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改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399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改方案.docx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改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改方案.docx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改方案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改方案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与基础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传递交流和开发应用的能力是信息社会的人才必须具备的素养,也正在逐步被社会作为衡量一个人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已同数学和外语一样,是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的最重要知识。

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是大学生的必修基础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素养。

所以,加强本课程的建设对人才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为我院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属于通识性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目标中处于核心基础地位。

经过课程调研显示,目前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全校各专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授课内容一样,各专业学生不能各取所需,学生缺乏该课程在就业岗位上的实际应用能力。

2.由于所处地域、家庭状况、高中教育情况的差异,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和应用能力有差异,学习的起点不一致。

接触过计算机的同学,能动性好一些,但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引导,会造成理论有缺失。

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同学,能动性差,刚接触到计算机,很茫然,一味认真学习理论,实践能力严重缺失。

这两种情况都造成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

3.现在的授课方式还是以教师为主的讲授方式,而计算机文化基础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课程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基于以上原因,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进行课程改革是式在必行的。

我们计划用两年半时间完成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工作。

以就业为导向设计课程体系,以行动为导向组织教学,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培养既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功底,又熟练运用计算机解决本学科中问题的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二)课程改革的基础

我院计算机基础文化课程的开设已经走过了十多个春秋,课程建设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传统型理论教学模式阶段。

从2000年开设计算机课程到2003年,计算机基础课程从专业课的开设到其它一些专业逐步得到推广,直至成为公共课,在这个阶段虽然教学方式是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但这个阶段中积累下来的教学经验和资源都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

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验阶段。

从2003年到2008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计算机应用的迅速普及,计算机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社会对非计算机专业的人才计算机要求一方面是了解一些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要切实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会用计算机解决日常的工作问题。

针对这种人才需求,课程建设大致进行3个过程:

第1过程:

教学手段改革的初步阶段,此阶段主要是进行课堂教学手段改革的研究,也就是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

第2过程:

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此阶段,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进行了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取舍与教学方案的优化设计,取消了应用领域面较小的PhotoShop和VisualFoxPro的内容,加大了Office软件使用的训练,使内容达到“适用、够用”。

第3过程:

实验教学手段的改革,对实验室的设备,网络结构,应用软件等均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使实验室更适合学生实践。

第三阶段:

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成熟阶段。

从2008年开始,教学改革进入了有计划的快速全面发展和日趋成熟的阶段。

首先,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转变教育理念,增加实践训练学时,采用“案例教学”、“精讲多练”等新的教学模式。

其次,大力推进教材建设,编写并公开出版了计算机基础教材,被多所院校使用,效果良好。

经过多年来的建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已经颇具特色、符合高职教学理念和要求,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建设力度,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改革。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信息能力、信息生存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目标。

在课程设计中,突出其知识性和基础性的同时,更强调信息素质、信息技能的养成,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终身学习以及就业奠定基础,将信息素质的培养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逐渐使学生具备了以信息技能为手段来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之拥有在信息化社会中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1.知识目标:

熟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办公软件、常用软件的应用知识。

2.能力目标:

具备安装、设置与操作计算机环境能力;具备使用办公自动化等软件处理日常事务,熟练进行专业岗位应用的能力;具备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和交流的能力。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综合处理能力。

(二)课程改革的思路

总体思路:

适应人才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不断深化的课程改革。

具体思路如下:

1.组建课程开发团队,深入各个专业调研,从各专业现代办公实际应用出发,精心选取各种典型案例,形成了以模块教学为主导,以“案例”带动知识点贯穿整个教学内容的符合高职教育特点教学体系。

2.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3.选取合适的试点班级实施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教学内容通过班级试点、专业试点、推广到系试点、全院试点。

4.教学效果采取过程考核和多元考核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三)课程改革的理念

1.深入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学习研究,树立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育理念。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

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使得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2.以学生为主的教学。

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行动为导向的课程实施理念。

为了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彻底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从传统的“学到什么”向“如何学”转变,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能力培养转变。

4.摒弃传统的理论考核方式,实行以实际能力为本位的考核方式,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

三、课程改革的组织与管理

(一)课程改革小组

为保障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实施,成立由校外的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优秀教师组成的课程改革小组,解决课改工作中面向应用问题,为课程改革的实施把握方向。

