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版网规考题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132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22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A版网规考题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7A版网规考题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7A版网规考题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7A版网规考题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7A版网规考题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A版网规考题笔记.docx

《7A版网规考题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A版网规考题笔记.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A版网规考题笔记.docx

7A版网规考题笔记

网络规划设计师

20GG年至2015年考题归类

暨网规学习笔记

作者

时间

2016年07月06日

版本

V2.0

1物理层知识1

1.1传输模式1

1.1.1工作模式1

1.1.2位宽模式1

1.1.3调制模式1

1.2传输指标2

1.2.1传输速率2

1.2.2误码率和误位率2

1.2.3信道带宽2

1.2.4时延2

1.2.5传播时延带宽积3

1.2.6往返时延3

1.3数字编码3

1.3.1极性码3

1.3.2归零码3

1.3.3曼彻斯特编码4

1.3.44B/5B编码4

1.4多路复用技术4

1.4.1频分复用(FDM)4

1.4.2时分复用(TDM)5

1.4.3波分复用(WDM)5

1.5交换方式5

1.5.1电路交换5

1.5.2存储交换6

1.5.3广播7

1.6网络线缆7

1.6.1双绞线7

1.6.2铜轴电缆8

1.6.3光纤8

1.7无线网络10

1.7.1无线局域(WLAN)10

1.7.2无线移动接入10

1.7.3Adhoc11

1.8电信接入(远程接入)11

1.8.1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11

1.8.2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11

1.8.3数字用户线路(DSL)12

1.8.4HFC接入13

1.8.5远程认证拨号用户服务(RADIUS)14

1.9广域网技术14

1.9.1数字数据网络(DDN)14

1.9.2同步数字体系(SDH)15

1.9.3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16

1.10网络测试16

1.10.1网络性能指标16

1.10.2网络测试17

2数据链路层知识17

2.1冲突17

2.1.1冲突17

2.1.2CSMA/CD协议18

2.1.3CSMA/CA协议19

2.2局域网协议19

2.2.1IEEE802标准19

2.2.1802.3协议20

2.2.2802.4协议21

2.2.3802.5协议22

2.2.4802.11协议22

2.2.5802.15协议22

2.3生成树协议(STP)22

2.3.1STP协议选举22

2.3.2交换机的端口状态23

2.3.3多重STP(MSTP)23

2.4VLAN及VLAN中继协议(VTP)23

2.4.1Trunk23

2.4.2VTP的三种模式24

2.5以太通道24

2.6HDLC协议25

2.7PPP协议26

2.7.1PPP26

2.7.2PPPoE26

2.8G.25和帧中继27

2.9校验码27

2.9.1奇偶校验28

2.9.2海明码28

2.9.3循环冗余校验码28

2.10MAC地址绑定28

3网络层知识28

3.1IP协议28

3.1.1IPv428

3.1.2IPv631

3.1.4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32

3.1.5移动IP33

3.1.6ARP和RARP34

3.2访问控制列表(ACL)34

3.3路由协议35

3.3.1基本概念35

3.3.4静态路由36

3.3.5路由选择信息协议(RIP)37

3.3.6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38

3.3.7增强型内部网管路由协议(EIGRP)42

3.3.8边界网管路由协议(BGP)42

3.3.9路由重分发43

3.4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43

3.4.1基本概念43

3.4.2过程43

3.5冗余网关技术43

3.5.1HSRP协议43

3.5.2VRRP协议44

3.5.3GLBP协议44

4传输层知识44

4.1传输控制协议(TCP)44

4.1.1基本概念44

4.1.2确认连接的三次握手45

4.1.3断开连接的四次握手45

4.1.4TCP拥塞控制策略45

4.2用户数据报协议(UDP)46

4.2.1基本概念46

4.2.2报文格式46

4.3服务质量(QoS)47

5网络设计48

5.1网络生命周期48

5.1.1四阶段周期48

5.1.2五阶段周期48

5.1.3六阶段周期50

5.2层次化网络设计50

5.2.1层次化网络设计的原则50

5.2.2三层层次化网络50

5.3物理网络系统构成51

5.3.1楼宇子系统51

5.3.2设备间子系统51

5.3.3干线子系统51

5.3.4管理子系统51

5.3.5水平子系统51

5.3.6工作区子系统51

5.4机房设计52

5.4.1机房选址52

5.4.2机柜摆放52

5.4.3综合布线52

5.5设备采购52

5.5.1采购原则52

6网络资源设备53

6.1网络服务器53

6.2服务器冗余54

6.3服务器集群(Cluster)54

6.4磁盘阵列55

6.5网络储存56

6.5.1DAS技术56

6.5.2NAS技术56

6.5.3SAN技术56

6.6备份方案56

7网络安全57

7.1加密技术57

7.1.1私钥加密算法58

7.1.2公钥加密算法58

7.2签名技术58

7.3公钥基础结构59

7.3.1密钥管理体制59

7.3.2证书(用户公钥)概念59

7.3.2证书(公钥)、数字签名(私钥)使用过程示例60

7.4网络安全技术61

7.4.1防火墙61

7.4.2入侵检测系统IDS63

7.4.3入侵防御系统IPS64

7.4.4网闸64

7.5安全协议64

7.5.1安全套接层SecureSocketLayer(SSL)64

7.5.2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ET)65

7.5.3基于SSL的HTTP(HTTPS)65

7.6虚拟专用网络(VitrualPrivateNetwork:

VPN)66

7.6.1VPN关键技术66

7.6.2隧道技术66

7.7恶意软件68

7.7.1病毒68

7.7.2木马69

8网络应用69

8.1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69

8.1.1DHCP过程69

8.1.2路由器上配置70

8.1.3IP地址分配原则70

8.2域名系统(DNS)71

8.2.1基本概念71

8.2.2DNS查询72

8.3网络地址转换(NAT)72

8.4邮件(Mail)73

8.4.1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73

8.4.2邮局协议POP73

8.4.3邮件保密73

8.5Web应用73

8.6文件传输协议(FTP)74

8.7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74

8.7.1MIB75

8.7.2SNMP75

8.8P2P下载75

9项目管理76

9.1项目计划管理76

9.2项目范围管理76

9.3项目成本管理77

9.4项目进度管理77

9.5人力资源管理77

9.6项目风险管理78

9.7项目质量管理78

10网络故障排除78

11法律法规79

11.1知识产权基本概念79

11.2软件著作权的获得79

11.3软件著作权有效期80

11.4商业秘密80

1物理层知识

1.1传输模式

信道是数据传输的通路,在计算机网络中信道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

1.1.1工作模式

信道传输按信息传送方向与时间,可以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模式:

1、单工:

数据单向传输。

2、半双工:

可以传输两个方向的数据,但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发送一个方向的数据。

3、全双工:

两个方向的传输能够同时进行。

对于数字通路,必须有两个独立的传输路径;对于模拟通路,如果没有两条独立通路,可以使双方以不同的载波频率进行传输。

网络设备之间自动协商,先依次从最高到最低选择网络速率,再在同一速率下协商全双工还是半双工。

20GG-7;

1.1.2位宽模式

按照每次传输位数,可以分为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

1、并行通信:

将数字信号以成组的方式在多个并行信道上同时进行传输。

适用于近距离和高速率的通信(计算机内的主要传输方式)

2、串行通信:

数据以位流逐位在一条信道上传输。

传输效率低,为并行通信速率的1/8,收发两端要保证同步。

串行通信方式适用于计算机之间通信和远程通信(是通信线路的主要传输方式)。

G同步方式有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两种。

异步传输,收发两端不须对时,由于数据按单个字符传送,因而每个字符被加上开始位和停止位(有时增加校验位)以做区分。

由于异步传输额外的开销较大,不利于进行高速、大量数据的传输。

同步传输不用起始位和停止位,传输的是一整块的数据流,需要使用某种方式将传输双方的时钟进行调整。

由于时钟同步信号可能受到损伤,因而该方式不适合远距离传输。

在传输时,同步传输方式将原数据块上加入“前同步码”、“后同步码”以及“校验码”,组成新的数据块,称为“帧”。

1.1.3调制模式

按照是否调制,可以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

1、基带传输,信号不经过调制而直接送到信道中去传输。

2、频带传输,先将基带信号调制成便于模拟信道中传输的、具有较高频率范围的模拟信号,再将这种频带信号在模拟信道中传输。

远距离通信通常采用频带传输。

宽带传输采用频带传输技术,将一个宽带信道划分为多个逻辑的基带信道。

调制方法有调幅、调频、调相和正交调幅等。

1.2传输指标

在数据通信中,传输指标主要有传输速率、误码率、误位率、信道带宽、信道容量、时延、传播时延带宽积和往返时延等。

1.2.1传输速率

指数据在信道中的传输速度。

可以用码元传输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两种方式描述。

码元是在数字通信中用时间间隔相同的符号来表示一位二进制数字,单位为波特/秒,符号为Baud/s。

设码元速率为RB,信息速率为Rb,则Rb=RBG

,M为采用的进制。

1.2.2误码率和误位率

错误的码元/位数占总传输量的概率

1.2.3信道带宽

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在不失真的情况下所占用的频率范围,用赫兹Hz表示。

莱奎斯特定理:

如果一个任意的信号通过带宽为H的低通滤波器,那么每秒采用2H次就能完整地重现通过这个滤波器的信号。

即RB=2W,最大传输速度等于2倍的频率范围。

由此可推导出Rb=2WG

20GG-1;

1.2.4时延

数据传输总时延=传播时延+发送时延+排队时延。

1、传播时延,是从一个站点开始发送数据,到目的站点开始接收数据所需时间。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信号杂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G通常电缆中的传播速度为光速的2/3,即200m/μs。

2、发送时延,发送数据所需要的时间,即从一个站点开始接收数据,到接收完毕所需要的时间。

发送延时=数据块大小/信道带宽。

3、排队演示,交换节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一些必要处理所需时间。

1.2.5传播时延带宽积

传播时延和带宽相乘,可以描述某一时刻网络信道上可以容纳的数据量。

1.2.6往返时延

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端收到接收端的确认的时间。

1.3数字编码

最基本的数字编码有单极性码、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双向码六种,常用于局域网的有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常用于广域网的有4B/5B码,8B/10B码。

1.3.1极性码

1.3.2归零码

1.3.3曼彻斯特编码

曼彻斯特编码常用于802.310M以太网络;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常用于802.5令牌环网。

曼彻斯特编码没传输1位的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