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1.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858309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1.docx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1.docx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1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达标

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3)四十而不惑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5)学而不思则罔()(6)思而不学则殆()

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人不知而不愠()

(2)四十而不惑()

(3)学而不思则罔()(4)思而不学则殆()

(5)逝者如斯夫()(6)吾日三省吾身()

3.翻译下面句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

重点难点探究

(一)典型例题

探究点一:

翻译句子

例题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理解和翻译能力,注意“三”表示多数,“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答案:

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点拨:

采用直译法逐字逐词翻译

探究点二:

理解句子的含义。

 例题2:

怎样理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呢?

解析:

此题主要检测对文章中关键句子的分析,要从句子的内容上分析。

答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意为“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也会有害。

”此句是讲学习方法的,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要学和思结合起来,才能学有所成。

点拨:

从“学”和“思”两方面分析。

(二)探究问题

问题一:

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积累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愠:

_________________

(2)不亦说乎说:

_________________

(3)吾日三省吾身省:

_________________(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

________________

(5)学而不思则罔罔:

_________________(6)思而不学则殆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_____________(8)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

_________________(9)逝者如斯夫逝:

_________________(10)博学而笃志笃:

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

再读课文,研讨问题。

3.课文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各体现在文中哪几章中?

试举出例子加以说明。

4.课文主要涉及了哪几方面的人生道理?

请分别加以概括。

问题三:

背诵全文,积累成语。

5.总结归纳《论语》中出现的成语。

当堂达标训练

(一)基础达标

1.看拼音写汉字。

曲gōng()四十而不huò()学而不思则wǎng()

一dān()食博学而dǔ()志思而不学则dài()

2.课文默写。

(1)吾日三省吾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传不习乎?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饭疏食饮水(动词,吃饭)

B.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

C.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趣)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喜欢,爱好)

(二)精段阅读

阅读1—5章,回答下面问题。

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③思而不学则殆()

5.下面句子中而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学而不思则罔

D.五十而知天命

6.曾子认为每天应从哪三个方面进行自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第三章中,我们知道“而立之年”指的是30岁,“不惑之年”指的是40岁;我们常说50岁已过半百,而60岁则称为________,70岁称为________之年,八、九十岁高龄则称为_______之年。

8.本文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能力通

(一)能力拓展提升

子曰:

“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9.找出文中的通假字,给它注音并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知”字的意思。

①人不知而不愠()②温故而知新()③诲女知之乎()

④知之为知之()()⑤是知也()

11.翻译下列句子。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这两则语录哪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

哪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

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二)挑战自我潜能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中“君子”的含义是什么?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君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14.“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

该如何理解?

谈谈你的看法。

第二课时

基础知识达标

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论语》是_________家经典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记录。

孔子,名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末期思想家、政治家、__________家,是______家的创始人。

《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并称。

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不亦说乎___________

(2)十有五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

重点难点探究

(一)典型例题

探究点一:

分析内容

 例题1:

 孔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主张?

结合本文分析。

解析:

结合文章内容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进行分析归类。

答案:

本文的第一、四、五章主要涉及学习方法问题,即: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和思要结合起来。

第七、九、十二章主要涉及学习态度。

第七章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之”“好之”“乐之”,第九章讲要虚心向他人学习,第十二则讲学习的重要性。

既要广博地学习,多思多问。

点拨:

结合具体句子进行分析。

探究点二:

感悟理解句子

例题2:

谈谈你对“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句话的理解。

解析:

此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首先要读懂原文,结合文意加以理解。

答案:

此句阐明了“安贫乐道”的精神,这是孔子极力提倡的,他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义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点拨:

抓住关键词语“乐亦在其中”来理解。

(二)探究问题

问题一:

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第一章包含几层意思?

各表明了学习上的什么问题?

2.第二——五章各是从哪一方面谈的?

3.第六章中,孔子称赞颜回,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是指什么精神?

