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室sop文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9660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7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室sop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微生物室sop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微生物室sop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微生物室sop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微生物室sop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室sop文件.docx

《微生物室sop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室sop文件.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生物室sop文件.docx

微生物室sop文件

 

细菌室操作规程

 

鹤壁市中医院检验科

 

第一篇细菌室操作程序文件

1.细菌室人员岗位职责……………………………………………………..1

2.标本采集及保存要求………………………………………………………3

3.显微镜检查法操作规程……………………………………………………5

4.细菌室标本操作流程………………………………………………………6

5.细菌的形态检查操作规程…………………………………………………8

6.细菌生化反应鉴定及其它实验操作规程………………………………11

7.细菌的接种与培养方法操作规程………………………………………17

8.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操作规程……………………………19

9.血液感染病原体检验操作规程…………………………………………20

10.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检验操作规程………………………………22

11.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验操作规程……………………………………24

12.尿路感染病原体检验操作规程…………………………………………26

13.消化道感染病原体检验操作规程………………………………………29

14.脓汁及病灶分泌物细菌学检验操作规程………………………………31

15.生殖系统标本的处理……………………………………………………33

16.抗菌药物敏感试验………………………………………………………34

第二篇医院微生物感染控制检测

17.消毒灭菌效果监测……………………………………………………….37

18.环境卫生学监测………………………………………………………….38

19.采样及检查原则…………………….………….………………………..39

20.各部位的消毒…………………………………………………………….43

 

细菌室人员岗位职责

1、上班后先搞好室内卫生、核查各个培养箱、冰箱的工作温度是否在设定的范围内,并做好记录。

检查各种仪器工作是否正常,做好记录。

2、接收样本:

核对各样本号与申请单联号是否一致,如不一致马上与病房联系以便作出相应的处理,如退单或重送样本等,并做好联系情况的记录。

核查各送检样本是否符合要求。

①痰液样本:

先看外观、再直接涂片镜检,以白细胞≥25个/低倍镜视野,而上皮细胞≤10个/低倍镜视野,为合格痰液。

②无菌体液样本:

检查各种无菌体液样本的盛放器皿是否符合要求。

③容易干燥的样本:

对一些容易干燥的样本如大便、咽拭子、脓液拭子、泌尿生殖道拭子等是否已经干燥。

对不符合要求的样本必需与临床联系,以便作出相应处理,方法如联号不符的样本,做好记录。

对符合的样本进行原始单的登记。

3、样本编号:

对符合的样本作出编号,普通细菌培养:

痰液、咽拭子、血液增菌培养、尿液、胸、腹水、脑脊液、胆汁、脓液、泌尿生殖道拭子、大便致病菌培养。

在各种培养基上及申请单上编号的同时均需明确标明接种日期。

4、样本接种:

①血液、骨髓、腹水、关节液等:

增菌培养瓶;

②痰液、咽拭子:

血平板、麦康凯平板;

③尿液:

血平板、麦康凯平板;

④大便致病菌:

SS平板;

⑤脑脊液:

血平板、巧克力平板;

⑥分泌物的淋球菌培养接种:

淋球菌专用平板;

⑦支原体培养+药敏:

按说明书接种支原体专用培养基。

对以上接种样本的当前编号应记录于登记本上。

此外对痰、脓液、脑脊液等在接种的同时应对其沉渣进行革兰染色,如有细菌和或何种细菌为主立刻通知临床,并做好记录。

5、查对昨天移种平板申请单及原始登记本,确定标本移种是否正确。

观察血液增菌培养瓶,如发现有细菌生长,马上涂片革兰染色,将细菌的染色特性及形态报告给临床,并做好记录,同时进行移种。

6、观察平板,挑取可疑菌落涂片革兰染色,并做好细菌的鉴定与药敏实验工作。

7、检查各种培养基及试剂的库存量,做好需配制培养基或购买试剂的交班工作。

8、定期做好本室所用鉴定和药敏试条的质控,做好记录。

9、每天必须消毒平板、基础培养基等用于常规医院感染监测,另外根据具体情况即时准备好各种中和剂、无菌瓶等,对48小时的空气培养出报告,同时注意是否有致病菌、菌落数是否超标。

10、工作完成后注意对工作台面进行消毒、室内进行消毒。

 

