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课题设计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144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因地制宜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课题设计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因地制宜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课题设计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因地制宜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课题设计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因地制宜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课题设计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因地制宜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课题设计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因地制宜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课题设计研究报告.docx

《因地制宜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课题设计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因地制宜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课题设计研究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因地制宜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课题设计研究报告.docx

因地制宜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课题设计研究报告

因地制宜,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

(结题报告)

幼儿园课题组

一、研究背景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健康领域中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这使我们强烈地意识到:

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增强幼儿的体质,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体育锻炼,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而户外体育活动,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从我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来看,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基本容之一,积极地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不仅能给幼儿带来欢乐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幼儿运动能力,有效地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而且,能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

但在我们实际的工作中,常常偏重有形的、使用运动器械的活动,形式上热热闹闹,而运动质量却不高。

同时教师对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有的认为户外体育活动的场地大,教师不好组织;有的认为体育活动容易出事故,还是少开展为宜。

由此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常常流于形式,或停留在计划上,而真正的实际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去的得不到保证。

因此,不论是指导教师正确理解、实施新《纲要》提出的幼儿园任务,即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还是正确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容与时间,我们都应将户外体育活动放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位置。

从幼儿发展的角度上来看,体育运动是幼儿的本能,是直接受他们的生理心理发育的规律所支配。

那些身体活动能力较强的孩子,会在成人的称赞中、小伙伴的羡慕和钦佩中,逐渐形成肯定"自我"的概念,从而促使他们建立较强的自信心,能不依靠他人帮助而独立尝试新的活动;同时,从幼儿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参加运动则是幼儿探索客体环境的最有效手段,他们不仅需要通过运动来感知世界,而且需要通过运动来积累经验,从而为他们的心理发展打下基础。

但在当今家庭育儿方式上却存在着一些重智育轻体育、重保育轻锻炼的现象,加上多数家庭住在新村高楼,独门独户,因此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很少,普遍缺乏锻炼。

因此,不断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家园双方对幼儿户外体育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增强幼儿户外体育锻炼的实效性,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

二、理论依据

有关概念的界定:

(一)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

“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因此,我们所界定的“因地制宜”的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合理安排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有效利用有限的场地及器械组织幼儿开展锻炼,从而发挥其最大的利用价值;

*针对教师队伍的实际水平(中年教师多,理念更新相对于年轻教师较慢)等现状,积极开展各类户外体育活动,同时以研促教,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使教师共同观摩研讨、自我学习,不断更新理念,最终获得幼儿与教师的共同发展。

(二)户外体育活动是指在户外开展的幼儿园体育活动。

(三)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环境的优化,《纲要》指出: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因此,我园在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十分重视幼儿的安全、创设适宜的户外活动场地、愉快氛围,牢牢吸引孩子的心;

*户外体育活动器械及材料的优化:

具体表现在有效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小型体育玩具;充分挖掘体育器械的潜力,以物代物、一物多玩等方面;

*教师指导策略的优化,如开展丰富的户外体育活动形式、选择有序的体育活动容等方法。

在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过程中,我园将根据场地、器械以及教师队伍的实际状况,进行总体设计。

从环境、器械和材料、教师的指导等三个方面进行优化,逐渐形成我园户外体育活动的样式,使我园的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更有特色。

三、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幼儿对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体验活动的乐趣,进一步促进幼儿体能、体格的发展;

2、通过课题研究,形成本园特色的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样式。

3、通过实验,形成一支具有探索、钻研精神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四、研究容

1、优化户外体育活动的环境,包括创设良好的户外活动环境、愉悦的心理氛围,良好的家庭环境。

2、优化户外体育活动器械以及材料:

因地制宜,为幼儿选择合适的体育器材;探索创新,一物多玩;自力更生,收集废旧材料以及辅助材料制作体育器材。

3、优化教师的指导策略:

建立合理的户外体育活动目标;丰富体育活动形式;积极开展体育研究课活动。

 

五、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幼儿园幼儿园大、中、小班四个班级的全体幼儿。

2.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

教师针对实际的教育活动或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教育的方案与计划,用以指导教育活动,并根据我园实际,总体设计,分阶段进行总结活动效果。

*观察研究法:

在自由活动、集体活动中,有目有、有计划地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分析,跟踪记录幼儿在各实验阶段的发展事实(动作、言语、性格、感知等)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幼儿动作、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个案研究法:

建立个案研究制度,并进行追踪记录。

*文献研究法:

从书籍、互联网、以及各种途径学习理论经验,实现资源共享

六、课题研究的时间及步骤

1、研究时间:

(2004.9——2006.12)

2、研究过程:

*准备阶段(2004.9——2005.1)

教师认真学习有关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等方面的理论,提高自身对实验方案的认识和开展实验的水平。

建立课题组,论证、修改方案,申报课题立项。

确定实验班级,制订课题计划。

*实施阶段(2005.3——2006.6)

全面实施本课题研究计划,进行实验班幼儿的体质、能力发展情况的测查并统计资料等系列研究活动,及时积累研究资料,不断总结、完善。

*总结阶段(2006.6——2006.12)

完成本课题研究报告以及有关的专题论文等,鉴定实验成果,完成结束工作。

七、实施保障:

