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暑假作业历史2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暑假作业历史2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暑假作业历史2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暑假作业历史2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一年历史暑假练习二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丝织工人提出“不能劳动而生,勿宁战斗而死”和“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的口号;英国工人在其《全国请愿书》中也提出:
“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来源,劳动者对于自己的劳动果实享有优先权。
人民是权力的唯一来源。
”材料表明,英法工人阶级( )
A.开始走向国际联合 B.推动代议制走向完善
C.成为新兴政治力量 D.追求社会主义理想
2.马克思曾对巴黎公社做过如此评价:
“它不是为了把国家政权从统治阶级这个集团转给另一集团而进行的革命,它是为了粉碎这个阶级统治的凶恶机器而进行的革命。
”由此可判断巴黎公社( )
A.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实行了直接民主的政治制度
C.其政权性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D.将马克思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3.“二月革命使临时政府得以上台执政,但它仅对国家的政治门面做了修饰。
它未能阻止俄国继续参战,没有消除资本主义对劳动的剥削,没有解决农民问题。
”这段话是为了表明( )
A.推翻沙皇统治的必要性 B.退出“一战”的必要性
C.民主革命转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D.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必要性
4.“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
”这段话表明( )
A.资本主义制度已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十月革命的发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
C.十月革命为发达国家开创了一条崭新的现代化道路
D.十月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在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
5.列宁说:
“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据此可知。
列宁认为( )
A.俄国参加“一战”引发了“二月革命”
B.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
C.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D.“一战”前夕的沙皇政府的统治最脆弱
6.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
“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
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
”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 )
A.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
C.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 D.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7.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带来了中国社会的蝴蝶效应:
《南京条约》的签订结束了广州十三行垄断贸易的时代,推动了上海的崛起,中国进出口重心转移到长江中下游。
广州与周边地区的衰落,引发了失业问题。
失业问题又直接引发了( )
A.太平天国运动 B.民族工业兴起 C.新思想的萌发 D.维新变法运动
8.李小庆在《中国式“工业革命”的根底》中认为,“洋务运动本质上是一场中国式的工业革命,之所以这样说……归根结底,当时的中国并非一个近代国家,政府不是一个近代化的国家政府,用旧有思维定式去带领整个国家走向近代化,注定是一场悲剧。
”此观点依据的史实可能是( )
A.洋务派打着“自强”旗号,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B.其指导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C.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D.当时的晚清政府腐败无能,完全堕落为洋人朝廷
9.1912年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
“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
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临时约法》( )
A.强烈的排满色彩 B.缺乏明确反帝要求
C.明显的限袁倾向 D.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10.钱谷风在《清王朝的覆灭》中说“辛亥革命成功得仓促,到手的乃是很不彻底的胜利。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只完成了第一项——民族主义,其他民权、民生长期挂着欠账。
”这说明辛亥革命( )
A.完成了民族主义革命,解决了中国近代的民族问题
B.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D.实现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11.某中学考试有这样一道文字题:
试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共同纲领》。
在阅卷中假如你是历史老师,应该给满分的答案是( )
A.制定机构不同,分别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和全国人大制定
B.性质不同,分别为资本主义性质宪法和社会主义性质宪法
C.从时间上看,都颁布于新政权建立之后
D.从影响上看,都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12.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
“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
”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C.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D.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13.在毛泽东同志人生革命征程中,留下许多壮丽诗篇,“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与上面诗句反映同一历史内容的有( )
A.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B.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C.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14.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
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
由此最能说明( )
A.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继续抗日
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15.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美国对亚洲不结盟国家一改以往的不承认政策,“承认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并不以施加压力的方式强迫那些不愿意的国家成为盟国。
……只要这些国家决心维护自己的独立,并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积极的政策,美国就应支持和援助他们。
”美国这一政策的调整主要是由于( )
A.自身实力的削弱 B.冷战对抗的需要
C.经济危机的困扰 D.不结盟国家的斗争
16.二战后初期,在柏林市中心的分界地带,出现了70多家边界线电影院,这里播放的都是美苏双方精心拍摄的电影。
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
A.银幕上美苏的文化较量 B.东西柏林间的文化共建
C.冷战下特殊的文化战争 D.传媒领域中的文化认同
17.图7是苏联人心目中的马歇尔计划。
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摧毁了西欧经济基础 B.西欧成为美国的政治附庸
C.揭示了马歇尔计划的本质 D.反映了当时冷战国际形势
18.1973年6月,勃列日涅夫在访美时谈到:
“我们知道就力量和影响来说,世界上只有苏联和美国这两个国家真正管事。
任何事情只要我们两国之间决定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即使可能不同意也不得不跟着我们。
”这反映了当时( )
A.两极格局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B.美苏此时力量对比相对平衡
C.苏联准备联手美国制约中国 D.美苏两国停止争霸关系缓和
19.对于德国的统一,美国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强调德国统一必须在联邦德国继续同北约和欧共体保持联合的情况下实现,“不应以中立换取统一”。
而英法对德国的统一最初则持消极和不支持的态度。
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德国统一势必影响战后世界政治格局B.德国统一利于巩固原有欧洲均衡体系
C.资本主义阵营内部政治分歧日益加剧D.多极化趋势严重挑战战后的世界格局
