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问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19208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问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知识问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知识问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知识问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知识问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知识问答.docx

《知识问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问答.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知识问答.docx

知识问答

环保知识竞赛题

1.人的一生大约要喝多少吨水?

(80吨)。

2.一个水龙头滴水,15分钟就滴水200毫升,每天有近20升水,一年就会浪费多少吨水?

(7吨)

3.举例说出发电的几种方法?

(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

4.白头叶猴属于我国哪一级保护动物?

(一级)

5.请说出造成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原因。

(是“天灾”和“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

天灾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雨量过大;人祸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破坏地表植被,水土流失严重。

第二,江河湖泊的不断减少,进一步降低了蓄洪泄洪能力。

第三,必要的防洪措施跟不上,城市防洪标准偏低)

6.1980至1995年间,全世界森林面积减少了多少?

(1.8亿公顷)

7.水资源短缺成为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300多个城市缺水,每年我国因缺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多少?

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多少?

(100多亿元,400多亿元)

8.淡水资源占地球水资源的百分比是多少?

(3%)

9.目前我国受污染的河流的比例达到多少?

(90%)

10.随着人口的增加,水资源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当今世界人均供水量已经比25年前减少了1/3,请问,如今世界的缺水现象已经影响到多少个国家?

(80个国家)

11.汞、镉、铬、铅、砷是一类污染物,对人体危害很大,被称为“五毒”。

这些污染物随废水进入水体后,被浮游生物吸收,小鱼吃浮游生物,大鱼又吃小鱼,人又吃污染后的鱼类,污染物会逐渐的聚集到人体内,我们称这样的关系为什么?

(食物链污染)

12.据科学家们观测,全球气候在逐渐变暖,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人类生产活动所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13.如果缺少什么?

地球上所有生物将会全部灭绝,人类也不例外?

(空气和水)

14.一氧化碳气体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人体是靠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携带氧气到各个组织和器官,在吸入无色无味的一氧化碳后,它会进入人体的血液,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要比氧气强250倍,它很快抢占血液中氧气同血红蛋白结合的位置,造成大脑和躯体缺氧,短时间内可致人死亡)

15.烟尘是大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直径很小,其中小于10微米的可以长期在空气中飘浮,叫什么?

大于10微米的,能较快地降落地面上,叫什么?

(飘尘、降尘)

16.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大气污染严重,我国北方有一座城市被烟尘遮盖了城市上空,在卫星拍摄中失去了踪迹。

这座城市的名称叫做什么?

(本溪市)

17.每年的“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

(6月5日)

18.目前我市街头的垃圾箱对垃圾如何进行分类?

(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进行分类,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玻璃、金属制品、塑料等,不可回收的垃圾包括废弃食物、建筑垃圾等)

19.每年我国产生多少垃圾?

(8000多万吨)并且每年以多少速度在增长?

(10%)

20.垃圾有什么危害?

(1、污染土壤、地下水、大气等,影响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条件;2、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

21.1952年12月发生了震惊世界的英国伦敦烟雾事件,两个月内造成1.2万多人死亡,请问造成伦敦烟雾事件的原因是什么?

(燃煤产生的废气污染)

22.在离南极最近南美洲的海伦娜岬角,在那里,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是瞎子:

如羊会得白内障变成盲羊,猎人随手可拎起一只瞎了眼的野兔回家享口福,天上飞的野鸟因视力不好,辨不清方向而误闯百姓家里,就连河里的鱼也是盲鱼,许多在这里居住的人得了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植物生产缓慢,农作物减产,请问。

这是为什么?

(这一地区的上空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太阳紫外线过强所造成的)

23.臭氧层离地面有多高?

(20—30公里)

24.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人类使用的化学材料如氟里昂等挥发到空气作用的结果)

25.每年的国际臭氧层日是那一天?

(9月16日)

26.过多的紫外线伤害会导致什么疾病发病率最高?

