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加注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608228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加注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古诗加注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古诗加注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古诗加注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古诗加注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加注释.docx

《古诗加注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加注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诗加注释.docx

古诗加注释

行路难.其一

唐代:

李白

注释

行路难:

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旧题。

金樽(zun):

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

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

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玉盘:

精美的食具。

珍羞:

珍贵的菜肴。

羞:

同“傍”,美味的食物。

直:

“值”,价值。

投箸:

丢下筷子。

箸(zhu):

筷子。

不能食:

咽不下。

茫然:

无所适从。

太行:

太行山。

碧:

一作“坐”。

忽复:

忽然又。

多岐路,今安在:

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岐:

一作"歧",岔路。

安:

里。

长风破浪:

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会:

当。

云帆:

高高的船帆。

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济:

渡。

思想感情(中心):

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也表达了作者人生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

酬1乐天2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

巴山楚水4凄凉地,二十三年5弃置身6o

怀旧7空吟8闻笛赋9,到10乡翻似11烂柯人12o

沉舟13侧畔14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15,暂凭杯酒长精神16o

词语注释

1.酬:

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

用诗歌赠答。

2.乐天:

指白居易,字乐天。

3.见赠:

送给(我)。

4.巴山楚水:

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

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

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5.二十三年:

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历二年(826)冬应召,约22年。

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

以说23年。

6.弃置身:

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置:

放置。

弃置:

贬谪(zhe)o

7•怀旧:

怀念故友。

8.吟:

吟唱。

口方

、吕安

9•闻笛赋:

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

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

赋追念他。

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10.到:

到达。

11.翻似:

倒好像。

翻:

副词,反而。

12.烂柯人:

指晋人王质。

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

年。

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

刘禹锡也借这

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13.沉舟:

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

14.侧畔:

旁边。

15.歌一曲:

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16.长(zhdng)精神:

振作精神。

长:

增长,振作。

评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

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时所作。

“沉舟”这一联诗突然振起,一变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尾联便顺势而下,写道: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

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暂且借酒来振奋精神吧!

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

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

诗情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是酬赠诗中优秀之作。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

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

何时;又恐一作: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向一作:

偏向)

注释

丙辰:

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

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

任太守。

达旦:

到天亮。

子由:

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

端起酒杯。

把,执、持。

天上宫阙(que):

指月中宫殿。

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归去:

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琼(qiong)楼玉宇:

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sheng,旧时读sheng):

经受不住。

胜:

承担、承受。

弄清影:

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弄:

赏玩。

何似:

何如,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qi)户,照无眠:

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朱阁:

朱红的华丽楼阁。

绮户:

雕饰华丽的门窗。

不应有恨,何事长(chdng)向别时圆:

(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

为什么。

此事:

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但:

只。

千里共婵(chan)娟(juan):

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

共:

一起欣赏。

婵娟:

指月亮。

思想内容

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

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月夜忆舍弟》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

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语言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作品原文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口]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词句注释

⑴舍弟:

家弟。

杜甫有四弟:

杜颍、杜观、杜丰、杜占。

⑵戍鼓:

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

断人行:

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⑶边秋:

一作“秋边”,秋天边远的地方,此指秦州。

一雁:

孤雁。

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

⑷露从今夜白:

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⑸分散:

一作“羁旅”。

⑹无家:

杜甫在洛阳附近的老宅已毁于安史之乱。

⑺长:

一直,老是。

不达:

收不到。

达,一作"避"。

⑻况乃:

何况是。

未休兵:

此时叛将史思明正与唐将李光弼激战。

《长沙过贾谊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怀古诗。

此诗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全诗意境悲凉,真挚感人,堪称唐人七律中的精品。

长沙过贾谊宅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词句注释

⑴贾谊:

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

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址。

⑵谪宦:

贬官。

栖迟:

淹留。

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

⑶楚客:

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指贾谊。

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

一作”楚国”。

⑷独:

一作”渐"。

⑸汉文:

指汉文帝。

⑹摇落处:

一作”正摇落”。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律。

此诗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

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

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折叠词句注释⑴左迁:

降职,贬官,指作者被贬到潮州。

蓝关:

在蓝田县南。

《地理志》:

“京兆府蓝田县有蓝田关。

”湘:

韩愈的侄孙韩湘,字北渚,韩愈之侄,韩老成

的长子,长庆三年(823年)进士,任大理丞。

韩湘此时27岁,尚未登科第,远

道赶来从韩愈南迁。

⑵一封:

指一封奏章,即《论佛骨表》。

朝(zha0)奏:

早晨送呈奏章。

九重(chong)天:

古称天有九层,第九层最高,此指朝廷、皇帝。

⑶路八千:

泛指路途遥远。

八千,不是确数。

⑷“欲为”二句:

想替皇帝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事:

政治上的弊端,指迎佛骨事。

肯:

岂肯。

衰朽(xi口):

衰弱多病。

惜残年:

顾惜晚年的生命。

圣明,指皇帝。

⑸秦岭:

在蓝田县内东南。

⑹“雪拥”句:

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艰危,心中感慨万分。

拥:

阻塞。

蓝关:

