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江西省重点中学余干中学上饶县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联.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63666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K12学习江西省重点中学余干中学上饶县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配套K12学习江西省重点中学余干中学上饶县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配套K12学习江西省重点中学余干中学上饶县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配套K12学习江西省重点中学余干中学上饶县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配套K12学习江西省重点中学余干中学上饶县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套K12学习江西省重点中学余干中学上饶县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联.docx

《配套K12学习江西省重点中学余干中学上饶县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K12学习江西省重点中学余干中学上饶县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联.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配套K12学习江西省重点中学余干中学上饶县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联.docx

配套K12学习江西省重点中学余干中学上饶县中学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联

江西省重点中学余干中学、上饶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时间:

90分钟总分

100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类将在几十年内逐渐由“碳素燃料文明时代”过渡至“太阳能文明时代”(包括风能、生物质

能等太阳能转换形态),届时人们将适应“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碳素燃料

B.发展太阳能经济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C.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目前研究菠菜蛋白质“发电”不属于太阳能文明

2.下列关于能量的变化及反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

B.某些化学键断裂时吸收能量,某些化学键断裂时放出能量

C.形成新化学键不一定放出能量

D.有热量变化的过程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增加反应物的量,必加快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对放热反应会减慢反应速率,而对吸热反应才会加快反应速率

C.增大压强,对气体反应都会加快反应速率   

D.使用催化剂一定会加快反应速率

4.短周期元素X、Y、Z、W、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的单质是最轻的气体,且是一种清洁能源,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Z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R的电子数之和等于Y与Z的电子数之和,R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R>W>Y>X,Y的简单离子半径比Z的简单离子半径大

B.X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比X与R形成的化合物的沸点高

C.Z、W、R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一定能发生反应

D.通过电解W的氯化物来制取W单质

5.下表为截取的元素周期表前4周期的一部分,且X、Y、Z、R和W均为主族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五种元素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都大于2

B.X、Z原子序数可能相差18

C.Y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是强酸

D.Z的氧化物与X单质不可能发生置换反应

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核外有7个电子,在周期表中Y位于ⅡA族,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W的氢化物热稳定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r(X)

B.元素Y、W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强

D.由X与Y两种元素组成的简单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7.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  )

A.加入一种反应物B.升高温度

C.对平衡体系增加压强D.使用催化剂

8.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molNO2,发生反应2NO2(g)

N2O4(g) 

ΔH<0。

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amolNO2,再次达平衡后,与原平衡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B.NO2的转化率提高

C.NO2的质量分数增大

D.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大于原来的2倍

9.在某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A(g)+B(g)

xC(g) ΔH<0符合下图所示关系。

由此判断,对图像(Ⅱ)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3>p4,y轴表示A的转化率

B.p3>p4,y轴表示B的质量分数

C.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10.一定温度下,H2(g)+CO2(g)

H2O(g)+CO(g)的平衡常数K=9/4。

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

下列判

断不正确的是(  )

起始浓度

c(H2)/mol·L-1

0.010

0.020

0.020

c(CO2)/mol·L-1

0.010

0.

010

0.020

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

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

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mol/L

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

11.对于反应CO(g)+H2O(g)

CO2(g)+H2(g)△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C.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D.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H也随之改变

12.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molA、0.1mol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3A(g)

B(g)+2C(g),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t0~t1阶段的c(B)变化未画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t1=15s,则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t0~t1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4mol·L-1·s-1

B.t1时该反应达到平衡,A的转化率为60%

C.该容器的容积为2L,B的起始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D.t0~t1阶段,此过

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A(g)

B(g)+2C(g)ΔH=-50akJ·mol-1

13.已知反应2NO(g)+

2H2(g)

N2(g)+2H2O(g)△H=-752kJ/mol的反应机理如下:

①2NO(g)

N2O2(g)(快)

②N2O2(g)+H2(g)

N2O(g)+H2O(g)(慢)

③N2O(g)+H2(g)

N2(g)+H2O(g)(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2O2和N2O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②的反应的活化能最小

C.反应速率v(NO)=v(H2)=v(N2)D.总反应中逆反应的活化能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

14.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已知H+(aq)+OH-(aq)===H2O(l) ΔH=-57.3kJ/mol,则H2SO4和Ba(OH)2的反应热ΔH=2×(-57.3)kJ/mol

B.燃料电池中将气态甲醇转化为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3OH(g)+

O2(g)===CO2(g)+2H2(g) ΔH=-192.9kJ/mol,则CH3OH(g)的燃烧热为192.9kJ/mol

C.H2(g)的燃烧热是285.8kJ/mol,则2H2O(g)===2H2(g)+O2(g) ΔH=+571.6kJ/mol

D.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0kJ/mol,则

C6H12O6(s)+3O2(g)===3CO2(g)+3H2O(l) ΔH=-1400kJ/mol

15.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无催化剂时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无催化剂时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可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B.500℃、101kPa下,将1molSO2(g)和0.5molO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SO3(g)放热a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

2SO3(g)ΔH=-2akJ·mol-l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D.ΔH=E1-E2,使用催化剂改变活化能,但不改变反应热