4.第七章讲了学习的哪三个层次?

强调了什么内容?

5.第八章孔子极力提倡的是一种什么精神?

6.分析9—12章,

问题二:

品读课文,探究问题。

7.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8.《论语》是早期的语录体散文,它的文学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当堂达标训练

(一)基础达标

1.按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1)第十一届全运会即将在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山东举办,热情好客的山东人民用《论语》中的“”这句话来欢迎全国各地的运动健儿。

(2)《弟子规》中有句经文: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则警。

”《论语十则》中也有与之意思相近两句:

“        ,      。

(3)讲述学思要结合,要辩证地对待学思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B.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战国时代鲁国人。

C.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D.《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并称“四书”。

3.下列对文中谈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A.①②③⑥/④⑤

B.①②⑥/③④⑤

C.②③⑥/①④⑤

D.①③⑥/②④⑤

(二)精段阅读

阅读6—12章,回答下面问题。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匹夫不可夺志也()③饭疏食饮水()

5.下面加点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乐:

回也不改其乐

乐亦在其中矣

B.而:

择其善者而从之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C.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于我如浮云。

D.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曲肱而枕之

6.翻译下列句子: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的话有的已变成了现在的成语,请写出二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

“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本文中孔子的哪句话?

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能力通

(一)能力拓展提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乙]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①器焉。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此谓何器也?

”对曰:

“此盖为宥座②之器。

”孔子曰:

“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③则正,有之乎?

”对曰:

“然。

”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

孔子喟然而叹曰:

“呜呼!

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

”(《韩诗外传》)

注①敧(qī):

倾斜。

②宥(yòu)座:

座位右边。

“宥”通“右”。

③中:

这里指装水到一半。

④恶(wū):

哪里,怎么。

9.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知之为知之。

为:

_____________ 

(2)是知也。

是:

_____________  

(3)满则覆。

覆:

_____________  

10.翻译下面句子。

  

(1)诲女知之乎?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2.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_________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___________与__________应该相结合。

  

13.

(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

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

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

(二)挑战自我潜能

14.孔子在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中最赞赏的是哪个层次?

你的观点是怎样的,谈谈你的看法。

15.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

应怎样改进?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达标

1.yuèxǐnghuòyòuwǎngdài

(1)生气,发怒。

(2)迷惑,疑惑。

(3)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4)有害(5)流逝(6)自我检查,反省。

3.

(1)学了知识,按一定的时间复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

(2)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4)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

课堂探究

1.

(1)愠:

生气,发怒。

(2)说:

同“悦”,愉快。

(3)省:

自我检查,反省。

(4)信:

真诚,诚实,诚信。

(5)罔:

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6)殆:

有害(7)好:

喜欢,爱好。

(8)乐:

以……为乐趣。

(9)逝:

流逝(10)笃:

忠实,坚守。

2.

(1)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

(2)三十岁能独立做事;四十岁能通达事理(3)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4)(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5)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3.课文主要写了四方面的内容,即个人修养、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人生追求。

例: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个人修养: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生追求: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

(1)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对富与贵的追求: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5.温故知新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当堂达标训练

1.肱惑罔箪笃殆2.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3)其不善者而改之(4)博学而笃志3.C(乐:

以……为乐趣)

4.忠;尽心竭力。

信:

真诚,诚实,诚信。

殆:

有害。

5.C(C项中的“而”表转折,其它项的“而”表顺承)

6.这三个方面是:

替别人出谋划策是否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

7.60岁则称花甲;70岁则称为古稀;八九十岁高龄则称为耄耋。

8.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9.“女”通“汝”,读rǔ,作“你、你们”讲;“是知也”中的“知”通“智”,作“聪明”讲10.①了解②知道③记住④知道知道⑤通“智”11.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啊②不到他想弄清楚问题而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不去启发他③不能举一反三12.第一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第二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

