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生物总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555107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生物总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九年级生物总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九年级生物总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九年级生物总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九年级生物总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生物总复习资料.docx

《九年级生物总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生物总复习资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生物总复习资料.docx

九年级生物总复习资料

九年级生物总复习资料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

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

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

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

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

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

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

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水分、温度等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

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一、显微镜的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

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

实验过程

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P42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

支持、保护;细胞膜:

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细胞质:

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细胞核:

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叶绿体: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

细胞液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

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

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

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

液态,可以流动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五、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

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都是大分子无机物(一般不含碳):

水、无机物、氧等,都是小分子

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

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

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联系:

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区别:

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九、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p55,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3、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4、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5、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6、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十、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十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

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2、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3)细胞质分成两份(4)植物细胞:

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

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十二、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

3、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

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4、幼根的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伸长区;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6、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氮、磷、钾

7、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8、花的结构(课本102)

9、传粉和受精(课本103)

1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受精卵——胚;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

11、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1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3)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3、运输途径:

导管:

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筛管:

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4、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

5、气孔的结构: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6、蒸腾作用的意义: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

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天竺葵的实验

暗处理:

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

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

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

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

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

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

用碘液染色

结论:

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光合作用概念: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实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4、光合作用意义: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5、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用来构建之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呼吸作用的概念: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7、呼吸作用意义:

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

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第五章绿色植物是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

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3、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

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

合理密植。

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见课本131)

5、光合作用(130页)和呼吸作用(125页)公式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3、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

4、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5、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6、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

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演变大致过程:

环境变化→下地生活→直立行走→前肢解放→制造工具→大脑发达→产生语言

3、男性生殖系统:

睾丸(主要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输精管---输送精子

4、女性生殖系统:

卵巢(主要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

       子宫---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5、生殖过程:

卵巢→卵细胞               

→受精卵----→ 胚胎--→胎儿---→新生儿(婴儿)  

睾丸→精 子                

6、胎儿生活在子宫内,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胎盘-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7、青春期发育特点:

(1)身高突增;

(2)神经系统及心肺功能明显增强;(3)性器官迅速发育。

8、计划生育具体要求: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1、人体需要六类营养物质:

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前三种为主要有机物,能提供能量。

其中糖类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人体需要量最大的是水,很小的是维生素。

含糖类较多的食物  奶、蛋、鱼、肉    缺铁无机盐    贫血

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 肥肉、大豆、花生   缺碘无机盐   地方性甲状腺肿    

含脂肪较多的食物  葡萄糖、蔗糖、淀粉  缺维生素A    夜盲症   

缺维生素B    脚气病

缺维生素C   坏血病

缺维生素D    佝偻病

2、人体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小肠是最重要的消化和吸收消化腺:

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其中肝脏--→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

3、实验: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①号充分搅拌    ②号充分搅拌    ③号不搅拌

过程:

37℃温水中10分钟→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①号试管不变蓝色的原因:

唾液淀粉酶已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

 

②号试管变蓝色的原因:

淀粉遇碘变蓝色---淀粉特性。

③号试管变浅蓝的原因:

因还有部分淀粉没有被分解,遇碘变浅蓝。

4、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初步消化)

蛋白质------→氨基酸     (蛋白质在胃中初步消化)

脂肪---→脂肪小微粒---→甘油+脂肪酸 (胆汁中不含消化酶)

5、吸收过程:

各种营养由小肠吸收后进入毛细血管,由血液运往全身。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内表面积。

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6、合理营养:

①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饮食②早、中、晚餐能量比例30%、40%、30%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

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用

肺:

呼吸系统主要器官,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肺泡          血液          组织细胞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废物

血液   红细胞--运输氧.含血红蛋白 (数量最多,无核)

 血细胞 白细胞--吞噬病菌 (个体最大,有核;过多可能有炎症)

     血小板--止血、凝血(个体最小,无核)

2、血红蛋白特性:

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3、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快。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

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慢。

(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

管壁非常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血流最慢。

管腔最小,红细胞单行通过。

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心脏壁:

由肌肉组织组成(心室比心房厚,左心室比右心室厚)

心脏四腔:

左心房:

与肺静脉相通

   右心房:

与上、下腔静脉相通

  左心室:

与主动脉相通

右心室:

与肺动脉相通

4、心脏功能:

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部毛细血管网→上、下静脉→右心房

5、血液循环             (动脉血--→静脉血)

肺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静脉血--→动脉血)

6、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

动脉血:

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

静脉血:

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7、人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

输血时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紧急时O型血为“万能供血者”,AB型为“万能受血者”。

8、成年人血量约为体重7-8%。

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

18-55周岁公民自愿献血。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排泄:

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肾脏:

由肾单位组成。

(形成尿液)

2、泌尿系统组成 

肾脏(形成尿液)

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3、肾单位结构 

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球

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形成原尿(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4、尿的形成  

肾小管的重新吸收形成尿液(水、无机盐、尿素)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眼球结构:

晶状体相当于“镜头”;瞳孔相当于“光圈”;视网膜相当于“底片”。

2、视觉的形成:

