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高学习浙江省高二语文升学暑假练习卷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606972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初高学习浙江省高二语文升学暑假练习卷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初高学习浙江省高二语文升学暑假练习卷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初高学习浙江省高二语文升学暑假练习卷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初高学习浙江省高二语文升学暑假练习卷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初高学习浙江省高二语文升学暑假练习卷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初高学习浙江省高二语文升学暑假练习卷十.docx

《小初高学习浙江省高二语文升学暑假练习卷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初高学习浙江省高二语文升学暑假练习卷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初高学习浙江省高二语文升学暑假练习卷十.docx

小初高学习浙江省高二语文升学暑假练习卷十

浙江省2018年高二升高三暑假语文练习卷十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同她交谈的人很多时候都会在某一点上倏(shū)然怀有朦胧的不安,怀疑自己无畏地消耗她宁静的时光。

B.我曾经教过的孩子的孩子,如今是班上的学员。

说一句老生长谈的感想,真可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suō)。

C.我看着自己摊开的双手,它们看上去像是一对独立的外来活物,而且手心痛得火烧火燎,恰似刚攥(zhuǎn)过一根热铁棍。

D.黄惠康表示,现阶段核(hé)查的情况是,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和总领馆没有为两名持丢失护照登机的乘客办理过中国签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在《淮南子·山林训》中,记“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伯牙鼓琴,驷马仰秣”,这虽然神化了琴瑟的感染力,但却是对当时琴通自然观念的形象表达。

以此为背景,琴不仅通达自然,而且在最终必然与道冥合。

这样,原本就以简静为本的琴最终必然要实现超越,以对道之无声本性的揭示作为琴艺的最高境界。

[乙]东晋时期,陶渊明常备一张无弦之琴,认为“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这正是从两汉至魏晋的琴艺观念,日益道家化,哲学化的反映。

要而言之,自两汉至魏晋,无论士人以琴艺通达自然,还是以其作为隐居生活的伴侣,均意味着这种艺术形式与士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丙]……唯有以琴娱情,才能代表这门艺术能带给人的纯真审美体验。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冥合       B.简静

C.反映D.纯真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    B.乙     C.丙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判断一个经济体的运行是否主要由消费所驱动,不仅要看消费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程度,还要观察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结构和消费习惯。

B.具有中国铁路“纯正基因”的亚吉铁路,正在成为中非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深化产能合作,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C.一些发达国家的决策者和监管机构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并且充分地意识到金融市场正在扩大的风险,未能及时进行金融革新或者未能考虑本国监管不力所产生的后果。

D.新建成的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将助力落实广东省珠西战略,促进珠江西岸和粤西地区发展,构建珠江西岸、东岸两翼齐飞,协同发展。

5.假如你是一名导游,将组团到杭州一日游,请你于出发前一天将下表内容,以群发短信的形式告知旅客。

(4分)

车型/号

发车时间

集合地

到达时间

返回时间

旅游景点

宇通/浙A5666

4月1日

7:

30

杭州客

运中心

4月1日

8:

30

4月1日

18:

00

西湖、浙大

6.请运用“照耀”“小溪”“小城”三个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70个字。

(5分)

照耀小溪小城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0分)

在艺术生产领域,只有中国油画这种艺术形式最典型地包容着它的国际性形式和它需要表达的民族记忆的冲突,作为一种来自西方的艺术形式,油画从材质、观念、方法上都积淀着西方的历史记忆和历史经验,当它被用来塑造中国的形象和承载中国的记忆时,它会以何种方式“出场”呢?

从中国油画发展史来看,在革命意识形态占据支配地位之前,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中国油画艺术正经历着和西方大致相同的发展进程:

从古典写实的再现的艺术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意象的表现的艺术。

但这些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都力图和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与艺术形式衔接起来,都力图表达中国的民族记忆。

革命胜利以后,从西方传承过来的艺术进程被中断,取而代之的是苏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格局下所形成的艺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绘画传统和苏联的革命现实主义被移植到中国,形成了在中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写实主义油画。

和所有的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艺术形式一样,中国的写实主义油画充分地表达了一个特定时期的中国民族记忆,它叙述和再现了在这个时期所发生的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着力宣扬这个时期一直倡导的革命意识形态;至“文革”时期,写实主义艺术蜕变为“革命”的艺术,一种观念的艺术,艺术纯粹为观念而存在,艺术本身却被消解了。

具有反讽意义的是,正是写实主义油画的这种观念性,为后来的中国流行艺术的蓬勃兴起,提供了适宜的温床和可以利用的材料。

在中国的写实主义艺术长期一统天下的格局下,流行艺术从波澜不兴到蔚为大观,成为当下足以和前者并驾齐驱的一股最重要的艺术力量,原因何在?

