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CAZAVI详细说明书与重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58412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射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CAZAVI详细说明书与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注射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CAZAVI详细说明书与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注射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CAZAVI详细说明书与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注射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CAZAVI详细说明书与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注射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CAZAVI详细说明书与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射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CAZAVI详细说明书与重点.docx

《注射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CAZAVI详细说明书与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射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CAZAVI详细说明书与重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注射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CAZAVI详细说明书与重点.docx

注射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CAZAVI详细说明书与重点

注射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CAZ-AVI

商品名:

思福妥

英文名:

CeftazidimeandAvibactamSodiumforInjection

汉语拼音:

ZhuSheYongTouBaoTaDingAWeiBaTanNa

【成份】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头孢他啶五水合物(相当于头孢他啶C22H22N6O7S2 2.0g)和阿维巴坦钠(相当于阿维巴坦C7H11N3O6S0.5g)。

头孢他啶五水合物:

化学名称:

(6R,7R)-7-[[(2-氨基-4-噻唑基)-[(1-羧基-1-甲基乙氧基)亚氨基]乙酰基]氨基]-2-羧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3-甲基吡啶鎓内盐五水合物。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

C22H32N6O12S2分子量:

636.7

阿维巴坦钠:

化学名称:

[(2S,5R)-2-氨基甲酰基-7-氧代-1,6-二氮杂双环[3.2.1]-辛烷-6-基]硫酸钠。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

C7H10N3O6SNa分子量:

287.23辅料:

无水碳酸钠。

【性状】

本品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

【适应症】

1、复杂性腹腔内感染(cIAI):

本品适用于联合甲硝唑治疗18岁及以上患者中由下列对本品敏感的革兰阴性菌引起的复杂性腹腔内感染: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阴沟肠杆菌、产酸克雷伯菌、弗氏柠檬酸杆菌复合体和铜绿假单胞菌。

2、医院获得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HAP/VAP):

本品适用于治疗18岁及以上患者中由下列对本品敏感的革兰阴性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粘质沙雷菌、奇异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

3、在治疗方案选择有限的成人患者中治疗由下列对本品敏感的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本适应症是基于头孢他啶单独用药的经验以及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关系的分析。

具有丰富治疗感染性疾病经验的医生方可使用本品用于本适应症的治疗。

为了减少耐药细菌的出现并维持本品及其他抗菌药物的有效性,本品仅适用于治疗确诊或高度怀疑由敏感细菌所致的感染。

应当依据新的培养和药敏结果选择或调整药物。

在缺乏此类数据的情况下,当地流行病学和耐药性分析可能有助于经验性选择治疗。

【规格】

2.5g(C22H22N6O7S2 2.0g与C7H11N3O6S0.5g)

【用法用量】

剂量:

表1中显示了估计肌酐清除率(eCrCL)≥51mL/min患者中推荐的静脉给药剂量1(见【注意事项】和【药代动力学】)。

特殊人群

老年人:

老年人无需调整剂量(见【药代动力学】)。

肾功能损伤患者:

轻度肾功能损伤患者无需调整剂量(51mL/min≤eCrCL≤80mL/min)(见【药代动力学】)。

表2中显示了eCrCL≤50mL/min患者的推荐剂量调整,对于肾功能处于变化中的患者,应至少每天监测CrCL,并相应地调整本品剂量(见【注意事项】和【药代动力学】)。

功能损伤患者:

肝功能损伤患者无需调整剂量(见【药代动力学】)。

儿童群体:

尚未确立在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给药方式:

静脉输注120分钟,输液体积为100ml。

给药前复溶和稀释的说明如下:

特殊处置和其他操作注意事项。

本品必须用注射用水复溶,复溶后的浓缩液应立即稀释使用。

复溶溶液为淡黄色,且无颗粒。

应使用标准的无菌技术配制溶液和给药。

1、将注射器针头插入小瓶,并注射10ml无菌注射用水。

2、抽出针头,并摇晃小瓶直至溶液澄清。

3、在药品溶解前不要插入针头放气。

溶解后再将针头插入小瓶以释放内部压力。

4、立即将所配溶液(约12.0ml)全部转移至输液袋中。

根据头孢他啶和阿维巴坦的含量分别为167.3mg/ml和41.8mg/ml,将适当体积的溶液转移至输液袋中可获得减低的剂量。

6.0ml或4.5ml溶液可分别获得1.25g(1g/0.25g)或0.94g(0.75g/0.19g)的剂量。

为了保持药物的无菌性,药物溶解前不要将放气针插进瓶内。

装有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粉末的小瓶应用10ml无菌注射用水复溶,然后摇晃直至内容物溶解。