(角膜炎、白内障)

29.12亿人口是多少?

不妨给出一些形象的说法:

如果中国人手拉手站在地球的赤道,可以绕地球多少圈?

(50圈);全国人民一天吃掉多少万吨粮食?

(78万吨);多少万吨肉?

(4万吨)。

30.现代家庭居室中存在什么污染?

(人体污染,建筑材料污染、家电污染、厨房污染、杀虫剂污染)

31.每年的几月几日是我国的植树节?

(3月12日)

32.为什么在城市上空看到的星星没有农村天空的多,月亮也没有这么明亮?

(一是城市上空由于大气污染遮盖了来自天空的光亮;二是人工白昼造成的光污染,日落之后,繁华的街道和广场上广告牌、霓虹灯把城市夜晚映照如同白昼。

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上空的明暗对比度)

33.如果世界上没有森林,陆地上的生物将减少多少?

(90%);空气中的氧气将减少多少?

(2/3)。

34.光污染分成哪三类?

(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3类,建筑物表面反射阳光光线的白亮污染,夜间广告灯、霓虹灯、路灯的人工白昼污染,室内娱乐场所各种彩色光源产生的彩光污染)

35.随着城市沿街设施的兴建,光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请问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努力预防光污染的危害?

(A、楼房建筑及装潢少用境面、玻璃等,多用光反射系数小的材料。

B、加强广告灯和霓虹灯的装潢管理,不宜使用功率大的强光源。

C、若光线太强,办公楼和居室可用双层窗帘调控。

D、在建筑群周围栽种花草,调节采光环境。

36.说出噪声的几种主要来源?

(工厂各种机器设备产生的工业噪声;汽车、火车及轮船等交通工具产生的交通噪声;建筑工地的打桩机、搅拌机、推土机等产生的建筑工地噪声;公共场所及家庭的生活噪声)

37.噪声有那些危害?

(噪声对人的听觉器官、神经系统、心血管和消化系统都会产生危害)

38.家庭污水从哪里来?

(厨房、厕所、洗澡等)

39.地球表面有百分多少的地方被水覆盖?

(70%)

40.我国人均淡水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量的几分之几?

(1/4)

41.造成我国江河湖泊水质恶化和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42.用废纸生产再生纸,有什么好处?

(1、不砍伐森林,节约木材;2、省去原木加工处理程序,节约投资和减少废水排放;3、减少水、电、煤的消耗,节约能源;4、减少垃圾、节省土地使用。

43.发生赤潮为什么会有大量的鱼虾死亡?

(因为海水中大量的浮游生物飘浮在海面上,不仅会消耗完水里的氧气,而且还阻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水体,再加上赤潮生物会分泌出粘液,粘在鱼、虾、贝等生物的鳃上,妨碍呼吸,导致窒息死亡)

44.赤潮如何对人产生伤害?

(人类食用被赤潮污染过的鱼和贝类会导致中毒,严重者甚至死亡)

45.每年长江给东海带来的污水有多少?

(166亿吨)

46.如果漱口时一直让水流不停,每刷一次牙就浪费多少水?

(3升以上的水,3千克)

47.猫头鹰是什么动物的天敌?

(老鼠)

48.如何有效减少塑料垃圾?

(一是尽量不购买、不使用;二是重复使用、避免一次性。

49.土壤变成沙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人类的活动和气候的变化)

50.肉、蛋、鱼的药物残留是通过什么途径来的?

(用被污染的饲料喂养畜、禽和鱼,防病治病时使用抗生素等药物。

51.保鲜剂的作用是什么?

一般用于什么地方?

(作用是防止食品发霉、腐烂,抑制细菌、霉菌的生长。

常用于火腿、香肠、鱼、肉罐头等食品的制作上)

52.过多食用色素,会危害身体健康,生活中的色素一般用在什么地方?

(用于冰激凌、糕点、清凉饮料、鱼干、果酱等各种食品)

53.什么是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指经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

54.我国绿色食品标志由哪些部分组成?

