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苏教版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单元测试3.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615184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2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苏教版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单元测试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届苏教版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单元测试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届苏教版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单元测试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届苏教版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单元测试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届苏教版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单元测试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苏教版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单元测试3.docx

《届苏教版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单元测试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苏教版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单元测试3.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苏教版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单元测试3.docx

届苏教版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单元测试3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某动物的精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是(  )

A.32B.64C.8D.0

【答案】A

【解析】因为精子中有16条染色体,所以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32条染色体。

而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且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经过间期复制后就成为初级精母细胞,该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不变,所以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数是32条。

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并理解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中的特征,可结合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图去分析识记:

精原细胞(2N)→初级精母细胞(2N)→次级精母细胞(N)→精细胞(N)。

2.下列有关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1/2的遗传物质

B.整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内,完成受精作用

C.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多种多样的,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可有多种表现型

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答案】C

【解析】每个卵细胞继承了体细胞的细胞核中1/2的遗传物质,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1/4的遗传物质,A错误;精子只有头部的核进入卵细胞内,完成受精作用,B错误;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多种多样的,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可有多种表现型,C正确;受精卵细胞核中的DNA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但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卵细胞,D错误。

【点睛】易错警惕:

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都是卵细胞的。

3.如图表示同一生物不同时期的细胞图(仅画出部分染色体),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①的子细胞不可能是卵细胞;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②的下一时期

B.图②、④所示过程仅发生在某些器官中,图②分裂后将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C.图③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量之比为1∶2∶2,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好的时期

D.图④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细胞分裂完成后将形成2个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图①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所以其形成的子细胞不可能是卵细胞;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②的下一时期,故A正确;图②、④都表示减数分裂,只发生在生殖器官中;只有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而图②进行的是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故B错误;图③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量之比为1:

2:

2,且此时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好的时期,故C正确;图④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其分裂完成后将形成2个精细胞或(第二)极体,故D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

4.某动物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四个四分体,则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依次为()

A.4、8、4B.4、0、4

C.8、16、16D.8、0、8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和四分体数目变化规律: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染色体2n2n2nnnn2nn

DNA数目4n4n4n2n2n2n2nn

染色单体4n4n4n2n2n2n00

四分体nn000000

解:

(1)四分体是由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某种动物的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了4个四分体,则说明该动物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

(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都与体细胞相同,即含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因此不含染色单体.

故选:

D.

考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

5.下列各项中,与下图所示的情况不相符合的是

A.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植物自交产生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B.光合作用中消耗C02与产生的02数量比

C.苹果消耗等摩尔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C02比值

D.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数目之比

【答案】B

【解析】图形中比例为3:

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植物自交产生后代的性状分离比3:

1,故A正确。

光合作用中消耗C02与产生的02数量比为1:

1,故B错误。

苹果消耗等摩尔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C02的比值为3:

1,故C正确。

—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数目之比为3:

1,故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物学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6.下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质)的变化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

B.②表示染色质螺旋化、缩短变粗,一定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前期

C.d中的两条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相同,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D.③过程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理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分析图形可知,图中①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间期,A错误;②表示染色质螺旋化、缩短变粗,发生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前期,B错误;d中的两条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相同,是由着丝点分裂而形成的一对姐妹染色体,C错误;③过程着丝点分裂,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正确。

7.男性体细胞中的1对性染色体为异型(XY),下列细胞中一定存在1对同型性染色体(XX或YY)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初级精母细胞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次级精母细胞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

【答案】D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一对性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仍为XY,A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一对性染色体分开,移向细胞两极,但仍在一个细胞中,为XY,B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次级精母细胞,着丝点没有分裂,XX或YY共用一个着丝点,即仍为一条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C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XX或YY染色体,并向细胞两极移动,但细胞没有分成两个,所以细胞中一定存在1对同型性染色体,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XY为异型,在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已经复制完成,但细胞还没有分裂,所以染色体仍然为XY;其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着丝点没有分裂时,染色体仍然为XY;着丝点分裂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就变成了XX和YY了。

8.图一为某二倍体生物(AaBb)细胞不同分裂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二表示其中某一时期的细胞图像,正确的选项是()

