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秋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章末综合测评 中图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094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学习秋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章末综合测评 中图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推荐学习秋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章末综合测评 中图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推荐学习秋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章末综合测评 中图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推荐学习秋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章末综合测评 中图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推荐学习秋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章末综合测评 中图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学习秋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章末综合测评 中图版必修3.docx

《推荐学习秋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章末综合测评 中图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学习秋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章末综合测评 中图版必修3.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学习秋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章末综合测评 中图版必修3.docx

推荐学习秋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章末综合测评中图版必修3

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章末综合测评

(二)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为某区域的水系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造成图中甲、乙两河水系特征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植被D.补给

2.图中东部河流的水能开发程度普遍不高,是因为(  )

A.流量小,水力资源不丰富

B.地势陡峭,不利于蓄水

C.山高谷深,工程建设困难

D.多国际性河流,合作开发不便

1.B 2.C [第1题,甲处地势平坦,河流的水系较发达;而乙处多呈南北走向的高大山系,形成几条河流纵列分布,故该处的河流水系不发达,因而甲、乙两河水系特征不同主要是地形的影响。

第2题,东部地区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但由于该处山高谷深,工程建设困难,故水能开发程度普遍不高。

]

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3~4题。

【导学号:

57522092】

3.对黄河流域的开发应贯彻的方针是(  )

A.把矿产资源的开发放在首位

B.植树造林,恢复植被,控制经济发展速度

C.结合流域内的自然资源条件综合开发

D.水能开发必须是梯级开发

4.黄河上游建设大型水电站的有利条件包括(  )

①海拔高 ②河流流量大 ③水位季节变化大 ④地势落差大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3.C 4.D [第3题,流域的综合开发要以流域的自然背景为基础,因此应结合其资源条件进行综合开发。

第4题,黄河上游建设大型水电站,是因为上游河段水力资源丰富,这与该河段流量大、落差大密切相关。

]

下面两图中图甲是我国西部内陆地区某河流域的区域划分图,图乙是图甲中三个区域较长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统计图。

据此回答5~7题。

图甲            图乙

5.关于Ⅰ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加

B.灌木林增加,旱地减少

C.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

D.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

6.关于Ⅰ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Ⅱ区域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径流量增大

B.土地荒漠化加剧

C.水土流失严重

D.洪涝灾害多发

7.为了预防Ⅲ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控制人口增长 ②合理利用水资源 

③发展粮食种植,提高绿化率 

④采取多种途径解决能源问题,如发展太阳能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5.A 6.B 7.C [第5题,从图中信息可看出,Ⅰ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为灌木林、高草地、农居地减少,旱地增加。

第6题,I区域位于Ⅱ区域的上游。

Ⅰ区域旱地增加必然要增加农业用水量,引用更多河水灌溉,这就导致Ⅱ区域河流径流量减小,河流径流量的减小会加剧土地荒漠化。

第7题,从图乙可知,Ⅲ区域灌木林、高草地、水浇地减少,而旱地、农居地增加。

为了预防该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应控制人口增长;该区域位于我国西部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应合理利用水资源;该区域干旱少雨,光照充足,可通过开发太阳能等途径来解决能源问题。

]

8.读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单位:

km2),说出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是(  )

【导学号:

57522093】

①流域面积广 ②围湖造田 ③降水丰富且强度大

④植被破坏严重 ⑤土质疏松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③④D.③④⑤

C [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

流域面积广,降水丰富且强度大,植被破坏严重。

]

水土流失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形式,我国的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黄土高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据此回答9~10题。

9.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①黄土具有直立性和吸湿性 ②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 

③黄土地质疏松 ④森林破坏严重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10.自古以来黄土高原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  )

A.使土壤的肥力得以恢复

B.增加了耕地面积

C.增加了粮食产量

D.加重了水土流失

9.C 10.D [第9题,森林破坏严重是引起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

第10题,黄土高原的轮荒耕作制度,导致地表植被的破坏,从而加重了水土流失。

]

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完成11~12题。

【导学号:

57522094】

11.造成黄土高原地区形成如此地貌特征的最主要人为原因是(  )

A.露天采矿B.黄土质地特殊

C.夏季暴雨集中D.植被破坏严重

12.黄土高原的治理需要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针对图中陡坡地貌,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平整土地,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B.封坡育林育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C.修建水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D.改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

11.D 12.B [第11题,由图可以看出千沟万壑是由于流水侵蚀冲刷作用强烈而形成的,流水作用强的人为原因是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