(由太阳、叶片和蓓蕾三部分组成)

55.空气主要由什么组成?

(氮气、氧气、臭氧,还有各种各样的其他气体)

56.地球臭氧层的作用是什么?

(臭氧层是大气中很重要的一层,它能吸收太阳光中大部分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使他们免遭过量紫外线辐射的伤害)

57.多少支香烟的毒素可以杀死一头牛?

(20支)

58.平均多少时间就有一个人因吸烟而死亡?

(10秒钟)

59.一氧化碳是有害物质,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百分之多少来自汽车尾气?

主要是由于什么原因?

(80%,主要是由于汽油燃烧不完全的原因,越是交通高峰期,汽车跑不起来,走走停停,产生的一氧化碳就越多)

60.为什么不宜在交通干道边停留过久?

〖因为在交通干道边机动车尾气所排放的有害气体浓度(一氧化碳等)是其他地方的十几倍甚至上百倍,空气污染大,危害身体健康〗

61.南极边缘的冰川为什么脱离南极大陆?

(由于“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62.如何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

(增加绿色植物的面积)

63.是什么原因使北京城西南卢沟桥的狮子表面会变得模糊不清,甚至失去脑袋、腿变成“残废”?

(大气中酸雨腐蚀的结果)

64.产生酸雨的原因是什么?

(工厂排放废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遇到空气中的水份结合成酸性物质后和雨水混合的结果)

65.酸雨会导致湖泊产生什么后果?

(酸雨能使湖泊酸化,导致湖中生物逐渐死亡,生态系统活动被破坏,最后变成死湖)

66.家用电器主要有那些污染?

(家庭影音系统音量过高会产生噪声;空调房内空气不流通或温度过低,我们就容易被病毒感染而生病;手机、电磁炉和微波炉等可产生电磁辐射)

67.过多使用清洁剂,会带来什么危害?

(A:

残留在衣服上的清洁剂,会刺激皮肤,严重者导致皮肤病,残留于餐具或果蔬表面的清洁剂会进入我们体内,损害健康;B:

大量含有清洁剂的污水排入江河,污染环境,危及水生生物)

68.为什么要保护鲨鱼?

(鲨鱼在海洋生态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海洋食物链上位于顶点位置。

对鲨鱼的过渡捕捞,会使一些弱小鱼类大量繁殖,消耗有限的食物,从而会破坏整个海洋的生态平衡)

69.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有一个被人们称为失落的海岛文明的岛屿,它叫什么岛?

(复活节岛)

70.废弃塑料在自然界中自行降解大概要多少时间?

(100—300年)

71.寄贺卡或发E—mail?

表达祝福,哪一种方式更符合环保?

(发E—mail)

72.广西的爱鸟周定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3月20日至26日)

73.什么是濒危?

(濒危意味着仅存少量,采取措施还有挽救的希望)

74.什么是灭绝?

(灭绝意味着永远消失,不可能再有)

75.说出20世纪震惊世界的环境“八大公害”事件?

(日本水俣湾水俣病事件、日本富士山痛痛病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76.洪灾导致水环境严重污染,容易发生哪些典型的流行病?

(疟疾、霍乱、伤寒)

77.说出世界上四大类人猿的名称?

(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

78.白头叶猴属于我国几级保护动物?

(一级)

79.娃娃鱼属于我国几级保护动物?

(二级)

80.目前造成野生动物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人类的大量捕杀)

81.每年的几月几日是世界无烟日?

