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原理及设计理念概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626034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冷原理及设计理念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制冷原理及设计理念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制冷原理及设计理念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制冷原理及设计理念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制冷原理及设计理念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冷原理及设计理念概要.docx

《制冷原理及设计理念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冷原理及设计理念概要.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制冷原理及设计理念概要.docx

制冷原理及设计理念概要

制冷原理及设计理念

——职工培训讲稿

刘永辉

 

大家好,和大家见面很高兴。

受项目部委托,让我在项目部举办的“职工岗前技术培训班”上讲一课。

安排这一课的内容是《制冷原理及设计理念》。

这一课是两个内容:

一个是“制冷原理”,一个是“设计理念”。

实际上三个内容:

一个是“制冷原理”,一个是“设计”,一个是“设计理念”。

由于时间的关系,讲课的内容上有所侧重。

重点讲“制冷原理”,一般地讲一下“设计”及“设计理念“。

选用的教材:

1-1公司职工培训教材;《冻安工培训辅导》

1-2武汉新世纪霍齐正总工《制冷技术及设备培训讲义》。

1-3《建井工程手册(第四册)》

1-4《煤矿冻结法凿井》

1、《制冷原理》

热力学三个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相互转换与守恒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功转换的方向、条件及限制。

热力学第三定律:

不可能用有限个手续使一个物体冷却到绝对温度的零度。

1-1人工制冷

我们都知道,热量传递始终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至二者温度相等。

热量决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这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然而,现代人类的生活与生产经常需要某个物体或空间的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甚至低得很多。

例如,储藏食品需要把食品冷却到0℃左右或-15℃左右,甚至更低;合金钢在-70℃~-90℃低温下处理后可以提高硬度和强度;冻结壁的平均温度要达到-8~-12℃,甚至更低。

而这种低温要求天然冷却是达不到的,要实现这一要求必须有另外的补偿过程(如消耗一定的功作为补偿过程)进行制冷。

这种借助于一种专门装置,消耗一定的外界能量,迫使热量从温度较低的被冷却物体或空间转移到温度较高的周围环境中去,得到人们所需要的各种低温,称谓人工制冷。

而这种装置就称谓制冷装置或制冷机。

1-2温度

温度是描述热力系统冷热状态的物理量,是标志物体冷热程度的参数。

物体的温度可采用测温仪表来测定。

为了使温度的测量准确一致,就要有一个衡量温度的标尺,简称温标,工程上常用的温标有:

a、摄氏温标又叫国际XX温标,常用符号t表示,单位为℃。

b、绝对温标常用符号T表示,单位为开尔文(代号为K)。

绝对温标与摄氏温标仅是起点不同而已(t=0℃时,T=273.16K),它们每度的温度间隔确是一致的。

在工程上其关系可表示为:

T=273+t(K)

1-3压力

压力是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垂直作用力,常用符号P表示。

压力可用压力表来测定。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力单位为帕斯卡(Pa),实际应用时也可用兆帕斯卡(MPa)或巴(bar)表示,1MPa=106Pa而1bar=105Pa。

压力的标记有绝对压力、表压力和真空度三种情况。

绝对压力是指容器中气体的实际压力,用符号P表示;表压力(PB)是指压力表(或真空表)所指示的压力;而当气体的绝对压力比大气压力(B)还低时,容器内的绝对压力比大气压力低的数值,称为真空度(PK)。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P=PB+B或P=B-PK

作为工质的状态参数应该是绝对压力,而不是表压力或真空度。

工程上常用表压力。

压力表为压力表和压力真空表。

表单位为mpa,kpa。

根据制冷工质不同,对压力表的材质有不同的要求。

压力换算

1-4汽化

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

其中,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过程叫蒸发,在液体内部产生气泡的剧烈汽化过程叫沸腾。

在一定压力下,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进行,而沸腾只有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才开始进行。

当汽液两相共存并且保持平衡状态时称为饱和状态。

此时的蒸汽和液体分别叫做饱和蒸汽和饱和液体,处于饱和状态的压力与温度称为饱和压力与饱和温度。

饱和压力与饱和温度总是相互对应的,即一定的饱和压力对应着一定的饱和温度,反之亦然。

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是:

饱和温度愈高,饱和压力也愈高。

反之,饱和压力愈高,饱和温度也愈高。

这是饱和状态的一个重要特点。

1-5冷凝

物质从汽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冷凝或叫做液化。

汽体的液化温度与压力有关,增大压力,可使汽体在较高的温度下液化。

液化的基本方法是降低温度和增加压力。

1-6制冷剂

目前使用的制冷剂已达70~80种,并正在不断发展增多。

但用于食品工业和空调制冷的仅十多种。

用于矿建市政建设的两种(R717,R22)。

其中被广泛采用的只有以下几种:

氨(代号:

R717)

氨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中压中温制冷剂。

氨的凝固温度为-77.7℃,标准蒸发温度为-33.3℃,在常温下冷凝压力一般为1.1~1.3MPa,即使当夏季冷却水温高达30℃时也决不可能超过1.5MPa。

氨的单位标准容积制冷量大约为520kcal/m3。

氨有很好的吸水性,即使在低温下水也不会从氨液中析出而冻结,故系统内不会发生“冰塞”现象。

氨对钢铁不起腐蚀作用,但氨液中含有水分后,对铜及铜合金有腐蚀作用,且使蒸发温度稍许提高。

因此,氨制冷装置中不能使用铜及铜合金材料,并规定氨中含水量不应超过0.2%。

氨的比重(0.64)和粘度小,放热系数高,价格便宜,易于获得。

但是,氨有较强的毒性和可燃性。

若以容积计,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到0.5%~0.6%时,人在其中停留半个小时即可中毒,达到11%~13%时即可点燃,达到16%时遇明火就会爆炸。

因此,氨制冷机房必须注意通风排气,并需经常排除系统中的空气及其它不凝性气体。

总上所述,氨作为制冷剂的优点是:

易于获得、价格低廉、压力适中、单位制冷量大、放热系数高、几乎不溶解于油、流动阻力小,泄漏时易发现,绿色制冷剂。

其缺点是:

有刺激性臭味、有毒、可以燃烧和爆炸,对铜及铜合金有腐蚀作用。

F22-------。

1-7冷媒剂

载冷剂是用来先接受制冷剂的冷量而后去冷却其它物质的媒介物质,又称冷媒。

它在间接制冷系统中起着传递制冷剂冷量的作用。

一、对载冷剂的要求

选择载冷剂时应考虑因素有:

