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及8种常见传染病预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564979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及8种常见传染病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学校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及8种常见传染病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学校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及8种常见传染病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学校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及8种常见传染病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学校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及8种常见传染病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及8种常见传染病预案.docx

《学校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及8种常见传染病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及8种常见传染病预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及8种常见传染病预案.docx

学校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及8种常见传染病预案

学校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及8种常见传染病预案

学校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2

流行性乙型脑炎重大疫情应急处理预案...............................................................................4细菌性痢疾重大疫情应急处理预案.......................................................................................7狂犬病爆发流行应急处理预案.............................................................................................10霍乱重大疫情应急处理预案.................................................................................................13伤寒、副伤寒疫情应急处理预案.........................................................................................16

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理预案.....................................................................................................19甲型肝炎重大疫情应急处理预案.........................................................................................22流行性出血热暴发流行应急处理预案.................................................................................25

学校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为全面贯彻传染病防治“四早”方针(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树立依法防控的思想,切实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传染病防治应急处理指挥部,指挥部下设5个小组。

总指挥:

校长xxx

副总指挥:

分管书xxx

成员:

xxx、xxx、xxx、xxx、xxx

1.信息沟通组。

校办公室主任,主要任务是及时填写各类报告、信息联络和完成指挥部交给的其他任务。

2.协调防控组。

组长副校长,主要任务是指挥、协调全校的疾防工作,指导检查消毒、疾病监测、及时和上级疾控中心联络等。

3.监督检查组。

组长分管书记,主要任务是检查与督导,了解疫情学生的动向,严格控制出入校门的各类人员。

宣传报道组。

组长副教导主任,主要任务是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法规法律4.

知识宣传、做好舆论引导,保证校园稳定。

5.物资保障组。

组长总务主任,主要任务是负责物资供应。

二、日常工作措施

1.上传下达,及时沟通,按照预警级别,及时上报情况。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防范意识,责成校医完成此项任务,利用好宣传橱窗、板报、校园网、卫生常识课。

3.落实

“三勤”(勤洗手、勤通风、勤锻炼),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责成班主任和卫生老师执行,督导检查组要加强督查,把传染病防治和学生的行规养成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4.定期对学生身体状况进行体检,并督促师生加强体育锻炼,不断增强体质,增强防病抗病的能力,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5.加大饮食卫生管理,坚持对饮食卫生工作的检查督导。

6.应急药品、应急物资(体温表、消毒器具、消毒药品、防护用具、隔离室)准备齐全,随时调用。

7.学校将根据疫情预警级别,建立相应的指挥系统,随时保证指挥畅通。

三、疫情应急响应

1.三级响应

接到三级预警通知后,学校启动三级应急响应。

防控措施:

(1)对与校外传染病患者密切接触者实行隔离和医学观察,并上报有关部门,请示处理意见。

(2)切实做好学校的检测、消毒、空气流通和其他预防工作。

(3)严格控制出入校门人员。

2.二级响应

接到上级有关通知后,学校启动二级应急响应。

在三级防控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对疫情发生地的学生家长和从疫情地区来的人员,严禁进入学校,实行封闭管理。

(2)按照教育局安排,做好在校师生的思想工作,确保稳定。

(3)取消人员过于集中的大型活动,加强师生员工的体温检测、公共场所消毒的力度。

(4)严格检测发烧人员,及时与疾控中心联系,严格按照要求办事。

3.一级响应

接到上级有关通知后,学校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在二级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全面启动群防群控措施,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

(2)根据实际情况,经教育局审批,由学生和家长自愿,决定是否留校。

(3)全校教职员工一律坚守工作岗位,全身心为留校学生服务,确保留校师生健康安全。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预案目录

1、流行性乙型脑炎重大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2、细菌性痢疾重大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3、狂犬病爆发流行应急处理预案

4、霍乱重大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5、伤寒、副伤寒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6、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7、甲型肝炎重大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8、流行性出血热暴发流行应急处理预案

