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讲义必修2第二章第1讲《城市空间结构》.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535372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7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讲义必修2第二章第1讲《城市空间结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讲义必修2第二章第1讲《城市空间结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讲义必修2第二章第1讲《城市空间结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讲义必修2第二章第1讲《城市空间结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讲义必修2第二章第1讲《城市空间结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讲义必修2第二章第1讲《城市空间结构》.docx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讲义必修2第二章第1讲《城市空间结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讲义必修2第二章第1讲《城市空间结构》.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讲义必修2第二章第1讲《城市空间结构》.docx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讲义必修2第二章第1讲《城市空间结构》

第1讲 城市空间结构

最新考纲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思维导图

考纲解读

1.学会分析不同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2.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功能区的成因和变化。

3.运用中心地理论解释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微专题一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1.城市

(1)含义:

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2)特点:

具有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的特点。

2.城市区位因素

(1)区位的含义:

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2)城市区位因素

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如下图所示。

3.城镇空间布局特点

分析评价城市区位因素的方法

1.分析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应把眼光放到这个城市刚诞生时,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该城市的兴起。

分析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则要注意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找出在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2.在分析、评价城市的区位特点时要运用综合思维,从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来进行。

在这两大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发展变化较大,因此自然因素可以称之为静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可以称之为动态因素。

而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地形与河流相比,前两者可以称之为宏观因素,后者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最初形成的具体位置,可以称之为微观因素。

考向城市区位分析

(2012·大纲全国文综)下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

读下图,完成1~2题。

1.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纬度 ②河流 ③降水 ④地形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

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  )

A.地形平坦B.水源充足

C.陆路交通方便D.水路交通枢纽

答案 1.D 2.D

解析 本题组以区域人口密度图为载体,考查人口密度及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

第1题,图中显示,该区域人口沿河分布于地势较为低平的地区,影响因素为河流与地形。

第2题,据图中信息及河流判断,该区域为四川盆地,甲城为成都、乙城为重庆,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与成都相比,水路交通便捷是其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的优势所在。

3.(2013·四川文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是甲国地图。

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

答案 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城市分布较密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

解析 结合图例、图示,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要从总量上多少、具体分布、城市级别三方面回答。

微专题二 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

2.城市功能分区

(1)功能区:

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2)影响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

(3)中心商务区

①主要功能:

具有商务枢纽职能、交通中心职能、房地产开发职能、旅游职能。

②特点

3.城市空间结构

①西方:

有A同心圆、B扇形和C多核心三种理论模式。

②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在城市用地和功能分区上反映出严格的等级制度。

同时又因地制宜,自由布置。

1.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

2.主要城市功能区的比较

功能区

形态

区位特征

位置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中心商务区:

经济活动繁忙;人口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城市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住宅区

集聚成团状,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占地面积最大;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区住宅区与低级区住宅区背向发展

高级住宅区在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低级住宅区在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特别提醒 城市功能区的判断方法

①根据数据判断:

商业区占地面积小,人口密度大;工业区占地面积大;住宅区占地面积中等。

②根据分布位置判断:

商业区一般位于市中心,住宅区位于城市中间位置;工业区位于外围。

③根据典型特征判断:

商业区高楼林立;工业区交通便利、有污染;住宅区高级和低级分化明显。

3.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方法

考向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分析

1.(2013·上海地理)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的是不同的功能区,一条河流穿过该市区(图中没有画出河流,需根据等高线判断大致流向)。

若该市包含下列功能区且布局合理,则g区最有可能的是(  )

A.住宅区B.文化区

C.工业区D.中央商务区

答案 C

解析 考查环境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g位于城市的外围,根据等高线判读g地位于河流的下游;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g地位于与季风风向垂直的东北郊外,适合布局工业区,对城区的环境污染较小。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2012·天津文综)高雄矿产资源匮乏,工业部门主要有石化、炼油、钢铁、造船、食品等。

读“高雄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题。

对该城市功能区布局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商业区高度集中,缩小了服务范围

B.住宅区远离海岸,避免了海洋污染

C.工业区相对集中,方便了企业联系

D.文教区过于分散,降低了服务功能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依据沿海资源匮乏型城市的发展方向,评价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合理性。

从图中信息可知,高雄市依据良好的区位优势,发展了石化、炼油、钢铁、造船、食品等产业,其商业、住宅、工业、文教等功能区布局,除考虑环境、地价、占地面积等因素外,还要有利于经济发展。

商业区集中分布,扩大了服务范围;住宅区靠近商业区、工业区,多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远离海岸,避免了海洋灾害的影响;文教区多分散于住宅区,提高了服务功能;工业区相对集中,方便了企业联系,减少了运输费用,提高了规模效益。

(2010·江苏地理)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4.2005年与1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答案 3.C 4.B

解析 第3题,2005年与1990年相比,图中曲线①②在市中心面积比例变小,曲线③在市中心面积比例变大,说明曲线③为商业用地,而曲线①在市中心的面积比例高于②,说明曲线①为居住用地、曲线②为工业用地。

