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高中襄城高中长葛一中三校联考学年高一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60424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7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许昌高中襄城高中长葛一中三校联考学年高一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河南省许昌高中襄城高中长葛一中三校联考学年高一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河南省许昌高中襄城高中长葛一中三校联考学年高一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河南省许昌高中襄城高中长葛一中三校联考学年高一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河南省许昌高中襄城高中长葛一中三校联考学年高一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许昌高中襄城高中长葛一中三校联考学年高一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

《河南省许昌高中襄城高中长葛一中三校联考学年高一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许昌高中襄城高中长葛一中三校联考学年高一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许昌高中襄城高中长葛一中三校联考学年高一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

河南省许昌高中襄城高中长葛一中三校联考学年高一期中化学试题doc

2015-2016学年河南省许昌高中、襄城高中、长葛一中三校联考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

1.如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  )

A.蒸馏、蒸发、萃取、过滤B.蒸馏、过滤、萃取、蒸发

C.萃取、过滤、蒸馏、蒸发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

【考点】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

【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试剂.

【分析】蒸馏烧瓶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两种液体的分离或难挥发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普通漏斗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固体和液体;

分液漏斗用来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或用来分离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混合物;

蒸发皿用于可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解答】解:

因蒸馏烧瓶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两种液体的分离或难挥发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即蒸馏;

因普通漏斗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固体和液体,即过滤;

因分液漏斗用来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或用来分离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混合物,即分液或萃取;

蒸发皿用于可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即蒸发,

所以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

蒸馏、过滤、分液或萃取、蒸发,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分离的原理和仪器,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

 

2.“钴酞菁(直径为1.5×10﹣9m)”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钴酞菁”分子恢复了磁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钴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

D.将磁性物质制成胶体粒子作为药物的载体,可在磁场作用下送到病灶处

【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

【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

【分析】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nm),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分散系,具有胶体的性质,具有丁达尔现象、能透过滤纸等性质.

【解答】解:

A.“钴酞菁”分子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

B.“钴酞菁”分子是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故B错误;

C.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nm)恢复了磁性,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故C正确;

D.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性物质有力的作用,可在磁场作用下送到病灶处,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胶体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即微粒直径大小和胶体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题目所给信息解题.

 

3.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

A.①吸收氨气制氨水(已知氨气极易溶解于水)

B.②制取少量蒸馏水

C.③检验Na2CO3溶液中是否混有Na2SO4

D.④配制200mL0.10mol•L﹣1盐酸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氨气极易溶于水;

B.蒸馏可得到蒸馏水;

C.胶头滴管不能插入试管内;

D.配制200mL溶液应用200mL容量瓶.

【解答】解:

A.氨气极易溶于水,漏斗口应用液面相平,故A错误;

B.水易挥发,蒸馏可得到蒸馏水,故B正确;

C.胶头滴管不能插入试管内,应悬于试管上方,故C错误;

D.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配制200mL溶液应用200mL容量瓶,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气体收集、物质分离与提纯以及离子检验等,侧重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原理的考查,注意装置的作用及实验的操作性、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4.某国外化学教材中有一张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

由图可知,

在该反应中是(  )

A.还原剂B.氧化剂C.氧化产物D.还原产物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由图可知,

在该反应中失去电子,失去电子的物质为还原剂,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

由图可知,

在该反应中失去电子,则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图中的信息及失去电子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还原剂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5.下列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100mL0.10mol•L﹣1NaCl溶液

B.10mL0.10mol•L﹣1AlCl3溶液

C.100mL0.5mol•L﹣1KClO3溶液

D.10mL0.2mol•L﹣1MgCl2溶液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

【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根据溶液中C(Cl﹣)=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化学式中氯离子个数,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解答】解:

A.100mL0.10mol•L﹣1NaCl溶液中C(Cl﹣)=C(NaCl)=0.1mol/L,故A错误;

B.10mL0.10mol•L﹣1AlCl3溶液中C(Cl﹣)=3C(AlCl3)=0.1mol/L×3=0.3mol/L,故B错误;

C.氯酸钾中不含氯离子,所以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故C错误;

D.10mL0.2mol•L﹣1MgCl2溶液中C(Cl﹣)=2C(MgCl2)=0.2mol/L×2=0.4mol/L,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根据溶液中C(Cl﹣)=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化学式中氯离子个数来解答即可.

