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文国际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8505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A文国际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7A文国际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7A文国际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7A文国际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7A文国际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A文国际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docx

《7A文国际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A文国际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A文国际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docx

7A文国际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

天津开发区国际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修订稿)

20GG年8月

为切实做好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有效地消除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建立“信息畅通、反应快捷、处置有方、责任明确”的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机制,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G大”重要思想和党的十G大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及教育部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安全工作无小事”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责任明确、妥善处置”的方针,尽最大的努力杜绝或减少学校安全隐患,有效地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组织机构

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杨骞校长担任组长、王柏秋书记为副组长、所有中层以上的干部为成员,其中主要责任分工有:

刘丽莉副校长负责学生安全工作,王凯副校长负责教学安全工作,总务处冯子军主任负责校舍、门卫、保安等安全工作,教务处李铭新副主任负责实验室、专业教室等安全工作,校办宋士健主任负责教师、校车、各部门协调、上报信息等工作,网络中心主任曹罡负责网络、信息安全。

三.工作原则

1.避免伤亡事件原则:

事件处置过程中应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2.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原则:

事件发生时由领导小组为主处理事

件,其他在岗人员积极配合,通力合作。

3.快速反应原则:

相关人员在事件过程中必须做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

间赶到,第一时间果断处理。

4.疏导性原则:

坚持疏导为主,防止激化矛盾,严格区别对待一般学生、

群众和不法分子。

5.尽可能减少损失原则。

6.各方无条件配合原则:

一切听从领导小组指挥,服从大局,绝不允许出

现互相推诿、拖拉、扯皮现象。

四.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1.一旦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值班人员或当事人要在第一时间以最快捷的方法将事故情况报告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需启动应急响应时,依据《滨海新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工作实施办法》、《天津经济技术廾发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规定》,第一时间向区应指挥中心口头报告;

2.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即刻将事故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开发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局)和相关单位(如卫生问题要报告开发区防疫站)报告,三级及以上突发事件要在事件发生后1小时内通过邮件或传真等形式书面报告情况;

3.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要在事故发生2小时内,报告较为具体的情况,不得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

应急信息报送方式:

开发区应急指挥中心值班电话:

2520GG11传真:

25328023

电子信箱:

2520GG11@

管委会机关值班室:

2520GG702520GG7125321110

传真:

2520GG62

4.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类别、发生的时间与地点;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4)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5)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五.各类事故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根据发生过程和性质,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等。

事故灾害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

(一)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A.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1.发生自然灾害必须以“生命安全第一”为原则。

2.平时严格按规定每学期一次进行防灾疏散演习,师生都要熟悉疏散程序。

3.感觉到地震后,处于教室内的师生立即停止教学活动,当堂课教师告诉学生不要慌乱,并指挥学生将身体尽量缩成一团,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靠外墙的学生尽量往里靠。

并在第一时间打开教室门(防止房门受挤压变形打不开);在操场或教室其他地方的师生,应该到室外合适的地方(如:

空旷场地或到疏散区)去躲避,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

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如围墙、电线杆等)。

千万不要回到校舍去。

4.等到主震(大约十几秒到几十秒)结束后,当堂课教师立即组织疏散,当堂课教师要跟在本班最后一个学生后面撤离。

疏散路线按防灾疏散演习的线路。

其他教职工及在校人员疏散时若遇上学生疏散队伍,一律让行或随行,禁止抢行。

5.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要立即原地蹲下,保护头部。

等到疏散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结,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6.若震级较高,出现灾情。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应及时联络救灾、搜救、医疗、消防部门,保护学生不受余震伤害;若震级较低,未出现灾情。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应及时联络上级主管部门、应急办、地震局,确认无余震后方可安排师生回校舍。

7.学校负责将每一名学生疏散出来的学生交到来接的家长手中;家长没能来接的由学校按上级安排统一转移;学校尽可能提供失踪师生的人数及名单供搜救人员参考。

8.妥善处理其它事宜,并组织相关人员保护校园减少财产丢失。

B.防汛应急预案

1.学校接到上级政府发布做好紧急防汛预备工作后,启动学校防汛应急预案,布置防汛工作,全面进入紧急状态做好各项应急工作。

2.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停课或疏散在校学生。

3.如有学生不能及时疏散,学校要安排专人照料学生,直到学生被家长接走。

4.转移处在校园内低洼地点的物资、设备、车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5.相关人员坚守岗位,及时关闭电力、通讯等设备,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二)事故灾害应急预案

A.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强化日常管理和教育,防患于未然。

2.阻止学生在楼梯、走廊等处抢跑、追逐。

3.学生群体性活动或外出活动,必须向校长请示、报告,并有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4.建立安全责任制,班主任是班级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如发生学生身体受到意外伤害时,应立即报告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及时送伤害者到医院诊治。

