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2经典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63221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必修2经典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高中物理必修2经典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高中物理必修2经典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高中物理必修2经典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高中物理必修2经典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必修2经典习题及答案.docx

《高中物理必修2经典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必修2经典习题及答案.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物理必修2经典习题及答案.docx

高中物理必修2经典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曲线运动

一知识点总结

(一)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特点:

①、作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始终在轨迹的切线方向上,因此,曲线运动中可以肯定速度方向在变化,故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②、曲线运动中一定有加速度且加速度和速度不能在一条直线上,加速度方向一定指向曲线运动凹的那一边。

2、作曲线运动的条件:

物体所受合外力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中学阶段实际处理的合外力与速度的关系常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合外力为恒力,合外力与速度成某一角度,如在重力作用下平抛,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电场的类平抛等。

②、合外力为变力,大小不变,仅方向变,且合外力与速度垂直,如匀速圆周运动。

③、一般情误况,合外力既是变力,又与速度不垂直时,高中阶段只作定性分析。

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包含了位移、加速度、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均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一般采用正交分解法处理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中学阶段,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设法把曲线运动(正交)分解成直线运动再用直线运动规律求解。

常见模型:

(二)平抛运动

1、平抛运动特点:

仅受重力作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自由落体,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是条抛物线。

2、平抛运动规律:

(从抛出点开始计时)

3、

(1)、速度规律:

X=V0

VY=gtV与水平方向的夹角tgθ=gt/v0

(2)、位移规律:

0t(证明:

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Y=

121

gtS与水平方向的夹角tgα=gt/2v0=tgθ

22

(3)、平抛运动时间t与水平射程X

平抛运动时间t由高度Y决定,与初速度无关;水平射程X由初速度和高度共同决定。

(4)、平抛运动中,任何两时刻的速度变化量△V=g△t(方向恒定向下)

(三)平抛运动实验与应用

[实验目的]

描述运动轨迹、求初速度

[实验原理]

利用水平方向匀速运动x=v0t,竖直方向自由落体y=

12

gt得V0xg测出多

y2

组x、y算出v0值,再取平均值。

(四)匀速圆周运动

1、物体运动的轨迹是圆周或是圆周一部分叫圆周运动;作圆周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通过的弧长相等称为匀速圆周运动。

2、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有关量及它们的关系:

(1)、线速度:

(2)、角速度:

(3)、周期:

(4)、频率:

(5)、向心加速度:

虽然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改变,故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改变(始终指向圆心),故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

(五)圆周运动动力学

1、匀速圆周运动特点:

v2

2R

(1)

无切向加速度;有向心加速度a=R

(2)合外力必提供向心力

2、变速圆周运动特点:

(1)有切向加速度;有向心加速度。

故合加速度不一定指向圆心。

(2)合外力不一定全提供向心力,合外力不一定指向圆心。

3、向心力表达式:

4、处理圆周运动动力学问题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2)建立坐标系,通常选取质点所在位置为坐标原点,其中一条轴与半径重合;(3)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平衡条件建立方程求解。

二例题分析

例1、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下列说确的是:

(BCD)A、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B、两个互成角度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C、两个匀加速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曲线运动;

D两个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互成角度,合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说明:

本例题作为概念性判断题,可采用特例法解决。

例2、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

则小球平抛运动

2

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用Lg表示).其值是()(g=9.8m/s)

例3、房高处有白炽灯S,可看成点光源,如果在S所在位置沿着垂直于墙的方向扔出一个小球A,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A在墙上的影子的运动情况是(D)

A、加速度逐渐增大的直线运动,B、加速度逐渐减小的直线运动C、匀加速直线运动,D、匀速直线运动。

例4、在“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某同学只记录了小球运动途中的A、B、C三点的位置,取A点为坐标原点,则各点的位置坐标如图所示,下列说确的是:

(B)

A、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坐标是(0,0)B、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坐标是(-10,-5)C、小球平抛初速度为2m/sD、小球平抛初速度为0.58m/s

例5、如图所示为皮带传动装置,右轮半径为r,a为它边缘的一点,左侧是大轮轴,大轮半径为4r,小轮半径为2r。

b为小轮上一点,它到小轮中心距离为r,c、d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中不打滑,则:

(CD)

A、a点与b点线速度大小相等;B、a点与b点角速度大小相等;C、a点与c点线速度大小相等;D、a点与d点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本例主要考查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概念,

同时抓住两个核心:

若线速度一定时,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若角速度一定,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例6、如图所示,A、B两质点绕同一圆心按顺时针方向作匀速圆周运动,A的周期为T1,B的周期为T2,且T1<T2,在某时

刻两质点相距最近,开始计时,问:

(1)何时刻两质点相距又最近?

