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铁厂沟煤矿火区说明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01157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更改铁厂沟煤矿火区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更改铁厂沟煤矿火区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更改铁厂沟煤矿火区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更改铁厂沟煤矿火区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更改铁厂沟煤矿火区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更改铁厂沟煤矿火区说明书.docx

《更改铁厂沟煤矿火区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更改铁厂沟煤矿火区说明书.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更改铁厂沟煤矿火区说明书.docx

更改铁厂沟煤矿火区说明书

铁厂沟煤矿井下火区管理说明书

为有效防止矿井火灾,做好铁厂沟煤矿火区治理工作,现对铁厂沟煤矿现有火区的管理说明如下:

一、矿区位置

铁厂沟煤矿位于伊宁市西北方向的铁厂沟内,井田东西长2.80公里,南北宽1.0公里,井田面积2.4803km2。

东界外5km处为脑艾依图煤矿,西界外1.2km处为伊宁市塔什库尔克乡煤矿和汉宾乡煤矿,西南方向为干沟煤矿,该矿与东西邻矿界均不相连。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1954北京坐标系)

点号

x(m)

y(m)

1

4877300

27519300

2

4877300

27527300

3

4877700

27527300

4

4877700

27516500

5

4878300

27516500

6

4878300

27519300

二、地形及地貌

农四师铁厂沟煤矿位于苏阿勒马特河河谷两岸。

苏阿勒马特河西岸靠A组煤和B组煤有露头处,有大片烧变岩分布,井田内的冲沟呈东西向展布,三条主干沟均为“V”字型冲沟,沟头均位于井田西界附近,河口位于井东界各沟与苏阿勒马特河河谷的交界处,沟头呈扇状或树枝状,沟谷深切,沟帮陡立而不对称,北帮相对较缓,坡度在40°左右,南帮较陡,上部坡度50°左右。

下部可达60°左右,沟宽100m左右,多段沟底宽仅2~3m,沟深20~40m。

沟底和沟帮下部基岩出露,沟上部和沟的两岸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风成亚沙土。

各冲沟之间地形平坦,因采空区塌陷,地面形成沿煤层走向分布的长条形塌陷坑或裂缝。

三、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然

1、瓦斯

伊宁煤田北部矿区侏罗系所含煤层,因埋藏浅、变质程度低,瓦斯含量普遍较底,矿井瓦斯等级为低瓦斯矿井。

2.煤尘

根据地质报告提供资料,井田各煤层的火焰长度大于200mm,扑灭火焰的岩粉量一般在50%~70%之间;对开采煤层煤样煤尘爆炸危险性鉴定结果表明,各煤尘均具有爆炸危险性。

3.煤的自然

根据地质报告提供资料,井田各煤层属自然煤层。

A、B煤组的煤层自燃发火期为4~6个月,C煤组中的煤层则更短。

对开采煤层煤样煤尘爆炸危险性鉴定结果表明,各煤层均有易自燃的特性。

4.火烧区

伊宁煤田北部矿区侏罗系所含煤层均具有易自燃的特性,在农四师铁厂沟煤矿范围内及外围均可见各煤组自燃形成的烧变岩分布。

通过主斜井和四号井井下巷道证实。

在该矿f2断层以西地段,曾发生煤层燃烧。

根据地质报告提供,在该矿井范围内及矿区东翼,A、B两个煤组的自燃火区可分为三段,即苏阿勒马特河以东为一段;苏阿勒马特河西岸到I勘探线之为一段;井田西界附近及以西地区为一段。

各段煤层的燃烧深度及燃烧状态也亦不相同,且由于各煤组中煤层之间的间距较小,煤层具有成组燃烧的特点,各煤组燃烧状况简述如下。

东段:

该段西起苏阿勒马特河古河床的东岸,东到F5断层,段内A、B、C三个煤组都有不同程度的自燃。

C组煤仅在靠近F5断层附近有小块烧变岩分布;

B组煤除三工河组所含煤层和B1号煤层地表未燃烧外,B2-B1煤层地表几乎燃烧已尽;

A组煤地表烧变岩虽不连续分布,但探测结果其深部煤层火区是连续的,该段的煤层火区均为死火区,根据河东2号斜井的开采深度及探测结果,该段各煤组火区深度在+700m标高左右。

中段:

从苏阿勒马特河西岸到I勘探线附近,从地表各煤层烧变岩分布范围来看,A煤层火区范围最大,其次为B煤组,C煤组燃烧范围最小。

根据井下开采证实,该段各煤组煤层火区的深度在+710m标高左右。

在井下开采初期各煤层的火区均为死火区,仅有局部温度略高,因该段的煤层火区深度较小,对目前+628m水平开采区已无影响,对将来矿井延伸无影响。

西段:

即f2断层以西地段,在井田西界附近及以东地段因上更新统风成亚砂土的覆盖,地表未见烧变岩出露,过井田西界向西不远可见到B煤组烧变岩大范围出露。

沿A煤组露头井田西界外向西北约1km左右便是伊宁地区较为有名的火龙洞,在主斜井+628m水平,沿煤层向西掘进运输巷时过f2断层后,再向西掘进巷道时,工作面温度均偏高,巷道出水温度也较高,证明在该矿区西界附近有煤层火区存在。

