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贵阳十三五都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084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贵阳十三五都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完整版贵阳十三五都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完整版贵阳十三五都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完整版贵阳十三五都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完整版贵阳十三五都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贵阳十三五都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

《完整版贵阳十三五都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贵阳十三五都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贵阳十三五都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

完整版贵阳十三五都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

贵阳市“十三五”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

第一章背景与意义

1.1规划背景

当前,中国面临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增长动力与经济下行压力共存,寻找适合区域发展的路径成为当前的当务之急。

随着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都市现代农业成为大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既要承担服务大都市农业需求,又要创新农业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扩宽发展路径,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

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1号)指出深度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这为都市现代农业拓展多功能性和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空间。

随着大数据、大健康和高铁、区域合作时代的到来,贵阳市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处于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

作为全省唯一的特大城市,贵阳市有着450万市民巨大的农产品市场需求。

作为中国西南十字路口,贵阳是国务院确定的“黔中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和“泛珠三角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随着贵广、沪昆等重要干线的陆续建成通车,贵阳迎来“高铁时代”,为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和农产品物流提供高效便捷的绿色通道。

贵阳特色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空气质量优良,水土清洁干净,是发展优质、高效、生态的都市农业的理想之地,发展“服务城市、宜居生态、优质高效、富裕农民”的都市农业需求迫切。

为此,中共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连续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筑委厅字〔2016〕13号)、《关于全面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行动计划(2015-2020年)》、《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打造都市现代农业升级版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实施意见》(筑党发〔2016〕3号),探索以都市现代农业为发展龙头,以扩大开放合作为关键举措,以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美丽乡村建设为重要抓手,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村和谐和农民增收。

贵阳市都市现代农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完善的配套落实政策,但是仍存在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组织模式有待创新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推进。

为进一步推进都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特编制《贵阳市“十三五”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力争使贵阳市成为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先行者”、“排头兵”,带动全省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

1.2规划意义

1.2.1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服务城市能力

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将推进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深度融合,富裕农民、服务市民;为都市消费者提供优质的鲜活农产品,有利于满足“胃”的需求;为都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的机会以及观光、休闲的场所,有利于满足“心”的需求;营造优美宜人的绿色景观、维护生态平衡,充当都市绿化隔离带,有利于满足“肺”的需求;发展高科技农业,成为现代高效农业的展示窗口,有利于满足“眼”的需求。

1.2.2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都市现代农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肩负着“生态屏障”的重大历史使命,将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贵阳作出贡献。

一方面,都市现代农业将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由依靠增加化肥、农药等投入品向依靠科技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通过农产品投入要素的“减量”,农业废弃资源“循环和再利用”和农业生产过程“节能减排”,可以减少对环境污染的压力。

另一方面,都市现代农业通过耕地、林地、湿地等,为全社会提供水源涵养、土壤保护、水质净化等功能,维护生态平衡,为城市发展提供生态屏障。

1.2.3有利于推动产业融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难点和重点在于较快增加农民收入、持续改善农村民生。

贵阳市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将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较好地把种养、加工、流通融为一体,积极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能够充分挖掘农业产业各环节中蕴藏的巨大增收潜力、增加农业生产经营收入。

1.2.4有利于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贵阳作为省会城市和唯一特大城市,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标杆和对外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肩负着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和综合配套改革积累经验的重任。

把都市农业纳入全市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的整体发展规划中,有助于形成农村和城市的有机协调发展与相互兼容,加强城乡融合,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有利于夯实新型城镇化的经济支撑,有利于着力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目前,贵阳市正在积极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产权确权成果利用改革、“三变”(资源变股权、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财政支农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释放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动力。

1.3规划范围

贵阳市全境,包括观山湖、云岩、南明、花溪、乌当、白云6个区,修文、息烽、开阳3个县,清镇1个县级市,共8046.67平方公里。

1.4规划期限

2016-2020年。

1.5规划依据

1.2004-2016年中央1号文件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4.《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国办发〔2015〕59号)

6.《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

7.《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意见》

8.农业部2014、2015年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报告

9.《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推动三农新跨越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实施意见》(黔党发〔2016〕1号)

10.《关于实施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的意见》(黔府发〔2013〕26号)

11.《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打造都市现代农业升级版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实施意见》(筑党发〔2016〕3号)

12.《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筑委厅字〔2016〕13号)