按西方艺术史的变迁规律来看,流行文化的兴起是西方艺术在古典写实时代终结之后历经印象主义、现代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不同的艺术发展阶段后,由美国的文化霸权所扶持起来的一种话语形态,它力图通过消解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来消解艺术的神圣性,进而消解具有几千年文化积累的艺术欧洲的中心地位;它倡导的是一种平民化的艺术,主张艺术是通俗的、可复制的、可批量生产的;它实际上又重新确立了观念对艺术的崇高地位,艺术的任何形式在流行艺术那里都成了图解某种观念的符号和工具。

很显然,流行艺术是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

在美国的文化背景下,它实际上从来没有对现状的批判,它批判的只是艺术本身。

中国流行艺术的崛起,有文化工业的既有逻辑,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作为国际潮流的流行文化在中国的反映,本质上它是一种移植的文化。

(摘编自荣剑《第三空间:

抽象艺术的中国力量》)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油画在艺术生产领域具有某种最典型的包容性,因此中国油画的国际形式和它需要表达的内在的民族记忆也就没有了冲突。

B.与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艺术形式不一样,中国写实主义油画,表达特定时期的民族记忆,再现特定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C.如果流行文化通过某些途径消解了艺术的神圣性,就有可能导致具有几千年文化积累的欧洲艺术中心地位的崩塌。

D.中国的写实主义油画占据主导地位和中国流行艺术的崛起都有外国文化影响的因素,由此可知,外国文化的影响是文艺繁荣的前提。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从油面形式的国际性和内容的民族性的角度,提出问题,引起下文。

B.文章第二段,从革命胜利前、后两个方面,阐述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形成的原因。

C.文章第三段,阐述中国写实主义油画的特点、发展及其产生的一些影响。

D.文章最后一段,通过阐述西方艺术变迁的规律,论述中国流行艺术崛起的深层原因。

9.根据材料,简述中国油画的发展史?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

解脱

[印度]罗泰戈尔

戈丽年轻貌美,出身于世代富豪之家,自幼娇生惯养,她的丈夫巴勒斯以前境况不好,但近来收入增多,稍有好转。

当他还穷困潦倒的时候,他的岳父怕自己女儿受苦,一直没让她去夫家。

过了好几年之后,戈丽才进了夫家。

大概是由于这些原因吧,巴勒斯总觉得俊美的妻子和自己同床异梦。

这种猜疑使得他的脾气变得古里古怪。

巴勒斯在西部一座小城里当律师。

家中没一个本族人。

因此对妻子独自一人呆在家里总放心不下,有时会冷不丁地从法院回家来看看。

起初戈丽对丈夫这种莫名其妙的举动捉摸不透。

至于她后来是否明白其中奥妙,那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巴勒斯还开始随意解雇家中的男仆。

他不能容忍一个男仆在他家受雇的日子稍长一些,尤其是戈丽想减轻繁重的家务劳动坚持要雇的男仆,他更是非马上解雇不可。

纯洁无邪的戈丽由此受到的刺激越来越大,她的丈夫就越不快,越做出一些没有准头的稀奇古怪的举动。

最后,当他实在无法控制自己,把女仆叫到一边偷偷盘问她关于妻子的举止品行时,戈丽才若有所悟,知道一些前因后果。

这个骄傲矜持的女人受了侮辱,像一头受伤的母狮烦躁不安地舐着自己的伤口。

这种强烈的猜疑在夫妻之间产生了一条鸿沟,把两人完全隔开了。

巴勒斯终于公开向戈丽表明了自己的疑心。

这之后,他变得更加厚颜无耻,肆无忌惮,动辄醋劲大发,天天同妻子无端争吵。

而当戈丽在痛苦之余,用无言的蔑视和箭一般锐利的眼光把他刺伤时,他暴跳如雷,更加深了自己的猜疑。

从此,这个失去和谐的夫妻生活和无子无女的年轻少妇开始诚心诚意地拜神念经。

她请来毗湿奴神会的青年祭师巴勒马南达斯瓦米。

拜他为师,听他讲解《薄伽梵往世书》,她把内心的全部苦楚和爱情变成虔敬的心情供给师尊。

没有一个人怀疑过巴勒马南达的崇高纯洁的品行。

所有人都崇拜他。

但是,巴勒斯由于无法说明自己的怀疑,变得极为暴躁不安。

他的怀疑就像一个无形的毒疮慢慢地侵蚀他的心灵。

一日,为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这颗毒疮的浓终于喷涌而出。

他当着妻子的面詈骂巴勒马南达是“下流胚”、“伪君子”,甚至冲口而出责问妻子:

“你向神明起誓老实说,你心中爱不爱那个大骗子?

