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生产管理笔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58412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3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安全工程师生产管理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生产管理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生产管理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生产管理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生产管理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册安全工程师生产管理笔记.docx

《注册安全工程师生产管理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安全工程师生产管理笔记.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注册安全工程师生产管理笔记.docx

注册安全工程师生产管理笔记

第一章安全生产基本概念

1、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

安全生产:

控制风险因素,保护劳动者

安全生产管理:

运用资源,决策、计划、组织、控制,达到安全目标

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

(1)事故分类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分为20类:

起火物化火中机,高触物灼车塌其

(2)事故隐患

1、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

2、分类:

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

(三)危险

1、危险的衡量:

风险度=可能性*严重性

(四)海因里希法则

1、法则:

330意外→300物伤亡→29轻伤→1重伤或死亡

2法则启示

①无数意外事件,必导致重大伤亡事故发生

②要防止重大事故,必须减少无伤害事故,重视苗头和未遂事故

(5)危险源

1、分类

第一类危险源:

能量载体,危险物质(汽油):

决定事故严重程度

第二类危险源: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决定事故可能性

(6)重大危险源

一个单元内,数量等于或大于临界量q/Q≥1

(七)安全和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

通过设计,使设备或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

(1)失误--安全功能:

操作失误时不会发生事故(汽车打火、玻璃,保险丝)

(2)故障--安全功能:

故障时不会发生事故(煤矿两路供电)

特点:

规划阶段就被纳入其中,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暂时无法达到

 

2、现代安全生产管理

(1)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

1、安全生产的原理

系统原理:

用系统的观念处理安全生产管理问题

人本原理:

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

预防原理: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

强制原理:

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

2、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

(1)动态相关性原则

(2)整分合原则(整体规划,分工合作)

(3)反馈原则

(4)封闭原则(形成回路)

3、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

(1)动力原则

(2)能级原则(能力大小安排工作)

(3)激励原则

(4)行为原则(防治人的不安全行为)

4、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

(1)偶然损失原则(损失多少随机的)

(2)因果关系原则(事故的发生必有因果关系)

(3)3E原则(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法制对策)

(4)本质安全化原则

5、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

(2)监督原则(必须设立安监部门)

(2)事故致因理论

1、事故频发倾向理论---1939年,法默和查姆博提出

主要观念:

少数人是事故频发倾向者

应用:

①招聘优秀的员工

②解雇倾向员工

2、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1)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5个因素)

遗传和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

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2)现代因果连锁理论---博德

管理失误→个人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亡

(3)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观念:

意外释放的能量超过人体承受极限,造成伤害

屏蔽措施(11种)

①用安全的能与代替不安全的能源

②限制能量③防止能量蓄积④控制能量释放⑤延缓释放能量

⑥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⑦设置屏蔽设施⑧设置屏障

⑨提高防护标准⑩改变工艺流程11、修复或急救

(4)轨迹交叉理论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出现

(5)系统安全理论:

提高系统安全性,减少总的危险性

安全生产工作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整理

安全生产工作理念:

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

安全生产目标指标体系

1、总量控制指标

2、绝对指标

3、相对指标

4、重特大事故起数控制指标

 

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

一、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内容

(1)确定目标

(2)设置机构

(3)保证投入

(4)完善制度

(5)教育培训

(6)设备设施管理

(7)作业安全

(8)隐患排查

(9)重大危险源监控

(10)职业健康

(11)应急救援

(12)事故管理

(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2、安全安全文化

1、定义:

是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产物

2、安全文化的构成

(1)表层文化(视觉文化):

雕塑,标语,会议,演讲

(2)中层文化(制度文化):

机构和制度建设

(3)深层文化(意识文化):

安全意识、安全观念

3、安全文化的功能

☆:

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辐射和同化功能

4、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基本内容

建设目标是:

以人为本

基本要素:

(1)安全承诺(安全价值观,安全愿景,使命,目标)