冰点、比热、对金属腐蚀性和价格等。

1.比热要大比热大,载冷量就大,从而可减小载冷剂的循环量。

2.粘度低、导热系数高。

3.凝固点低且要适宜,因凝固点过低将导致比热减小、粘度增大。

4.无臭、无毒、使用安全,且对金属的腐蚀性要小。

5.价格低廉,易于购得。

二、常用载冷剂及性质

载冷剂的种类较多,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

常用载冷剂有空气、水和盐水溶液。

1.空气和水

空气或水是最廉价、最易获得的载冷剂。

都具有密度小、安全无害、对设备几乎无腐蚀性等优点。

但空气的比热小,所以只有利用空气直接冷却时才采用空气作载冷剂。

水虽有比热大的优点,但水的冰点高,所以水仅能用作制出0℃以上的载冷剂。

0℃以下应采用盐水作载冷剂。

2.盐水溶液

盐水是最常用的载冷剂,由盐溶于水制成。

常用的盐水主要有氯化钠水溶液和氯化钙水溶液。

盐水的性质于溶液中含盐量的多少有关。

特别需要指出,盐水的凝固点取决于盐水的浓度。

图2-1中的曲线表示盐水溶液的凝固点与浓度的关系。

图中曲线Ⅰ(实线)为氯化钠盐

水的凝固曲线,曲线Ⅱ(虚线)为氯0℃

化钙盐水的凝固曲线。

由这两条曲线-10

可知,无论哪一种盐水,当盐水的浓-20-21.2℃

度小于某一定值时,其凝固温度随浓-30

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浓度大于这一定-40

值以后,凝固温度随浓度的增加反而-50

升高。

此转折点称为冰盐共晶点,对-60-55℃

应的浓度称共晶浓度。

该点相当于全01020304050%

部盐水溶液冻结成一块冰盐结晶体,图3-1盐水的凝固点与浓度的关系

它是最低的凝固点。

在共晶点的左侧,如果盐水的浓度不变,而温度降低,当低于该浓度所对应的凝固点时,则有冰从盐水中析出,所以共晶点左面的曲线称为析冰线。

当盐水的浓度超过共晶浓度时(即在共晶点的右面),如果盐水的浓度不变,而当温度降低到该浓度所对应的凝固点以下时,从溶液中析出的不再是冰而是结晶盐,因此共晶点右面的曲线称为析盐线。

不同的盐水溶液其共晶点是不同的,如氯化钠盐水的共晶温度为-21.2℃,共晶浓度为22.4%;而氯化钙盐水的共晶温度为-55℃,共晶浓度为29.9%。

盐水虽具有原料充沛、成本低、凝固点可调等优点,但由于盐水的浓度对盐水溶液的性质具有很大影响,故盐水作为载冷剂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要合理地选择盐水的浓度。

盐水的浓度增高,虽可降低凝固点,但使盐水密度加大、比热减小。

而盐水密度加大与比热减小,都会使输液泵的功率消耗增大。

因此,不应选择过高的盐水浓度,而应根据使盐水的凝固点低于载冷剂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最低温度为原则来选择盐水的浓度。

目前一般在选择盐水浓度时,使其凝固温度比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低5~8℃为宜。

(2)注意盐水对设备及管道的腐蚀问题。

盐水对金属的腐蚀随溶液中含氧量的减少而变慢。

为此,最好采用闭式盐水系统,以减少盐水与空气接触机会,从而降低对设备及管道的腐蚀。

此外,盐水的含氧量随盐水浓度的降低而增高。

因而,从含氧量与腐蚀性来要求,盐水浓度不可太低。

另外,为了减轻盐水的腐蚀性,还应在盐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防腐剂并使其具有合适的酸碱性。

一般1m3氯化钠水溶液中应加3.2kg重铬酸钠和0.88kg氢氧化钠;1m3氯化钙水溶液中应加1.6kg重铬酸钠和0.44kg氢氧化钠。

加入防腐剂后,必须使盐水呈弱碱性(pH=7.5~8.5),这可通过氢氧化钠的加入量进行调整。

添加防腐剂时应特别小心并注意毒性。

(3)盐水载冷剂在使用过程中,会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其浓度降低。

为了防止盐水的浓度降低,引起凝固点温度升高,必须定期检测盐水的比重。

若浓度降低,应适当补充盐量,以保持在适当的浓度。

常用冷媒剂的热物理性质及适用工作温度

常用冷媒剂的热物理性质及适用工作温度

工作温度℃

冷媒剂

浓度

%

比重

kg/l

比热kcal/kg℃

导热系数kcal/m.h.℃

粘度

(厘泊)

凝固点

0

氯化钙

12

1.11

0.827

0.454

2.5

-7.2

-10

氯化钙

20

1.188

0.725

0.430

4.9

-15

-20

氯化钙

25

1.253

0.671

0.408

10.6

-29.4

-30

氯化钙

27.5

1.26

0.655

0.423

13.6

-38.6

-35

氯化钙

30

1.312

0.630

0.379

27.2

-50

-40

-50

凝固点—比蒸发温度低5~8℃

17-2氯盐水溶液凝固点与浓度对照表

氯盐水溶液凝固点与浓度对照表

15℃时

氯化钙盐水

氯化钠盐水

比重kg/l

波美度

0be

溶液中含盐量(重量%)

凝固点

溶液中含盐量(重量%)

