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ocx.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52517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ocx.docx

《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ocx.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ocx.docx

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ocx

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科研成果是民办高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与表现形式,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对民办高校科研管理设计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要适应我国民办高校当下的科研管理工作现代化发展,就需要相关科研工作者和民办高校管理者投入更多的资金、技术与人才力量,依托校园网的环境,创建更科学规范的科研信息管理系统,为高校的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探讨民办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办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实现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还存在规范性不高、交互性不强、技术性投入不够等问题,这些导致民办高校的科研管理系统无法满足学校师生工作学习的需要,也导致民办高校在教育市场竞争中难以取得突出的成绩。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民办学校要实现自身在科研活动中职能与角色的转变,就必须对科研管理信息的种类、范围进行扩充,立足实际,发展技术。

  1民办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构建11构建支持科研成果相互转化信息交流平台很有必要。

  长期的办学实践证实[1],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当下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到10,这也使得我国高校的民办学校能力受到社会大众的诟病,但这也说明一些问题,如民办高校或教育企业不愿意冒更多的风险投资,投入更多资金,引发可能出现的科技开发经费短缺的难题,因此不少科研成果仅仅停留在论文、报告或实验室上。

  再比如民办高校的成果发明在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时,与合作企业在认知水平上存在差异,尤其表现在理论学术水平和技术科技成果的平衡上,更多的民办高校更愿意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直接的技术效益,沟通的不顺畅使得科研方与高校需求不适应[2]。

  12校外信息需求应该成为民办高校科研管理信息范畴。

  从校外科研需求信息的内容来看,包含有合作研究信息与技术需求信息,前者指的是企业生产时的研究设想,在受到科研实力的影响而无法独立完成时,需要与民办高校内的科研人员合作完成。

  后者指的是企业在实际需求促使下却无法完成研发问题时需要从民办高校科研成果中发掘所需要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为实际的应用价值。

  所以校外科研需求与民办高校科研管理中的项目、成果和基地建设都有着紧密的关系。

  从校外科研需求信息的职能来看,不管校外需求信息向校内科研实际活动转换,或校内的科研成果直接促成社会生产,都与各部门的科研工作与具体的任务有重叠部分,所以其管理范围有可行性[3]。

  2民办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及信息设计分析21的信息定义。

  信息的概念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在对信息进行分析时要考虑到条件的问题,比如从相互关系来看,信息可以定义为事物之间有相互联系、作用状态的描述,从使用价值来看,信息可以定义为根据使用要求记录、分类、组织的有关联的解释或是能够传递某些意义的数据。

  民办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信息,也有其限定的条件,首先其应用的范围必须在高校内或是与高校相关的环境当中。

  其次,科研信息管理工作由学校的科研人员或指派的人员负责。

  再者,科研的信息最终使用价值是为高校科研管理服务。

  22系统设计简述。

  系统的设计可以按照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理论进行表述,设计的目的为系统分析出的结果通过应用科学合理的逻辑方案或其他技术方案,得出逻辑模型,综合各方面条件的约束,利用有效的技术方法与手段,整理出系统的具体设计。

  设计的过程要与系统分析的目标保持一致,也就是构建合理有效的管理系统平台,但不同的任务又决定了不同阶段的目标有所不同。

  比如系统分析阶段就要求科研人员发现问题,系统设计阶段就要找到方法解决问题。

  针对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存在的规范性不高的问题,普遍表现为实际运用时无法实现数据共享等规范目标,所以这些问题就会反映在系统的实际设计工作上,归咎于数据存储设计的随意性过高、标准较低等,导致其他的系统设计没能实现通用性,没有统一的标准进行该系统的数据访问[4]。

  针对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存在的交互性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是搜集、管理和评价科研信息时应交由管理部门或科研工作者共同进行,但在各层级的工作人员权限上还缺乏相应的设定,交互性的不足就使得信息没能完全掌握于科研管理部门手中,其应用的准确性不高。

  其次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高校和外部环境联系紧密,高校获取的科研活动也已经不再处于封闭环境当中,因此缺乏与社会科研信息整合的环境。

  221系统功能板块的设定。

  组成系统的板块很多,这些板块之间都是互相独立和明确的关系,因此需要对民办高校科研信息系统模板进行系统划分,结合实际需要的网上管理信息特点与科研信息的联系,赋予这些板块的功能性。

  1公共信息。

  主要负责处理科技管理部门在网上发布的政策、新闻及一些如申请表、报告表等材料文件,只要拥有科研管理人员权限的用户都可以进行登录、记录、修改、删除等操作。

  2管理机构信息。

  在民办高校中,科技管理部门是非常重要的部门,同时具有服务的属性,其机构设计、政策公布与高校信息的服务对象之间有着重要影响。

  该板块的功能就是要发布科技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信息、科研政策信息,操作人员同样有上述板块功能操作的能力。