(2)行为规范和程序

(3)行为激励

(4)信息传播和沟通(传播安全理念、经验)

(5)自主学习和改进(建立学习模式,持续改进)

(6)安全事务参与(明确员工参与的形式,如安全会议,安全报告)

(7)审核与评估

领导者,管理者,员工的安全承诺

 

5、企业文化评价

(1)评价指标(11项)

1、基础特征:

状态特征、文化特征、形象特征、员工特征、技术特征、监管环境、经营环境、文化环境

2、安全承诺:

承诺内容,承诺表述,承诺传播,承诺认同

3、安全管理:

安全权责、管理机构、制度执行、效果管理

4、安全环境:

安全指引、安全防护、环境感受

5、安全培训与学习

6、安全信息传播

7、安全行为激励

8、安全事务参与

9、决策层行为

10、管理层行为

11、员工层行为

(2)减分指标

☆:

死亡事故、重伤事故、违章记录

 

第3章重大危险源

一、定义

一个单元内(小于500M),数量等于或大于临界量q/Q≥1

2、我国关于重大危险源的法律要求

与下列场所的距离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1、商业中心等人员密集场所

2、学校等公共设施

3、水源保护区

4、车站码头

5、保护区,生产基地

6、河流、胡泊、风景名胜区,保护区

7、军事基地

8、其他

3、《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一个单元内(小于500M),数量等于或大于临界量q/Q≥1

临界量:

乙炔1t

氢气、硫化氢、氯气5t

氨气10t

煤气20t

甲烷、天然气、苯50t

汽油200t

重大危险源:

是易燃易爆有毒、甲乙类易燃易爆。

甲类<20℃。

乙类:

28℃-60℃,柴油是丙类,所以不在不在重大危险源划分范围,轻柴油可以。

不包括:

氧气、氮气(因为不是易燃易爆类的)

4、重大危险源评价

(1)划分评价单元

(2)评价模型的层次结构

危险性=事故频率*事故后果严重程度

现实危险性评价:

固有危险性评价/危险性抵消因子

(4)、评价模型结果应用

☆1、重大危险源等级划分

一级重大危险源:

A≥3.5

二级重大危险源:

2.5≤A≤3.5

三级重大危险源:

1.5≤A≤2.5

四级重大危险源:

A≤1.5

☆2、单元危险性控制程度(抵消因子B2,A最好)

A级:

B2≤0.001B级:

0.001≤B2≤0.01

C级:

0.01≤B2≤0.1B级:

B2≥0.1

☆3、各级重大危险源受控标准

一级A以上

二级B以上

三级C以上

四级C以上

(五)事故危险度评价

☆两个原则:

最大危险原则,概率求和原则(后果相差不大,取平均值)

计算公式

S=C+20(N1+0.5N2+105N3/6000)

S--------严重度(万元),代表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大小

N1,N2,N3------死亡,重伤,轻伤人数

☆六、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辨识、评估及分级规定

1、安全评估已满三年的

2、新建、改建、扩建的

3、种类数量、生产存储发生变化

4、外界生产环境发生变化

5、造成人员死亡,或10人以上受伤

6、标准发生改变的

 

第4章安全规章制度

1、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必要性

2、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的依据

法规、有害因素辨识和事故教训、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建设的核心是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控制

3、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的原则

1、主要负责人负责的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

4、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的建立

按系统人机工程分为四类:

综合管理、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环境管理

按标准工作体系分为:

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分为:

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是明确:

权利、责任和义务

5、安全规章制度的编制和管理

1、起草:

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能的部门负责

2、会签

3、审核:

法务部审查,职工代表大会讨论

4、签发:

分管安全的负责人(规范、规程),主要负责人(全局性)

5、发布:

固定的发布方式

6、培训

7、反馈,持续改进

6、组织保障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危化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其他单位满一百人的,应当配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其他单位不满一百人的,应当配置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委托中介提供安全管理负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七、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

