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目标变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899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目标变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德育目标变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德育目标变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德育目标变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德育目标变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育目标变迁.docx

《德育目标变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目标变迁.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育目标变迁.docx

德育目标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德育目标的变迁*

刘 兰,陈 澄,姚 荔

(华东师范大学 地理系,上海 200062)

摘要:

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是地理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方向。

建国后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德育目标经过数次修改,由比较单一的政治目标到现在多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反映了我国地理教学中德育的发展方向。

21世纪的地理课程标准中将德育目标进一步丰富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将其归为地理课程的“终极目标”,显然,德育在地理新课程中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

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德育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刘兰(1975— ),女,吉林四平人,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理课程与教学论;陈澄(1944—),上海市人,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姚荔(1977—),安徽凤阳人,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德育目标是地理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方向。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理课程标准(又名地理教学大纲)先后进行了多次修改,其中的德育目标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试把其分为五个阶段做一探讨。

一、起步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6年颁布了第一部新中国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这部大纲中的德育目标成为新中国地理教育中德育发展的基础。

以这部大纲为起点,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德育发展步入“起步阶段”。

1956年《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中的德育目标是:

“帮助他们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使他们受到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能以无限忠诚献身于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于保卫世界和平事业。

这部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奠定了新中国地理教育中德育的基础,但是,这部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表现出高度政治化和成人化的特点。

“1953年到1957年是我国地理教育的‘兴旺时期’”。

[1]但同时也是比较教条地全面学习苏联的阶段,由于受政治背景的影响,伴随着社会的阶级斗争和思想改造运动,地理课程的德育目标也变成了纯粹的政治目标,所要达到的要求也比较高。

这一时期由于“中学教育对全面发展的教育认识不足”,[2]致使地理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也较为单一。

如,在“外国经济地理”和“中国经济地理”的课程目标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尊重各大小民族,保卫本民族政治、经济独立的精神,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中国经济地理的教学,还应该在高级中学一年级外国经济地理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等等。

在朝鲜战争刚刚结束的社会背景下,我国中小学课程仍然保留着战争过后的痕迹,保卫世界和平也是地理教育的德育目标之一。

例如,这部大纲提出“以无限忠诚献身于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于保卫世界和平事业。

二、初步发展阶段

1963—1985年,我国共颁布了三部地理教学大纲:

1963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和1980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1980年教学大纲是在1978年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修订的,这里着重介绍前两部大纲中的德育目标。

本文将这一时期的德育目标划分为“初步发展阶段”。

(一)1963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中的德育目标规定:

“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战胜自然、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雄心。

经历了1958年的教育大革命(实际上是“一种教育大跃进”)后,[3]1961年开始教育调整。

在此背景下,1963年制订的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有如下特点。

1.要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在这部教学大纲中,改变了原来用纯粹“政治”目标替代德育目标的倾向,强调了“地理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统一的。

”“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用正确的观点统率材料,把地理知识讲清楚。

正确的观点要贯串在地理材料之中,而不是附加于地理材料之外。

一般不要把地理课讲成政治课。

”这次修订纠正了1958年教育改革所走的弯路,即本着“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把地理课变成了“时事课”“劳动技术课”,同时也纠正了严重的“教条主义”等错误做法。

2.突出“人类中心论”的观点

地理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一样,受当时前苏联“修正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内部日趋明显的“路线斗争”背景影响,显出较强的意识形态色彩。

在这部教学大纲中,删去了1956年大纲中提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一时期,十分突出“人类中心论”的观点,突出强调人的智慧、力量、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成果,将人类的中心地位和重大作用过分、不当地夸大,这个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定位为“可以战胜自然、改造自然”,很少甚至回避由于人类不合理地改造自然所产生的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所以在地理课程中的德育目标就提出了“战胜自然”的要求,这与当时社会的“亩产万斤粮”的浮夸之风相关联。

(二)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的德育目标规定:

“培养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无产阶级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

1978年的教学大纲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制订的首部地理教学大纲,其德育目标体现了如下特点。

1.纠正了“文革”时期地理教育德育目标混乱的现象

在1978年的教学大纲中提出:

“讲述地理环境必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选择教材、组织教材、阐述教材,不能陷入资产阶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泥坑。