标本采集及保存要求

1、总则:

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在收集时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和及时送检,检测后标本应妥善保存。

2、临床标本的采集

2.1、下呼吸道分泌物(痰液)

令患者早上起床后用清水濑口,不要刷牙,立即从下部呼吸道咳出第一口痰,吐在无菌塑料痰盒中,及时送检。

2.2、尿液(中段尿)

护理人员协助采取中段尿约3ml入无菌塑料盒中,及时送检。

2.3、粪便

取有粘液、脓血部分的粪便置无菌塑料盒中及时送检。

2.4、眼、耳、鼻、喉拭子

将棉拭子沾取少许无菌生理盐水(如沾取的太多,可在无菌生理盐水瓶壁上挤去多余的水份),然后采取可疑部位的分泌物,倒悬于无菌塑料盒中,及时送检。

2.5、脓液

用沾有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沾取脓液,要尽量多取一些,然后将棉拭置于无菌塑料盒中,及时送检。

2.6、血液

2.6.1、凡怀疑菌血症和败血病的患者,采血培养时,应尽量在未使用抗菌素前采血,如已使用抗菌素,应尽量选择抗菌素在体内浓度最低时采血,应在病人第二次使用抗菌素之前采集血培养标本。

当然在病人发热或寒颤时采集也可。

2.6.2、成人每次采血5~10m1,小儿采血3~5ml。

2.6.3、严格消毒病人采血部位和血培养瓶口,抽一定量血液后,无菌注入血培养瓶内,轻轻摇匀。

2.6.4、从抽血到接种入瓶,动作要快,防止血液凝固,同时要及时送检。

2.7、穿刺液

胸腹水、心包液、关节腔液、鞘膜积液,严格无菌抽取后,注入含肝素抗凝的无菌试管中,轻轻颠倒试管10余次,使肝素与穿刺液混匀达到抗凝的目的,或直接无菌注入血培养瓶内及时送检。

2.8、胆汁

由专科医生以无菌方法取引流液10m1注入无菌塑料盒内。

2.9、脑脊液

以无菌方法取脑脊液3~5ml,置无菌试管内,常温保存送检,如只做培养可直接无菌注入血培养瓶内,及时送检。

2.10、生殖器官标本

阴道、子宫颈及前列腺等分泌物应由医师采集,收集于无菌塑料盒内送检。

如疑为淋病奈瑟菌感染,做培养检查时,采集的标本应床旁接种并及时放入孵箱培养。

2.11、烧伤标本

以无菌棉拭子直接采取多个部位创面的脓汁分泌物放入无菌塑料盒中。

2.12、支原体(解脲、人型)培养+药敏的标本采集

2.12.1、支原体对干、热抵抗力差,标本采集后应尽快接种支原体运送培养基送检。

2.12.2、男性:

用细的无菌棉拭子沾取无菌盐水少许深入尿道口内2~2.5cm。

3、临床标本的保存

细菌室标本原则上要求及时送检、及时处理,不得保存。

 

显微镜检查法操作规程

显微镜检查是细菌鉴定工作中的一重要手段,有助于细菌的初步鉴别,同时对下一步鉴定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有时通过形态学检查可得到初步诊断,如痰中的抗酸杆菌和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的淋病奈瑟菌等。

显微镜检查有不染色标本检查法和染色标本检查法两种。

1、不染色标本的检查:

不染色标本主要用于检查细菌的动力及运动状况。

1.1、压滴法:

用接种环取细菌悬液2环,置于清洁载玻片中央,覆上盖玻片,于高倍镜下观察。

制片时菌液要适量,不可有气泡,不可外溢。

1.2、悬滴法:

取洁净的凹窝载玻片及盖玻片各1块,将凹孔四周的平面上涂上一层凡士林,取一环菌液置盖玻片中央,将凹窝载玻片的凹面向下,对准于盖玻片的液滴上,然后迅速翻转玻片,用小镊子轻压盖玻片使之与凹孔边缘粘紧。

镜下观察时先低倍后高倍,不可压碎盖玻片。

有动力的细菌可见细菌从一处移到另一处,无动力的细菌呈布朗运动而无位置的改变。

螺旋体由于菌体纤细、透明,需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其形态、活动。

2、染色标本检查法:

通过对标本的制片及染色,能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排列、染色特性以及荚膜、芽胞、异染颗粒等结构,有助于细菌的初步鉴定。

2.1、快速革兰染色法

2.1.1、操作见试剂说明书

2.1.2、结果:

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2.1.3、注意事项:

染色关健在于涂片和脱色,涂片不宜过厚,固定不宜过热,脱色不宜过度,菌龄为18~24小时为佳。

2.2、抗酸染色法

2.2.1、操作见试剂说明书

2.2.2、结果:

抗酸杆菌呈红色。

2.2.3、注意事项:

每一张玻片只能涂一份标本且不能在染色缸中染色,以免造成不同标本间的交互污染从而导致阴阳性结果混淆,至无红色液体流下。

3、墨汁负染镜检:

背景着色而菌体不着色的染色法,用以观察新型隐球菌的宽厚荚膜等。

菌室标本操作流程

1、标本的接受

1.1、标本接受的时间:

原则上全天任何时间均可。

1.2、标本的接受:

接受标本者要认真核对标本的数量、标本与检验单要求是否相符以及标本的质量等。

1.3、把接受的标本编号。

2、临床标本的接种

2.1、检验目的是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各临床标本的培养基选择如下:

2.1.1培养基的选择

标本类型

培养基

中段尿

脑脊液

穿刺液

胆汁

呼吸道标本

粪便标本

病灶分泌物

血培养瓶

血平板、麦康凯平板

血平板、巧克力平板

血平板、麦康凯平板

血平板、麦康凯平板

血平板、麦康凯平板

SS平板

血平板、麦康凯平板

2.1.2、生殖器标本根据临床医生所写的检验项目接种相应的平板,操作如下:

淋球菌培养接种淋球菌平板;念珠菌培养接种沙保罗培养基;支原体培养则按《支原体培养的操作规程》操作;作普通细菌培养,则接种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衣原体抗原检测的按《衣原体抗原检测的操作规程》进行检验。

2.2、接种的方法:

标本做分区划线。

2.3、检验目的为找抗酸杆菌的按《找抗酸杆菌的操作规程》进行检验。

3、所接种的平板必须写上标本的编号和接种的日期,然后根据要求进行培养。

 

4、标本的培养条件、温度、时间

平板

培养条件、温度、时间

血平板

巧克力平板

淋球菌平板

沙保罗平板

其他的平板

孵箱、35—37℃、18—24小时

孵箱、35—37℃、18—24小时

孵箱、35—37℃、18—24小时

孵箱、28—31℃、24—36小时

孵箱、35—37℃、18—24小时

5、根据生长在平板上的细菌菌落形态、菌落涂片、染色、镜检等来综合判断细菌形态和染色性质,按各属鉴定的作业指导书进行各菌属的常规鉴定及药敏试验。

6、结果的报告

确认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后,进行检验验单结果报告的存盘、打印。

7、对各类细菌培养标本除特殊要求外,我室一般操作完后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

 

细菌的形态检查操作规程

1、不染色标本的检查

压滴法和悬滴法。

主要用于检查生活状态下的细菌的动力及运动状况。

将特制好的标本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中央,先以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结果:

有鞭毛的细菌呈穿梭似流星状运动(有明显的方向性);无鞭毛的细菌呈布朗运动(只在原地颤动而无位置的改变)。

2、细菌染色标本的检查

染色的第一步是制作涂片。

菌落涂片时,先取生理盐水l滴,置玻片上,用接种针挑取菌落,在盐水中涂布。

涂片时必须注意应轻轻操作。

猛烈的动作会改变菌细胞原有的排列形式,或造成细菌鞭毛脱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制备的涂片应自然干燥,并经火焰固定,固定温度不宜过高,以玻片背面接触手背不烫为准,否则可能使细胞形态改变。

将固定后的涂片进行染色。

2.1、革兰染色

本染色是最基本的染色法,可用于标本涂片或菌落涂片。

染色结果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紫色)和革兰阴性(红色)两类。

2.1.1、试剂

(1)结晶紫溶液

A液:

结晶紫2g

95%乙醇20ml

B液:

草酸铵0.8g

蒸馏水80ml

需在用前24h将A液、B液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