16.温度为T1时,在三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

2NO2(g)

2NO(g)+O2(g)(正反应吸热)。

实验测得:

v正=v(NO2)消耗=k正c2(NO2),v逆=v(NO)消耗=2v(O2)消耗=k逆c2(NO)·c(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

编号

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1)

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1)

c(NO2)

c(NO)

c(O2)

c(O2)

0.6

0

0

0.2

0.3

0.5

0.2

 

0

0.5

0.35

 

A.设k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则有k=k逆:

k正

B.达平衡时,容器Ⅱ与容器Ⅲ中的总压强之比为20∶17

C.容器Ⅱ中起始平衡正向移动,达平衡时,容器Ⅱ中NO2的转化率比容器Ⅰ中的小

D.若改变温度为T2,且T2>T1,则k正:

k逆<0.8

17.如图所示,左室容积为右室的两倍,温度相同,现分别按照如图所示的量充入气体,同时加入少量固体催化剂使两室内气体充分反应达

到平衡,打开活塞,继续反应再次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平衡时,SO2的物质的量左室更多

B.入气体未反应前,左室压强和右室一样大

C.第一次平衡时,左室内压强一定小于右室

D.第二次平衡时,SO2的总物质的量比第一次平衡时左室SO2的物质的量的2倍还要多

二.填空题(共49分)

18.(11分)

(1)已知:

2NO2(g)

N2O4(g) ΔH12NO2(g)

N2O4(l) ΔH2

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填字母)(2分)。

(2)下图所示是某温度下,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中如果加入1mol氮气和3mol氢气,反应放出的能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92kJ(1分),原因是。

(3)

室温下,1g苯(C6H6)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41.8kJ的热量。

写出C6H6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4)已知:

H2(g)+Cl2(g)===2HCl(g) ΔH=−185kJ·mol−1,断裂1molH—H键吸收的能量为436kJ,断裂1molCl—Cl键吸收的能量为247kJ,则形成1molH—Cl键放出的能量为。

19.(12分)某含氧酸盐X的化学式为ABO3;已知在元素周期表中,A、B均为前四周期主族元素,且A位于B的下一周期。

(1)若常温下A、B的单质都能与水发生反应,且A的焰色反应为紫色。

①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代号)。

a.A离子的半径大于B离子的半径

b.A、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电解质

③400℃时,X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

3,其中一种是无氧酸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含氧酸盐X难溶于水,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质;且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

已知X能快速消除自来水中的C1O—,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若含氧酸盐X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①该气体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②X可用作防火涂层,其原因是:

a.高温下X发生分解反应时,吸收大量的热;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20.(12分)氮的固定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合成氨则是人工固氮比较成熟的技术,其原理为:

N2(g)+3H2(g)

2NH3(g)△H

(1)已知破坏1mol共价键需要的能量如表所示:

则△H=__________。

H-H

N-H

N-N

N≡N

435.5kJ

390.8kJ

163kJ

945.8kJ

 

(2)在恒温、恒压容器中,按体积比1:

3加入N2和H2进行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适量氨气,达到新平衡时,c(H2)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后同);若在恒温、恒容条件下c(N2)/c(NH3)将________。

(3)在不同温度、压强和使用相同催化剂条件下,初始时N2、H2分别为0.1mol、0.3mol时,平衡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φ)如图所示。

①其中,p1、p2和p3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②若在250℃、p1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容器体积为1L,则该条件下合成氨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H2NCOONH4是工业由氨气合成尿素的中间产物。

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NCOONH4(s)

2NH3(g)+CO2(g),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每生成34gNH3的同时消耗44gCO2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③NH3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⑤c(NH3):

c(CO2)=2:

1

21.(14分)雾霾天气肆虐给人

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燃煤和汽车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

2NO(g)+2CO(g)

2CO2(g)+N2(g)△H<0。

①上述反应的速率-时间罔图像如图甲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其速率-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字母).

甲乙

A.a1>a2

B.b1t2  

 D.图乙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   E.图甲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

②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t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

状态的是______(填字母).

(2)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

①CH4(g)+2NO2(g)

N2(g)+CO2(g)+2H2O(g)△H1=-867kJ·mol-1;

②2NO2(g)

N2O4(g)△H2=-56.9kJ·mol-1; ③ H2O(g)=H2O(l)△H3=-44.0kJ·mol-1。

写出CH4催化还原N2O4(g)生成N2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

(3)CH4和H2O(g) 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CH4+H2O(g)

CO(

g)+3H2(g),不同温度下,该反映的化学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温度/℃

800

1000

1200

1400

平衡常数

0.45

1.92

276.5

1771.5

①该反应为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T℃时,向1L密闭容器中投人l mol CH4和l mol H2O(g),5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c(CH4)=0.5mol·L-1,0~5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度v(H2)=

mol·L-1·min-1,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

③1000℃时,某时刻反应体系中c(CH4)=c(CO)=0.5mol·L-1,C(H2)=c(H2O)=1.5mol·L-1,则该时刻反应(填“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或“处于平衡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