输液袋可能含有下列成分:

注射用氯化钠溶液(9mg/ml,0.9%)、注射用葡萄糖溶液(50mg/ml,5%)、注射用葡萄糖氯化钠溶液(葡萄糖25mg/ml,2.5%和氯化钠4.5mg/ml,0.45%)或乳酸林格氏液。

根据患者的体积要求,可使用100ml的输液袋准备输液。

开始复溶至静脉输液的配制完成之间的总时间间隔不应超过30分钟。

不得将本品与上所述药物之外的药物混合。

每瓶仅供单次使用。

任何未用完的药品或废料应根据当地的要求进行处置。

【不良反应】

以下不良反应的详细讨论见注意事项一节:

·超敏反应(见【注意事项】)。

·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见【注意事项】)。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见【注意事项】)。

临床研究经验

在本品的III期临床试验中,治疗组中观察到了发生率<1%的焦虑、低钾血症、肾结石不良事件,但无证据表明与应用本品有明显因果关系。

【禁忌】

对活性物质或【成份】项中列出的任何辅料过敏者。

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过敏者。

对其他类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单酰胺菌素或碳青霉烯类)的严重超敏者(例如速发过敏反应、严重的皮肤反应)。

【注意事项】

超敏反应:

在接受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曾报告发生严重或偶尔致命的超敏反应(速发过敏反应)或严重的皮肤反应。

在开始本品治疗前,仔细询问之前对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或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超敏反应史。

已明确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之间存在交叉过敏,故对青霉素或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的患者应谨慎用药。

如果在使用本品时出现过敏,应停止用药。

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

几乎所有全身用抗菌药(包括本品)均报告过CDAD,其严重程度可表现为轻度腹泻至致命性肠炎。

抗菌药物治疗可引起结肠正常菌群的改变,导致艰难梭菌的过度生长。

艰难梭菌产生的毒素A和B促使CDAD的病情恶化。

产生剧毒的艰难梭菌株会引起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因为对这些感染抗菌药物治疗可能无效,并有可能需要结肠切除。

对于在本品给药期间或之后出现腹泻的患者应考虑此诊断(见【不良反应】)。

由于曾经有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之后超过2个月发生CDAD的报道,因此需仔细询问病史。

应考虑停用本品治疗,且进行特定的艰难梭菌治疗。

不能使用抑制消化道蠕动的药品。

酌情控制体液和电解质水平,补充蛋白质摄入,监控艰难梭菌的抗菌治疗,并在有临床指征时进行外科评估。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接受头孢他啶治疗的患者,特别是有肾功能损伤的患者,曾报告了癫痫发作、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NCSE)、脑病、昏迷、扑翼样震颤、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肌阵挛。

按照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见【用法用量】)。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抗菌谱:

头孢他啶对大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的活性低或无活性。

如果已知或疑似这些病原菌也与感染过程有关,应与其他抗菌药物联用。

阿维巴坦的抑菌谱中含有抑制许多使头孢他啶失活的酶,包括AmblerA类β-内酰胺酶和C类β-内酰胺酶。

阿维巴坦不会抑制B类酶(金属β-内酰胺酶),并且不能抑制多种D类酶。

非敏感菌:

延长给药时间可能导致非敏感菌(如肠球菌、真菌)的过度生长,可能需要中断治疗或其他适当的措施。

耐药菌的产生:

在未确诊或并非高度怀疑细菌感染的情况下,使用本品可能对患者无益,还会增加产生耐药菌的风险(见【适应症】)。

肾功能损伤:

头孢他啶和阿维巴坦通过肾脏清除,因此,需按照肾功能损伤的程度降低剂量(见【用法用量】)。

偶有报告肾功能损伤患者,因未降低头孢他啶的使用剂量,而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包括震颤、肌阵挛、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惊厥、脑病和昏迷。

在肾功能损伤患者中,建议密切监测eCrCL。

在某些患者中,根据血清肌酐估计的肌酐清除率变化很快,尤其是在治疗感染的早期。

基线30mL/min?