戈丽像一条被人踩住的蛇,霎时间忘乎所以,索性以假当真,气呼呼地含泪道:

“是的,我爱他!

你愿意怎么办就怎么办!

巴勒斯立即就把她反锁在屋里,离家去法院。

戈丽忍无可忍,愤怒地砸开锁,奔出家门。

巴勒马南达正在自己安静的小屋里诵经,除他之外没有第二个人。

骤然,戈丽闯了进来,像一声晴天霹雳打断了他的静思。

“你要干嘛?

”他问。

他的信徒启齿道:

“师尊,你带我走吧,把我从这个轻侮人的尘世中解救出来。

我愿终生侍奉你。

巴勒马南达痛责戈丽一顿,令她速速回家。

然而这位师尊被突然打断的思路怎能重新归绪?

巴勒斯回家一见屋门洞开,忙问妻子:

“谁来过了。

妻子答:

“谁也没有,是我到师尊那里去了一趟。

巴勒斯唰地变得脸色苍白,俄顷,又血往头涌,狂怒地问:

“去干吗?

戈丽:

“我愿意。

从那天起,巴勒斯雇人看管大门,不许妻子外出。

这件事闹得全城妇孺皆知,他成为众矢之的。

巴勒马南达自从得悉这一令人发指的暴行之后,再也没有心思敬神。

他考虑起离开这个城市的问题,然而他不忍心弃戈丽于不顾而自己一走了事。

这位出家人此后几天的行动除了天神之外,无人知晓。

被软禁在家的戈丽突然收到一封信。

信中写道:

徒儿,我已考虑成熟,从前许多贞节美貌的妻人出于对黑天神的爱,抛弃了家庭和一切。

若是人世间的强暴使你的心受到伤害,请你务必告诉于我。

天神将会助我解救他的仆人,为此我将不惜把自己供奉在天神面前。

你若愿意,请在本月廿八(星期三)中午两点于你家附近水池边候我。

戈丽将信塞进了自己的发髻。

到了该日,为了洗澡方便,她打开发髻。

一摸,信不见了!

她蓦地想起:

信也许在她睡觉时掉在了床上,也许丈夫此时正在读着信,气得七窍生烟。

想到此,戈丽心中很痛快;同时,她又不愿意她的“头饰”——信落到一个小人手中受辱。

她快步走到丈夫房里,一看,丈夫躺在地上全身痉挛,口吐白沫,眼往上翻。

戈丽眼明手快地从丈夫手中取回信,叫来了医生。

医生诊断说:

“是癫痫病。

那时病人已经咽气。

这一天,巴勒斯本要出庭去为一桩重要案件辩护的。

而那位出家人却堕落到如此地步:

一听到巴勒斯的死讯就迫不及待地要去和戈丽相会。

刚成为寡妇的戈丽从窗口往外一望,只见她的师尊像小偷一般躲在后门的水池边。

陡然,她恍如被雷电击中,垂下了头。

在她心目中,师尊的形象一下降低了。

刹那间她的眼前闪现出他可憎的面目。

下面,师尊喊道:

“戈丽!

戈丽应声道:

“就来,师尊!

当巴勒斯的朋友获悉他的死讯前来吊丧时,发现戈丽躺在丈夫身边也死了。

她是服毒自尽的,这出乎意料的夫妻双双身亡的事件,蒙上了现代节妇殉夫的庄重色彩,使得在场的所有人惊讶不已。

10.赏析文中画线句。

(4分)

11.请概括戈丽的形象。

(4分)

12.题目“解脱”有多重意蕴,请简要分析。

(6分)

13.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20分)

秦废封建

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

“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斯曰: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廷尉议是。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苏子曰:

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

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

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

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

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

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

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

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

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

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

故柳宗元曰:

“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

故吾取其而附益之,曰:

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

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

自书契【1】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

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

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

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

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

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

【1】书契:

指有文字记载。

14.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群臣皆以为便便:

方便

B.然后属疏远属:

亲属

C.子房亦与焉与:

参与

D.不能易也易:

改变

1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以有侯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B.而学士大夫多非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知诸侯之不可复不知老之将至

D.君臣父子相贼虐者新沐者必弹冠

16.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题“秦废封建”意指秦王朝建立后废除了三代以来分封诸侯的国家制度。

B.廷尉李斯深谙时移世变,以史为鉴,力排众议,反对恢复分封诸侯的制度。

C.苏东坡认为,时势、时运不是个人能力所能左右的,个人在时势、时运面前只能顺应,而无法改变。

D.苏东坡学养深厚,纵论古今,鞭辟入里,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优劣。

17.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8分)

(1)时非圣人之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

(4分)

(2)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

(4分)

18.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3分)

  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9-20题。

(8分)

送刘昱

李颀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①,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②。

[注]①五两:

古代的候风器,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而成。

②雁声:

大雁群栖时一般不发声,发声时,多为失群。

19.请分析开头两句的作用。

(4分)

20.有人说“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写得“委婉蕴藉,毫无显豁呈露之气”,你赞同吗?

请简要分析。

(4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

(6分)

【材料1】礼,与其奢也,宁俭。

(《论语·八佾》)

【材料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论语·里仁》)

【材料3】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材料4】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论语·宪问》)

21.上述材料与另外三则材料所传递的道德追求不一致。

(2分)

22.孔子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请结合材料作简要评析。

(4分)

(四)古诗文默写。

(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

(《蜀道难》)

(2)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3)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____▲_____,____▲_____。

(张溥《五人墓碑记》)

(4)____▲_____,____▲_____。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氓》)

(5)使天下之人,____▲______。

独夫之心,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李嘉诚说: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成长。

赫尔曼·黑塞说:

“若无阻力,则一事无成,你必须是你自己,这样世界就会变成丰饶而美丽。

每个人作为躯体只有一个,作为灵魂不止如此。

对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标题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解析:

选D A项,无畏—无谓;B项,老生长谈—老生常谈;C项,攥(zhuǎn)—攥(zuàn)。

2.解析:

选D“纯真”纯洁真挚,现在多用来形容人。

这里应改为“纯粹”。

3.解析:

选B “日益道家化,哲学化”表示并列,应把逗号改成顿号。

4.解析:

选A B项,宾语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典范”。

C项,语序混乱,应改为“没有充分地意识到并且及时采取措施应对”。

D项,成分残缺,句末应加“的格局”。

5.解析:

短信中首先要介绍自己的身份,这样接收短信的人才能明确主体。

题目中有“前一天”这样的信息,在发短信的时候应该将这部分信息和下面发车的具体时间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将时间表述得更为完整。

然后按照集合地点、到达景点时间、旅游景点和返回时间的先后顺序将这些内容告知游客。

参考答案:

各位旅客,你们好!

我是导游×××。

明天(4月1日)上午7点30分前请于杭州客运中心集合,我们将乘坐宇通浙A2888客车,预计8点30分到达,游览西湖、浙大等地,当天18点返回。

请带好行李准时集合,祝旅途顺利!

6.解析:

解答扩展语句题,要注意结合所给词语,对句子内容做适当的扩展。

首先,应对所给句子划分句子成分,明确主、谓、宾结构,锁定扩展的关键词。

然后,针对句子内容,描述出一种情景。

就本题而言,“照耀”“小城”“小溪”是扩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添加描写性语言,描述出一种美好的画面。

另外,要注意修辞手法和字数方面的要求。

参考答案: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柔和的光线照耀在小溪的水面上,波光粼粼,远远望去,小溪就像一条金光闪闪的彩带,环绕在小城的周围,给小城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7、C(A项,强拉因果,原文的意思是中国油画这种艺术形式能够包容它的国际形式和它需要表达的内在民族记忆的冲突,不是说两者没有冲突;B项,只是“在革命意识形态占据支配地位之前”具有相同进程,另外,“油画艺术”应为“以徐悲鸿为代表的油画艺术”。

d“外国文化的影响是文意繁荣的前提”推理不严密,绝对化。

8、B(第二段,阐述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形成的原因是革命胜利后,革命胜利前,阐述的不是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形成的原因。