本课程改革小组现共有12人,其中企业专家1人,正高职教师1名,副高职教师7名,讲师3名。

其中硕士研究生(包括在读)4名。

是一支职称、学历、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团队。

序号

姓名

职称

职务

工作单位

主要分工和承担责任

1

副教授

组长

课程调研/修订课程标准/课程改革方案设计/课程实施/课改总结

2

教授

组员

修订课程标准/课程改革方案设计/课程实施/课改总结

3

讲师

组员

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实施

4

讲师

组员

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实施

5

讲师

组员

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实施

6

副教授

组员

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实施

7

副教授

组员

课程调研/资料收集整理/课程实施

8

高级工程师

组员

课程调研/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载体选择

9

副教授

组员

资料收集整理/课程实施

10

副教授

组员

课程调研/资料收集整理/课程实施

11

副教授

组员

课程调研/课程实施

12

副教授

组员

资料收集整理/课程实施

(二)课程改革的管理

为了保证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综合运用一套质量管理思想、体系、手段和方法进行的系统管理活动。

学院对课程改革工作做好统筹管理、奖金保障和验收检查工作等。

具体的组织与实施由信息工程系系统设计教研室负责,并由教研室主任杨文老师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活动进行协调和监督。

根据学院的统一部署,召开课程改革研讨会,成立课程改革团队。

组织课改团队制定课程改革进度计划,完成课程改革分工,各具体建设项目均明确直接责任人。

定期汇报课程改革情况、组织课程改革项目实施、分析总结课改成效、形成课改材料。

四、课程改革的内容与任务

(一)课程改革目标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计算机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提出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要求。

该课程以职业信息能力、信息生存能力培养为核心。

通过任务引领,使学生具备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改革设计

1.课程内容改革的原则

坚持从“岗位应用”这个角度出发,精心选取符合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在各行业的实际应用为教学案例,构建课程的宏观教学设计。

例如,报纸刊物的艺术排版、毕业论文的综合排版、商场销售数据分析处理、企业工资管理、产品广告创意设计等。

以若干个案例为载体,形成循序渐进、种类多样的项目群,构建完整的教学设计布局。

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合理切割,并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形成多个以软件实际应用能力为龙头,打破常规教学内容,组合多个行业实际应用知识点为主的课程模块。

2.课程开发标准

根据课程培养目标,结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开发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主要包括:

课程概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要求、实施建议、教学评价、学习情境设计等。

3.课程框架体系

结合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特点和学生主要就业去向的行业特色,把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即计算机文化基础、技术基础和应用基础。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各层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得各专业学生上不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共同形成了一个既完整、又相互独立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课程体系。

这种课程设计克服传统教学中把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同等对待的弊端,使不同专业有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求,比较好地实现了计算机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本课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式课程模式组织课程内容,具体内容如下表:

学习领域

学习情境

能力目标

情境名

任务

承载知识点

课时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选购计算机、

安装操作系统、

进制计算、

中英文录入

计算机软、硬件组成;计算机安全;进制转换;键盘使用

4

系统地了解计算机软、硬件组成;会对生活中进制和计算机进制转换;熟练掌握键盘操作;为等级考试做好知识储备。

Windows应用

Windows基本应用

建立个人信息资源、

系统设置

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窗口操作;文件管理;控制面板设置;维护系统

4

能够使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分类管理;简单维护计算机。

Word应用

Word基础应用

企业放假通知

Word界面;文档建立与保存;文档编辑;字符、段落格式设置

3

熟练使用Word制作企业各种文档,具备企业文员技能。

Word进阶

(一)

个人简历

页面格式化;各种格式设置;表格的设计与编辑

3

Word进阶

(二)

校报设计

艺术字、文本框、图片编辑;版面设计;图文混排。

4

Word专业应用

经济合同书、技术文档等专业文档制作

多级编号;

复杂页眉页脚;

文档结构图;域的使用;生成目录;文件加密等

6

Excel应用

Excel基础应用

学生成绩表

Excel界面;工作簿建立与保存;数据编辑;数据格式和表格格式设置

4

熟练使用Excel制作企业各种表格,并能进行数据加工处理。

Excel进阶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