第12题,对陡坡治理,应采取护坡治理方针也就是加强封坡育林育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

据报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13~14题。

13.“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

14.“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

13.C 14.A [“红色荒漠”的自然原因是水土流失(水蚀)的结果;人为原因是滥伐森林,破坏植被,地表裸露,加剧了土壤侵蚀。

]

如今东北地区为全国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优质米源,正在成为我国的“水稻黄金带”。

“东北优质粳米营养丰富、色味俱佳,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是市场上优质米、高端米的代表。

”据此回答15~16题。

【导学号:

57522095】

15.有关东北自然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冬季寒冷漫长,无霜期较短

C.河流封冻期长,有春汛

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土匹配良好

16.东北大米成为市场上优质米、高端米代表的主要因素是(  )

A.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B.单季水稻,生长期长,农作物病虫害少

C.气候的日较差小

D.土壤肥沃,利于水稻生长

15.A 16.B [第15题,东北地区大部分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面积范围很小。

第16题,东北地区热量条件只能满足水稻一年一熟,生长期长;冬季气温低,农作物病虫害少,水稻的品质高。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读图,完成17~18题。

17.该区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  )

A.夏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B.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C.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D.农业基础好,有精耕细作传统

18.该区域农业发展中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

A.不合理灌溉引发泥石流

B.过度农垦、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加剧

C.不合理耕作导致洪涝灾害

D.坡地开垦导致水土流失

17.A 18.B [第17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降水少,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第18题,该区域气候干旱,过度农垦、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土地荒漠化。

]

面对鲁尔区传统产业的衰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整治。

读下图,回答19~20题。

【导学号:

57522096】

建在工厂遗址上的园艺展区

19.下列属于该地区吸引新兴企业来此落户的措施有(  )

①提高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②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④减小每个钢铁企业的规模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20.图示反映该区的整治措施是(  )

A.重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B.对传统工业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

C.重视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管理

D.在产业布局上采取平衡战略

19.C 20.A [第19题,为了使鲁尔区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政府积极改善鲁尔区的投资环境,如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消除污染、美化环境等,鼓励新兴企业迁入。

第20题,在工厂遗址上建园艺展区,吸引游人前来参观,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这说明该区重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向全国提供了上百亿吨煤炭,而在山西大地上积存的煤矸石已达12亿吨,形成了300多座大型矸石山,占地约1.667万公顷。

读煤矸石及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完成21~22题。

【导学号:

57522097】

21.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最具优势的条件是(  )

A.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

B.交通运输便利

C.消费市场广阔

D.开采技术水平高

22.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产生的效益有(  )

①节约了土地资源

②提高了煤炭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

③增加煤炭的输出量

④优化了产业结构、延长了产业链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21.A 22.D [第21题,本题考查了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煤炭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是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最具优势的条件。

第22题,煤矸石和粉煤灰综合利用产生的效益有:

节约了土地资源;优化了产业结构,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煤炭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减轻了环境污染等。

]

读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回答23~25题。

23.两个经济区发展经济共同的区位优势包括(  )

①都是全国著名的侨乡 ②都位于河流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水网密布 

③都具有便利的水陆交通 ④城市众多,都具有广阔的市场 

⑤都有我国的经济特区起着龙头带动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③⑤

24.有关图中两个经济区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经济区的城市化发展都是由外资企业的建立推动的

B.两个经济区的腹地都受地形制约,较为狭小

C.两个经济区所需的资源、能源大多从区外调入

D.两个经济区作为商品粮基地的地位日益重要

25.两个经济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系列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包括(  )

①基础设施建设大量占用耕地,耕地面积日益减小,土地资源紧张 ②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区域环境质量下降

③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资源和能源供应紧张 ④目前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迅猛,劳动力短缺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3.B 24.C 25.A [第23题,长江三角洲不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也没有经济特区。

第24题,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资源和能源都比较缺乏,发展经济所需的资源、能源大多需要从区外调入。

第25题,两个经济区是我国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目前它们并不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的。

]

二、综合题(共50分)

26.甘肃省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是一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方。

原来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多年来定西人因地制宜总结形成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种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的治理开发模式。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4分)

【导学号:

57522098】

(1)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该地区易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3分)

(2)请将下列农业立体开发的项目,与图中适当数码对应(用字母代表):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

(4分)

A.修筑梯田B.植树造林

C.退耕还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