A.图一若为减数分裂,则A与a的分离和A与B的组合发生在cd段

B.图一若为有丝分裂,则ef段的细胞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C.图二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图二细胞中1与2、3与4为同源染色体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图一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de段代表着丝点分裂,图一若为减数分裂,cd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末期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而A与a的分离和A与B的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故A正确;图一若为有丝分裂,则ef段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后期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故B错误;图二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不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故C错误;图二细胞中1与2、3与4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故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9.下列为某个动物体内正在分裂的四个细胞示意图,其中属于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据题意,为某个动物体内正在分裂的四个细胞示意图,A是有丝分裂中期,A错误;B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为次级精母细胞,B正确;C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主初级精母细胞,C错误;D是有丝分裂的后期,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0.下图是动物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以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上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只有甲细胞和丁细胞

B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一定不相同

C在动物卵巢切片观察中不会出现乙细胞和丙细胞所示现象

D乙细胞和丙细胞中每个染色体的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

【答案】D

【解析】甲图中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旁,是减数分裂中期图像。

乙图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细胞一极有同源染色体,是有丝分裂后期图像。

丁图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为细胞质是均等平分的,所以只能代表雄性动物。

只有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没有同源染色体,故甲、丙、丁都有,故A错误。

丁细胞中发生交换区段的同一位点上的基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故B错误。

在动物卵巢中不会出现丁细胞所示现象,故C错误。

乙细胞和丙细胞中每个染色体的DNA是半保留复制形成的,所以每个染色体的DNA一定是由母链和子链组成的,故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像识别能力。

【名师点睛】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细胞图像比较

(1)三个前期图的判断

判断步骤:

结果:

A为有丝分裂前期,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2)三个中期图的判断

判断步骤:

结果:

A为有丝分裂中期,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3)三个后期图的判断

判断步骤:

结果:

A为有丝分裂后期,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11.水稻的高杆、矮杆和抗病、易感病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纯合亲本杂交,F1均为高杆抗病,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高杆抗病:

高杆易感病:

矮杆抗病:

矮杆易感病=66:

9:

9: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亲本的基因组合只有一种

C.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

D.F1测交所得后代性状分离比一定为1:

1:

1:

1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高秆:

矮秆=(66+9):

(9+16)=3:

1,同理抗病:

易感病=3:

1,所以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A错误;

B、亲本的基因组合有两种,分别为AABB和aabb,B错误;

C、由于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高杆抗病:

高杆易感病:

矮杆抗病:

矮杆易感病=66:

9:

9:

16,不符9:

3:

3:

1,也不属于它的变形,因此它们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进行了基因重组,C正确;

D、根据F2的表现型及比例,可推断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AB:

Ab:

aB:

ab=4:

1:

1:

4,所以对F1测交,测交后代会有四种表现型,比例应接近4:

4:

1:

1,D错误.

故选:

C.

12.果蝇的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若不考虑交叉互换,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后生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种类分别是(  )

A.2、1B.8、8C.4、1D.16、16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若不考虑交叉互换话,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可以形成4个精子,2种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可以形成一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故A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3.某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则下列对于该生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共有特点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分裂开始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B.分裂开始前,都要进行染色体的复制

C.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D.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

【答案】D

【解析】减数第二次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n;有丝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不属于共有特点,A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开始前,不进行染色体的复制;有丝分裂在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不属于共有特点,B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而有丝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2n,不属于共有特点,C错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只有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着丝点不分裂,所以属于共有特点,D正确。

14.下图甲、乙是同一种生物两个细胞分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是减数分裂,乙是有丝分裂;

B.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

C、乙细胞有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甲细胞的亲代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分析可知,甲是减数分裂图,乙是有丝分裂图,A正确;减数第二分裂前期染色体减半,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B正确;乙图为有丝分裂后期,C错误;甲细胞的亲代细胞有四条染色体,D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察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15.下图为精原细胞分裂以及形成精细胞过程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与染色体上的基因。

下列关于图解叙述正确的是

A.②中有姐妹染色单体,①③也可能有姐妹染色单体

B.②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4n,核DNA数目为4a

C.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n,核DNA数目为2a

D.②中含Y染色体的数量可能为1条或2条

【答案】B

【解析】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形成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①有丝分裂后期没有姐妹染色单体,故A错误;精原细胞染色体复制形成②,②中有同源染色体,存在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故B正确;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无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2a,故C错误;②为初级精母细胞,含Y染色体的数量为1条,故D错误。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16.关于下图所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此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

B.此细胞中有4个染色单体

C.此细胞中含2对同源染色体

D.此细胞分裂产生卵细胞和极体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可知该图细胞质不均等平分,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是次级卵母细胞,A错误。

此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B错误,没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

产生的子细胞是卵细胞和极体,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像识别能力。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据图可知,该细胞含有中心体,且没有细胞壁,因此是动物细胞,故A正确;据图可知,该图的每条染色体中含有2条染色单体,故B正确;该图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故C正确,D错误。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

18.基因型为Aa的雌性动物,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基因AA、Aa、aa的分开分别发生在()

①卵原细胞形成初级卵母细胞的过程中②初级卵母细胞形成次级卵母细胞的过程中

③次级卵母细胞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④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的过程中.

