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高中一百二十个实词.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654457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高中一百二十个实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整理高中一百二十个实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整理高中一百二十个实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整理高中一百二十个实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整理高中一百二十个实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高中一百二十个实词.docx

《整理高中一百二十个实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高中一百二十个实词.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高中一百二十个实词.docx

整理高中一百二十个实词

FEB2019//PREPAREDBYDAVIDSMITH

俱怀逸兴壮思飞尔雅台畔邀明月

——宜昌市语文教学研究方阵巡礼

【方阵扫描】

长江三峡自古形胜,三峡大坝所在地——湖北省宜昌市正好位于西陵峡的终端,上扼川渝,下控荆襄,风景秀美如画,几千年积淀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令人神往,古今文人骚客在这一方土地留下来太多值得咀嚼玩味的名篇佳作。

屈原、郭璞、白居易、元稹、欧阳修、三苏、黄庭坚、陆游、杨守敬、郭沫若等大家均在宜昌居留并有诗赋传世,《离骚》、《三游洞序》、《初发嘉州》、《至喜亭记》、《水经注疏》等名作耳熟能详;墨池书院从明代弘治年间即为宜昌培养了大批儒生学子,重教轻商的传统至今余韵尚存。

和灵秀淳朴的山水相辅相成,宜昌语文人的治学风格飘逸中不失厚重,激情中不失严谨,兼具川鄂地域之特色,交融巴楚文化之精华,自成一格。

过去几十年中,曾涌现出张文海、余蕾、张文斌、李少毅、周世忠、李光明、陶三发、李守望、刘培淮、习平、喻祖权等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较大影响的特级教师,近年,教学教研一线尤趋活跃,宜昌市教研中心的李伟杰、李祖贵,枝江一中周德富,夷陵中学万永翔、曹书德,秭归一中刘元德,宜昌市一中李明富、庹丹丹,宜昌市二中丁亨标,葛洲坝中学陆美娟、伍红春,当阳一中李龙富,三峡高中何斌师、刘艾国,远安一中曹德宏,宜都一中许地林、杨邦俊,兴山一中陈孝国,长阳一中李兴胜等特级教师、正高职教师、湖北名师、宜昌名师,除了主持课题研究、出版著作、发表论文,将本地语文教研活动开展得分外红火外,还行走在全国各省市传经布道,和各地教学名家交流切磋;宜昌语文中考改革全国知名,高考成绩数年来居于全省之冠,宜昌青年教师参加全国全省语文优质课竞赛,也尽数折桂而归(如朱静、袁洋、谭小红、陈刚、卢红芹、陈鹏、王健、周新、邓少平、辛娟、何洋、熊亚萍、程光新、罗欣、彭琼、张晓亮、杨帆等),使宜昌语文教学研究团队在省内外异军突起,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人民教育出版社刘国正先生(《过万重山漫想》作者刘征)曾数次率队到宜昌调研,并亲自撰文赞扬宜昌语文课改成效显著。

李伟杰:

注重文本探究,提倡“共赏、共振、共鸣”

作为宜昌语文教研的带头人,有着二十多年高中一线教学经验,在专业教学领域涉猎甚广,研究颇深,尤其在文学作品教学方面有着较独到的见解,曾在华师大、三峡大学就该专题作专场报告,并在《中学语文》发表《高中文学作品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引起同行广泛关注。

他提倡通过准确的主题定位和精当的情境氛围营造,将学生自然地引入一种他所欣赏的“共赏、共振、共鸣”的理想课堂状态,适时地将学生情感投入导向高潮,使学生对文本内容在深层次理解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兴趣,变接受为创造。

在文言文教学方面,他主张“注重落实,变死为活;注重语言,变贴为赏;注重感悟,变讲为读”,使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一扫过去的沉闷,变得灵活、清新,书声琅琅,赏心悦目。

《新课标下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一文由全国语文核心刊物《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发表,其主编的《高中文言文导学导练》由华师大出版社出版发行,受到师生普遍欢迎。

在诗歌鉴赏教学方面,他也有不同于人的见解,主张以读代赏,掌握门径,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最终达到与作者的共鸣。

