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选择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265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朱元思书》选择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与朱元思书》选择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与朱元思书》选择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与朱元思书》选择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与朱元思书》选择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与朱元思书》选择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docx

《《与朱元思书》选择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朱元思书》选择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与朱元思书》选择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docx

《与朱元思书》选择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

《与朱元思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

班级:

姓名:

题型:

【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鸢飞戾天者:

叫窥谷忘反:

“反”通“返”,返回

B.互相轩邈:

比长远任意东西:

向东向西

C.负势竞上:

向上横柯上蔽:

在上面

D.猿则百叫无绝:

绝妙蝉则千转不穷:

穷尽

2、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窥谷忘反(通“返”)B.在昼犹昏(夜晚)

C.负势竞上(向上)D.从流飘荡(随着)

3、下列各句中的“者”与例句中“者”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有时见日风吹草低见牛羊

5、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负势竞上/至于负者歌于途    B、猛浪若奔/永之人争奔走焉

C、望峰息心/北山愚公长息曰    D、急湍甚箭/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6、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A.自富阳至桐庐自非亭午夜分

B.从流飘荡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C.猿则百叫无绝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D.有时见日日光下澈

7、下面句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千丈见底    B.曾益其所不能    

C.窥谷忘反    D.蝉则千转不穷

8、下列加点字不属于词类活用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B.夹岸高山,……互相轩邈。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独绝群响毕绝B.蝉则千转不穷转视积薪后

C.好鸟相鸣好为《梁父吟》D.横柯上蔽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猿则百叫无绝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B.从流飘荡求而从者

C.鸢飞戾天者念无与为乐者D.与朱元思书借旁近与之

11、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急湍甚箭/人之所欲莫甚于生B.百叫无绝/佛印绝类弥勒

C.余强饮三大白/赏赐百千强D.问其姓氏/其真无马邪

12、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

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越的泠泠之声。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千百只蝉儿叫个不停,千百只猿猴叫个不断。

13、下面对本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

信中生动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

B.本文用骈文写成,文字千锤百炼,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有变化,读来很有韵味。

C.本文构思精巧,开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富春江风光进行高度的概括和赞叹,作为“文眼”统照全篇。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写的是作者的所见所感,从而烘托了山水景物的魅力。

1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生动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爱慕美好自然和避世退隐的情怀。

B.第①段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既是作者在富春江上所见所感的概括,也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总体特点。

C.第②段主要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富春江清澈、湍急的特点。

D.第③段先描写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动,显示山中热闹的景象。

二、重点句子翻译: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翻译: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翻译:

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翻译: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

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译: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

三、课内简答题:

1、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2、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3、“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4、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

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选文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5、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

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

水“异”在哪里?

6、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和“窥谷忘反”的感受,他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C)

A.鸢飞戾天者:

叫窥谷忘反:

“反”通“返”,返回

B.互相轩邈:

比长远任意东西:

向东向西

C.负势竞上:

向上横柯上蔽:

在上面

D.猿则百叫无绝:

绝妙蝉则千转不穷:

穷尽

【解析】A戾是至,到。

B轩邈是向高处、远处伸展。

D猿则百叫无绝是停止。

2、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B)

A.窥谷忘反(通“返”)B.在昼犹昏(夜晚)

C.负势竞上(向上)D.从流飘荡(随着)

【解析】B黄昏。

3、下列各句中的“者”与例句中“者”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例句: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解析】例句是“……的人”。

A……的人。

B……的东西,……的事。

C与也连用,表判断。

D语气助词,表停顿。

4、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B)

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有时见日风吹草低见牛羊

【解析】A存在;准备。

B代指鱼;代指鱼。

C发出;振作。

D看见;“见”同“现”。

5、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负势竞上/至于负者歌于途    B、猛浪若奔/永之人争奔走焉

C、望峰息心/北山愚公长息曰    D、急湍甚箭/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解析】A凭借;背着。

B动作名,飞奔的马;奔跑。

C停止,平息;叹息。

D超过;超过。

6、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B)

A.自富阳至桐庐自非亭午夜分

B.从流飘荡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C.猿则百叫无绝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D.有时见日日光下澈

【解析】A从;如果。

B随着,跟从;跟从。

C停止;消失。

D太阳;阳光。

7、下面句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

A.千丈见底    B.曾益其所不能    

C.窥谷忘反    D.蝉则千转不穷

【解析】B曾同“增”。

C反同“返”。

D转同“啭”。

8、下列加点字不属于词类活用一项是(C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B.夹岸高山,……互相轩邈。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解析】A名词作动词,向东西漂。

B形容词作动词,向高处、远处伸展。

C无活用。

D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A.天下独绝群响毕绝B.蝉则千转不穷转视积薪后

C.好鸟相鸣好为《梁父吟》D.横柯上蔽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解析】A少有的,独一无二的;消失,停止。

B通“啭”,鸟叫声;转身。

C美丽的;喜欢。

D都是“遮蔽”。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A.猿则百叫无绝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B.从流飘荡求而从者

C.鸢飞戾天者念无与为乐者D.与朱元思书借旁近与之

【解析】A连词,就、便;连词,这里表假设,如果。

B均为动词“跟随”。

C均为“……的人”。

D均为动词“给”。

11、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

A.急湍甚箭/人之所欲莫甚于生B.百叫无绝/佛印绝类弥勒

C.余强饮三大白/赏赐百千强D.问其姓氏/其真无马邪

【解析】A胜过,超过;胜过,超过。

B停止;极。

C尽力;有余。

D代词,他的;表诘问语气,难道。

12、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D )

A、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

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越的泠泠之声。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千百只蝉儿叫个不停,千百只猿猴叫个不断。

【解析】D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千百不是形容蝉、猴的数量,而是指叫声接连不断。

13、下面对本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D)

A.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

信中生动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

B.本文用骈文写成,文字千锤百炼,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有变化,读来很有韵味。

C.本文构思精巧,开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富春江风光进行高度的概括和赞叹,作为“文眼”统照全篇。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写的是作者的所见所感,从而烘托了山水景物的魅力。

【解析】D写的是作者的感慨,表达的是淡泊名利的心志。

1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本文生动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爱慕美好自然和避世退隐的情怀。

B.第①段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既是作者在富春江上所见所感的概括,也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总体特点。

C.第②段主要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富春江清澈、湍急的特点。

D.第③段先描写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动,显示山中热闹的景象。

【解析】D“以静写动,显示山中热闹的景象”有误,应为“以动写静,反衬出山林之寂静”。

二、重点句子翻译: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

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翻译:

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翻译: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翻译:

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译: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