CrCL≤50mL/min的cIAI患者中在治疗剂量不足时曾有临床疗效降低

一项III期cIAI临床试验中,与CrCL>50mL/min的患者相比,基线30mL/min?

CrCL≤50mL/min的患者临床治愈率较低(表4)。

与接受美罗培南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本品联合甲硝唑治疗的患者临床治愈率降低更显著。

该亚组中,本品治疗患者的日剂量比针对30mL/min?

CrCL≤50mL/min患者的当前推荐剂量低33%。

III期cUTI临床试验或III期HAP/VAP临床试验中,在基线中度肾功能损伤(30mL/min?

CrCL≤50mL/min)患者中未观察到临床疗效降低。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

风险总结:

尚未在孕妇中进行具有充分且良好对照的本品、头孢他啶或阿维巴坦研究。

大鼠中头孢他啶和阿维巴坦给药剂量为人用临床推荐剂量的40和9倍时未引起致畸性。

兔中本品暴露量为人用临床剂量所引起暴露量的2倍时未影响胚胎-胎仔发育。

尚不清楚在目标人群中的重大出生缺陷和流产的背景风险。

在普通人群中重大出生缺陷的背景风险为2~4%,临床认可的妊娠流产背景风险为15~20%。

由于动物生殖研究的结果并非总能准确预测人类的反应,所以本品只有在明确需要的时候才能在妊娠期使用。

数据:

动物数据见【药理毒理】

哺乳期妇女

风险总结:

头孢他啶可少量进入人乳汁中。

尽管研究表明阿维巴坦可分泌到大鼠乳汁中,但尚不清楚其是否也进到人乳汁中。

尚无信息表明头孢他啶和阿维巴坦影响母乳哺养婴儿或母乳产量。

母乳喂养的发育和健康获益须结合产妇对本品的临床需求及本品或产妇基础疾病对母乳喂养婴儿的任何潜在副作用综合考虑。

数据:

一项出生前和出生后研究中,大鼠接受高达825mg/kg/天阿维巴坦(11倍人体暴露量[AUC])IV给药后观察到,仔鼠中的阿维巴坦暴露量相比母鼠较微小。

在出生后第7天(PND7),从仔鼠和乳汁中均检出阿维巴坦。

生育力:

尚未研究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对人生育力的影响。

尚无头孢他啶动物试验的数据。

动物试验显示,阿维巴坦对生育力无有害作用。

【儿童用药】

尚未确立在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老年患者用药】

在II和III期临床试验中(2024例),本品治疗组≥65岁患者占32.7%(661/2024例),其中≥75岁占15.5%(314/2024例)。

在II和III期cIAI临床试验整合分析中,本品治疗组≥65岁患者占19.6%(168/857例),其中≥75岁占7.1%(61/857例)。

2个治疗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且在年龄较大患者(≥65岁)中较高。

在一项名为RECLAIM的全球cIAI试验中,改良意向性治疗(MITT)人群中本品联合甲硝唑治疗组和美罗培南组的≥65岁患者临床治愈率分别为74.8%(89/119例)和76.4%(94/123例),临床可评价(CE)人群中本品联合甲硝唑治疗组和美罗培南组的≥65岁患者临床治愈率分别为89.9%(80/89例)和87.2%(75/86例)。

在一项名为RECLAIM3的亚太地区cIAI试验中,本品联合甲硝唑治疗组和美罗培南组的≥65岁患者在治愈访视(TOC)时,CE人群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3.8%(30/32例)和92.9%(39/42例)。