在此基础上,分门别类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诗词常识,让他们掌握一些鉴赏术语,则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诗歌教学结构的诗化》、《诗歌教学在语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等作品在《语文教学与研究》等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集中阐述了上述观点,影响较大。

他具有把宏观理论的穿透性与具体实践的精细化有机融合的教学指导机智,对宜昌语文教学的方向引领倾注了大量心血。

现任宜昌市教研中心副主任、高中语文教研员,宜昌市正高职教师。

三峡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教育硕士导师,中国当代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北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理事,湖北省高中新课程教材选用委员会委员。

曾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育工作者、湖北省首届优秀语文教师、“宜昌名师”等荣誉称号,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培训专家,湖北省教育厅“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授课教师。

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十余项,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月刊》、《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学语文》、《高中生学习》、《新课程研究》等杂志发表专业论文数十篇,主编《高中文言文导学导练》、《学能步步高》、《创新课堂》、《高考盛宴》等教学用书,参编《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南·语文》、《湖北省教育丛书·优秀中小学校长》、《全国优秀教师示范作文选》、《全国百所名校获奖示范作文》、《全国百所名校考场示范作文》、《全国百所名校话题示范作文》、《全国百所名校分类示范作文》等著作。

李祖贵:

“与经典同行,为生命奠基”

生于中华早期文明发祥地之一的的陆城,长在清江与长江交汇处的宜都,至今已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0年,1997至今已连续四届被评为宜昌市级学科带头人。

2001年至今已连续三届被宜昌市教育局特聘为“课改专家组”和“中考命题组”成员。

2001年被吸纳为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会员。

2002年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湖北教育出版社特聘为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语文》教材编写组成员,2005年至今已连续两届被湖北省教育厅特聘为“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教师。

此外,还因为教学教研成果突出,先后于1998年9月和1999年7月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评选为“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及“全国优秀实验教师”,2001年被评选为湖北省优秀语文教研员。

2004年被原工作地宜都市委和宜都市人民政府先后评选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及“优秀科技工作者”。

2009年9月被宜昌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教育局联合表彰为“宜昌市名师”。

宜昌市教研中心初中语文教研员,中学正高职教师,三峡大学兼职教授。

先后在国家和省级核心或公开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6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组织和参编各种理论和教学用书30多套,给宜昌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深刻变化,还先后推出了“与经典同行,为生命奠基”、“汉字教学”、“个性化作文”等一大批具有先导意义的教研成果,为传播宜昌教育形象、提升宜昌教育质量作出了应有贡献。

周德富:

文言教学重感悟,写作教学重激情

三十年来一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秉承丹阳书院“养其忠爱之忱而开其风气之厚”精神,高扬“人本和谐至善日新”之旗帜,形成了自己既生动活泼又严谨扎实的教学风格,培养了包括湖北省文科状元在内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多次主讲主评省市级研究课,为中文核心期刊写教例评点。

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研文章100多篇。

主编《高中文言文导读(高二分册)》等书、参编《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指导书》等书。

参与人教社周正逵先生的高中实验教材第二轮的实验研究,为该教材后来在全国推广提供了一系列的原始数据。

其研究成果获湖北省第三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在省级以上报刊推荐、评点学生习作数十篇。

湖北省特级教师,中学正高职教师,湖北省优秀语文教师,湖北省教育科研百佳个人,枝江市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

枝江一中语文教研组是一个被全国中语会会刊作了重点推介的学科组,是一个先后产生了六位特级教师的学科组,是一个有多位青年教师获全国教学大赛大奖的学科组,周德富作为教研组长功不可没。

万永翔:

探索规律、教授方法、开启心智、注重创新

在宜昌最富盛名的省级示范高中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多年,专业基本功扎实,语文学养深厚,善于思考,勤于笔耕,主编、编撰《毛泽东诗词鉴赏辞典》、《高中文言文导学》、《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南·语文》等著作26部,在《孔子研究》、《语文教学通讯》等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