 

6.下列逻辑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混合物和纯净物;氧化还原反应;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A、理解物质分类标准,依据分散系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

B、氧化还原反应依据元素化合价变化分类,吸热放热反应依据反应能量变化分类,分类方法不同;

C、钾盐钠盐是根据盐中所含阳离子进行分类的,碳酸盐是依据盐中所含阴离子进行分类,二者交叉;

D、混合物、单质、电解质、非电解质是四个不同概念;

【解答】解:

A、气溶胶包含在胶体中,故A错误;

B、吸热放热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钾盐和钠盐可以是碳酸盐,碳酸盐也可以是钠盐钾盐,故C错误;

D、混合物、单质、电解质、非电解质是四个不同概念,图中关系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分类的方法和依据,胶体和分散系,反应类型、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的分析判断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7.某无土栽培用的营养液要求KCl、K2SO4、NH4Cl三种固体原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4:

8,若用696gK2SO4配成1L营养液,关于该营养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需KCl和NH4Cl的质量分别为:

74.5g和428g

B.所配营养液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8mol/L

C.若用1000mL的容量瓶配制,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营养液浓度偏低

D.所用的容量瓶除检查是否漏水外,容量瓶要保持干燥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专题】溶液浓度的计算.

【分析】696gK2SO4的物质的量=

=4mol,KCl、K2SO4和NH4Cl三种固体原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4:

8,则n(KCl)=1mol,n(NH4Cl)=8mol.

A.再根据m=nM计算KCl和NH4Cl的质量;

B.溶液中n(K+)=n(KCl)+2n(K2SO4),再根据c=

计算K+的物质的量浓度;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液面在刻度线下方,所配溶液体积偏小,再根据c=

判断;

D.由于需要加水进行定容,容量瓶不干燥多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

【解答】解:

696gK2SO4的物质的量=

=4mol,KCl、K2SO4和NH4Cl三种固体原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4:

8,则n(KCl)=1mol,n(NH4Cl)=8mol.

A.则m(KCl)=1mol×74.5g/mol=74.5g,m(NH4Cl)=8mol×53.5g/mol=428g,故A正确;

B.溶液中n(K+)=n(KCl)+2n(K2SO4)=9mol,则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9mol/L,故B错误;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液面在刻度线下方,所配溶液体积偏小,根据c=

可知,所配溶液浓度偏大,故C错误;

D.所用的容量瓶需要检查是否漏水,由于需要加水进行定容,容量瓶不干燥多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故D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难度不大,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强碱性溶液中:

Na+、HCO3﹣、SO32﹣、K+

B.含大量Ca2+的溶液:

Cl﹣、Na+、CO32﹣、NO32﹣

C.pH>7的溶液中:

Mg2+、Br﹣、K+、Al3+

D.加入Fe能放出H2的溶液中:

Cl﹣、Mg2+、SO42﹣、K+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与OH﹣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B.与Ca2+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C.pH>7的溶液呈碱性,与OH﹣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D.加入Fe能放出H2的溶液呈酸性.

【解答】解:

A.HCO3﹣与O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CO32﹣与Ca2+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pH>7的溶液呈碱性,Mg2+、Al3+与O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加入Fe能放出H2的溶液呈酸性,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9.下列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失去多少电子化合价就升高几价,得到多少电子化合价就降低几价,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目相等.

【解答】解:

A、Mn元素化合价降低2价,应该是得到电子,氯元素化合价升高2价,应该是失去电子,故A错误;

B、S元素化合价由0降低为﹣2价,总共降低4价,得到4个电子,S元素从0价升高为+4价,总升高4价,共失去4个电子,得失电子守恒,故B正确;

C、根据化合价不能交叉的原则,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应从+5价降到0价,盐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应从﹣1价升高到0价,转移电子数是5mol,即

,故C错误;

D、氯酸钾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箭头应该是从O指向Cl,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难度中等,根据判断准化合价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子数目.