20.“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
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
”(《尼克松回忆录》节选)材料中所说的“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是指( )
A.经济全球化趋势 B.区域集团化趋势
C.政治多极化趋势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1.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材料
结论
A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我国确认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文革”期间,我国未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遭到彻底破坏
C
1982年,中共确立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
D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获得通过
我国基层民主得到加强和扩大
22.近些年来,明星逐渐成为两会召开期间的热点话题。
成龙、周星驰、姚明、巩俐等相继当选政协委员,这使得政治协商会议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那么,政协委员能够行使的权力有( )
A.解释宪法、制定法律 B.选举国家主席、决定政府人选
C.修改党章、决定党的重大问题 D.参政议政、民主监督
23.1978年,邓小平说: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在此,邓小平强调的是( )
A.法律至上原则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依法治国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
24.香港的确没有变:
驾驶汽车依然右舵左行;每到周三晚上和周六下午,人们依然会涌入赛马场。
但香港的确又发生了变化:
一些关注政治的市民有了被街坊们选为立法会议员的可能,而这样的事情在港英时期根本无从发生。
这里的变与不变( )
A.说明“一国两制”得到很好的实施
B.说明香港回归没有对民众产生深刻的影响
C.体现了香港居民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D.反映了回归前后香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25.图7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新中国的外交政策逐渐走向成熟 B.“一国两制”构想付诸实践
C.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立场坚定 D.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二、材料阅读
26.某校历史探究学习小组以“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决定举办一次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演变历程的展示活动。
请你参加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展示一近代屈辱外交篇
条约
影响
《南京条约》
“中国处于命令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A:
中国面临被“瓜分”的民族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
B: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
——摘编自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
展示二现代独立自主篇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展示三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握手”篇
请回答:
(1)据展示一,在材料中的A.B处填入相应的条约名称。
(2分)并概括说明这些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
(2分)
(2)据展示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声音”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是如何体现的?
(6分)
(3)图1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
(1分)它的积极意义怎样?
(2分)
(4)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
(2分)促成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分)
(5)图3反映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是什么?
(2分)
27.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
战场名称
开始时间
标志
终止时间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
德国突袭波兰
1945年5月8日
苏德战场
1941年6月22日
德国入侵苏联
1945年5月8日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7日
珍珠港事件
1945年9月2日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1945年9月2日
苏联对日作战
1945年8月8日
苏军出兵中国东北
1945年9月2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并简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8分)
材料二抗日战争中,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显示出来的重要军事价值,促成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改善和提高。
抗战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
——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2)从二战后期和战后世界“新”的经济秩序形成的角度,说明中国是怎样“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的。
(4分)
材料三从近代历史的大背景看,一百多年来中日实力有过两次“换位”。
第一次是1894年,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打败清朝;第二次则是2010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被中国超过,失去了连续保持40余年的“世界第二”地位。
——摘编自辛仲楚《中日实力在甲午战争后发生第一次“换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与中国的角度,分析中日两国这两次“换位”的不同背景。
(8分)
高一年历史暑假练习二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D
A
D
A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A
A
B
C
D
B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D
C
A
C
26.
(1)条约:
A为《马关条约》,B为《辛丑条约》。
(2分)
影响:
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分)
(2)体现:
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参加亚非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6分)
(3)方针:
“一边倒”。
(1分)
意义:
有利于打破美国的外交封锁,有利于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
(2分)
(4)信息:
中美关系开始改善。
(2分)
因素: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长期以来实行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并进行战略收缩。
(如答“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者可酌情给分)。
(任意答对两点可得4分)
(5)趋势:
呈现多极化趋势。
(2分)
27.
(1)特点: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各大战场中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早的战争;(1分)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分)
意义:
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6分,任答三点即可)
(2)说明:
1944年,中国参与签署《布雷顿森林协议》,成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创始会员国;(2分)1947年,中国参与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为关贸总协定的创始会员国。
(2分)
(3)第一次“换位”
世界: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基本确立,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2分)
中国:
腐朽的封建制度、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分)
第二次“换位”
世界: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深人发展,和平、发展成为世界主流。
(2分)
中国:
1978年后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入WTO等。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