正确选项为C。

第4题,从图中看出,在距市中心12千米处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故选项B正确。

微专题三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1.含义:

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

2.形成因素

(1)经济因素

(2)社会因素

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3)历史因素:

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3.变化:

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1.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2.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1)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的不同造成了地租差异;二是城市各项功能活动(如商业、工业、住宅等)的付租能力往往随空间位置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城市功能分区是地租水平与付租能力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如下图所示:

(2)交通通达度与城市功能用地的关系

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越差,土地价格、地租越低。

具体如上图所示:

①市中心(O处):

因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故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一般为商业用地。

②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如OA、OB、OC、OD、OE、OF)两旁、公路交会处(如图中A、B、C、D、E、F处):

通达度高,地租高,形成地租次高峰,多为商业用地。

③城市外环路及公路干线两侧(如图中G点):

通达度较高,地租较高,一般为住宅用地。

④远离公路区或城市外缘(如图中M处):

通达度较低,地租较低,多为工业用地。

考向 城市内部功能分区及空间结构的判读

(2011·山东文综)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2.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1982~2000年,甲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在逐渐下降,乙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在逐渐上升,故A项错误;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都在上升,故B项错误;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密度不论在哪个地段都大于乙城市,且甲城市的占地面积远大于乙城市,说明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大,故C项错误;比较甲、乙两个城市,不论人口还是占地面积,甲城市都远远大于乙城市,说明甲城市的等级高于乙城市,故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小,故D项正确。

第2题,根据图中2000年甲、乙两城市的商务楼相对高度可知,甲城市的M处不是商务楼最高处,说明M处不是中心商务区,故①错误;乙城市的P处是商务楼最高处,说明P处是中心商务区,故②正确;甲城市的N处人口比周围地区多,且商务楼的高度比周围地区高,说明N处分布着卫星城,故③正确;乙城市的Q处人口数量不比周围地区多,商务楼高度也不比周围地区高,说明没有卫星城分布,故④错误。

综上所述,B项正确。

(2013·浙江文综)某城市的土地利用形态分为甲、乙、丙、丁4种(图1),城市的发展先后经历了Ⅰ、Ⅱ两个阶段(图2)。

目前该城市的地价与土地利用形态和开发阶段有关,其关系如下表。

读图表完成第3题。

 

土地利用形态

地价

Ⅰ阶段

Ⅱ阶段

3.该城市拟选择中等地价的地块建造超市,下图(图3)中符合要求的地块是(  )

A.①③B.②⑦

C.④⑧D.⑤⑥

答案 B

解析 图3是图1和图2的叠加,由此可以判断各数字对应地块的土地利用形态和开发阶段,表格显示了所有类型地块的地价,比照的结果是①②⑤⑦为中等地价,适合建造超市。

(2010·海南地理)某沿海城市人口达1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

城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

下图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

据此完成4~6题。

                   

4.影响该城市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

A.工业B.行政中心

C.海洋运输和贸易D.居民人口密度

5.该城市开发最充分的区域距离大型商贸中心(  )

A.0~8kmB.9~16km

C.17~24kmD.25~35km

6.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  )

A.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C.土地开发比例逐渐降低

D.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

答案 4.C 5.A 6.D

解析 本题以某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读图获取有效信息,解答该题需要明确城市功能分区的分布及其形成原因。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距离大型商贸中心较近的地区,海港、铁路和公路为主要的用地形式,这反映出海洋运输和贸易是影响其区位的主导因素。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距离大型商贸中心0~8km的范围内,没有未开发的地区,这说明该区域范围内开发很充分。

第6题,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在已开发的地区中,几乎都是以其他建筑为主,没有哪一种城市功能区占据主导,因而该城市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

微专题四 中心地理论

1.概念

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2.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

(1)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规模的大小与数量成反比。

(2)在一定的市场区域,各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为六边形,且各级中心地的六边形大小也不相同。

(3)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

1.不同等级城市的分布规律

每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呈正六边形(中心地到边界的距离最近);不同等级城市的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大小、面积是不同的,级别越大,六边形的服务范围也越大;多个不同级别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构成了层层叠加、相互嵌套的蜂窝状网格。

图示说明如下: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与空间分布的关系

3.影响城市服务范围变化的因素

(2011·北京文综)读图,回答问题。

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

答案 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服务范围依次减小。

解析 读图可以看出,该地城镇主要分布在绿洲上。

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等级越来越低,其服务范围也就越来越小。

练出高分

[基础落实练]

(2013·山东文综)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  )

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

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

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

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

2.该城市(  )

A.老城区地租最高

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

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城市工业区布局在郊区并沿交通线分布。

东欧位于盛行西风带,东部两片③类功能区均位于盛行风下风向的郊外,且靠近交通线;南部③类功能区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河流下游,近交通线,由此可判③为工业区;可排除A、B项;②功能区位于工业区与其他功能区之间,为绿化区;①功能区位于郊区,且与老城区背向布局,为高级住宅区——别墅区,D项正确。

第2题,商业零售区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符合市场最优原则,为中心商务区,地价最高;仓储式购物中心占地广,应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布局在交通便捷、地价较低的地区;随东部城市轨道交通及铁路线建设,城市中心向东扩展,城市的空间形态也相应发生变化,C项正确。