 

10.同种物质中同一价态的元素部分被氧化,部分被还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

A.MnO2+4HCl(浓)

MnCl2+2H2O+Cl2↑

B.3Br2+6KOH═5KBr+KBrO3+3H2O

C.2KNO3

2KNO2+O2↑

D.NH4NO3

N2O↑+2H2O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同一价态的元素部分被氧化,部分被还原,则反应中只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歧化反应,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

A.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A不选;

B.只有Br元素的化合价变化,部分被氧化,部分被还原,故B选;

C.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C不选;

D.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但N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1价,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1价,不符合题意,为归中反应,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中歧化反应、归中反应的考查,注意从化合价角度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  )

①CO32﹣+2H+═CO2↑+H2O

②Ba2++2OH﹣+2H++SO42﹣═BaSO4↓+2H2O

③Ag++Cl﹣═AgCl↓

④Fe+Cu2+═Fe2++Cu.

A.①③B.②④C.②③D.没有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①CO32﹣+2H+═CO2↑+H2O,可以表示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可溶性盐;

②Ba2++2OH﹣+2H++SO42﹣═BaSO4↓+2H2O,可表示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或者氢氧化钡与可溶性硫酸氢盐;

③Ag++Cl﹣═AgCl↓,表示硝酸银与盐酸或者可溶性氯化物反应;

④Fe+Cu2+═Fe2++Cu,表示铁与可溶性铜盐反应.

【解答】解:

①CO32﹣+2H+═CO2↑+H2O,可以表示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可溶性盐,能够表示一类反应,故不选;

②Ba2++2OH﹣+2H++SO42﹣═BaSO4↓+2H2O,可表示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或者氢氧化钡与硫酸氢钠反应,能够表示一类反应,故不选;

③Ag++Cl﹣═AgCl↓,表示硝酸银与盐酸或者可溶性氯化物反应,能够表示一类反应,故不选;

④Fe+Cu2+═Fe2++Cu,表示铁与可溶性铜盐反应,能够表示一类反应,故不选;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离子方程式的意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酸碱中和反应均可表示为:

OH﹣+H+═H2O

B.碳酸氢钠溶液与烧碱溶液混合:

HCO3﹣+OH﹣═CO32﹣+H2O

C.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H++SO42﹣+Ba2++OH﹣═BaSO4↓+H2O

D.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Ag+═Ag+Cu2+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H++OH﹣=H2O只表示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的反应;

B.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C.离子个数配比不符合物质结构;

D.电荷不守恒.

【解答】解:

A.H++OH﹣=H2O只表示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的反应,硫酸和氢氧化钡之间的反应:

2H++SO42﹣+Ba2++2OH﹣=BaSO4↓+2H2O,不能用H++OH﹣=H2O表示,故A错误;

B.碳酸氢钠溶液与烧碱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

HCO3﹣+OH﹣═CO32﹣+H2O,故B正确;

C.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

2H++SO42﹣+Ba2++2OH﹣═BaSO4↓+2H2O,故C错误;

D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离子方程式:

Cu+2Ag+═2Ag+Cu2+,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反应实质是解题关键,注意离子反应必须遵循客观事实、遵循原子个数、电荷数守恒规律,题目难度不大.

 

13.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铁制菜刀生锈

B.氢氧化钠的表面发生潮解

C.铜制饰品上出现绿色斑点[Cu2(OH)2CO3]

D.水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可抗氧化和防衰老,多吃水果好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发生的反应中,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

A.生锈时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潮解为物理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故B选;

C.现绿色斑点,Cu元素的化合价升高,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维生素C可抗氧化和防衰老,利用维生素C的还原性,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重化学与生活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14.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磺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的反应为:

S+2KNO3+3C=K2S+N2↑+3CO2↑.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中,S和KNO3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lN2需转移6mol电子

C.CO2的摩尔质量为44g

D.反应中的C若用石墨代替,石墨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S+2KNO3+3C=K2S+N2↑+3CO2↑中,S、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

A.S、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上述反应中,S和KNO3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故A正确;

B.每生成1mollN2,由反应可知3molC反应,由C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转移3mol×(4﹣0)=12mol电子,故B错误;

C.CO2的摩尔质量为44g/mol,故C错误;

D.石墨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及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5.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

①2Fe2++Br2═2Fe3++2Br﹣,②2Br﹣+Cl2═Br2+2Cl﹣,③2Fe3++2I﹣═2Fe2++I2.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元素在反应①和③中均被氧化

B.反应②中当有1molCl2被还原时,有2molBr﹣被氧化

C.氧化性强弱顺序:

Cl2>Br2>I2>Fe3+

D.还原性强弱顺序:

I﹣>Br﹣>Fe2+>Cl﹣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①2Fe2++Br2═2Fe3++2Br﹣中,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B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②2Br﹣+Cl2═Br2+2Cl﹣中,Br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③2Fe3++2I﹣═2Fe2++I2中,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来解答.