  3学术活动信息。

  这个板块包含有学术讲座、学术交流和各种学术会议,很多都是以通知信息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发布,而学术交流则是详细记录信息内容,提供给科研管理人员的操作信息与上述相同。

  4科研项目信息。

  其包含有四个内容,分别是计划项目、完成项目、进行项目和横向项目。

  5科研成果信息,常见的有论文管理、著作管理、鉴定的成果信息、获奖信息等等。

  6科研机构信息。

  包含相关机构的基础性信息、人员信息等。

  7知识产权信息。

  如高校人员研究获取的专利,提供专利申请、授权和技术转让等。

  8科研绩效管理。

  表示对科研绩效考核的指标,为考核的成绩进行查询与统计。

  9系统权限管理。

  在民办学校中通常包含三大权限处理对象,分别是本校科研人员、非本校科研人员和合作企业的研究人员。

  其中本校科研人员基础信息给出方为学校内部的人事系统,非本校科研人员则是参与本校科研人员合作的项目以授予登录权限,合作企业研究人员信息则是与本校科研人员有信息交流的企业基础信息,授予相应权限。

  222社会需求信息的采集与整理。

  民办学校对社会需求信息的需要往往要结合社会发展,民办高校的科研管理需要将社会科研需求信息纳入到自身科研任务当中,形成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实际上,很多研究型的高校本身拥有很多科研项目,其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完善程度较高,所以通常会单独设立科研力量与社会科研需求交流平台,帮助学校科研机构获取更多的社会科研信息,对本校的科研活动与信息内容有丰富的作用。

  因此,其系统信息的采集整理与其他模块大致相同,包括需求方信息注册、需求信息录入与审核、需求信息与高校科研成果及对应的人员相匹配。

  23系统配置方案设计。

  以管理信息系统构成与应用来看,网络结构设计可以分为集中式、分散式与分布式三类,在计算机系统上完成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目标通常使用集中式,而一组计算机群的单个子系统的不同目标与方式就需要分散式的结构,一组计算机群有主机与辅助计算机,以多用户微机局域网实现主机的数据管理和共享的,就是分布式结构。

  在为民办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设计时,分布式网络结构是首选结构,而与是当前流行的两种结构模式,也就是客户机与服务器结构,其中通过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分配任务到端及端实现操作。

  另外则是浏览器与服务器结构,这是在因特网技术兴起时改进的一种结构,设计时用户的工作界面为浏览器,还包括前端及服务器端,形成了三层结构,能够简化客户端电脑的整体载荷,有降低工作量的效果。

  24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效果。

  241从功能角度分析。

  从应用的长远性来看,民办学校其他部门的系统平台在采用科研信息管理系统时要从数据属性上保持一致性,那么就需要在不同系统平台上给数据的访问统一标准,无需进行较大的查询数据调整,以提高科研信息共享的效率。

  针对上述提及的交互性不强的问题,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首先科研信息是统一由科研管理部门人员管理,但作为信息来源的参与者,更应将科研管理信息的系统作为交互平台,将访问客户分为三个级别,如科研管理者级别负责科研信息的统一管理,院系级别则负责本单位科研信息的管理,科研人员则只拥有管理自己发布信息的权利并赋予一些浏览和评价功能。

  其次,还要结合高校科研活动开放性的特征,需要尝试性在科研管理体系中加入需求信息的功能模块,将其与校内科研信息进行匹配,促进更多的交流与互动。

  242从效率角度分析。

  首先,民办高校的系统运行过程实现了科研管理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突破,只要存在网络,就能对科研信息进行操作与管理,并且在系统稳定和安全的基础上,其传递的效率与可靠性是得以保障的。

  所以日常运用过程中还需开发更多新系统检索功能,提高检索信息、处理信息上的效率。

  其次,在成本上,办公无纸化的管理理念渗入,其发挥的效率功能不仅仅是减少不必要的办公耗费,而是建立了与外界取得良好沟通的信息平台,能够在促使开展科研信息管理研究中通过平台促进合作交流,因此,创建在成本的角度来看也能得到长期的回报。

  3结束语综上所述,当前民办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还处在设计、试运的不断完善过程中,该系统能很好地满足民办高校在科研方面的管理特点,增强系统可操作性,丰富功能,提高效率,同时还能有效节约成本,有助于提高应用的科学度与透明度,更好地促进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1]郑洲基于校园网的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江苏科技信息,2016,2333-35[2]袁光辉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安徽大学,2013[3]杨丰瑞,姜赖赢基于框架的高校科研团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软件导刊,2017,16494-96[4]盖一鸣基于的高校科研项目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吉林大学,2016作者朱树煌单位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