流行性乙型脑炎重大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一、前言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媒介昆虫传播的人畜共患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我国近年来每年报告乙脑发病1.7,3.8万例,病死率高达3.9%,6.9%。

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我国曾先后发生3次乙脑流行。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大量使用乙脑灭活疫苗以来,病例逐年减少,但时有局部爆发或流行,每年病例仍有1万,2万左右。

为有效控制乙脑的暴发流行或突发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特制订本预案。

二、目的

确保一旦发生乙脑暴发流行和重大突发疫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

三、爆发疫情判定标准

在100人以下的集体单位或家庭,7天内有2例以上的病例;在100-1000人的集体单位,7天内有2例以上病例;在1000人以上的集体单位或村(社区),7天内有2例以上病例;在通许县范围内,10天内有10例以上病例。

四、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诊断标准

(1)、发病前2至21天在疫区有蚊虫叮咬史

(2)、患者有发热症状,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嗜睡、颈抵抗、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临床诊断标准

疑似病例同时具有以下临床症状之一的并除外细菌性脑膜脑炎:

(1)、高热、昏迷、肢体痉挛性瘫痪、脑膜刺激症状及大脑锥体束(肌张力增强、巴彬斯基征阳性)

(2)、高热、昏迷、抽搐、狂躁进而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而死亡。

3、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

(1)、从脑组织脑脊液或血清中分离到乙型脑炎病毒。

(2)、脑脊液或血液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3)、恢复期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恢复期血清抗体阳性。

五、预案启动条件

凡发生流行性乙型脑炎爆发流行,即启动本预案。

六、对策与措施

1、报告记录及初步核实

接到疫情报告,要详细询问疫情发生情况以及报告时间、报告人、联系电话等,填写专用记录表格。

初步判断疫情报告情况可靠,立即向应急管理职能科室和分管领导报告。

确认必须启动应急程序的,应急小分队立即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理。

同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到达现场后进一步核实情况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发病人数及波及范围对爆发或流行疫情进行核实诊断,对疫情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初步判断。

3、采样送检

根据需要采集病人血液标本等及时采样送检。

4、个案调查

收集病例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住址、职业和发病日期等)、临床表现、流行病学暴露史(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有无露营史、蚊虫叮咬史)。

5、隔离治疗病人

对所有已发现的乙脑病人和疑似病例进行集中救治,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挽救病人的生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

6、对感染源暴露者进行医学观察

对感染源的所有暴露者予以医学观察。

7、划定疫点或疫区

疫点:

与病人同门户出入的住户,或与病人生活上密切有关的若干户为范围;以疫点为中心并根据疫点位置与交通情况、蚊子分布范围,划定疫区。

8、立即开展应急预防接种

迅速开展疫区易感人群的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和非疫区易感人群的查漏补种工作,提高适龄儿童的接种率。

9、消毒灭蚊

对疫区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进行人、畜房杀虫剂滞留喷洒或药物浸泡蚊帐。

10、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

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各种宣传形式,在疫区迅速开展乙脑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群众改变室外露宿的习惯,合理使用蚊帐,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

11、根据初步调查结果,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

七、疫情控制效果评价

在乙脑爆发流行控制期间,可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查的结果,对疫情的发展趋势和防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动态分析。

疫区在实施控制爆发流行应急处理预案后,新发病例显著减少,月乙脑病例数降至与往年同期相近或低于往年同期水平时,可视为爆发流行已得到初步控制,可转入常规防治和监测。

并将疫情发生后的乙脑疫情变化及时上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细菌性痢疾重大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一、前言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为国家乙类法定管理传染病,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有明显季节性。

在流行季节可因食入污染食物或饮用被粪便污染的水源而引起食物型或水型暴发流行,严重影响人群健康。

我区地处东部沿海,区民普遍有生吃或半生吃小海水产品的饮食习惯,极易引起该病的爆发流行。

同时随着我区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日益增加,这也给该病的传播流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为了有效控制细菌性痢疾的暴发流行,加强对重大和突发疫情的快速反应和处理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二、目的