【解答】解:

A.Fe元素在反应①中被氧化,在③中被还原,故A错误;

B.反应②中当有1molCl2被还原时,由电子守恒可知,有2molBr﹣被氧化,故B正确;

C.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氧化性为Cl2>Br2>Fe3+>I2,故C错误;

D.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还原性为I﹣>Fe2+>Br﹣>Cl﹣,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及氧化还原反应中规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6.用0.1mol/L的Na2SO3溶液30mL,恰好将2×10﹣3mol的XO4﹣还原,Na2SO3被氧化为Na2SO4,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

A.+1B.+2C.+3D.+4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该反应中Na2SO3为还原剂,SO32﹣中的S被氧化,变为SO42﹣,XO4﹣为氧化剂,其中X元素化合价降低,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计算.

【解答】解:

该反应中Na2SO3为还原剂,SO32﹣中的S被氧化,变为SO42﹣,化合价从+4升到+6价失电子数=0.1mol/L×0.03L×2=0.006mol,

XO4﹣为氧化剂,其中X元素化合价降低,开始为+7价,得失电子守恒得电子数

=3,可见X元素化合价变化为3,即从+7价降到+4价.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守恒思想的应用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越高,氧化性越强

B.物质失去电子数目越多,还原性越强

C.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置换反应一定有电子转移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A、Cl在+7价时其氧化性不如+1价;

B、失去电子数目越容易而不是越多,还原性越强;

C、元素化合价可以升高得到游离态单质,也可以降低得到游离态单质;

D、置换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解答】解:

A、高氯酸中的氯+7价,不如次氯酸中+1价的氯氧化性强,故A错误;

B、失去电子数目越容易而不是越多,还原性越强,故B错误;

C、元素化合价可以升高得到游离态单质,如非金属单质的生成,实验室制氯气;也可以降低得到游离态单质,如金属单质制备,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单质,故C错误;

D、置换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所以肯定有化合价变化,则一定有电子转移,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分析和概念应用,主要是氧化还原反应类型的分析判断,题目较简单.

 

18.M2O7x﹣离子和S2﹣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

M2O7x﹣+3S2﹣+14H+=2M3++3S↓+7H2O,则M2O7x﹣离子中M的化合价是(  )

A.+2B.+3C.+4D.+6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M2O7x﹣+3S2﹣+14H+=2M3++3S↓+7H2O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M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利用电子守恒计算.

【解答】解:

M2O7x﹣+3S2﹣+14H+=2M3++3S↓+7H2O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M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设M2O7x﹣中M元素的化合价为n,

由电子守恒可知,

2×(n﹣3)=3×[0﹣(﹣2)],

解得n=+6,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明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及电子守恒即可解答,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9.在标准状况下有:

①6.72LCH4 ②3.01×1023个氯化氢分子 ③13.6g硫化氢 ④0.2mol氨气.四种气体中含有的氢原子数大小顺序为(  )

A.①>③>④>②B.②>③>④>①C.①>④>②>③D.②>③>①>④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n=

=

=

计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结合分子式计算氢原子的物质的量,由N=nNA可知,原子物质的量越大原子数目越多,据此判断.

【解答】解:

①6.72LCH4的物质的量为

=0.3mol,氢原子物质的量为:

0.3mol×4=1.2mol,

②3.01×1023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0.5mol,氢原子物质的量为:

0.5mol×1=0.5mol;

③13.6g硫化氢的物质的量为

=0.4mol,氢原子物质的量为:

0.4mol×2=0.8mol;

④0.2mol氨气(NH3),氢原子物质的量为:

0.2mol×3=0.6mol,

所以氢原子数①>③>④>②,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0.X、Y、Z、W均为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