III期cUTI临床试验中,本品治疗组≥65岁患者占30.7%(157/511例),其中≥75岁占15.3%(78/511例)。

2个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且在年龄较大患者(≥65岁)中较低。

在III期cUTI临床试验的≥65岁患者中,本品治疗组和多利培南组的第5天症状消退率分别为66.1%(82/124例)和56.6%(77/136例)。

在治愈检查(TOC)访视时,2组中≥65岁患者的合并有效率(微生物学治愈率和症状缓解率)分别为58.1%(72/124例)和58.8%(80/136例)。

III期HAP/VAP临床试验中,本品治疗组≥65岁患者占54.1%(236/436例),其中≥75岁占29.6%(129/436例)。

≥65岁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65岁患者相似。

2个治疗组≥65岁患者的28天全因死亡率相似(本品组和美罗培南组分别为12.7%[29/229例]和11.3%[26/230例])。

头孢他啶和阿维巴坦主要通过肾脏排泄,故肾功能减退患者的不良反应风险可能更高。

由于老年患者的肾功能减退可能性较大,故在剂量选择时应谨慎且应密切监测肾功能。

相对于年轻健康受试者,单次给予老年健康受试者相同剂量阿维巴坦时的暴露量高17%,这可能与老年受试者的肾功能减退有关。

应根据肾功能调整老年患者的剂量(见【用法用量】和【药代动力学】)。

【药物过量】

由于本品含头孢他啶成分,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过量可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包括脑病、抽搐和昏迷。

如果出现用药过量,停用本品,并进行一般支持治疗。

可以通过血液透析清除头孢他啶和阿维巴坦。

在接受了1g头孢他啶给药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中,4小时血液透析后透析液中的平均总体回收率为给药剂量的55%。

在接受100mg阿维巴坦给药的ESRD患者中,4小时血液透析后透析液中的平均总体回收率为给药剂量的55%。

无有关使用血液透析处理本品用药过量的临床信息。

【临床试验】

复杂性腹腔内感染

全球RECLAIM研究:

在2项相同的随机、多中心、多国、双盲研究中(RECLAIM1和RECLAIM2,合称RECLAIM),共1058例复杂性腹腔内感染成人患者(定义为需要手术干预,且从空腔脏器延伸到腹膜间隙的感染)随机入组并接受治疗,比较头孢他啶/阿维巴坦(2000mg头孢他啶和500mg阿维巴坦)联合甲硝唑(500mg)每8小时一次120分钟静脉输注给药,与美罗培南(1000mg)每8小时一次30分钟静脉输注给药。

治疗持续时间为5~14天。

MITT人群包括符合cIAI疾病定义并接受至少1次研究药物给药的所有患者。

CE人群包括有适当cIAI诊断的患者,排除菌种预期一般对两种研究药物无反应的患者(如鲍曼不动杆菌或窄食单胞菌属)和/或发生影响疗效评估的重要方案违背的患者。

主要疗效终点是治愈检查(TOC)访视时的临床疗效,以CE和MITT患者作为协同主要分析人群,见下表5。

表6针对需氧型革兰阴性菌,按病原菌总结了微生物学改良意向性治疗(mMITT)人群在TOC时的临床治愈率。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

1)作用机制:

头孢他啶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后可抑制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合成,导致细菌细胞裂解和死亡。

阿维巴坦是一种非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酶形成不易水解的共价加合物后起作用。

阿维巴坦可抑制AmblerA类和C类β-内酰胺酶和某些D类β-内酰胺酶,包括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KPC和OXA-48碳青霉烯酶,以及AmpC酶。

阿维巴坦不会抑制B类酶(金属β-内酰胺酶),并且不能抑制多种D类酶。

2)耐药性:

可能影响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细菌耐药机制包括突变性或获得性青霉素结合蛋白、外膜通透性降低、主动外排机制以及β-内酰胺酶对阿维巴坦的抑制作用耐受而导致头孢他啶水解。

交叉耐药性:

未见本品与其他类别抗菌药物的交叉耐药性。

某些对其他头孢菌素类药物(包括头孢他啶)和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分离株可能对本品敏感。

3)与其它抗菌药物联用的抗菌活性:

体外联合用药研究显示头孢他啶/阿维巴坦与甲硝唑、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无协同或拮抗作用。

已有体外试验数据显示本品对下列细菌的90%以上相似属或微生物组分离株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为≤8μg/mL,但其临床意义不明,尚未在具有充分且良好对照的临床试验中证实本品治疗此类细菌所致临床感染的疗效。

5)药代动力学/药效关系:

研究表明头孢他啶对特定病原菌的抗菌活性与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PK-PD参数%fT>MIC(即游离药物浓度保持高于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占给药间期百分比)的相关性最高。

对于阿维巴坦,相关的PK-PD指数是%fT>CT(即游离药物浓度保持高于阈浓度的时间占给药间期百分比)。

6)药敏试验方法:

适用时,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应提供当地医院和诊所所用抗菌药物体外药敏试验结果的定期累积报告,其中应描述医院和社区获得性病原体的药敏概况。