多篇论文荣获专业协会和政府奖。

湖北省特级教师,中学正高职教师,湖北省首届“优秀中学语文教师”,宜昌市课改专家,宜昌市学科带头人,夷陵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

教学以“探索规律、教授方法、开启心智、注重创新”为特色,业绩突出,多次荣获优秀教学质量奖。

指导学生100多人次获全国、省优秀作文大赛一、二等奖或发表文章。

近十年,指导青年教师获湖北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4次。

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4个,2个已结题。

刘元德:

有效开发利用语文教学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从史称“五丁於蜀道,武陵之桃源”的郧县大山中走出来,在中国第一位世界级诗人屈原的故乡秭归扎根,致力于高中语文教学二十多年,不仅亲自授业解惑传道,还担任过校内几乎所有教学管理岗位的负责人,特别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及语文学习的整体氛围的营造,注重学生语文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自己的传帮带,将秭归一中语文组的一帮后起之秀推至前台,形成了团队良性竞争的绝佳局面。

湖北省特级教师,中学正高职教师,秭归一中副校长,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国家级骨干教师,全国优秀工作者,湖北省骨干教师,湖北省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宜昌市市管优秀专家,宜昌市学科带头人。

有数十篇教学论文发表或获奖。

(统稿:

李伟杰)

【弱水瓢饮】

宜昌语文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湖北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终于全方位展开,可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目前来看,稳定、耐心、坚持,是湖北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词。

但无论如何,这一步已经迈出,我们只能坚定不移地向前走。

新课程改革就是改变传统的课程体系,还学生以自主、时间、主动,让学生的学习在真正的动能驱动中高效实施。

因此,创建高效课堂,就成为当前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前不久,在枝江一中听了曹振国老师一节公开课,感触颇深。

曹振国老师是目前枝江一中语文组中青年骨干教师中较为突出的一位,暑期作为宜昌市高中新课程网上培训的辅导老师做了很多工作,曾在有影响的国家级、省级核心刊物上发表过一些有分量的文章,授课也很有自己的特点。

今天他的教学组织、调度,似隐于无形之中,但寥寥数语,却激活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盘活了课堂,在问题“承包制”的机制激励和督促下,使学生带着问题学,每个人都能全身心投入,积极探索,积极发现,争着提交解决方案,整堂课都处在一种较为亢奋的状态,学生参与面广,有效活动时间长,研讨热烈积极,学生学习主体性得到实质性尊重。

即使是学生课前自我激励的口号,也洋溢着一种自信,部分学生在雪白的校服背后签上了个性化十足的语录,例如:

“所有的天寒地冻要独自面对,一切的悲伤苦楚需独自承担”之类。

课堂效率应该说达到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效果。

从授课内容的选择来看,曹老师执教的议论文写作指导课,可谓具有较强的挑战性,需要很强的勇气。

作文教学是语文课堂的半壁江山,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份额,同时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我听过一些作文课,部分老师的教学随意性、盲目性,可以说成了一种较为顽固的通病。

但枝江一中的作文教学一直以来具有自己的特色,周世忠老师的“燃烧”理论让课堂充满激情,前不久代表我市在全省作文研讨会上执教并有出彩表现的夷陵中学李红梅老师,过去也是枝江一中语文组中的一员。

曹老师的这节课,亮点在这样几方面:

①作文教学的序列性。

作文教学涉及很多方面:

体裁、结构、语言、素材等等,每个方面又可衍生很多子课题,不同文体还有不同的侧重。

本节课着重在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上有所突破,可说是找准了难点,从曹老师的只言片语中可以窥见,他是做过一些专题的、序列的研究和讲授。

②师生关系的准确定位。

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框定,学习方法的引导,学习难点的突破,以及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而把课堂学习的多数时间让位给学生,学生在具体操练中学习,在自主、自在的状态中讨论、竞争,在充分的合作、参与中了解议论文的一般论证方法,学会运用。