(2)何时刻两质点相距又最远?

分析:

选取B为参照物。

AB相距最近,则A相对于B转了n转,其相对角度△Φ=2πn

相对角速度为ω相=ω1-ω2经过时间:

t=△Φ/ω相=2πn/ω1-ω2=

nT1T2

(n=1、2、3)

T2T1

(2)AB相距最远,则A相对于B转了n-1/2转,其相对角度△Φ=2π(n-

1)2

经过时间:

t=△Φ/ω相=(2n-1)T1T2/2(T2-T1)(n=1、2、3)本题关键是弄清相距最近或最远需通过什么形式来联系A和B的问题,巧选参照系是解决这类难题的关键。

例7.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上的1/4圆弧光滑轨道,半径为R,OB沿竖直方向,上端A距地面高度为H=2R,质量为m的小球1从A点由静止释放,与在B点质量为M的小球2正碰,小球1被反弹回R/2处,小球2落在水平地面上C点处,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1再次运动到轨道上的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多

大?

(2)小球落地点

C与B点水平距离S

是多少?

解:

(1)设小球1再次到B点时的速度为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R/2=①

根据向心力公式有

由①②式得=2mg

(2)设小球1碰前在B的速度为为

,碰撞后小球2的速度为,而小球1的速度大小仍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mM④

由①③④式得:

小球2从B到C做平抛运动,设时间为t,则有

⑥S=t⑦

由⑤⑥⑦式得S=

例8.

(16分)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环形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从与半圆环相吻合的光滑斜轨上高h=3R处,先后释放A、B两小球,A球的质量为2m,B球质量为m,当A球运动到圆环最高点时,B球恰好运动到圆环最低点,如图所示。

求:

此时A、B球的速度大小vA、vB。

这时A、B两球对圆环作用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

解:

(1)对A分析:

从斜轨最高点到半圆轨道最高点,机械能守恒,

有2mg(3R-2R)=(2分)

解得(1分)

对B分析:

从斜轨最高点到半圆弧最低点,机械能守恒,

有3mgR=(2分)

解得(1分)

(2)设半圆弧轨道对A、B的作用力分别为直向上

,方向竖直向下,方向竖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分)(2分)

解得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2分)

所以A、B对圆弧的力也分别为

方向竖直向上,

分)

方向竖直向下,所以合力F=5mg,(2分)方向竖直向下。

(2

例9、(12分)质量为M的小物块A静止在离地面高的小物块B沿桌面向A运动并以速度

的水平桌面的边缘,质量为

与之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

碰后A离开

桌面,其落地点离出发点的水平距离为L。

碰后B反向运动。

求B后退的距离。

已知B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加速度为

解:

A落地过程是平抛运动,则有(1分)

(1分)∴

B与A碰撞动量守恒

(1分)

(4分)B返回有(3分)

(2分)

例10、(19

分)如图所示,均光滑的水平面和半圆弧轨道相切,轨道半径为R;球1静止

在切点B,球2位于A点,以某一速度

向小球1运动并与之正碰,球1能通过最高点落

到A点,球2运动到与圆心同一水平线就返回,已知AB=2R

,两球质量均为m.求:

球2的速度

解:

设碰撞后球1的速度为

两球碰撞时动量守恒,则有

球2速度为

球1到圆弧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

m=mm①(4分)

球2运动到与圆心同以水平线的过程,机械能守恒,则有

②(3分)

球1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机械能守恒,则有

③(3分)

球1从最高点到A点过程做平抛运动,设时间为t,则有

④(2分)

⑤(2分)

由④⑤得

分)

=

(1分

)代入③得=⑥(1分)由②得=⑦(1

把⑥⑦代入①得=(2分)

例11(16

分)城市中为了解决交通问题,修建了许多立交桥,如图所示,桥面为圆弧形的立交桥AB,横跨在水平路面上,长为L=200m,桥高h

=20m。

可以认为桥的两端A、B

水平路面的连接处的平滑的。

一辆汽车的质量m=1040kg,以10m/s2)

小汽车冲上桥顶时的速度是多大?