确保一旦发生细菌性痢疾的爆发流行和重大突发疫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

三、爆发疫情判定标准

在100人以下的集体单位或家庭,7天内有5例以上的病例;在100-1000人的集体单位,7天内有20例以上病例;在1000人以上的集体单位或村(社区),7天内有20例以上病例;在通许县范围内,7天内有30例爆发或200例以上散发病例。

四、病例诊断标准

病例诊断按照GBl6002—1995相关规定进行:

1、疑似病例:

腹泻,有脓血便或粘液便或水样便或稀便,或伴有里急后重症状,难以除外其他原因腹泻者。

2、确诊病例:

(1)、急性细菌性痢疾:

a.急性发作之腹泻(除外其他原因腹泻),伴发热、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或粘液便、左下腹有压痛;

b.粪便镜检白血球(脓细胞)每高倍(400倍)视野15个以上,可以看到少量红

血球;

c.粪便细菌培养志贺氏菌属阳性。

临床诊断具备1、2项。

实验确诊具备1、3项。

(2)、急性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a.发病急、高热、呈全身中毒为主的症状;

b.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如惊服、烦躁不安、嗜睡或昏迷;或有周围循环衰竭症状,如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细速、血压下降或有呼吸衰竭症状;

c.起病时胃肠道症状不明显,但用灌肠或肛门拭子呆便检查可发现白血球(脓细胞);

d.粪便细菌培养志贺氏菌属阳性。

临床诊断:

具备1、2、3项。

实验确诊具备1、2、4项。

(3)、慢性细菌性瘌疾:

a.过去有细菌性痢疾病史,多次典型或不典型腹泻2个月以上者;

b.粪便有粘液脓性或间歇发生;

c.粪便细菌培养志贺氏菌属阳性。

临床诊断:

疑似病例加1或2。

实验确诊:

疑似病例加1或2加3项。

五、预案启动条件

凡发生细菌性痢疾爆发流行和重大突发疫情,即启动本预案。

六、对策与措施

1、报告记录及初步核实

接到疫情报告,要详细询问疫情发生情况以及报告时间、报告人、联系电话等,填写专用记录表格。

初步判断疫情报告情况可靠,立即向应急管理职能科室和分管领导报告。

确认必须启动应急程序的,应急小分队立即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理。

同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到达现场后进一步核实情况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发病人数及波及范围对爆发或流行疫情进行核实诊断,对疫情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初步判断。

3、采样送检

根据需要对病例粪便、血样等及时采样送检。

4、个案调查

制订统一的病例定义,对确认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收集病例的基本情况、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可能的暴露史等资料。

进行三间分布的分析,阐明病人什么时间发病,在什么地方居住或病人有什么特征。

5、隔离治疗病人

对所有已发现的细菌性痢疾病人和疑似病例,应给予积极的治疗。

对重症细菌性痢疾患者应及时收治住院,并给予隔离。

医院难以收治病人时,应设立临时隔离治疗点,就地隔离治疗病人。

解除隔离标准:

病人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粪便培养每日1次,连续2次阴性。

6、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管理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留验,观察一个最长潜伏期(7天),同时粪检2次,搜集带菌者并隔离治疗。

7、消毒杀虫

根据初步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消毒和污染物清除工作。

病家和临时隔离治疗点中被污染的厕所、地面、餐具、衣物、用品等进行随时消毒,病人的粪便等排泄物要严格消毒处理。

8、划定疫点或疫区

疫点:

与病人同门户出入的住户,或与病人生活上密切有关的若干户为范围;以疫点为中心并根据疫点位置与交通情况,以居民区或街道为范围,划定疫区。

9、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干预

开展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利用各种方式广泛宣传普及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群众卫生保健意识,疫情流行期间减少聚餐活动,积极做好预防。

同时倡导大家搞好环境卫生,管好水源,消除垃圾,消灭苍蝇及孳生地。

10、根据初步调查结果,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

11、全面开展饮用水消毒与管理

对被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要消毒处理,必要时经有关部门批准,暂时停用,插上警示牌。