这些报告应有助于医生选择用于治疗的抗菌药物。

稀释法:

通常采用定量方法测定抗菌药物的MIC值。

MIC值可用于估计细菌对于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应采用标准化试验方法(肉汤或琼脂)确定MIC值。

头孢他啶联合固定浓度4μg/mL阿维巴坦给药的MIC值应通过系列稀释确定。

MIC值应该根据表15中的标准进行判读。

【药代动力学】

在肾功能正常的健康成人男性受试者中,单次或多次静脉输注本品2小时(每8小时1次)后的头孢他啶和阿维巴坦药代动力学参数平均值总结见表17。

本品单次与多次给药后的头孢他啶和阿维巴坦药代动力学参数值相似,且与头孢他啶或阿维巴坦单独给药结果也相似。

孢他啶的Cmax和AUC呈剂量比例性。

在研究的剂量范围(50~2000mg)内,单次IV给药后阿维巴坦药代动力学特征呈近似线性。

在肾功能正常的健康成人中,连续11天多次静脉输注本品(每8小时1次)后未观察到头孢他啶或阿维巴坦有明显蓄积。

分布:

头孢他啶与血浆蛋白结合率<10%。

蛋白结合的程度不依赖于浓度。

阿维巴坦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很低(5.7~8.2%),且与在浓度范围0.5~50mg/L内体外测定的结果相似。

在健康成人中,连续11天多次静脉输注本品(每8小时1次)后,头孢他啶和阿维巴坦的稳态分布容积分别为17和22.2L。

健康男性受试者连续3天多次输注本品(每8小时1次,每次输注2小时)后,支气管上皮内衬液与血浆中阿维巴坦Cmax和AUC0-tau的平均比值为35%。

支气管上皮内衬液与血浆中头孢他啶Cmax和AUC0-tau的平均比值分别为26%和31%。

头孢他啶很少透过完整的血脑屏障。

如果出现脑膜炎症,脑脊液(CSF)中头孢他啶的浓度可达4~20mg/L或更高。

临床上尚未研究阿维巴坦的血脑屏障透过情况。

然而,在有脑膜炎症的兔中,头孢他啶和阿维巴坦的CSF暴露量分别为血浆中AUC的43%和38%。

头孢他啶易进入胎盘,并且可进入乳汁。

代谢:

头孢他啶大部分(80~90%剂量)以原型形式清除。

在人肝脏制备物(微粒体和肝细胞)中没有观察到阿维巴坦的代谢。

单次静脉输注0.5g14C-标记的阿维巴坦后,在人血浆和尿液中阿维巴坦原形药是主要的药物相关性成分

排泄:

头孢他啶和阿维巴坦均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静脉输注头孢他啶后,在24小时内约80~90%剂量以原型形式通过肾脏排泄。

单次静脉输注0.5或1g后,前2小时内约50%剂量可在尿液中回收。

此外,20%剂量在给药后2~4小时内排泄,还有约12%剂量在4~8小时后在尿液中排出。

头孢他啶通过肾脏的清除导致尿液中浓度较高。

头孢他啶的平均肾清除率约为100mL/min。

计算的血浆清除率约为115mL/min,这表明头孢他啶几乎完全通过肾脏清除。

单次静脉输注0.5g放射标记的阿维巴坦后,在尿液中回收了平均97%的放射活性,且在给药后12小时内回收了超过95%的放射活性。

给药后96小时内在粪便中回收了平均0.20%的总放射活性。

给药后96小时内在尿液中回收了平均85%的阿维巴坦原形药,且在开始输注后2小时内回收了50%。

肾清除率为158mL/min,高于肾小球滤过率,这表明除了肾小球滤过以外肾小管主动分泌也促进阿维巴坦的排泄。

肾功能损伤患者:

头孢他啶几乎仅通过肾脏清除,因而肾功能损伤患者血浆中头孢他啶的半衰期显著延长。

与肾功能正常(CrCL>80mL/min,n=6)的健康受试者相比,单次静脉输注100mg阿维巴坦后,轻度(50建议对中度或重度肾功能损伤和ESRD患者调整本品剂量。