”“世界地理教学应贯彻毛泽东同志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精神,使学生对全球有个战略概念。

”这里仍然强调了“不要脱离地理知识,把地理课讲成时事或生产技术课。

”1978年“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这部教学大纲对纠正“文革”时期在地理教学中的混乱现象起了重大作用,这一次修订的德育目标继承了“培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的雄心壮志”等目标,再一次提出了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其德育目标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2.体现出浓重的时代色彩

这部教学大纲的德育目标总体来说仍然比较笼统、概括,另外由于受政治环境的影响,也难免留下时代烙印,体现出较浓重的时代色彩。

例如,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仍然没有摆脱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特征,提出“从全国地理的角度,阐明利用、改造自然的一些问题,讲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征服自然的美好远景,以激励学生向自然开战的雄心壮志。

三、发展阶段

1986—1991年,我国共颁布了三部地理教学大纲:

1986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1988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初审稿)》、1990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修订本)》,三者的德育目标差异不大,这里以1986年教学大纲为例,介绍这一时期德育目标的特点。

本文将这一时期的德育目标划分为“发展阶段”。

1986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是:

“中学地理教学应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有关的政策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的教育。

此外,还应结合乡土地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使他们树立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雄心壮志。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地理课程中的德育目标一改过去空洞、笼统、拔高、脱离实际的现象。

体现了实事求是、切合实际的原则,德育目标得到丰富和发展,这为德育目标的实施提供了可操作性的依据。

1986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显地体现出新思想,与之前相比,它的德育目标变化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明确提出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的教育

在这部教学大纲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正确阐明人际关系”,提出了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的教育,提出“我们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正确阐明地理各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以及人类发展与环境对立统一的关系。

”并使学生了解“人类应如何利用环境和保护环境,趋利避害,使地理环境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方向发展。

”以上这些思想实际上纠正了以前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中存在的“征服自然”“向自然开战”等不和谐观念。

(二)贯彻了“三个面向”的原则

邓小平在1983年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成为此后中国教育不可动摇的指导原则。

[4]“三个面向”的原则在这部教学大纲中也有所体现,“地理教学内容要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以先进的地理科学知识,我国和世界的地理状况,以及发展变化的观点教育学生,培养他们成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社会主义公民。

(三)利用乡土地理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这部教学大纲的“乡土地理”部分提出:

“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要使学生知道,我国每个人的家乡都是伟大祖国的一部分。

要使他们从小树立起为建设美好的家乡,为祖国富强和人民富裕而献身的志向。

”这是在我国的地理教学大纲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要从乡土地理角度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这实际上丰富了爱国主义的内涵,也从实际教学的角度提出了可操作性的要求,比以往的“过高”的难以操作的德育目标有了较大的改进。

(四)德育目标分了不同层次

在这部教学大纲中,对各个年级的地理教学都提出了不同的教学要求,即大纲将总的德育目标进行了分解,使德育目标分了层次,根据不同年级,分阶段提出了一些比较具体的德育目标,这比从前笼统、泛泛的德育目标确实“降调”了许多,使德育目标在教学中也容易达成。

一方面,德育目标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逐步提高。

例如,初中一年级的“中国地理”部分,要求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人地协调观点,懂得“合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激发学生为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献身的理想和决心。

”而在初中二年级“世界地理”部分,则要求“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根据地理事实材料,地理的基本概念,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演变、分布规律和各地理要素相互制约的关系,对世界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些地理事象具有初步分析的能力”,使学生受到“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的教育”。

在“高中地理”部分,1986年大纲中提出,要“结合有关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全球观念以及有关的国情国策教育,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

除了以上所述的德育目标分层次以外,1986年的教学大纲在德育目标的表述上,运用了一系列具有递进关系的动词“初步懂得”“受到……的教育”“树立……观”;内容的表述上也分别用了:

“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分析地理事象、“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等层层递进的语句,体现了大纲的客观要求,即随着年龄增长、知识内容的变化,德育目标也要随之变化。

四、深化阶段

1992—2000年,我国共颁布了四部地理教学大纲: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供实验用)》、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本文将这一时期的德育目标划分为“深化阶段”。

(一)1992年、1996年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及其特点

1992年的大纲中提出的德育目标是:

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和国策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的精神;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要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