可见()

A.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B.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C.关爱他人也往往会得到他人的关爱

D.关爱他人要小心谨慎

7.在下列传统文化的精华思想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人交往的有()

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8.养成亲社会行为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下列有利于培养我们亲社会行为的有

①树立回报社会的意识,热心公益,服务社会②对遭遇挫折和不幸的人能给予同情和关心,对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③增强忧患意识,优先考虑自己的处境和利益④在共同的事业中能与他人合作,在利益面前能与他快乐分享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你想对图下漫画中辱骂清洁工的人说

①平等相待你我他,人格和法律地位都平等

②自尊自爱,不要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

③要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④你这样做侵犯了清洁工的荣誉权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0.李嘉诚卖了一栋楼358亿,中介经纪人收佣超7亿。

几百亿的交易额,李嘉诚照样给齐佣金。

他说:

“守行规才能走得远。

大气之人才可成大事,所以赢在格局”。

从中我们懂得了()

①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诚信办事,方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  ③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讲信用、守诺言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发达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

11.张某因在高速公路超速行驶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王某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被处以罚金。

张某和王某的行为分别是(  )

A.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D.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12.2018年2月20日,唐某、宗某在南京抗日确堡前身穿仿制二战军服摆拍,“精日分子”这一行为遭到广大网友和市民的谴责。

南京警方第一时间调查处理了唐某、宗某,依法对二人予以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

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①维护国家尊严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②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③有强制性是法律区别于其它行为规范的重要特征④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坚决不能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3.近年来,我国把在国家考试中找人替考,试图通过医闹获利,私藏恐怖主义书籍,虐待老幼病残等9种常见行为,列入刑事处罚范围。

这些行为共有的最本质的特征是(  )

A.严重危害性B.刑罚当罚性C.刑事违法性D.法律强制性

14.如图漫画中的人物从最初的上网吧、抽烟,走向吸毒、抢劫,其演变说明了(  )

①不良行为最终都会导致犯罪

②沾染上了坏思想、坏习气,这辈子就死定了

③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④若再不回头,就会越走越远,直至陷入犯罪泥潭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5.八年级学生张平在回家的路上,看见无业人员王某等人拦住本校学生刘某要钱,张平迅速到附近的商店拨打110报警,警察很快赶到,抓获王某等人。

对张平的行为,正确的评价有(  )

①张平的做法很机智          

②张平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③张平不敢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④张平履行了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义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

16.观察下列图片,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请分别说出以上四幅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

(2)请你说一说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有秩序?

(3)人们为了维护有序的社会环境,在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社会规则。

你知道社会规则是怎样维护社会秩序的吗?

17.行为之美·我培养

【材料一】下图志愿者活动漫画

【材料二】研学旅行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学旅行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中的志愿者向我们传递了哪些正能量?

(2)为什么要服务社会?

(3)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

公共秩序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遵守公共秩序,既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遵守公共秩序的公德意识,又要加强法治建设,提高公民遵守公共秩序的法律意识。

②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①说法错误,只有构成犯罪才受刑罚处罚。

故选:

B。

2.【答案】A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规则的作用。

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认真阅读题干,逐个分析选项,结合所学知识做出正确选择。

【解答】题文中我们常常可见“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提醒语,说明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A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规则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自由,但是从另一方面讲,规则也保证了人们的自由,B说法错误;C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道德、纪律规章和法律三者的共同点。

根据教材知识,道德、纪律规章和法律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则,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都起到了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①②④符合题意;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纪律规章是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制定的,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③说法错误,排除。

故选C。

4.【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对规则重要性的认识。

漫画中收银台前混乱不堪的状况,说明了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A符合题意;法律只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强制性手段,维护社会秩序还有非强制性手段,B错误;扰乱公共秩序不一定会受到法律惩罚,C错误;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D错误。

故选A。

5.【答案】B

【解析】

社会是由许多成员共同组成的,只有自觉遵守规则,遵守社会秩序,才能维护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题干中的男孩因为没有积极遵守规则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这件事情启示我们要发自内心地去敬畏和遵守社会规则。

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AC错误,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更需要自律;规则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有相应的改变;选项D过于绝对。

故选B。

规则:

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

规则可以是由书面形式规定的成文条例;也可以是约定俗成,流传下来的不成文规定。

而更多的时候,规则是因为得到每个社会公民承认和遵守而存在的。

运用教材中关于规则与秩序的基础知识,紧扣题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即可解答。

通过解答该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6.【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关爱他人。

依据教材知识和联系材料可知,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可见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要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就要做到尊重、理解、宽容、完善自我等。

①强调积少成多,启示我们做事要坚持不懈,与交往无关,排除有①的选项;②强调理解他人,符合题意;③强调向他人学习,完善自我,符合题意;④强调了我们要与人为善,不做坏事,符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

依据教材可知,亲社会行为是有益于他人又能促进双方交往关系协调的行为。

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都是亲社会行为。

树立回报社会的意识,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对遭遇挫折和不幸的人能给予同情和关心,对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在共同的事业中能与他人合作,在利益面前能与他快乐分享,都有利于培养我们亲社会行为。

①②④符合题意;增强忧患意识,优先考虑自己的处境和利益,不利于培养我们亲社会行为,③不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平等待人、自尊自爱、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漫画中所谓的有钱人辱骂清洁工人,语言之恶毒令人心寒。

我想对漫画中辱骂清洁工的人说:

平等相待你我他,人格和法律地位都平等;自尊自爱,不要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要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①②③符合题意;辱骂清洁工侵犯了清洁工的人格尊严,④错误。

故选B。

10.【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诚实守信的意义,考查理解与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需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与教材相关知识点相结合,确定答案。

【解答】

题文中李嘉诚的事例体现了他的诚实守信,这让我们懂得了诚信办事,方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讲信用、守诺言。

②③符合题意;题文强调的是诚信对个人和企业发展的作用,①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1.【答案】B

【解析】

本案例中,张某饮酒驾驶机动车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中的行政违法行为,因此被处以拘留和罚款的处罚;王某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被处以罚金,被处以罚金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此题主要考查违法行为的类别。

违法行为的类别:

违宪行为,是指违反国家宪法的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也称犯罪,是指触犯刑法的行为,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严重的危害性(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犯罪的法律标志),刑罚当罚性(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结果);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国家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

审清题意区分把握一般违法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与犯罪的不同即可。

12.【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维护国家尊严、承担法律责任、自觉履行义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