13.《关于全面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行动计划(2015-2020)》

14.《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意见》

15.贵阳市2010-2016年统计年鉴、政府工作汇报等

第二章发展成效、问题与需求

2.1发展成效

2.1.1“菜篮子”产品供给能力获得新提升

“十二五”期间,全市在城镇化步伐加快的情况下,蔬菜基地面积稳定增长,贵遵、贵黄、贵开等公路沿线夏秋喜凉蔬菜优势产区、低热河谷地带冬春次早熟蔬菜优势产区基本形成,全市蔬菜基地达80万亩。

2015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70万亩,蔬菜总量220万吨,人均蔬菜拥有量达447公斤(含100万左右流动人口),较“十一五”末增长17%。

畜产品供应能力显著提升,打造了全省带动效益最大的肉鸡产业集群,形成了全省产业化程度最深的贵阳乳业,建成了全省发展最快最好的禽蛋产业。

2015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15.5万吨、2.5万吨、4.9万吨,出栏生猪130万头、出栏家禽1700万羽。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已经初步形成了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693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618个、绿色食品7个、有机食品57个、地理标志产品11个。

2.1.2特色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十二五”期间,贵阳市都市现代农业以29个省级农业园区为平台,菜、果、茶、药、畜、禽、蛋、奶八大特色主导产业提质增效,蔬菜种植面积达170万亩次,建成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1万亩、无公害果品基地27万亩、生态茶园28万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7万亩;建成畜产品储备基地(场)26个,期末生猪存栏98万头、肉禽存栏1300万羽、蛋禽存栏350万羽、奶牛存栏1.4万头。

建成了蔬菜保供基地专用数字化管理平台,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由45%提高到55%,以乡村休闲农业为主的农村服务业总产值达到13亿元。

农村电商蓬勃发展。

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618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11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1.3产业化经营迈上新台阶

“十二五”期末,全市规模以上加工企业177家,总产值达450亿元(不含烟草),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3%,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的43%。

形成了以现代制药、特色食品两类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形成以乌当、修文、清镇为主的药业园区及以花溪、开阳、息烽为主的食品园区的产业集群,乌当、花溪先后分别被国家农业部、省政府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

辣椒制品、肉干制品、乳制品加工等行业的生产设备、加工工艺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涌现出老干妈,益佰、同济堂、神奇、健兴、贵州龙、黔五福、中意、华兴油脂等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突出、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行业总体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2.1.4农业功能实现新拓展

“十二五”期间,绿色有机农业、创意农业、健康养生、休闲观光、精深加工、会展物流等成为都市现代农业的重点发展领域。

2015年,贵阳市成功举办了首届农业嘉年华,乡村旅游收入达到95亿元,游客人数达4745.4万人次,直接受益农户15万人。

“互联网+农业”蓬勃兴起,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为贵阳市都市现代农业插上新的“翅膀”。

建立了贵阳市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贵阳农业信息网和贵阳市农业委员会网站,并实施“三电合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金农工程”、“12316”三农服务热线及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1311工程”,进一步强化了农村信息化工程。

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了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活力和积极性,为更多农村劳动力创造就业增收渠道,培育和催生了贵阳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动力。

2.1.5美丽乡村建设创造新成效

全市“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深步推进,采取实施“五大工程”建设“五大家园”模式,以美丽乡村“提高型”示范点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扎实开展“百村示范”、“千村创建”工作,推动全市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十二五”期末,全市已建成“提高型”示范点125个,形成“十里画廊”、“泉城五韵”、“环百花湖沿线”、“红岩葡萄沟”、“青岩古镇沿线”、“蓬莱仙界”、“西山问禅”、“龙马故里”、“环红枫湖沿线”、“桃源八寨”等10条美丽乡村示范带。

2.1.6城乡统筹实现新突破

2015年,农村常住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918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0年的2.78︰1缩小到2.28︰1。

在全省率先消除绝对贫困,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在全省率先开展农产品政策性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取消户口登记中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息烽县作为全市城乡统筹试点,围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产业提升、乡风文明“四大工程”,按照“一核两带四连线”的布局,集中联片打造城乡统筹改革试点县和县域城市管理试验田,力争一年出经验、两年见成效,探索全市可参考复制的城乡统筹新机制。

2.2存在问题

近年来,贵阳市都市农业发展步伐加快,成效明显,但组织方式、生产方式、产业融合、高端服务能力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

2.2.1组织模式有待进一步提升

全市组织化、规模化有待进一步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发展较快,但总体规模普遍不大、管理不够规范、市场竞争力和服务能力不高;社会化服务组织较弱较散,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合作组织较少;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