使用头孢他啶和阿维巴坦的群体PK模型对肾功能损伤患者进行模拟。

结果显示,头孢他啶和阿维巴坦在中度或重度肾功能损伤和ESRD患者中使用调整后的推荐剂量产生的暴露量与肾功能正常或轻度肾功能损伤患者相当。

由于头孢他啶和阿维巴坦的暴露量均高度依赖于肾功能,故对于肾功能处于变化中的患者应至少每天监测CrCL并相应地调整本品剂量(见【用法用量】)。

肝功能损伤患者:

在连续5天接受每8小时静脉输注1次、每次2g的患者中,肝功能异常对头孢他啶的药代动力学无影响。

尚未在肝功能损伤患者中确立阿维巴坦的药代动力学。

由于阿维巴坦无显著的肝脏代谢,故预计阿维巴坦的全身清除不受肝功能损伤的影响。

目前认为在肝功能损伤患者中无需调整本品的剂量。

老年患者:

单次静脉输注30分钟0.5g阿维巴坦后,健康老年受试者(≥65岁,n=16)中阿维巴坦的平均AUC比健康年轻受试者(18~45岁,n=17)高17%。

阿维巴坦的Cmax无显著的年龄效应。

无需根据年龄调整剂量。

应根据肾功能调整老年患者的本品剂量(见【用法用量】)。

性别:

单次输注30分钟0.5g阿维巴坦后,健康男性受试者(n=17)中阿维巴坦Cmax值比健康女性受试者(n=16)低18%。

阿维巴坦的AUC参数无性别效应。

无需根据性别调整剂量。

中国受试者药代动力学数据:

在中国健康男性受试者中评估了CAZ-AVI单剂量和多剂量静脉给药的药代动力学(PK)特征。

共12例受试者在研究第1天接受单剂量2g头孢他啶+0.5g阿维巴坦静脉输注2小时,之后以相同剂量每8小时一次(q8h)静脉输注2小时,持续7天(第2天~第8天),并在第9天接受单剂量CAZ-AVI。

测定单剂量给药(第1天)及稳态时(第9天)中国男性受试者中头孢他啶和阿维巴坦的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药代动力学参数平均值总结见表18。

头孢他啶和阿维巴坦的药代动力学呈非时间依赖性特征:

在单剂量或多剂量(q8h)给药后其暴露量相似,且未观察到药物蓄积。

CAZ-AVI单剂量和多剂量静脉给药后,头孢他啶和阿维巴坦的PK结果在中国健康男性受试者与其他地区肾功能正常男性受试者(表17)相近。

另外,在CAZ-AVI的群体PK分析中评估了“种族”对头孢他啶和阿维巴坦PK的潜在影响。

III期数据库纳入来自多个地理区域不同人种的患者,共1764例,包括1209例非亚洲(主要是高加索)患者,262例中国(包括中国台湾)患者,45例日本患者和248例亚洲非中国/非日本患者。

最终群体PK模型中未发现人种这一协变量对清除率的影响有临床意义。

总体来看,估算的暴露量在不同人种间大致相似。

无需根据人种调整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

在体外,阿维巴坦对细胞色素P450酶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临床相关浓度的阿维巴坦和头孢他啶在体外对细胞色素P450无诱导作用。

在临床相关的暴露范围内,阿维巴坦和头孢他啶不会抑制主要的肾脏或肝脏转运蛋白,因此认为可能通过这些机制引起的相互作用很小。

在体外,人肝微粒体中临床相关浓度的阿维巴坦不会抑制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CYP1A2、CYP2A6、CYP2B6、CYP2C8、CYP2C9、CYP2C19、CYP2D6、CYP2E1和CYP3A4/5。

在体外人肝细胞中阿维巴坦无诱导CYP1A2/2B6/2C9和3A4的能力。

超过临床相关暴露量的极高浓度阿维巴坦对CYP2E1有轻微的诱导能力。

在人肝细胞中单独评估了头孢他啶,结果显示头孢他啶对CYP1A1/2、CYP2B6和CYP3A4/5的活性或mRNA的表达无诱导能力。

临床相关浓度的头孢他啶或阿维巴坦均不是下列肝脏或肾脏转运蛋白的抑制剂:

MDR1、BCRP、OAT1、OAT3、OATP1B1、OATP1B3、BSEP、MRP4、OCT1和OCT2。

根据表达这些转运蛋白的人胚胎肾细胞中的结果,阿维巴坦不是MDR1、BCRP、MRP4或OCT2的底物,而是人OAT1和OAT3肾脏转运蛋白的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