教师虽退居幕后,却并不等于是放任不管的放羊式教学,关键处的点拨、升华,要言不烦,往往能收到画龙点睛之效。

从实际过程来看,学生思维能力较强,即时生成的问题很具水准,表达的逻辑性也非常清晰,训练的强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③多媒体使用恰到好处,重难点展示清楚明晰,一目了然,板书得体,书写工整漂亮。

④材料选的是曹老师自己的一篇下水作文,论证方法全,语言干净洗练,学生有亲切感,乐于学习借鉴。

但这节课也有可商榷处,我想谈几点个人看法供大家讨论:

(一)关于课堂讨论。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初期,有关课堂讨论的研究曾经历过一段曲折,从最初的一哄而上,只注重热闹而流于形式,到后来一边倒地对热衷作秀的虚假课堂的批判,到现在的拨乱反正,回复本源,有些教训是应该吸取的。

我们提倡的高效课堂,核心是全体学生,是参与、学习、接受的效率,是将知识有效转化为能力乃至素养的有效比率。

如果讨论时间不充分,还未真正产生争鸣和思维碰撞,并未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本质上得到任何帮助,讨论就戛然而止,为赶时间而进入下一个程序,这样的讨论就毫无效益可言。

又或者讨论进程被个别强势学生操控主导,其他学生沦为看客和听众,放弃主动思考,那和教师“一言堂”的灌输又有什么实质区别呢?

曹老师的课堂上,分组讨论共进行了3次,我认真关注了几个小组的讨论过程,应该说学生参与度还是不错的,时间控制恰到好处,组内也有一定的争鸣,且相互补充、校正,基本起到了讨论应有的效果。

但我想要强调的:

①是学生参与讨论的习惯培养:

尊重,倾听、质疑。

尊重即对发言者表达自身观点的尊重,尤其是某些看似异端却能自圆其说的独到见解,可以辩论但不应该打压、嘲笑;倾听即在发言者表述观点时,认真记录要点和细节,了解对方观点的支撑点,思考其正误,从而培养自身的思维严密性,切忌只顾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其他人的发言采取漠视的态度;质疑即在理性思考的前提下,对自己认为存在疑问的观点提出不同看法,尤其对所谓权威却有漏洞的观点,要大胆进行反驳。

②是小组讨论最终结论的达成方法。

小组发言者并非简单陈述个人观点,而应是小组讨论的结论,故而应明确阐释其形成的方法:

少数服从多数?

求同存异?

以某位同学的发言为模本,大家补充、校正?

等等。

这是民主课堂的真正体现,也是使课堂讨论效率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这样的习惯养成,对他未来的人生中处理人际关系也会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二)难点的集中突破。

曹老师的课题名之为“搭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桥梁”,即如何通过巧妙使用合适的论证方法,对材料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充分的分析论证,从而达到论证观点的目的。

难点和重点选得很准,因为这恰是学生议论文习作中问题最多的所在,但课堂实践过程留下了一些遗憾。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若抓住例证法深入一下,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本节课中,学生活动较多集中在从例文中找到相关论证方法及运用,但对如何在论据论点之间搭桥,通过论证方法的运用形成真正深入切实的论证,师生在课堂活动中明显涉猎不够,以致在后半程的实际演练中,大多数学生对例证法的使用,仍停留在曹老师课前诟病的“材料加观点”的浅层面上,缺乏分析论证过程。

例如对“尊严”的讨论,有学生举出“钓鱼执法”的受害者孙中界自断手指就是有尊严,恢复“裸体拉纤”就是为赚钱不顾尊严,结论得出没有分析,没有铺垫,流于简单。

事实上“孙中界事件”指向甚多,孙中界用自残的方式激起社会普遍关注,迫使上海浦东新区政府最终公开道歉,捍卫了自身的人格尊严,但在这一事件的背后,更值得人们深思的是,我们的执法队伍肆意践踏公民人格尊严,如果得不到有效整饬,将会危及整个社会的法制道德建构。

自残、自焚的非常举动,我们并不认同,如果将合法解决问题的途径都引向这样的方向,将是非常危险的,当今社会诸多暴力抗法事件的当事人,往往是偏执于自身利益,加上对执法群体极大的不信任甚至仇视,而采取极端措施的。