9、革命胜利前,从古典写实的再现的艺术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意象的表现的艺术,表达中国的民族记忆;革命胜利以后,受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绘画传统和苏联的革命现实主义影响,形成中国写实主义油画。

10、

(1)用比喻“像小偷一样”,动作描写“躲在水池后”形象地描绘出巴勒马南达庸俗萎琐的形象,与他以前庄重、虔诚、高尚的祭师形象形成强烈对比。

(2)用比喻“她恍如被雷电击中”,动作描写“垂下了头”,心理描写“霎那间她的眼前闪现出他可憎的面目”形象真切地表现出戈丽对巴勒马南达的失望。

(3)为下文写戈丽没有跟巴勒马南远走他乡,而选择了自杀的结局做了铺垫。

(答出1点2分,答出2点即给4分)

11、

(1)戈丽善良单纯,所以,当她丈夫巴勒斯因对她猜疑,对她做出种种反常的举动时,她却猜不透是为什么,直到丈夫找女仆当面质问时,戈丽才恍然大悟。

丈夫因嫉恨而死,她内心充满同情和自责。

她对师尊巴勒马南达也是诚心诚意,这些都表现出她的善良单纯。

(2分)

(2)她不能自信自强,对自己的命运缺乏掌控能力,从而导致了自己的悲剧命运。

她听从父亲的安排,即使结了婚也不去夫家,不和丈夫同甘共苦,这为她的婚姻留下了阴影。

婚后,面对丈夫的猜疑,她不能主动沟通化解矛盾。

丈夫死后,面对师尊变得庸俗的现状,她不能勇敢地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在绝望之下选择自杀。

(2分)

12、

(1)“解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她在丈夫的猜疑中痛苦地生活,希望解脱。

而去找了师尊信奉佛法,她以为皈依佛门就是找到了解脱。

但是当她发现师尊并不是她想象的那样崇高,而是对她丈夫的死毫无同情,只顾自己的情欲时,她崩溃了,选择了自杀,这是她最终的解脱。

(2分)

(2)“解脱”暗示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主人公的命运,最终选择自杀来解脱自己。

(2分)

(3)“解脱”揭示小说主旨,引发读者思考。

主人公一直渴望解脱,面对丈夫的无端猜疑,她寻求解。

她找到了师尊,以为皈依佛门就是一种解脱,能和崇高纯洁的师尊一起生活才是她解脱痛苦生活的希望。

但是师尊却表现出庸俗与自私的一面,使她痛苦万分选择了死亡来解脱。

小说主旨:

引发读者思考女性该如何解脱痛苦,获得生活的幸福。

(2分)

13、

(1)情节在结尾处突然逆转,在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上,与“欧亨利式”的结尾有暗合相通处。

读者都以为女主人公会与师尊离开,寻求自己的幸福,可是她竟然自杀了。

(2分)

(2)结尾出人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前文已经埋下了伏笔。

小说塑造了一个单纯善良的女主人公形象,并且也着意写了她发现师尊庸俗自私时的失望伤心。

(2分)

(3)结尾情节突转,引发了读者的思索更好地表现主旨。

主人公怎么会突然自杀了?

她为什么不同师尊一起离开?

女性到底该如何解脱不幸,找到自己的幸福之路?

更好地表现了主旨。

(2分)

14.A便:

此处翻译为“有利”

15.【答案】B

【解析】A因为。

B转折/承接。

C取独。

D表示……的人

16.【答案】D

17.【答案】

(1)时代不是圣人所能造就的,圣人能把握时势,不违背时势罢了。

(2)自夏商周起圣人用礼乐教化天下,曾经达到了刑罚可以搁置不用的程度,但是最终不能终止篡位弑君的祸患。

【解析】

(1)“时”“为”“失”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以”“已”各1分,“刑措不用”1分,句子通顺1分。

18.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19.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不舍,依依惜别之情。

开头两句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以景衬情,用苇花浪头染绘出秋天的肃静萧疏,渲染离别的哀伤。

(以景衬情1分,渲染1分,交代时间地点1分,情感1分)

20.赞同。

运用了虚写(联想、想象)的手法,诗人目送离去的友人,心中推想他今夜大概可以停泊金陵江边了,那时,耳边会传来一阵阵凄凉的失群大雁的叫声,诗人没有直接写自己送别时依依不舍,分别后惆怅独归,而是从友人的角度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担忧、对友人的不舍以及深深的眷恋之情,含蓄隽水。

(观点1分,手法1分,分析1分,情感1分)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