凝固点

1.00

1.08

1.13

1.17

1.175

1.2

1.22

1.24

1.25

1.26

1.27

1.28

1.286

0.1

10.8

16.7

21.1

21.6

24.1

26.1

28.0

28.9

29.8

30.7

31.6

32.3

0.1

9.4

14.7

18.9

21.9

23.8

25.7

26.6

27.5

28.4

29.4

29.9

0.0

-5.2

-10.2

-15.7

-21.2

-25.7

-30.2

-34.6

-38.6

-43.6

-50.4

-55.0

0.1

11.0

17.5

22.4

23.1

36.3

0.0

-7.5

-13.6

-20.0

-21.2

0.0

17-3比重与波美度换算

计算公式

符号意义

17-4氯化钙用量计算

 

表16-2-92氯化钙用量计算公式

名称

计算公式

符号意义

17-51m3盐水中氯化钙含量

1m3盐水中氯化钙含量

15℃时

比重kg/l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86

波美度0Be

26.1

27.1

28.8

28.9

29.8

30.7

31.6

32.

凝固点℃

-25.7

-28.3

-31.2

-34.6

-38.6

-43.6

-50.4

-55

1m3盐水中氯化钙含量kg

290.4

303.8

318.7

332.5

346.5

360.7

376.3

385.7

1-8冷冻机油(润滑油)

一、润滑油的作用

润滑油在制冷工程上通常称为冷冻机油,它在制冷压缩机的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

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起润滑作用减小机器运动部件的摩擦和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2.降低温度冷冻机油在制冷压缩机内不断循环,能够带走制冷压缩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许多热量,使机器保持较低的温度,从而提高制冷压缩机的效率和使用可靠性。

3.起密封作用冷冻机油在轴封及汽缸与活塞间起密封作用,防止制冷剂泄漏。

4.提供卸载机构的动力带有卸载装置的制冷压缩机中,利用冷冻机油的油压作为卸载机构的动力。

二、润滑油的性能指标及选用

(一)润滑油的性能指标

1.粘度粘度是润滑油的一个主要性能指标,不同制冷剂对粘度有不同要求,如R717

与润滑油能相互溶解,会使润滑油粘度降低,故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压缩机中润滑油的粘度过大和过小都不好。

粘度过大会使压缩机摩擦功率和摩擦发热量增加,启动力矩增大,机器效率降低;粘度过小,则因不能建立起所需油膜而加速轴承等处的磨损。

因此粘度必须适中。

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而有很大变化(例如温度由50℃升高到100℃时,矿物油的粘度值降低到原来值的1/3—1/6)。

故应选用温度对粘度影响小的润滑油。

2.浊点润滑油的浊点是表示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数值时,润滑油中开始析出石蜡(即润滑油变得混浊)时的温度。

制冷压缩机中所使用的润滑油,其浊点应低于制冷剂的蒸发温度。

特别在氟系统中,一部分润滑油溶解于制冷剂中而随制冷剂流到制冷系统各处,若油中有石蜡析出,它会积存在节流阀处引起堵塞,或积存在蒸发器的传热表面,减弱传热效果。

3.凝固点润滑油在试验条件下,冷却到停止流动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用于制冷压缩机的润滑油,凝固点应越低越好。

一般凝固点应低于-40℃。

当润滑油与制冷剂互相溶解时,凝固点将会降低。

4.闪点润滑油(在开口盛油器内)加热到它的蒸汽与火焰接触时,发生闪火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制冷压缩机所用的润滑油其闪点应比排汽温度高25—35℃,以免引起润滑油的燃烧与结焦。

通常对氨、R12和R22用的润滑油,其闪点应在160—170℃以上。

5.化学稳定性及抗氧化性润滑油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抗氧化,否则在高温或金属的催化作用下,与制冷剂等接触反应,会生成焦炭、酸性物等有害物质。