1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和管理

投入资金的保证

股份制,合资企业-----董事会

国有企业----厂长或经理

个体户---投资人

2、安全生产投入主要用于

(1)完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2)配备应急救援器材

(3)安全检查和评价

(4)危险源评估整改

(5)安全培训,应急演练

(6)其他

3、风险抵押金

用于发生事故后,转做事故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所需资金

要求:

事先足额存储,专户管理,利息归本企业所以

八、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一)安全技术措施

按导致事故的原因分为两类:

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和减少事故损失的措施

1、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事前的,预防性的(5种))

(1)消除危险源

(2)限制能量或者危险物质:

减少量

(3)隔离

(4)故障----安全设计:

通过设计使事故时处于低能状态

(5)减少故障和失误:

监控系统

2、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事故后的)

(1)隔离:

隔开、封闭、缓冲:

安全气囊

(2)设置薄弱环节:

易熔塞、熔断器

(3)个体保护

(4)避难与救援

☆考点:

安全技术优先性:

先技术,后管理,再防护

(2)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

(1)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

(2)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原则

(3)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原则

(4)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原则

(3)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内容

1、项目范围(4类)

(1)安全技术措施

(2)卫生技术措施

(3)辅助设施

(4)安全宣传教育设施

 

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内容

(1)措施应用的单位或工作场所

(2)措施名称

(3)措施目的和内容

(4)经费预算及来源

(5)负责施工的单位或负责人

(6)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

(7)措施预期效果及检查验收

3、编制方法

(1)确定编制时间

(2)布置编制工作

(3)确定项目和内容

(4)编制

(5)审批

(6)下达

(7)实施

九、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

(一)概念

定义:

是指用于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设备、设施、装置、建筑物和其他技术设施的总称

生产经营单位是责任主体,安全设施投资要纳入建设项目的概算

国安总局对“三同时”综合监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三同时”管理,跨区的由共同的上一级负责,上一级可以委托下一级代管

(2)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

下列建设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应当进行安全预评价,并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

(1)非煤矿山

(2)生产、存储危化品(包括长输管道)

(3)生产、存储烟花爆竹

(4)金属冶炼

(5)使用危化品从事生产并且使用量达到规定数量的化工建设项目

(6)其他项目

 

(3)设计审查

项目与安全设施同时设计,安全设施设计单位、设计人对编制的设计文件负责

安全设施设计内容包括:

依据,概况,要害因素等(14条)

(1)、

(2)、(3)、(4)项完成安全设施设计后,生产经营单位项安监部门提出审查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1)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文件

(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

(3)设计单位的设计资质证明文件

(4)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

(5)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

(6)其他文件资料

未批准的,整改后向原部门申请

下列情形,需报原批准部门审查同意

(1)建设项目规模、工艺、原理、设备发生重大变更的

(2)改变安全设施设计且可能降低安全性能的

(3)重新设计的

(1)、

(2)、(3)、(4)项以外的建设项目,自己审查,形成书面报告备查

(4)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施工和竣工验收

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危险性较大的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

施工单位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施工单位发行设计文件有错漏的,向生产经营单位和设计单位提出

监理单位

措施和方案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竣工后

竣工后,试运行应当不少于30日,最长不超过18天

生产、存储危化品的建设项目和化工建设项目,试运行前应在安监部门备案

竣工或试运行后,进行验收评价,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安监部门对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报告抽查10%

 

第五章职业危害预防和管理

考试重点

运用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标准和评价方法

检测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

设置职业危害警示标识

告知和申报职业危害

建立职业卫生档案

采取职业危害防护控制措施

选用个体防护设备

开展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评价

1、职业卫生基本概念

1、职业卫生定义

2、职业有害因素

①、生产过程

②、劳动过程(劳动组织,设备布局,劳动方式,智力和体力劳动的比例)

③、生产环境

二、职业性有害因素分类

一、按来源分类

生产过程(生产条件),劳动过程(人和制度),生产环境

1、生产过程:

化学因素:

生产性粉尘、化学有毒物质

物理因素:

异常气象条件如:

高温、噪音、辐射

生物因素:

菌类

2、劳动过程:

制度不合理,精神紧张,强度过大,视力紧张

3、生产环境:

自然环境(高温辐射)建筑卫生缺陷(照明换气不好)

按有关规定分类(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1、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3、职业性化学中毒

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5、职业性传染病

6、职业性皮肤病

7、职业性眼病

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9、职业性肿瘤

10、其他

二、职业接触限制

职业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不引起有害作业的容许基础水平

化学有害因素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

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的平均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MAC):

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物质不应超过的浓度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

在PC-TWA的前提下,15分钟接触的浓度

超限倍数:

PC-TWA的倍数

3、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包括:

劳动者职业史,职业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病诊疗等

5、职业性病损和职业病

界定法定职业病的4个基本条件

1、在职业活动中产生

2、接触职业危害因素

3、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

4、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

三、职业卫生概述三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工作场所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标准

2.有与职业危害防护需求相适应的设施

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4.有配套的更衣室,洗浴间,孕妇休息室等

5.设备,工具,用具及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6.法律法规的其他要求

国家实行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主持的职业危害项目的申报制度,

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提交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二级预防,又称发病预防

主要手段是监测和定期体检

第三级预防,是职业病人的保障

 

职业危害识别、评价和控制

1、职业危害识别

(1)粉尘与尘肺

1、粉尘:

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的固体微粒,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能引起严重的职业病——矽肺

(1)总粉尘:

可进入呼吸道的粉尘

(2)呼吸下粉尘:

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

2、生产性粉尘来源

(1)、固体加工

(2)、物质加热时凝结的颗粒

(3)、有机物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

3、生产性粉尘的分类

(1)、无机性粉尘:

1、矿物性粉尘,如煤尘、硅石、石棉等

2、金属粉尘

3、人工无机性粉尘,如水泥等

(2)、有机性粉尘:

1、植物性粉尘,如棉、麻、面粉

2、动物性粉尘,如兽毛,角质,毛发等

3、人工有机粉尘,如炸药,有机染料等

(3)、混合性粉尘:

最常见的粉尘,是上述各种粉尘混合

4、生产性粉尘的致病机理

粉尘理化性质有:

分散度,溶解度,比重,形状,硬度,荷电性,爆炸性和化学成分等

5、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职业病

(1)、全身中毒性,如铅,砷化物等

(2)、局部刺激性,如石灰水泥等

(3)、变态反应性,如大麻,面粉,锌烟

(4)、光感应性,如沥青粉尘

(5)、感染性,如兽毛等附有病原菌

(6)、致癌性,如铬镍石棉,及某些放射性粉尘

(7)、尘肺

(2)、生产性毒物和职业中毒

1、毒物毒性及其危害

(1)、毒物毒性

危害程度分为:

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五个级别

(2)、毒物的危害性

影响毒物毒性作用的因素:

(6方面)

1)、化学结构

2)、物理特性,溶解度越大,毒性越大;挥发性越大,危害性越大;沸点与浓度和危害程度成反比

3)、毒物剂量

4)、毒物联合作用,相加,相乘,拮抗

5)、生产环境和劳动条件

6)、个体状态

(3)、中毒表现:

1、局部刺激和腐蚀,2、中毒

2、职业中毒

(1)、生产性毒物的存在方式

(2)、生产性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

(3)、职业中毒的类型

按发病过程:

急性,慢性,亚急性

(4)、职业接触生产性毒物机会

1)、正常生产过程

2)、检修和抢险

3)、意外

(3)、物理学职业危害因素及所致职业病

1、噪声

(1)生产性噪声的特性

①、空气动力噪声:

对气体做工,比如风机

②、机械性噪声:

例如车床

③、电磁噪声

(2)噪声引起的职业病——噪声聋

2、振动

国家已将手臂振动的局部振动病为法定职业病

存在手臂振动的生产作业主要有4类

(1)、使用锤打工具作业,如凿岩机

(2)、使用手持转动工具作业,如电钻

(3)、使用固定轮转工具作业,如砂轮机

(4)、驾驶机械作业,如拖拉机

3、电磁辐射

(1)、非电离辐射

1)、射频辐射(高频或微波作业)

2)、红外线

红外线引起的职业性白内障已列入职业病名单

3)、紫外线,1200℃以上的物体:

冶炼炉,电焊,乙炔焊,氩弧焊,等离子焊等,

可引起皮炎,易引起眼睛损伤,由电弧光引起的,电光性眼炎

4)、激光

(2)、电离辐射:

各种放射:

X光(能引起放射病)

4、异常气象条件

(1)异常气象条件定义

1)、空气温度

2)、湿度(造纸厂,印染厂)大于80%的矿井隧道,小于30%的高温车间

3)、风速

4)、辐射热

5)、气压,如潜水

(2)异常气象条件下的作业类型

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

炼钢、轧钢、铸造(干热)

2)、高温高湿作业:

印染、缫丝、煤矿深井

3)、夏季露天作业

4)、低温作业:

冷库

5)、高气压:

潜水

6)、低气压:

高山作业

(4)、异常气象条件引起的职业病

1)、中暑:

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2)、减压病:

潜水作业后,表现为皮肤痒,肌肉痛,头痛

3)、高原病:

三型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

(四)职业性致癌因素(8种)

苯,石棉,砷化物等致癌

(五)生物因素(3种)

我国将:

炭疽病、森林脑炎、布鲁氏杆菌病列为法定职业病

炭疽病:

牧场工人,屠宰工(有关动物皮毛)等

2、职业危害评价

可分为经常性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和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评价,即预评价,验收(控制效果)评价,现状评价

(1)、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采用方式分定点采样和个体采样

(2)、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

评价方法:

检查表法,类比法、定量法

(3)、评价的主要内容

预评价:

提供对策

控制效果评价:

提出控制措施

现状评价:

提出改进措施

3、职业危害控制

(1)、工程控制技术:

通风,湿式作业

(2)、个体防护措施:

防毒,防尘,防噪音

(三)、组织管理等措施:

规章落实,培训

职业卫生监督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卫生管理

一、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

生产经营单位最高决策者承诺遵守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设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法人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职业卫生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在岗位操作规程中列入职业卫生相关内容;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建立健全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制度;确保职业病防治必要的经费投入;进行职业危害申报。

(1)职业危害申报

1.申报内容(7个内容)

  

(1)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

  

(2)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的情况。

  (3)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的情况。

  (4)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况。

  (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

  (6)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管理情况。

  (7)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资料。

 2.申报要求: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每年申报一次。

下列三项事项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按照本条规定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

  

(1)进行新建、改建、扩建30日内进行申报。

  

(2)其他的15日内申报

央企,省企,市级

其他企业,县级

劳动过程的管理

1、材料和设备管理:

优先新技术,符合健康要求,不采用有害技术,中文说明书,设置警示标志

2、作业场所管理:

浓度控制,报警装置,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泄险区

一般有毒场所:

黄色警示线

高毒场所:

红色警示线,淋浴间,更衣室,女工冲洗间

3、作业环境管理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专人日常检测

4、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5、告知义务

6、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体检,档案

主要管理工作内容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体检,档案管理,无偿提供复印件

矽尘,符合标准,2年一检,超过标准,1年一检,患者,1年一次

煤尘,符合标准,3年一检,超过标准,2年一检,患者,1-2年一次

其他粉尘,符合标准,4年一检,超过标准,2-3年一检,患者,1-2年一次

试题

试运行期间,6个月内做控制效果评价

新改扩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专篇编制应在(初步设计)阶段

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每(一年)一次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每(三年)一次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评价

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体检,档案

 

第六章安全教育培训

1、培训人员:

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其他人员(离岗转岗、四新教育、全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