5.及时通知受伤害者的家长。

6.重大伤害事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7.迅速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的搜集和整理。

8.妥善处理事故。

B.消防事故应急预案

1.配备好必备的防火安全设施、设备,及时检查电器设备。

2.发生火灾时,切断电源,迅速组织、指挥师生疏散,撤离至安全地带。

3.火势蔓延,急向“119”消防指挥中心报警,并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4.阻止学生救火,火势小的情况下,组织教师灭火。

5.配合消防部门,做好自救工作。

6.尽可能地保护好现场,配合消防部门调查事故原因。

(三)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A.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1.凡就餐后,师生出现不明病因的肚痛、胸闷、恶心、乏力昏沉、呕吐、水泻等症状,各班主任、值周教师应立刻报告校长室。

2.迅速与区内医院联系、诊治,采取救护措施,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包括:

时间、地点、中毒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

3.保护现场,做好预留食品、蔬菜的取样工作,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急于冲洗,以备卫生部门检验。

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查询他们的身体状况。

5.根据事态发展情况,迅速与家长和家属联系。

6.如实汇报有关情况,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工作。

B.突发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应急预案

1.做好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和公共卫生工作,宣传防治知识,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

2.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制度,对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传染性、流行性疾病,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听取卫生防疫部门的处理意见。

3.对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师生交叉感染和扩散。

4.在校园、教室内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

对可能受到危害的学生和任课老师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5.坚决杜绝染病学生和教师带病来校,必须由医院出具诊断证明已康复并不再存在传染危害后方准来校上课、上班。

6.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共同配合预防和诊治。

(四)社会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A. 校园与社会安全稳定突发事件

校园与社会安全稳定突发事件包括各种原因引发的学生或教职工群体性上访、请愿、非法集会、上访、罢课、罢教、罢餐、罢工、游行、示威、静坐等情况和事件,或社会人员到我校进行群体性请愿、游行、示威、静坐等情况和事件。

应急处置程序为:

1.事件发生后,经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迅速组织相关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维护现场秩序,开展处置工作,防止过激行为发生。

3.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关部门迅速摸清现场情况,并根据现场情况,报请应急处置工作组组长确定是否请求地方警力支援。

4.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根据职责分工,立即组织开展相应工作。

B. 群体斗殴伤害突发事件

群体斗殴伤害突发事件是指多人参与斗殴,致伤致残致死,对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和办公秩序造成恶性影响的事件或系列事件。

应急处置工作程序为:

1.事件发生后,经请示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处置。

保卫部门迅速组织治安人员赴现场,果断制止斗殴,维护现场秩序,防止外来人员混入现场,控制当事人,根据情况将相关当事人移交公安机关。

3.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迅速摸清现场情况,并根据现场情况,报请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确定是否请求地方警力支援。

4.当事人系我校学生的,通过相关教师、班主任做好学生疏导工作,稳定学生情绪,并对聚集斗殴和围观人员进行分留、疏导和疏散,尽快恢复秩序。

5.当事人系我校教职工或家属的,通过相关部门领导做好相关人员疏导工作,稳定其情绪,并对聚集斗殴和围观人员进行分留、疏导和疏散,尽快恢复秩序。

6.校医务室根据现场需要开展医疗救助工作。

7.相关处室要摸清其他学生思想动态,做好其他学生思想工作,防止事态扩大。

C.校园自杀突发事件

若有自杀举动尚未实施自杀行为发生时,学生所在年级组应派人立即赶赴现场,同时报告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立即进行现场干预。

现场紧急救助职责为:

1.德育处负责人负责现场指挥协调。

2.学生所在年级教师、班主任稳定当事人情绪,对当事人进行劝导,并调查了解相关情况。

3.校医务室和有关学生心理咨询的人员与当事人谈判,同时评估当事人精神状况,确定自杀风险等级。

4.校医务室准备急救设备,随时候命。

一旦发生自杀事件,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应立即赶赴现场。

现场紧急救助职责为:

1.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现场总指挥,德育处、校办公室负责人负责现场指挥协调。

2.总务处负责保护、勘察、处理现场,防止事态扩散和对其他学生的不良刺激,协助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取证,配合相关系及医疗部门对当事人实施生命救护。

3.校医务室负责对实施自杀行为的学生或受到伤害的学生进行紧急救治。

4.校医务室和有关学生心理咨询的人员负责稳定当事人亲友及现场目击人员的情绪,实施心理救助。

5.相关处室负责联系学生家长到学校,处理相关事宜;班主任及时到学生中,安抚目击者,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减轻对其他学生的不良影响。

6.对自杀未遂学生,安排24小时不离人监护;如住院治疗有利于其心理康复,通知家长将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