小汽车在桥顶处对桥面的压力的大小。

=25m/s的速度冲上圆弧形

的立交桥,假设汽车冲上立交桥后就关闭了发动机,不计车受到的阻力。

试计算:

(g取

.解:

由题意,车从A点到桥顶过程,机械能守恒.设到桥顶时速度为.则有

(4分)

解得=15m/s(2分)

(2)L=200mh=20m根据几何知识可求得圆弧形的半径R,

代入数据可解得R=260m(2分)

设车在桥顶时,桥面对它的作用力为N,则N和mg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4分

解得N=9.5×103N(2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车对桥顶的压力

=9.5×103N(2分)

例12(20分)喷墨打印机的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墨盒可以发出墨汁液滴,此液滴经过带电室时被带上负电,带电多少由计算机按字体笔画高低位置输入信号加以控制。

带电后液滴以一定的初速度进入偏转电场,带电液滴经过偏转电场发生偏转后打到纸上,显示出字体。

计算机无信号输入时,墨汁液滴不带电,径直通过偏转板最后注入回流槽流回墨盒。

设偏转极板板长L1=1.6cm,两板间的距离d=0.50cm,两板间的电压U=8.0×103V,偏转极板的右端距纸的距离L2=3.2cm。

若一个墨汁液滴的质量为m=1.6×10-10kg,墨汁液滴以v0=20m/s的初速度垂直电场方向进入偏转电场,此液滴打到纸上的点距原入射方向的距离为s=2.0mm。

不计空气阻力和重力作用。

求:

这个液滴通过带电室后所带的电荷量q。

若要使纸上的字体放大,可通过调节两极板间的电压或调节偏转极板的右端距纸的距离L2来实现。

现调节L2使纸上的字体放大10%,调节后偏转极板的右端距纸的距离多大?

解:

(1)墨滴刚从极板右端出来如图所示,之后做直线运动打到纸上,设竖直偏移距离为

h,偏转角度为,加速度为,时间为t,墨滴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则有

(每式1分)

由以上各式得(3分)

=①(1分)

(3分)

=②(1分)

由几何关系得③(2分)

由①②③1.25×10-13C(1分)

(2)设液滴打到纸上的点距原入射方向的距离为,由(1)步可得

==④(1分)

⑤(2分)

⑥(1分)

把⑤⑥得

3.6cm(1分)

例1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右端B处连接一个竖直的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轨道,在离B距离为x的A点,用水平恒力将质量为m的质点从静止开始推到B处后撤去恒力,质点沿半圆轨道运动到C处后又正好落回A点,求:

(1)推力对小球所做的功.

(2)x取何值时,完成上述运动所做的功最少?

最小功为多少?

(3)x取何值时,完成上述运动用力最小?

最小力为多少?

解:

(1)质点从半圆弧轨道做平抛运动又回到A点,设质点在C点的速度为v0,质点从C点运动到A点所用的时间为t,

在水平方向x=v0t①(2分)

竖直方向上2R=gt2②(2分)

解①②式有v0=③(1分)

对质点从A到C由动能定理有

WF-mg2R=mv02(3分)

解得WF=mg(16R2x2)/8R④(1分)

(2)要使F力做功最少,确定x的取值,由WF=2mgR最小,则功WF就最小,就是物理极值.(1分)

mv02知,只要质点在C点速度

若质点恰好能通过C点,其在C点最小速度为v,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则v=⑤(3分)

由③⑤式有,解得x=2R时,(1分)

WF最小,最小的功WF=mgR.(1分)

(3)由④式WF=mg()(1分)

而F=mg()(1分)

因分)

>0,x>0,由极值不等式有:

当时,即x=4R时=8,(2

最小的力F=mg.(1分)

例14、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m=1.0×10-3kg、电量q=1.0×10-10C的带正电小球,静止在O点。

以O为原点,在该水平面建立直角坐标系Oxy。

现忽然加一沿x轴正方向、场强大小E=2.0×106V/m的匀强电场使小球开始运动。

经过1.0s,所加电场忽然变为沿y轴正方向,场强大小不变的匀强电场。

再经过1.0s,所加电场又忽然变成另一匀强电场,使小球在此电场作用下经1.0s速度变为零。

求此电场的方向及小球速度变为零时小球的位置。

解:

第一个1.0秒:

m/s2,m,

v1=at=0.2m/s

第二个1.0秒:

S2x=v1t=0.2m(x方向匀速运动)S2y=S1=0.1m(y方向匀加速运动)v2y=at=0.2m/s

故:

m/s,(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0夹角)

第三个1.0秒:

与反向

则:

qE/=ma/

m/s2,方向v2

方向如图所示。

V/m,

m

S3x=S3sin450=0.1m,S3y=S3cos450=0.1m,Sx=S1+S2x+S3x=0.1+0.2+0.1=0.4mSy=S2y+S3y=0.1+0.1=0.2m

所以,电场的方向与x轴成225°(-135°),小球的坐标为(0.4m,0.2m)

例15、船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1,水流的速度为v2。

为使船行驶到河正对岸的码头,则v1相

对v2的方向应为

答案.C

【解析】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可知要使船垂直达到对岸即要船的合速度指向对岸.根据平行四边行定则,C能.

例16、滑雪运动员以20m/s的速度从一平台水平飞出,落地点与飞出点的高度差3.2m。

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运动员飞过的水平距离为s,所用时间为t,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s=16m,t=0.50sB.s=16m,t=0.80s

C.s=20m,t=0.50sD.s=20m,t=0.80s

答案.Bw.w.w.k.s.5.u.c.o.m

【解析】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运动时间由高度决定,根据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得

t

2h

0.80s,根据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svot200.8016m,B正确g

例17、过山车是游乐场中常见的设施。

下图是一种过山车的简易模型,它由水平轨道

和在竖直平面的三个圆形轨道组成,B、C、D分别是三个圆形轨道的最低点,B、C间距与

C、D间距相等,半径R12.0m、R21.4m。

一个质量为m1.0kg的小球(视为质点),

从轨道的左侧A点以v012.0m/s的初速度沿轨道向右运动,A、B间距L16.0m。

小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0.2,圆形轨道是光滑的。

假设水平轨道足够长,圆形轨道间不相互重叠。

重力加速度取g10m/s,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试求

(1)小球在经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时,轨道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

(2)如果小球恰能通过第二圆形轨道,B、C间距L应是多少;

2

(3)在满足

(2)的条件下,如果要使小球不能脱离轨道,在第三个圆形轨道的设计中,半径R3应满足的条件;小球最终停留点与起点A的距离。

答案:

(1)10.0N;

(2)12.5m

(3)当0R30.4m时,L36.0m;当1.0mR327.9m时,L26.0m解析:

(1)设小于经过第一个圆轨道的最高点时的速度为v1根据动能定理

-mgL12mgR1

1212

mv1mv0①22

小球在最高点受到重力mg和轨道对它的作用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2v1

Fmgm②

R1

由①②得F10.0N③

(2)设小球在第二个圆轨道的最高点的速度为v2,由题意

2v2

mgm④

R2

mgL1L2mgR2

1122mv2mv0⑤22

由④⑤得L12.5m⑥(3)要保证小球不脱离轨道,可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I.轨道半径较小时,小球恰能通过第三个圆轨道,设在最高点的速度为v3,应满足

2

v3

mgm⑦

R3

mgL12L2mgR3由⑥⑦⑧得R30.4m

1212

mv3mv0⑧22

II.轨道半径较大时,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R3,根据动能定理mgL12L2mgR30解得R31.0m为了保证圆轨道不重叠,R3最大值应满足R2R3L2R3-R2

2

2

12mv02

解得R3=27.9m

综合I、II,要使小球不脱离轨道,则第三个圆轨道的半径须满足下面的条件0R30.4m或1.0mR327.9m

当0R30.4m时,小球最终焦停留点与起始点A的距离为L′,则-mgL0

12mv02

L36.0m

当1.0mR327.9m时,小球最终焦停留点与起始点A的距离为L,则LL2LL12L26.0m

例18、校物理兴趣小组决定举行遥控赛车比赛。

比赛路径如图所示,赛车从起点A出发,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L后,由B点进入半径为R的光滑竖直圆轨道,离开竖直圆轨道后继续在光滑平直轨道上运动到C点,并能越过壕沟。

已知赛车质量m=0.1kg,通电后以额定功率P=1.5w工作,进入竖直轨道前受到阻力恒为0.3N,随后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均可不记。

图中L=10.00m,R=0.32m,h=1.25m,S=1.50m。

问:

要使赛车完成比赛,电动机至少工作多长时间?