12、做好饮食行业、食品摊点的卫生管理

加强《食品卫生法》执法检查,取缔无证摊贩,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特别是生冷食品,要加强管理。

七、暴发流行控制效果的评价

在细菌性痢疾暴发流行控制期间,可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查的结果,对疫情的发展趋势和防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动态分析。

疫区在实施控制暴发流行应急处理预案后,新发病例显著减少,月细菌性痢疾病例数降至与往年同期相近或低于往年同期水平时,可视为暴发流行已得到初步控制,可转入常规防治和监测,并在1周内向上级部门报告调查和处理结果。

狂犬病爆发流行应急处理预案

一、前言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犬、猫等动物是本病的主要储存宿主,在携带和传播狂犬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

狂犬病是当今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达100%。

当前,我市狂犬病疫情十分严峻,严重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

为了有效控制狂犬病的爆发流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二、目的

一旦发生狂犬病爆发流行,迅速查清疫情,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控制或扑灭疫情。

三、爆发疫情判定标准

在100人以下的集体单位或家庭,7天内有2例以上的病例;在100-1000人的集体单位,7天内有2例以上病例;在1000人以上的集体单位或村(社区),7天内有2例以上病例;在通许县范围内,1个月内有3例及以上病例。

四、预案的启动条件

一旦发生狂犬病爆发流行,立即启动本预案。

五、狂犬病人诊断标准

、流行病学特征:

有病犬、猫等动物咬、抓伤史和密切接触史。

潜伏期长1

短不一,短的数天,长的几年、十几年不等,多数在1—3个月内。

2、症状:

典型的临床经过分三期:

(1)前驱期:

约2—4日

a.全身症状:

头痛、发热、纳差、恶心、周身不适。

b.伤口局部及附近有麻木发痒、刺痛或蚁走感。

c.恐惧不安,对痛、声、光、风等刺激敏感。

(2)兴奋期,约1—2日

a.恐水,对声、光、风刺激异常敏感。

b.高度兴奋状态,烦燥、极度恐怖不安、咽肌痉挛、呼吸困难。

c.麻痹期:

约6—18小时。

痉挛减少或停止,患者逐渐安静,出现弛缓性瘫痪。

尤其肢体软瘫为多见,呼吸变慢,节律不齐,心博微弱。

神志不清,终因呼吸麻痹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3、体征:

(1)破损伤口麻木感、高热、兴奋状态。

(2)咽肌痉挛,呼吸困难,角弓反张,后期出现弛缓性瘫痪。

4、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WBC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2)荧光抗体检查法:

取病人唾液、咽部或气管分泌物、角膜印片等,用荧光抗体染色检查狂犬病抗原阳性率较高。

六、处理程序与步骤

1、报告记录及初步核实

接到疫情报告,要详细询问疫情发生时间、地点、人数以及报告时间、报告

人、联系电话等,填写专用记录表格。

初步判断疫情报告情况可靠,立即向应急管理职能科室和分管领导报告。

确认必须启动应急程序的,应急小分队立即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理。

同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到达现场后进一步核实情况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发病人数及波及范围对爆发或流行疫情进行核实诊断,对疫情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初步判断。

3、采样送检

根据需要对病例唾液、血样、脑脊液等及时采样送检。

4、个案调查

通过知情人、家属,了解狂犬病人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性别、职业、嗜好、生活环境、个人收入情况,了解被狂犬咬、抓伤的暴露史及伤后的诊治用药治疗情况、临床的症状、体征情况,密切接触者的预防免疫情况,了解疫点的消毒情况及疫区内的疑似狂犬和无主野犬的灭杀情况,并进行综合分析。

5、隔离治疗病人

所有狂犬病病人或疑似病人都要及时隔离治疗。

6、消毒杀虫

根据初步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消毒和污染物清除工作。

病家和临时隔离治疗点中被污染的地面、衣物、用品等进行随时消毒,病人的唾液、排泄物要严格消毒处理。

7、划定疫点或疫区

疫点:

与病人同门户出入的住户,或与病人生活上密切有关的若干户为范围;以疫点为中心并根据疫点位置与交通情况,以居民区或街道为范围,划定疫区。

凡发生狂犬病的疫区范围内的犬、猫必须全部进行扑杀。

凡发生狂犬病疫情的疫区必须在五公里范围内对已免疫的犬只必须实行栓养,未实施接种免疫的犬、猫全部扑杀,并深埋或火化。

8、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干预

开展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利用各种方式广泛宣传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提高群众卫生保健意识,加强居民狂犬病的防范能力„„

9、根据初步调查结果,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

10、加强医务人员的犬伤诊治专业培训,规范犬伤门诊。

保证高效、优质的疫苗规范使用,全力保护犬伤患者。

七、控制措施效果评价

落实控制措施后,如新发病例显著减少,狂犬病报告发病数降至接近或低于往年同期水平时,可视为疫情控制措施有效,疫情已得到初步控制,转入常规监测防治。

同时应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汇报事件处理结果,进行网络结案报告,并根据需要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

霍乱重大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一、前言

霍乱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流行的特点是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

霍乱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被列为甲类报告传染病。

我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霍乱常发流行地区,为了有效控制霍乱的爆发流行,加强对霍乱重大和突发疫情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二、目的

确保一旦发生霍乱爆发疫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

三、爆发疫情判定标准

在100人以下的集体单位或家庭,7天内有3例以上的病例和带菌者或有1例以上死亡病例;在100-1000人的集体单位,7天内有5例以上病例和带菌者或有1例以上死亡病例;在1000人以上的集体单位或村(社区),7天内有5例以上病例和带菌者或有1例以上死亡病例;在通许县范围内,7天内有5例以上病例或有1例以上死亡病例。

四、预案启动条件

凡发生年内霍乱首发疫情和爆发疫情,即启动本预案。

五、霍乱诊断标准(见GBl5984—1995)

1、疑似霍乱:

具备下列之一者为疑似霍乱:

(1)有典型临床症状,如剧烈腹泻,水样便,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等,但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

(2)霍乱流行期间有明确接触史,并发生吐泻症状,而无其它原因可查者。

凡疑似病例应进行隔离和消毒,大便培养每天一次,连续2次阴性则否定诊断,并作订正报告。

、确诊霍乱2

(1)凡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01群或0139群霍乱弧菌阳性。

(2)疫区内凡有上述霍乱典型临床症状,粪便培养01群或0139群霍乱弧菌阴性,但无其他原因可查者。

(3)疫区内有腹泻症状,双份血清抗体测定凝集试验呈4倍以上或杀弧菌抗体呈8倍以上增长者。

(4)在疫源检查中,首次粪便检出01群和0139群霍乱弧菌前后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具备

(2)为临床诊断,具备

(1)或(3)或(4)为确诊病例。

六、处理程序与步骤

1、报告记录及初步核实

接到疫情报告,要详细询问疫情发生时间、地点、人数以及报告时间、报告人、联系电话等,填写专用记录表格。

初步判断疫情报告情况可靠,立即向应急管理职能科室和分管领导报告。

应急小分队立即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理。

同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到达现场后进一步核实情况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发病人数及波及范围对爆发或流行疫情进行核实诊断,对疫情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初步判断。

3、采样送检

根据需要对病例粪便等样品及时采样送检。

4、个案调查

制订统一的病例定义,按照统一个案表对确认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收集病例

的基本情况、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可能的暴露史等资料。

进行三间分布的分析,阐明病人什么时间发病,在什么地方居住或病人有什么特征。

5、隔离治疗病人

所有霍乱病人或疑似病人都要及时就地隔离治疗,按“霍乱防治手册”规定的治疗方案及时予以抢救治疗。

若转送病人,要随带盛放吐泻物的容器,对途中可能的污染物品进行随时消毒处理。

6、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预防服药

登记和追踪所有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如家庭成员、病人陪伴者、聚餐参加者等。

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期限最少5天。

所有密切接触者,自医学观察日起每日验便一次,连续二次(间隔24小时),第一次采便应在服药前进行,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