幼儿园非常重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成立了以园长为主持人的课题组,对课题组实行监控管理,定期学习充实其理论素养,并保障课题研究的经费投入。

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业务能力强,有市骨干教师、区优秀教师,所撰写论文多次在市、区级获奖。

并根据课题的需要,制定各项研究制度,围绕课题方案,制定进度,有计划地开展实验。

邀请有关专家来园检查指导。

建立课题档案、资料库,有专人负责。

八、成果形式

1.有关论文及经验总结

2.户外体育活动、游戏设计案例

3.研究报告

九、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

顾惠华(组长)

组员:

柳(副组长、执笔)

周莉、朱玉琪、春楠、王宇青、周翼

十、课题实施情况

(一)优化户外体育活动环境

1、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保障课题的正常实施

我园在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十分重视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我们面对幼儿园的现状,克服设施旧,经费紧的困难,想方设法改善幼儿园环境,并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

如在大型器械场地铺设草坪时,在有限的场地中精心设计了游戏区、休闲区,同时还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划分出一块场地铺上了塑胶地面,以保证幼儿的安全…争取最大限度地为幼儿创设户外体育活动的场地;同时在时间的安排上,我们努力在课程表的安排上,合理安排每个班级的户外体育时间,设置户外体育自选活动,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可以自主安排的时间,组织幼儿开展好体育活动。

2、创造愉悦的心理氛围,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情绪的好坏影响着其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创设幼儿园良好氛围,对幼儿身心发展也相当重要。

在活动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有个别幼儿因学不会某一技能而放弃自己的努力”;“在竞赛中,有的幼儿因输给对手而生气不开心,而有的却因胜利而沾沾自喜”……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的老师向幼儿及时讲述一些生动的故事,使幼儿懂得正确面对生活的成功与失败。

而对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更是加倍关心和帮助,经常用“你真棒!

”的话鼓励他,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教师们努力为幼儿创设温馨、轻松、和谐、无拘无束的学习氛围,不仅使幼儿能轻松开展锻炼,掌握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园协作增强幼儿锻炼效率

《纲要》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和谐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因此,在幼儿园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中,指导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是我们课题组的一个重要任务。

首先,我们注意家长对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意义的认识。

因为家长对幼儿园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所持的态度,将直接影响着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于是,我们召开家长会,主动听取家长对孩子参与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宣传、研讨,形成了开展活动的共识。

同时,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地开展,也感染了家长,使家长也不由自主地参加到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活动中来。

家长不仅积极参加幼儿园的运动会等活动,还经常帮助幼儿搜集废旧材料共同制作体育活动器械,如:

沙包、毽子等。

在家里,家长还利用双休日,带孩子到户外参加锻炼,真是其乐融融。

(二)优化户外体育活动器械及材料

1、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体育器材

*根据目标选择

教师选择的体育器材绝对不能带有盲目性,要根据目标选择器材,通过使用器材达到锻炼目的并完成目标。

如周目标的一项容为沙包、垒球、降落伞、飞盘、飞镖等,并进行科学、合理、系统的安排,交好地完成了周目标,达到了锻炼的效果。

*根据材料特征选择

幼儿习惯选择轻便、灵巧、既能一物多玩又能满足其多种多样需要的材料;对于幼儿喜欢的活动材料要投放足够的数量,已免发生争抢的现象;提供带有民族特色的材料如:

高跷、抬轿子、双人鞋等,提高活动材料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根据季节的影响选择

在春夏季提供活动量小的材料,如拉力器、沙袋等;秋冬季应多提供运动量大、活动强度大的材料,如蹦蹦球、呼啦圈等材料。

*根据幼儿的年龄差异选择

在提供户外活动材料时,根据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为小班应多提供一些活动技能易于掌握、模仿性强、数量充足,能促进其平衡、走、跑能力发展的活动材料;为中班提供能促进其身体协调发展的、发展钻、爬动作能力的活动材料;给大班幼儿我们提供的则是动作技能高、能满足幼儿一物多玩的需要、能促进综合素质提高、发展追逐、躲闪技能、运动强度较大的活动材料。

(2)探索创新,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

*引导幼儿探索体育器材的多种玩法

教师在教会了幼儿某一体育器材的基本玩法后,引导幼儿在自由玩的过程中发现这一器材的多种玩法,并介绍给同伴;对做得好的引诱而教师及时表扬,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可以发现身体的许多部位可以转动呼啦圈,如手腕转动、颈部转动、膝盖转动等,通过教师启发幼儿还可以发现拿呼啦圈来“跳门槛”,还可以在地上滚动,还可以用来开火车等等。

一种器材的多种玩法,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幼儿活动的兴趣,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

*让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时,不受现成材料和自制材料的影响

在选择活动材料时,无论现成材料还是自制材料,只要是材料的特征和功能适合需要,幼儿就愿意选择,可见是现成材料还是自制材料,并不影响幼儿的活动。

只要是能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体现幼儿个体差异、注意考虑季节特征的自制活动材料,就能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达到锻炼身体,发展动作技能的目的。

我们启发幼儿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器材搭配起来使用,能发现更多的功能,增加活动的乐趣。

如:

用自制拉力圈和皮球配合起来玩“拖小猪”和“小球钻圈”的游戏,用双人大拖鞋和竹竿来玩“爬山队”的游戏等等,都充分体现了器材的多种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