(取g10m/s)

2

答案2.53s

【解析】本题考查平抛、圆周运动和功能关系。

设赛车越过壕沟需要的最小速度为v1,由平抛运动的规律Sv1th

12gt2

解得

v13m/s设赛车恰好越过圆轨道,对应圆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2,最低点的速度为v3,由牛顿第二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2v2

mgm

R

1212

mv3mv2mg2R22

解得v35gh4m/s

通过分析比较,赛车要完成比赛,在进入圆轨道前的速度最小应该是vmin4m/s设电动机工作时间至少为t,根据功能原理PtfL由此可得t=2.53s

12

mvmin2

例19、抛体运动在各类体育运动项目中很常见,如乒乓球运动.现讨论乒乓球发球问题,设

球台长2L、网高h,乒乓球反弹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且不考虑乒乓球的旋转和空气阻力.(设重力加速度为g)

(1)若球在球台边缘O点正上方高度为h1处以速度v1水平发出,落在球台的P1点(如图实

线所示),求P1点距O点的距离x1

.

(2)若球在O点正上方以速度v2水平发出,恰好在最高点时越过球网落在球台的P2点(如图虚线所示),求v2的大小.

(3)若球在O点正上方水平发出后,球经反弹恰好越过球网且刚好落在对方球台边缘P3处,

求发球点距O点的高度h。

解:

(1)设发球时飞行时间为t1,根据平抛运动h1

12

gt1①2

x1v1t1②

解得

x1v③

(2)设发球高度为h2,飞行时间为t2,同理根据平抛运动

h2

12

gt2④2

x2v2t2⑤

且h2=h

⑥⑦

2x2L

v2

(3)如图所示,发球高度为h3,飞行时间为t3,同理根据平抛运动得,

h3

12gt32

⑨⑩○11

x3v3t3

且3x32L

设球从恰好越过球网到最高点的时间为t,水平距离为s,有

h3h

12gt2

○12○13

sv3t

由几何关系知,

x3+s=L(14)

联列⑨~(14)式,解得

h3=h

4

3

例20、题25题为一种质谱仪工作原理示意图.在以O为圆心,OH为对称轴,夹角为2α的扇形区域分布着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对称于OH轴的C和D分别是离子发射点和收集点.CM垂直磁场左边界于M,且OM=d.现有一正离子束以小发散角(纸面)从C射出,这些离子在CM方向上的分速度均为v0.若该离子束中比荷为试求:

q

的离子都能汇聚到D,m

(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提示:

可考虑沿CM方向运动的离子为研究对象);

(2)离子沿与CM成θ角的直线CN进入磁场,其轨道半径和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3)线段CM的长度.解:

(1)设沿CM方向运动的离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2

mv01

由Rqv0B

2R

R=d

得B=

mv0qd

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2)

设沿CN运动的离子速度大小为v,在磁场中的轨道半径为R′,运动时间为t由

vcosθ=v0得v=

v0

cos

R′=

mvqBd

cos

t=

=

方法一:

设弧长为s

sv

s=2(θ+α)×R′t=

方法二:

离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2)R

v0

2m

qB

t=T×=

2()

v0

(3)

方法一:

CM=MNcotθ

RMNd=

sin()sin

R′=

d

cos

以上3式联立求解得CM=dcotα方法二:

设圆心为A,过A做AB垂直NO,可以证明NM=BO∵NM=CMtanθ又∵BO=ABcotα

=R′sinθcotα=

d

sincotcos

∴CM=dcotα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一知识点总结

1、万有引力定律:

(1687年)

适用于两个质点或均匀球体;r为两质点或球心间的距离;G为万有引力恒量(1798年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出)G6.671011Nm2/kg2

2Mmv2G2m2rr

GMMmv2讨论:

(1)由G2m2可得:

vr越大,V越小。

rrr

(2)由G

Mm2

mr可得:

GM3r越大,ω越小。

2

rr

2

Mm23

(3)由G2mr可得:

T2r

rT

(4)由G

GMr越大,T越大。

MmGM

maa可得:

r越大,a向越小。

向向22rr

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1)测天体的质量及密度:

(万有引力全部提供向心力)

42r3Mm2由G2mr得M2

GTTr433r3

又MR得23

3GTR

(2)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轨道重力加速度问题:

(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表面重力加速度:

G轨道重力加速度:

2

MmGM

mgg0022RR

2

GMm

Rh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