(5月31日)

一、单选题

1.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节约能源,(A)”。

A.从我做起B.人人有责C.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2.2006年(A)是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一天。

A.6月11日B.6月10日C.6月12日 

3.全国性的节能宣传活动最早开始于1979年10月。

根据国务院第六次节能办公会议的精神,从(B)年起,每年举办“节能宣传周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提高全民的“节能意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

A.2000年B.1991年C.1995年

4.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B);2006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

A.15%B.20%C.30%

5.围绕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结合国管局节能工作计划,我们提出国管局节能宣传周口号“从我做起,(B)”。

A.政府率先垂范B.创建节约型机关C.共建和谐社会

6.(B),国管局组织召开中央国家机关节约能源资源经验交流现场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精神,交流开展节约能源资源的情况及建设节约型机关的经验,研究部署中央国家机关下一步节约能源资源工作。

A.2006年1月15日B.2005年11月17日C.2006年3月1日

7.受发展改革委委托,为指导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开展节能工作,确保政府机构节能工程持续、有效实施,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于2005年6月编制完成了(C)

A.《政府机构节能政策与实践》 B.《政府机构节能宣传手册》C.《政府机构节能工程实施方案(草案)》

8.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B)(以下简称“决定”)。

“决定”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是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南。

A.《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决定》 

B.《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C.《国务院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9.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精神,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公安部、财政部、监察部、环保总局联合发布了(A),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

A.《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意见》

B.《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的意见》

C.《关于鼓励发展中高档节能汽车的意见》

10.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工业化不断推进,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城市化步伐加快,资源需求持续增加,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

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A)。

A.节约资源B.开发资源C.保护资源

11.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的人口众多、资源(B)、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A.相对丰富B.相对不足C.相对过剩

12.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A)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A.保护和合理B.保护和开发C.开发和合理

13.建设节约型社会,要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B)、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

A.节省、节俭、节制、节约

B.节能、节水、节材、节地

C.节衣、节食、节水、节电

14.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节约型社会密不可分,相互联系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发展循环经济是(A),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目的。

A.手段B.前提C.基础

1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C)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品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

A.节约 B.开发 C.节约和开发

16.《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于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于(A)起正式实施,是我国节能方面的最高法律。

A.1998年1月1日 B.1997年12月20日 C.1998年5月1日

17.《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所称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A)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A.生产到消费 B.产生到消灭 C.生产到消耗

18.生产用能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产品说明书和产品标识上如实注明(A)。

A.能耗指标 B.单位耗能量 C.最大耗能量

19.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B)利用和循环利用为基本特征的、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与传统经济不同。

传统经济 是:

“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它表现为“两高一低”,即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

循环经济是:

“资源—产品—再生 资源—产品”,它表现为“两高两低”,即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

A.节约B.有效C.保护

20.2005年7月颁布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按照这些新标准设计的新建筑将比老建筑节能(B)以上。

A.20%B.50%C.75%

21.国家建设部发布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中规定:

建设单位未按照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委托设计或者擅自修改节能设计文件的,责令改正,并处(A)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A.20B.10C.5

22.下列做法不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是:

(A)

A.建筑外墙选用深色B.选用保温隔热外墙材料

C.选用中空镀膜玻璃D.房间采用大开间、小进深

23.节能建筑是指按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降低能耗的建筑。

其主要是在(A)、制冷方式等方面运用了大量新技术。

A.墙体结构、门窗玻璃、采暖方式B.照明系统、建筑结构、采暖方式

C.门窗玻璃、室内布置、节水器具选用

24.为了达到节能目的,需要在能源的开发利用全过程进行科学管理和技术改造,以(A)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费。

A.提高B.开发C.提高

25.建筑能耗是指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其中,(B)等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2/3以上。

A.热水供应、空调、采暖B.采暖、空调、通风C.电梯、空调、通风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是经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和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于(A)起实施。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政府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A.2006年1月1日 B.2005年12月11日 C.2006年3月1日

27.《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为发展可再生能源,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可再生能源知识和技术纳入(B)。

A.小学、中学教育课程B.普通教育、职业教育课程

C.中学、大学教育课程D.职业教育课程

28.以下哪一项不是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直接目的:

(D)

A.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B.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

C.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D.促进节能

29.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是:

(B)