第一则中,孔子认为要以老老实实的态度去对待知识,不可不懂装懂。

这是一句很好的治学格言。

第二则中,孔子认为教育学生时要及时开导启发,特别强调要举一反三,即善于类推,触类旁通。

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

13.原句中的“君子”的含义是道德高尚的人。

我认为生活中的“君子”,应该是为官清廉,爱民如子;为民安其居,不依附权贵,不欺弱畏强,善待朋友,尊老爱幼,就像孟子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4.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温故”有两层意思,一是对于所学,要时时温习,要真正的理解并运用到实践中去,证实了,掌握了,这时才可以说你已经把这门知识学到手了,二是学习要打主动。

学过的东西要常常温习。

温习旧的,对新的知识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在温故的基础上通过领会贯通,通过举一反三,通过比照分析,通过联想分析,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领悟,新的启示,从而进入新的境界,掌握新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方法,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的人,学而无穷,学而无厌,常学常新,常有心得体会,常有独到的见解。

第二课时

基础知识达标

1.儒,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

丘,仲尼,春秋,教育家,儒。

“四书”

2.

(1)说:

同“悦”,愉快。

(2)有:

通“又”用在整数与零之间。

3.①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②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课堂探究

1.这一则包含三层意思: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一层表明了既要勤勉学习,还要按时温习,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

既讲了学习方法,也讲了学习态度。

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一层表明了学须有友。

这一层讲的是朋友间虚心互学的学习态度问题。

③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一层直接表明了个人修养的问题,其实也表明了学习态度的问题。

2.第二章讲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第三章讲的是人的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

四、五章强调的是学习方法,第四章强调了“温故”与“知新”并重的关系。

第五章强调了“学”与“思”并重的关系。

3.指的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4.“知之、好之、乐之”;孔子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有了浓厚的兴趣,我们才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努力。

5.孔子极力提倡的是一种“安贫乐道”的精神。

6.九章谈学习态度,要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

十章讲的是珍惜宝贵的时光。

十一章讲一个人,要有坚定的意志。

十二章谈学习态度。

讲一个人要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要好问而多想,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空想,而要多想当前的事情。

7.

(1)《论语》主要记言,是语录体散文。

所选十二章则中,都是孔子与其弟子讲学,从容答对的记录,所答只表见解、不述论据,又少阐释,因而言简意深,皆是充满睿智的经验和真知灼见,是儒家的修身之言,阐明了做人的道理。

(2)语言凝炼,思想内容极其深刻,所以一些语句已成为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成语,至今仍活跃在人民的语言中。

8.《论语》在文学上颇有影响。

它的文学性主要是语言富于形象性。

记录者并没有追求一定的文学意识,而在人物对话中,往往用简练的言辞,就表现出人物的神情语态和性格特征,描写比较生动。

当堂达标训练

1.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三人行必有我师

2.B(B句错误,孔子是春秋末期鲁国人。

3.C(②③⑥是谈学习态度的,①④⑤是谈学习方法的)

4.①好:

喜欢②匹夫:

普通的人,男子汉。

③疏食:

粗粮

5.A(A.都是名词,乐趣。

B.表顺承;表并列C.介词,在;介词,对,对于。

D.代词,指学问和事业;代词,代胳膊)

6.

(1)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2)(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3)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

7.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选择他人的优点学习,发现他人身上的不足就让自己努力避免。

它包含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

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

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

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

这不仅是提高自己修养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9.

(1)为:

是。

(2)是:

这。

(3)覆:

翻倒。

 10.

(1)诲女知之乎:

教导你的东西懂得了吗?

 

(2)孔子问守庙的人说(或者:

孔子向守庙的人询问道)11.一个人要谦虚,不要自满.12.态度、学思.13.

(1)孔子要(想)验证宥座器(敧器)的特点。

(2)有必要。

因为孔子虽然听说过,但并没有亲眼见过。

验证一下才能够确认。

没有必要。

因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