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玻璃体→视网膜(视觉感受器)

→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见p89

3、近视眼:

晶状体变凸,眼球前后径过长,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

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4、听觉的形成:

声波→外耳→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感受器)→听觉神经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见p93

5、神经系统的组成:

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大脑:

大脑皮层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

脑  小脑: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平衡。

    脑干:

调节心跳、呼吸等生命活动

6、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髓:

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由脑发出,分布在头部感觉器官。

脊神经:

由脊髓发出,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肌肉。

7、神经元:

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又叫神经细胞)

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通过反射弧完成。

9、反射弧组成: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

天生就有。

如缩手、眨眼、排尿和膝跳、吃梅分泌唾液等

10、反射 

复杂反射(条件反射):

后天形成。

如听口令、谈梅想梅分泌唾液11、内分泌腺:

分泌激素。

特点:

没有导管,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区别:

汗腺、唾液腺、胃腺、胰腺等属于外分泌腺)

内分泌腺激素名称分泌不足分泌过量

垂体生长激素侏儒症巨人症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呆小症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缺碘)

胰岛胰岛素糖尿病

12、人体主要内分泌腺有:

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睾丸和卵巢

八年级生物上册

一、细菌和真菌

菌落:

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

细菌菌落特点:

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

真菌菌落特点:

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

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

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③接种④恒温培养

培养基:

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

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

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

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

古细菌的存在说明:

①古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②细菌的分布很广泛。

炎热的夏季,食物容易腐败,得胃肠炎的人很多,原因是:

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适于细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就会因被细菌、真菌污染而变质,人们吃了变质的食品就会的胃肠炎。

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服脏鞋就容易长霉,原因是:

洗净晾干的衣服清洁干燥、缺乏营养物质,不适合真菌的繁殖,所以洗净晾干的衣服不易长霉;反之,脏衣服给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脏衣服协议发霉。

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而保持坛内缺氧环境,因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

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

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颗小米粒大,单细胞。

(病毒比它还小)

细菌特征:

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

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分解者。

分裂繁殖。

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

细菌的结构特点:

基本掌握课本60页细菌结构示意图。

细菌的生殖方式:

分裂生殖,速度快,不到半小时就分裂一次。

细菌的营养方式:

一般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即、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细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有关:

细菌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当环境中,就能萌发为细菌。

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细菌的广泛分布。

动物、植物、细菌细胞的对比

比较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细菌细胞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无成型细胞核有DNA集中区域

叶绿体×√×

荚膜××有些有

鞭毛××有些有

真菌特征:

菌体由许多细胞连接形成的菌丝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另外还有单细胞的真菌,如酵母菌;没有叶绿体,均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即异养型;用孢子繁殖后代

青霉:

青绿色,着生孢子的菌丝成扫帚状;曲霉:

黑褐色(有时也有黄、绿等色),孢子着生在放射状菌丝顶端;蘑菇从腐烂的植物体获得营养。

这些真菌生活在温度适宜、水分充足且富含有机物的地方。

各种各样的真菌:

蘑菇、木耳、银耳、灵芝。

蘑菇也是由菌丝集合而成

营养方式:

异养(腐生)

生殖:

孢子生殖

环境:

阴暗潮湿,有机物丰富,温暖

酵母菌(了解)

⑴形态:

(单细胞)卵圆形,无色

⑵结构: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无叶绿体

⑶营养方式:

异养(腐生)有氧:

葡萄糖—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无氧:

葡萄糖—二氧化碳+酒精+能量(少)

⑷生殖方式:

出芽生殖,特殊情况进行孢子生殖

蘑菇、木耳等可以食用的真菌统称为食用菌。

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

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

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这类微生物多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③与动植物共生。

共生指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不能分开的现象,简言之,互利共生。

如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

再如: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从而使土壤中氮元素含量增高,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氮是植物生活中需要量较大的物质)。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体现在四个方面:

食品制作。

即发酵原理的应用,发酵就是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类分解成某些产物的过程

食品保存。

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

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常用保存方法:

“巴斯德“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原理)

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

冷冻法、冷藏法(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

真空包装法(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的原理)

晒制与烟熏法、腌制法、脱水法、渗透保存法(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

使用防腐剂法

使用射线法

疾病防治。

主要指抗生素治病(如青霉素)与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如胰岛素)。

抗生素是真菌(另外还有放线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菌的物质

环境保护。

无氧时一些杆菌、甲烷菌可将引发污染的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甲烷等,而有氧时另外一些细菌(如黄杆菌)可将这些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样都使污水得到净化

32、制作馒头或面包时,要用到酵母菌,它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而面团中所含的酒精,则在蒸烤过程中挥发掉了。

33、制作馒头要用酵母菌,制酸奶用乳酸菌,制泡菜用醋酸菌,酿酒用酒曲。

【八年级(下)生物复习资料】

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

由受精卵发育。

2.无性生殖: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例:

扦插,嫁接,压条,

组织培养

3.嫁接的关键:

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卵→幼虫→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