这是需要作逐层深入的论证的。

对恢复“裸体拉纤”的提议,牵涉到文化与利益,一经提出即在网络媒体上产生较广泛的争议,似也不应该做简单的定性。

(三)课型结构的把握。

在“423”模式的总体框架下,还需更深入地研究学科特点,结合不同班级的学情做出微调,课堂千变万化方是妙处,千篇一律即为僵化。

(四)教、学案的有效使用。

自编一体化的教、学案是方向,但要注意三点:

①是发挥集体备课的效能,激发所有老师的参编积极性,但不能成为个别老师克隆别人的偷懒理由;②是提升编审水平,注意细节落实;③是有效借鉴已有的资料,不要让老师们陷在大量的编写、校对的事务性工作中不能自拔,忽视了其他的业务学习。

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创建一种符合学生特点的语文高效课堂模式,这是一件难度极大,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摸索的系统工程,在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盲点,关键是要不断地发现问题,改进不足,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展示,我们能够感受到宜昌语文高效课堂创建活动的声势,也从课堂上看到了成效,但这仅仅还只是开始。

(撰稿:

宜昌市教研中心李伟杰)

 

【散点透视】

探究能力培养“三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一定的“探究能力”,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要“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

“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

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以上这些要求,虽然在以往的教改交流和日常教学中我们也曾关注过,但由于观念没有彻底转变,理念没有更新,加上《语文教学大纲》没有明确其具体目标和做法,以及升学压力大等原因,事实上语文教学中的探究能力——而这恰恰是学生语文能力的核心之一,也就基本上被忽略了。

新课标不仅明确提出来,而且有具体的要求和指导性意见,这既是对过去不恰当做法的拨正,也是给新课程语文教学提出的基本目标,必须在语文日常教学中实现。

当然,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个大话题,而且千个师傅万个法宝,我们不能说哪种办法就好或哪种办法就不好,我们只能说符合学生实际并且切实有效就是好的。

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我的做法是:

依托文本资源,小口切入,不断质疑,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具体操作时,可采用三种方式,即“自主-引导”式探究,“对话-激发”式探究和“设疑-解答”式探究。

所谓“自主-引导”式探究,就是对一些符合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际的文本,在学习过程中,先不提具体问题,也不做暗示性较强的引导,而是让学生带着质疑的目光,完全自主探究一些问题,不管探究的是对是错,表达出来再说,然后由老师做一些引导和归结。

比如在学习《苏武传》时,课文有些注释问题比较大,但学生只要注意文章具体语境,是完全可以发现问题并通过探究基本上能解决的。

进入正文学习后,我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和借助工具书,弄懂基本意思。

结果有同学就对注释“〔方欲发使送武等〕”的内容“汉正要打发派送苏武等人以及以前扣留的匈奴使者等的时候。

发、使、送,都是动词”提出了疑问,认为不是汉朝派送苏武等人,而是匈奴打算派使者送苏武等人。

我就让他在文中找出依据,然后把探究的结果向同学们作一展示。

该同学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望,找到了前文明确说苏武“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的语境,并认为将“发使送”三个字都解释为动词于理不通,以此来支持自己的看法。

他将自己的探究结果和理由向同学们展示后,赢得了大家由衷的佩服。

我趁热打铁,给予热情的鼓励,并希望同学们像他一样,在学习中不断质疑,抓住发现的一些问题(哪怕这些问题很小),进行探究,得出自己的结论。

同学们热情高涨,又发现了本文注释方面的一些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探究加以解决。

此不一一罗列。

所谓“对话-激发”式探究,就是对有一定难度但又可以通过适当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师生对话,探究求解。

比如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鉴赏方法指导文章《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时,学生对“一字领”的提法感到陌生。

我就说:

“不光是你们感到陌生,就是老师我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呢!

其实规范的说法应该叫‘一字豆’。

‘一字领’作为术语,是指服装设计中一种形状类似‘一’字的衣领式样。

请同学们看看后文的解说,结合我们学过的一些词,探讨一下,为什么说规范的说法叫‘一字豆’,‘一字领’的荒唐说法又是怎么来的?