蓝田关,今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南。

马不前: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驱马涉阴山,山高马不前。

⑺汝(rU):

你,指韩湘。

应有意:

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

⑻“好收”句:

意思是自己必死于潮州,向韩湘交待后事。

瘴(zhang)江:

指岭南瘴气弥漫的江流。

瘴江边:

指贬所潮州。

⑼潮阳:

今广东潮州潮安区。

《商山早行》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诗作。

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整首诗正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

“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

全诗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唐诗中的名篇,也是文学史上写羁旅之情的名篇,历来为诗词选家所重视,尤其是诗的颔联: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脍炙人口,备受推崇。

商山⑴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⑵铎(duo),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⑶(hd)叶落山路,枳(zh1)花明(照)驿墙⑷。

因思杜陵⑸梦,凫⑹(fd)雁满回塘⑺。

[1]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⑴商山:

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

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⑵动征铎:

震动出行的铃铛。

征铎:

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

铎:

大铃。

⑶槲(hd):

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

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

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

⑷枳花明驿墙:

个别版本(如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作“枳花照驿墙”,有人认为“照”是错误的(见《枳花明驿墙一一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指瑕》)。

明:

使……明艳。

枳(zhi):

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

驿(y

i)墙:

驿站的墙壁。

驿:

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

句意思是说:

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⑸杜陵:

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

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

这句意思是说:

因而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

⑹凫(fd)雁:

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往北飞,秋往南飞。

回塘:

岸边曲折的池塘。

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⑺回塘:

岸边弯曲的湖塘。

《咸阳城东楼》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

语句注释

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

全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又体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景别致而凄美,情愁苦而悲怆,意蕴藉而苍凉,境雄阔而高远,神完气足,为唐人登临诗篇之佳作。

咸阳城东楼⑴

一上高城万里愁,兼葭杨柳似汀洲⑵。

溪云初起日沉阁⑶,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⑷。

行人莫问当年事⑸,故国东来渭水流⑹。

[1]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语句注释

⑴咸阳:

今属陕西。

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

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

唐代咸阳城隔渭水与新都长安相望。

⑵兼葭:

芦苇一类的水草。

兼,荻;葭,芦。

汀洲:

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

⑶“溪云”句:

溪,指磻溪;阁,指慈福寺。

此句下作者自注:

“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

⑷“鸟下”二句:

夕照下,飞鸟下落至长着绿草的秦苑中,秋蝉也在挂着黄叶的汉宫中鸣叫着。

⑸当年:

一作“前朝”。

行人:

过客。

泛指古往今来征人游子,也包括作者在内。

⑹“故国东来渭水流”:

一作“渭水寒声昼夜流”,“声”一作“光”。

故国:

指秦汉故都咸阳。

东来:

指诗人(不是渭水)自东边而来。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蜡炬:

蜡烛。

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油称烛泪。

蓬山:

海仙山蓬莱山。

此指想念对象的住处。

青鸟:

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有意为情人传递消息。

东风:

春风。

残:

伤害。

这里指凋零。

泪:

指蜡泪,隐喻相思泪水。

镜:

照镜,用作动词。

但:

只。

云鬓:

青年女子的头发,代指青春年华。

夜吟:

夜晚吟诗。

殷勤:

热情而周到。

看:

探望。

丝方尽:

这里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比喻对意中人至死不渝的爱情和无尽的思念。

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

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体现了爱情的坚贞,意境新奇,诗味隽永,已成千古传诵的名句。

《行香子•树绕村庄》北宋词人秦观词作的一首词作。

被入选《宋词三百首》。

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

上阕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是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

下阕则描写流水青旗的农家乡院以及莺歌燕舞、蝶影翻飞的迷人春色。

上下两阕的风景合起来,便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宋代农村画卷。

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反词人其他词中常有的哀怨情调,变为色彩鲜明,形象生动,从而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以轻松愉快的美的享受。

行香子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1陂(bei)塘:

池塘。

2徜(cha门9)徉(yang):

自由自在来回地走动。

3飚(yang):

飞扬,飘扬。

青旗:

青色的酒幌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南宋词人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

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

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

9.道:

说。

10.却道天凉好个秋:

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意谓言不由衷地顾左右而言他。

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上片写少

年不识愁滋味。

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

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

浓愁淡写,重语轻说。

寓激情于婉约之中。

含蓄蕴藉,语浅意深。

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丑奴儿

(1)书博山

(2)道中壁

少年(3)不识(4)愁滋味,爱上层楼(5)。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6)。

而今识尽(7)愁滋味,欲说还休(8)。

欲说还休,却道(9)天凉好个秋(10)。

1.丑奴儿:

四十四字,平韵。

2.博山:

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

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淳熙八年(118

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3.少年:

指年轻的时候。

4.不识:

不懂,不知道什么是,不明白。

5.层楼:

高楼。

6.强说愁:

无愁而勉强说愁。

强:

勉强地,硬要。

7.识尽:

尝够,深深懂得。

”尽“字有概括、包含着作者诸多复杂感受;使整篇

8.欲说还休:

想说终于没有说。

 

词作在思想感情上作了一大转折的表达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