A.①②③B.③④②C.④②④D.③②③

【答案】D

【解析】基因型为Aa的雌性动物,A、a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经过染色体复制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A或2个a。

初级卵母细胞形成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实质是等位基因A、a相互分离;次级卵母细胞形成卵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实质是着丝点分裂,A和A、a和a相互分离;则选D。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规律、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注意减数分裂中两次分裂的实质:

减数第一次分裂实质是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实质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19.下图实线表示高等动物体内某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与核DNA数比,虚线表示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同源染色体存在于ad段但de段发生分离

B.曲线ab段和ef段都没有染色单体而cd段有

C.核糖体和中心体分别在Ⅲ,Ⅳ段发挥作用

D.曲线bd段发生的变异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实线表示减数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与核DNA数量比,则ab段表示间期,染色体还没有复制;bc段表示间期染色体复制;de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着丝点分裂;所以cd段包括减Ⅰ全部和减Ⅱ的前期和中期;ef段表示减Ⅱ的后期和末期。

虚线表示mRNA相对含量,则Ⅰ时期mRNA含量升高是为DNA的复制准备蛋白质;Ⅱ为DNA复制时期,转录减少;Ⅲ时期mRNA含量升高为细胞分裂准备蛋白质;Ⅳ和Ⅴ时期DNA高度螺旋化,转录过程受到限制。

同源染色体存在于ac段和cd段的前半段;de段发生着丝点分裂,A错误;曲线ab段和ef段都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与核DNA数比为1:

1;而cd段有染色单体,染色体与核DNA数比为1:

2,B正确;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在Ⅰ和Ⅲ段发挥作用,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在Ⅳ段牵引染色体移动,C正确;曲线bd段可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等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选择的材料,有利于生物的进化,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0.假定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4,据图指出的②③④⑤⑥各细胞所处的分裂期正确的是()

A.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③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④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⑤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⑥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B.②③④为减数分裂,分别为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⑤⑥为有丝分裂后期

C.②④⑥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⑤分别为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

D.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③⑤⑥,它们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后期及末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可知②中出现了同源染色体联会,应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③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是有丝分裂中期,④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均等平分是雄性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⑤细胞同一极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是有丝分裂后期,⑥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A、B错误,C正确,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识别能力。

21.假定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4,对下图中②③④⑤⑥细胞所处时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②③④⑤

B.③⑤为有丝分裂,分别为中、后期

C.④⑥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④⑤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答案】D

【解析】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③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它们都含有同源染色体,A正确;③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正确;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正确;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⑤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没有变化,D错误。

【点睛】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实质是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和位置的变化;解答本题的关键准确理解、识记各个时期的特点以及图象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

22.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图细胞正常分裂,A与a、B与b都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进入两个子细胞

B.乙图状态下的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其中2和3存在于同一个染色体组中

C.丙图圈中部分表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丁图中b时刻后,机体仍可具有相应的免疫能力

【答案】D

【解析】甲图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B与b都会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而A与a并没有分离,故A项错误;乙图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其中2和3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不会存在于一个染色体组中,B项错误;丙图圈中部分不是一个核苷酸,其中的磷酸应属于下面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C项错误;人体经过抗原刺激后,会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抗体消失后,记忆细胞仍可发挥免疫作用,D项正确。

23.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P为X染色体,则Q一定是Y染色体

B.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丙细胞

C.图中甲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8

D.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A

【解析】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故形成的丁细胞内不含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甲乙丙含有同源染色体,而丙不含染色体,B正确;图中甲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此时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8,丙丁进行减数分裂,C正确;P、Q是非同源染色体,故染色体上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分裂

24.下列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的是()

【答案】C

【解析】A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B是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C是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D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

25.二倍体啤酒酵母菌含32条染色体,可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

B.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都要复制染色体

C.孟德尔分离定律可用来说明32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的分离现象

D.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但不发生在有丝分裂

【答案】A

【解析】减数分裂的结果是配子染色体数目减半,A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不复制,B错误;有丝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C错误;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错误。

二、非选择题

26.研究人员对珍珠贝(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

图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