经地质部门用磁法探测B煤组在f2断层以西正在燃烧,燃烧深度在+580m标高左右。

四、矿井火区发火的主要原因

1、铁厂沟煤矿的主采煤层为B2煤层,该煤层节理发育,厚度在18.66-30.09m之间,主采煤层为B2煤层。

含夹矸0—4层,夹矸主要分布在该煤层的顶部和底部,煤层倾角48°—55°。

该煤层的采煤方法:

f2断层向东320m处采用仓储式采煤法,320m处再向东采用水平分段放顶煤采煤法。

水平分段放顶煤采煤法回采,顶煤放出困难,致使采空区遗留浮煤较多。

2、+628水平B2煤层回采后,采空区周期来压后顶板断裂垮落在地面形成大面积塌陷坑及裂隙,在回采下一阶段时采空区与地表塌陷坑及裂隙形成采空区漏风,采空区遗煤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造成采空区遗煤自燃,形成采区火灾。

3、在使用水平分段放顶煤回采过程中,采完一个分段,重复回采下一个分段时,随着采区推进空顶区面积增大,造成上下分段采空区跨穿,在进风压差的作用下,形成采空气缓慢进风,自燃氧化带向前推移,造成下一采段采煤,上一采段采空区火灾,进而影响采区采煤。

4、铁厂沟煤矿井下采空区的管理和火区防治的手段方法单一,每一个采段采区回采结束,采用建立永久性密闭墙进行封闭防火。

5、+628m水平F2断层以西,B2煤层温度高,煤层自燃发火时间短,煤层易自然。

6、铁厂沟煤矿前期采煤时,采区布置不合理,保护煤柱较短,造成现阶段B2老火区防火困难。

五、井下火区基本情况

1、一号火区

位置:

该火区位于+628m水平主井车场旁原东翼B2运输巷内,

发火原因:

采空区地表塌陷造成采空区浮煤自燃,进而引发东翼B2采区部分巷道着火,现着火点已转移到到东翼B2运输巷内。

火区密闭及灭火措施:

2001年对火区进行密闭并注浆封堵灭火。

(发火具体时间不详)

2010年8月22日该着火点已向原密闭外蔓延,对该火区进行密闭同时对该火区进行灌浆灭火(加凝胶)。

2010年9月以对该火区地面塌陷坑进行回填。

2011年3月17日发现该火区密闭墙与煤壁处有明火,现已对该处进行密闭并进行黄泥灌浆灭火,目前火区密闭墙温度、密闭墙外气体指标正常。

2、二号火区

位置:

该火区位于+520m水平B2煤层三分段四上山与三上山之间。

发火原因:

采区工作面上部采空区浮煤自然,引起该工作面发火。

火区密闭及灭火措施:

2008年3月24日+520m水平B2煤层三分段采区工作面发火,对+520m水平B2煤层三分段采区进、回风巷道进行构筑密闭墙灭火。

3、三号火区

位置:

该火区位于+520m水平B2煤层五分段四上山以西。

发火原因:

采区工作面上部采空区浮煤自然,引起该工作面发火。

火区密闭及灭火措施:

2009年2月18日+520m水平B2煤层五分段采区工作面发火,对+520m水平B2煤层五分段采区进、回风巷道进行构筑密闭墙灭火。

4、四号火区

位置:

该火区位于+520m水平B2运输大巷三通以西。

发火原因:

采区工作面上部采空区浮煤自然,引起该工作面发火。

火区密闭及灭火措施:

2009年10月29日+520m水平B2采区运输顺槽三上山以西处发火,对+520m水平B2采区进、回风巷进行构筑密闭墙灭火。

5、五号火区

位置:

该火区位于+520m水平B2煤层三分段、原+628m水平配电硐室及+628m水平回风上山处。

发火原因:

采区工作面上部采空区浮煤自然,引起该工作面发火。

火区密闭及灭火措施:

2010年5月30日+520m水平B2煤层三分段采区工作面上部采空区浮煤自然,引起该工作面发火,由于火势较大逐渐蔓延到+628m水平原配电硐室、+628mB2回风上山处、+520m水平水泵房回风上山、+628m水平东翼至水仓处两条上山及2号风井。

当时在+520m水平B2运输大巷、+628m水平原配电硐室、+520m水平水泵房回风上山、+628m水平小绞车提升道、+628m水平管子道上山及+628m水平东翼至水仓处两条上山处构筑密闭墙灭火。

同时对+628m水平原配电硐室两道密闭墙进行注浆,目前火区各密闭墙温度、密闭墙内外气体指标正常。

6、六号火区

位置:

该火区位于+628m水平B2西翼原老运输巷顶部。

发火原因:

+628m水平B2西翼原老运输巷顶部温度高,引起该巷道顶部发火。

火区密闭及灭火措施:

2010年6月26日+628m水平B2西翼原老运输巷顶部温度高,引起该巷道顶部发火,当时在+628m水平B2西翼原老运输巷两头及石门进行构筑密闭墙灭火,同时对该火区进行注氮气灭火,经过几次注氮,现该火区已熄灭,目前火区各密闭墙温度、密闭墙内外气体指标正常。

7、七号火区

位置:

该火区位于+628mF2断层西翼B2煤层一阶段煤仓中部。

发火原因:

+628mF2断层西翼B2煤层一阶段仓浮煤自燃。

火区密闭及灭火措施:

2011年12月21日+628m水平B2煤层一阶段煤仓浮煤自燃,当时在+628m水平A4运输巷及A4一、二、三阶段巷四上山处进行构筑密闭墙灭火,目前该火区各密闭墙温度、气体指标正常。

六、井下火区管理

1、铁厂沟煤矿按规定绘制矿井井下火区位置关系图,在图中注明了所有火区和曾经发火的地点。

并将每一处火区都按形成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并建立火区管理卡片,并在火区位置关系图注明。

2、永久性防火墙、封闭的火区的启封或注销的管理以及火区临近煤层进行采掘时,都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第二百四十七条、第二百四十八条、第二百四十九条、第二百五十条之规定执行。

3、建立火区管理制度及火区检查记录台账,定期检查防火墙内外气体、温度变化。

铁厂沟煤矿井下火区位置关系图见附图一。

铁厂沟煤矿井下火区地面位置对照图见附图二

七、火区安全检查及密闭墙注浆、注氮等综合防灭火安全措施。

1、火区密闭墙安全检查

①火区检查员必须经过培训,应掌握瓦斯检查、测风、测压、测氧及测定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的技术,熟悉通风系统,懂得必要的安全知识。

②带齐瓦斯检定器、一氧化碳检定器、温度计、记录簿等。

检查并保持所用各类器具完好,不合格的器具不准带下井。

下井必须携带自救器。

③检查火区及可疑发火的地点时,必须2人同行,并且进入检查地点后,应先检查风流上风侧的瓦斯及一氧化碳浓度,然后逐步检查下风侧,按顺风方向进入检查区域。

进入火区密闭墙后,2人应相隔一定距离(5米左右),边检查边进入,禁止不经检查直接闯入;当发现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退出,并设好栅栏、设置警标,同时汇报有关领导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④火区密闭要检查墙温、气温、水温及各种气体浓度的变化,重点掌握一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检查时,发现火区密闭或回风流中一氧化碳浓度超过24ppm时,要将人员撤出,在适当地点设好栅栏,并向矿值班领导汇报。

⑤进入工作地点要先检查顶帮支护的完好情况,发现顶板有离层要及时处理。

高冒地点应挂牌管理,按规定进行检查,检查时要用长把工具。

⑥定期对井下各密闭墙测点的气体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每月要有专门小结,发现问题及时向值班领导汇报,确定有发火征兆时,向矿有关领导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2、火区密闭墙注浆安全技术措施

①注浆工到达工作地点后,首先检查注浆地点墙温、各种气体浓度及顶、帮支护情况,有不安全因素,要立即处理。

然后检查注浆设备及管路系统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②注浆前,首先用水冲洗管路,进行打压试验,压入水量为钻孔体积与管路体积之积的3—5倍。

检查注浆孔中是否畅通,有无堵塞现象,以利注浆。

③注浆过程中,所有人员禁止在孔口正前方停留,阀门丝扣要拧紧,防止注浆管路受高压窜动出或阀门破裂伤人。

④注浆时,泥浆要均匀,按比例调配,遇裂缝跑浆时要及时堵塞。

如果注浆过程中发现堵管及时打电话通知地面注浆站停止注浆并用清水清洗注浆管路。

⑤注浆达到结束标准后,要持续10—15分钟以上方可停止注浆,以保证质量。

然后立即向注浆管路注清水冲洗注浆管路直至注浆管路流出清水后停止注浆,关闭注浆管路及密闭墙注浆管阀门。

⑥注浆时定期检查密闭墙气体变化情况,同时做好注浆记录。

⑦注浆时应观察墙体的变化情况,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或检查时,应选择好退路,防止发生溃浆伤人。

3、火区密闭墙注氮安全技术措施

①注氮前技术及维修人员对制氮站及注氮管道进行全面的检查。

②作业人员到达工作地点后,首先检查注氮地点各种气体浓度及顶、帮支护情况,有不安全因素,要立即处理。

③注氮地点经救护队人员检查无异常情况后通知井口制氮站开始注氮,制氮操作工须严格执行氮气浓度达到97%以上,方可向空区注氮,防止采空区发火。

④注氮过程中必须由矿救护队两名以上人员携带呼吸器进行监测。

⑤注氮过程中发现密闭墙及煤壁四周有漏气现象应立即电话通知制氮站停止注氮,同时及时堵塞密闭墙及煤壁四周漏气点。

⑥每次注氮时间不低于30小时,根据火区空间调整注氮时间。

⑦注氮期间定期检查密闭墙气体变化情况,(氧气浓度低于12%)同时做好注氮记录。

铁厂沟煤矿

二〇一二年四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