”经过探讨,同学们明确了“豆”即“句读”之“读”,是短暂停顿之意;“一字豆”就是对词中领起后面几个句子的那个字,作重读和停顿处理。

所以规范的说法是“一字豆”,这也是古人传下来且为后世所认可的说法。

出现“一字领”这样荒唐的说法,是把“一字豆”现象中的那个字对后文的领起作用,杂糅到术语“一字豆”中而形成的一个怪胎。

所谓“设疑-解答”式探究,就是对一些值得探究但又比较难的文本内容,由老师直接提出疑问,要求学生自主、合作解决,如果解决起来有困难,由老师全程随时帮扶指导。

比如学习《外国小说欣赏》中《在桥边》一文时,学生一是觉得该小说的心理描写很突出,二是觉得主人公“我”很搞笑。

除此之外,发现不了其他深层次的东西。

于是我就提了一个问题:

“小说中‘我’的行为为什么会如此荒唐?

仅仅是因为他单恋那个姑娘吗?

他如此荒唐的行为对吗?

”然后学生自主思考、合作讨论,我也在巡堂时及时点拨一下。

最后,同学们既明白了作者借此人物形象反映战后普通人缺乏关怀和抚慰的精神世界的创作意图,也得出了“我”责任意识缺失、作者创作价值取向存在偏差等极具价值的结论。

总之,通过以上三种方式,引导学生依托文本,从细小的地方切入,质疑探究,不唯课堂高效,而且学生的能力大为提高。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将质疑探究的种子撒入了学生的心田,一伺时机成熟,就会发芽、开花、结果的。

那时,身为老师的我们该是怎样的幸福啊!

(撰稿:

夷陵中学万永翔)

 

明确界定“常见文言实词”又何妨

高考对文言词语的考查,每年的《考试说明》均是两句话: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对“常见文言虚词”,《考试说明》明确界定为“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这18个,而对“常见文言实词”却未作出明确的界定,未列举具体的词语。

这种模糊的要求势必造成教师指导的茫然和学生复习的无所适从。

在每年的复习备考过程中,老师们为了避免所考之词没复习到而招致不必要的议论,只得尽可能地扩大复习的范围,结果是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

笔者以为对“常见实词”也应划定一个明确的范围。

而这个范围最好就是《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共同认定的那120个文言实词。

《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是国家颁布的指导教学的纲领,是教师教学的依据。

教学在先,考试在后。

应该是教什么或曰学什么就考什么。

教和考的内容理应一致。

高考的考查只有向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靠拢,才能维护教纲考纲的严肃性,从而消除社会上一直流传的“大纲不如考纲,考纲不如信息,信息不如小道消息”的说法。

也许有人会说,这120个实词太少了,不足以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

那么请问,对于文言虚词,高考只考18个,不是同样考查了学生的水平吗?

这又作何解释呢?

记得最开始的考纲规定的是30多个虚词,后来逐渐减到了今天的18个,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并未受到影响。

对词语的考查,说穿了,只能是抽样,不可能穷尽,也没有必要穷尽。

但抽样必须是在明确的范围内抽样,对古代汉语词语的考查更应如此。

因为对中学生来说,古代汉语毕竟不同于现代汉语,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什么都彻底弄清楚。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考试说明都只要求中学生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

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弄清那120个重点词就差不多了。

有了这些重点实词作骨架,其余的词语在一定的语境中就能推知了。

再说,学生阅读古文,只要想弄通文意,就不可能对这120个之外的词全都丢弃不管,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还会查工具书,查资料。

因此,那种认为如果只考120个文言实词不利培养学生阅读古文能力的担心完全是不必要的。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作为国家颁布的教学大法一定是经过众多专家学者认真研究论证的,“常见文言实词”的出笼绝对不是想当然,而一定是经过科学的统计、筛选出来的。

这在古籍普遍电子化的时代是一件并不太难的事情。

哪些词是古代的常用实词,只要借助电子版的《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古今图书集成》之类的工具书,检索相关词语出现的频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