A.生物质能B.低效率炉灶直接燃烧方式利用秸秆C.秸秆气化

30.《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不可能标志着:

(A)

A.我国的能源问题很快就能解决

B.我国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在认识上的提高

C.我国在可再生能源法制建设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D.我国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程度有较大提高

3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可再生能源产业标准:

(B)

A.全国范围内统一技术要求的有关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国家标准

B.国家燃煤火电并网技术标准

C.全国范围内统一技术要求的有关可再生能源产品的国家标准

D.国家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并网技术国家标准

32.国家安排资金,除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外,还支持下列哪项工作:

(D)

A.可再生能源新技术科学研究和应用示范

B.可再生能源的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定

C.可再生能源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应用示范工程

D.以上三个方面都是

3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

(C)

A.羊八井地热能发电站

B.边远地区的户用光伏发电

C.利用燃气轮机进行天然气发电

D.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的沼气发电

34.下列哪一项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

(B)

A.安装碳捕获技术的煤电

B.户用风力发电系统

C.“煤变油”技术

D.洁净煤利用技术

3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我国将采取以下哪项措施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推广利用:

(D)

A.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

B.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C.国家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D.以上三项都正确

36.新能源包括海洋能、地热能、(A)、生物质能等。

A.氢能B.电能C.天然气

37.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A)等。

A.生物质能B.核能C.热能

38.以下哪项不是我国的能源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B)

A.消费总量大、人均消费水平低、利用技术落后

B.清洁能源所占比例太大

C.能源供应安全问题凸现,石油进口依存度高

D.化石能源消费对环境的压力大

39.国家对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C)制度。

A.限期治理B.超标收费C.限期淘汰 

40.2004年12月,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规定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节能产品采购活动的都适用本办法,同时明确了具体实施步骤,即自(A)年在中央一级、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预算单位实行;2006年扩大到中央二级预算单位和地市一级预算单位实行,2007年全面实行。

A.2005B.2003C.2004

41.一个国家或地区某年度能源消费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称(B)。

A.能源指数B.能源消费弹性系数C.能源消耗系数

42.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D)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为重点用能单位。

A.3000B.4000C.5000D.10000

43.《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自(A)起施行。

A.2005年3月1日B.2004年7月13日C.2005年1月1日

44.能效标识将在引导消费者选择、购买节能空调上起到重要作用。

能效标识按照能效比将空调分成1-5级,1级能效最高,5级能效(A)。

A.最低B.最高C.普通

45.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实施,并确定每年(C)为“水法宣传周”。

A.6月第一周B.5月第二周C.7月第一周

46.我国人均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C)城市缺水。

A.1/2B.1/5C.2/3

47.联合国将每年的(C)确定为世界水日,旨在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以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

A.1月1日 B.2月22日 C.3月22日

48.2006“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的日期是:

(C)

A.3月22~28日B.7月10~16日C.5月14~20日

49.《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规定城市实行计划用水和(A)。

A.节约用水B.分时供水C.分区域供水

50.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在制定城市供水发展规划的同时,制定(C),并据此制定节约用水年度计划。

A.节约用水年度规划

B.节约用水年度计划

C.节约用水发展规划

51.城市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项目,应当配套建设节约用水设施。

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参加节约用水设施的(A)。

A.竣工验收B.设计审核C.施工监理

52.生活用水按户计量收费。

新建住宅应当安装(A);现有住户未装的,应当限期安装。

A.分户计量水表B.节能型水表C.智能水表

53.2005年5月1日起,《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正式实施,其中明确规定:

医院、饭店、商店、公园、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的卫生间,都要使用(A)。

A.非触摸式冲洗装置B.大流量冲洗装置C.延时自闭式冲洗装置

54.《城市中水设施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

宾馆、饭店、商店、公寓、综合性服务楼及高层住宅等建筑的建筑面积在(A)万平方米以上,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大型综合性文化、体育设施的建筑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都要建中水处理系统。

A.2B.3C.4

55.(A)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