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2009年城区地价等值线”。

读图,回答3~4题。

3.中心商务区最有可能分布的区域是(  )

A.①B.②C.③D.④

4.与其他区域相比,近年来④地地价涨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高附加值产业集聚B.原有基础设施完善

C.外来人口迁入D.逆城市化发展

答案 3.B 4.A

解析 第3题,图中②处地处市中心,地价最高,为中心商务区。

第4题,④地因奥体新区、创意软件园集聚地价涨幅较大。

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递减示意图”。

读图,完成5~7题。

5.当①线变成②线时,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

A.一环路B.二环路C.三环路D.环城路

6.近年该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 ⑤人口向郊区迁移

A.①②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⑤

7.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主要原因是(  )

①二、三环路地租比市中心低 ②市中心市场萎缩

③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④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⑤市中心人口减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

答案 5.C 6.B 7.D

解析 第5题,根据图示及各类土地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可知,当①线变成②线时,住宅区可拓展到三环路。

第6题,由于市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工厂纷纷外迁。

第7题,影响商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和交通,近年来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一方面由于二、三环路地租较低,能够降低经营成本;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心市场的萎缩;更重要的是二、三环路交通便利,能够为商业活动带来大量消费人群,满足其市场需求。

[能力提升练]

(2011·江苏地理)下图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

读图回答8~9题。

8.与图中M—N一线地价等级变化相符的是(  )

9.图中P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  )

A.土地形状不规整B.交通不便

C.远离市中心D.受铁路影响

答案 8.C 9.D

解析 第8题,从图例可以看出,从M-N的地价等级变化为六类~五类~四类~三类~四类~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六类,符合图C的地价等级变化特点。

第9题,P区域地价等级为四类,虽然交通便利,也在市中心,但是受铁路的影响,噪音较大,地价比周边地区低。

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

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 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④城市规模扩大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11.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

①蔬菜种植基地 ②高新技术开发区 ③大学城④美术馆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10.C 11.B

解析 第10题,与2000年相比,该城市2007年地价整体上涨,增幅由市中心向郊区递减;从2007年地价曲线看出远郊区范围拓展,中心城区范围没有变化。

第11题,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城的建立以及用地功能的变化是近郊区地价上涨、出现峰值的主要影响因素。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示意图”。

读图,回答12~13题。

12.该城市(  )

A.功能区之间都有明显的界限

B.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C.有预留用地,发展空间较大

D.服务种类多,城市等级较高

13.图中①②③功能区最合理的布局是(  )

A.①住宅区、②工业区、③商业区

B.①工业区、②住宅区、③商业区

C.①商业区、②住宅区、③工业区

D.①商业区、②工业区、③住宅区

答案 12.B 13.D

解析 第12题,从图中看出该城市地处山地丘陵区,城区沿河流延伸布局,故影响其选址的主要因素为地形。

第13题,①地处市中心,为商业区;②位于河流下游,沿主要公路延伸,为工业区;③占地面积最大,为住宅区。

14.读“某城市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功能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________用地,C地最有可能是________(功能区)。

(2)A、B两地地价较高的是哪一处?

简述其原因。

(3)分析该城市工业区布局的有利条件。

(4)简要评析湖泊、山地对城市环境和交通的影响。

答案 

(1)住宅 商业区

(2)B。

 B地靠近市区,且靠近风景区。

(3)邻近河流,水源充足,水运便利;靠近铁路,交通便利。

(4)湖泊、山地可以改善并美化城市环境,但也会影响城市交通网的布局。

解析 第

(1)题,根据位置、面积及各功能区间的相互关系判断土地利用类型及功能区。

(2)题,根据环境、交通等判断地价高低。

第(3)题,从水源、交通等角度分析工业区布局的有利条件。

第(4)题,从利、弊两方面分析湖泊、山地对城市环境、交通的影响。

15.(2013·江苏地理)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用地选择方案,该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图中河流以北和以西地区是生态保护用地,以东是城市用地。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地块中,最适宜规划为居住区的是________;适宜规划为化学工业园区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中,影响居民生活的最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问题的主要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保护老城,在城市规划中应如何处理新老城关系?

答案 

(1)D A 处于城市下风方向和河流下游处,与主要居住区保持一定距离;与原有工业仓储区相连(任答两点)

(2)铁路穿城而过 造成城市南北联系不便;产生噪音

(3)保护老城,发展新城;制定法律或法规;分类分区保护;尽量不改变老城原貌等。

(任答两点)

解析 

(1)四地中D处于上水上风地带,环境质量好,最适宜居住区布局。

A处于城市下风方向和河流下游处,与主要居住区保持一定距离,与原有工业仓储区相连,适宜规划为化学工业园区。

(2)由图可看出,铁路穿城而过,干扰城市交通,造成城市南北联系不便;并且产生噪音。

(3)为保护老城,在城市规划中尽量不改变老城原貌,新老城应分类分区保护,要制定相关法律或法规,依法保护老城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