6.含水量与机械杂质润滑油中不应含有水分,因为水分不但会使蒸发压力下降,蒸发温度升高,而且会加剧油的化学变化及腐蚀金属的作用。

水分在氟利昂压缩机中还会引起“镀钢现象”,使铜零件与氟利昂发生作用而分解出铜,并积聚在轴承、阀门等零件的钢质表面上。

结果使这些表的厚度增加,破坏了轴承的间隙,使机器运转不良。

这种现象出现在封闭式和半封闭式压缩机中较多。

一般新油中不含有水分和机械杂质,因为用于制冷机的润滑油,在生产过程中都经过了严格的脱水处理。

但脱水润滑油具有很强的吸湿性,所以在储运、加油时,应尽量避免和空气接触。

用汽油或苯将润滑油溶解稀释,并用滤纸过滤后所残存的物质称为润滑油的机械杂质。

润滑油中的机械杂质会加速零件的磨损和油的绝缘性能的降低、堵塞润滑油通道,所以杂质也是越少越好,一般规定不超过0.01%。

7.击穿电压击穿电压是一个表示润滑油绝缘性能的指标,纯润滑油绝缘性能很好,但当其含有水分、纤维、灰尘等杂质时,绝缘性能就会降低。

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压缩机,一般要求润滑油的击穿电压在25kV以上。

因为润滑油直接和电机绕组接触。

(二)国产冷冻机油的规格及选用

我国目前冷冻机油规格是按照石油化工总公司颁布的《ZBE34003—86》《GB/T16630-1996》的标准生产的,本标准的产品,按40℃时运动粘度中心值分为N15、N22、N32、N46和N68五个粘度等级,都可用于以氨为制冷剂的冷冻机。

其主要性能指标如表2—1所示。

但是以前颁布的冷冻机油规格是按50℃时的运动粘度值而分为13、18、25和30四个牌号。

选用时可参考冷冻机油新旧粘度等级对照表。

实践中,一般R12压缩机选用N32(18号),R22压缩机选用N46(25号),氨压缩机选用N46(25号)。

表2—1国产冷冻机油的规格及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

质量指标

粘度等级

N15

N22

N32

N46

N68

运动粘度(mm2/s)

13.5-16.5

19.8-24.2

28.8-35.2

41.4-50.6

61.2-74.8

闪点(℃)≤

150

160

160

170

180

凝点(℃)≤

-40

-35

酸值(mgKOH/g)≤

0.02

0.03

0.05

氧化后酸值≤

氧化沉淀物≤

0.05

0.005%

0.2

0.02%

0.05

0.005%

0.1

0.02%

水分

机械杂质

1-9三大循环

氨循环(制冷循环)。

冷却水循环(冷媒循环)。

①水循环②水+空气循环

盐水循环(冷媒循环)。

1-10制冷循环、单级、双级、准三级

1-9-1压缩式制冷循环原理及单级压缩

前面我们讲过,液体气化的吸热作用可用来制冷,如氨液气化、氟利昂气化都有良好的吸热制冷能力。

但是,如果液体气化后排放到大气中,则既浪费又污染环境,且制冷效应只能维持到液体全部气化为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必需设法将气化后的蒸汽恢复到液体状态重复利用。

这就需要通过压缩机和冷凝器等来完成。

以下我们以氨为例来说明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原理。

理论上,最简单的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由:

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四大部件组成,如图所示。

 

 

 

 

 

从蒸发器出来的氨的低温低压蒸气(状态1)被吸入压缩机内,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过热蒸气(状态2),然后进入冷凝器。

由于高压高温过热氨气的温度高于其环境介质的温度,且其压力使氨气能在常温下冷凝成液体状态,因而排至冷凝器时,经冷却、冷凝成高压常温的氨液(状态3)。

高压常温的氨液通过膨胀崐时,因节流而降压,在压力降低的同时,氨液因沸腾蒸发吸热使其本身的温度也相应下降,从而变成了低压低温的氨液(状态4)。

把这种低压低温的氨液引入蒸发器吸热蒸发,即可使其周围空气及物料的温度下降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从蒸发器出来的低压低温氨气重新进入压缩机,从而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然后重复上述过程。

1-9-2双级压缩制冷循环

a、采用两级压缩的原因

制冷系统的冷凝温度(或冷凝压力)决定于冷却剂(或环境)的温度,而蒸发温度(或蒸发压力)取决于制冷要求。

由于生产的发展,对制冷温度的要求越来越低,因此,在很多制冷实际应用中,压缩机要在高压端压力(冷凝压力)对低压端压力(蒸发压力)的比值(即压缩比)很高的条件下进行工作。

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T≡C可知,此时若采用单级压缩制冷循环,则压缩终了过热蒸气的温度必然会很高(V一定,P↑→T↑),于是就会产生以下许多问题。

1.压缩机的输气系数λ大大降低,且当压缩比≥20时,λ=0。

2.压缩机的单位制冷量和单位容积制冷量都大为降低。

3.压缩机的功耗增加,制冷系数下降。

4.必须采用高着火点的润滑油,因为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5.被高温过热蒸气带出的润滑油增多,增加了油分离器的负荷,且降低了冷凝器的传热性能。

总上所述,当压缩比过高时,采用单级压缩循环,不仅是不经济的,而且甚至是不可能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满足生产要求,实际中常采用带有中间冷却器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

但是,双级压缩制冷循环所需的设备投资较单级压缩大的多,且操作也较复杂。

因此,采用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利的,一般当压缩比≥8时,采用双级压缩较为经济合理。

螺杆压缩机与活塞压缩在压缩比≥8时的使用。

------。

b、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组成及常见形式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是指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蒸气要经过低压与高压压缩机两次压缩后,才进入冷凝器。

并在两次压缩中间设置中间冷却器。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可以是由两台压缩机组成的双机(其中一台为低压级压缩机,另一台为高压级压缩机)两级系统,也可以是由一台压缩机组成的单机两级系统,其中一个或两个汽缸作为高压缸,其余几个汽缸作为低压缸,其高、低压汽缸数量比一般为1:

3或1:

2。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由于节流方式和中间冷却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循环方式,通常分为:

两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两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和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四种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方式。

其中,两次节流是指制冷剂从冷凝器出来要先后经过两个膨胀阀再进入蒸发器,即先由冷凝压力节流到中间压力,再由中间压力节流到蒸发压力,而一次节流只经过一个膨胀阀,大部分制冷剂从冷凝压力直接节流到蒸发压力,相比之下,一次节流系统比较简单,且可以利用其较大的压力差实现远距离或高层冷库的供液。

因此实践中采用的基本上都是一次节流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

至于采用哪一种中间冷却方式,由选用制冷剂的种类来决定。

通常两级压缩氨制冷系统采用中间完全冷却,而两级压缩氟利昂制冷系统,则常采用中间不完全冷却。

C、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循环

 

 

图4-2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循环 

这个系统的特点是采用盘管式中间冷却器。

它既有两级节流的减少节流损失效果,又起到对低压级排气完全冷却的作用。

其工作过程是:

在蒸发器中产生的低压低温制冷剂蒸气(状态1),被低压压缩机吸入并压缩成中间压力的过热蒸气(状态2),然后进入同一压力的中间冷却器,在中冷器内被冷却成干饱和蒸气(状态3)。

中压干饱和蒸气又被高压压缩机吸入并压缩到冷凝压力的过热蒸气(状态4),随后进入冷凝器被冷凝成制冷剂液体(状态5)。

然后分成两路,一路经膨胀阀F节流降压后(状态8)进入中间冷却器,大部分液体从另一路进入中间冷却器的盘管内过冷(状态6),但由于存在传热温差,故其在盘管内不可能被冷却到中间温度,而是比中间温度一般高△t=3-5℃。

过冷后的液体再经过主膨胀阀节流降压成低温低压的过冷液(状态7),最后进入蒸发器吸热蒸发,产生冷效应。

这种循环系统只适用于R717与R22的双级制冷循环系统中。

d、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经济器的准三级循环

经济器

2、《制冷设计》

2-1井筒耗冷量计算

1.冻结管的散热能力计算

Qr=πdtH0ntKt(16-2-21)

式中:

Qr----冻结管总散热能力,kcal/h;

dt------冻结管外径,m

H0-----冻结深度,m

nt------冻结孔数量,个

Kt-----冻结管的散热系数或单位热流量,kcal/h.m2

冻结管的最大散热期为开冻后30~60天,设计时可按冻结管最大散热期要求达到的盐水温度选取Kt值表,16-2-43。

例如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