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教学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486835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护教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防护教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防护教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防护教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防护教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护教学教案.docx

《防护教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护教学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护教学教案.docx

防护教学教案

教学教案

班名:

课程:

章节:

讲授目的和要求:

熟悉并正确运用安全相关知识

教学方式:

讲授

教材及参考书:

《安规》

使用设备、教具、挂图:

教学内容:

防护

第2.2.1条 下列作业应办理封锁施工手续,设置移动停车信号防护,施工封锁完毕放行列车或单机时,限速条件如表2.2.1。

            封锁施工速度条件表          表2.2.1

项目

作业方式

速度条件

(1)破底清筛轨枕底道碴连续3根及以上

(2)成段更换道床

(3)大型养路机械换碴

(4)基床换填

(5)曲线平面改造

(6)一次起道量超过40mm

(7)一次拨道量超过40mm

(8)利用小型爆破开挖侧沟或基坑(限于影响路基稳定范围)

(9)成组更换道岔或岔枕

(10)成段更换、方正轨枕连续3根及以上

大型养路机械捣固、稳定车作业

(1)道岔两捣作业程序,第一列25km/h,第二列45km/h,    第三列60km/h,24h后恢复正常

(2)两捣一稳作业程序,第一列35km/h,第二列60km/h,第三列80km/h,24h后恢复正常

(3)三捣两稳作业程序,第一列60km/h,第二列80km/h,第三列120km/h,24h后恢复正常

(4)五捣三稳作业程序,第一列80km/h,第二列120km/h,其后恢复正常(速度≤120km/h线路80km/h,24h后恢复正常)

小型养路机械捣固

(1)施工期间,当日第一列25km/h,第二列45km/h,不少于4h,以后限速60km/h至下次封锁前1h

(2)施工结束,开通后第一列25km/h,第二列45km/h,不少于12h,以后60km/h、80km/h、120km/h各不少于24h,其后正常(速度≤120km/h线路80km/h,24h后恢复正常)

人工捣固

(1)施工期间,当日第一列15km/h,第二列25km/h,第三列45km/h,不少于4h,以后限速60km/h至下次封锁前1h

(2)施工结束,开通后第一列15km/h,第二列25km/h,第三列45km/h,不少于4h,以后60km/h、80km/h、120km/h各不少于24h,其后正常

(1)在线路上安装、拆除、使用小型枕底清筛机

(2)在线路上安装、拆除轨束梁,横穿梁和D梁

(3)更换道岔扳道器下长岔枕、可动心轨道岔钢枕及两侧相邻岔枕或辙叉短心轨转向轴处轨枕

 

开通后,速度不得超过45km/h,限速时间、次数和速度由施工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项目

速度条件

 

1

(1)成段更换钢轨

(2)无缝线路放散

(3)成段调整轨缝,拆开接头并插入短轨头

(4)成段修整轨底坡

开通后,第一列25km/h、第二列45km/h,其后正常。

速度大于120km/h线路,第一列25km/h、第二列45km/h、第三列80km/h,其后正常

2

使用冻害垫板一次总厚度超过40lmm

开通后,第一列25km/h、第二列45km/h、第三列60km/h,其后正常。

速度大于120km/h线路,60km/h、80

km/h、120km/h各一列后恢复正常

3

长大隧道宽轨枕垫碴

开通后,第一列25km/h、第二列45km/h、第三列60km/h,其后正常

4

道口大修(若影响道床稳定,比照第一大项办理)

开通后,第一列25km/h、第二列60km/h,其后正常

5

隧道整体道床翻修

施工期间速度不超过25km/h;施工结束后,第一列45km/h、第二列60km/h,其后正常

6

拆除钢轨,无碴桥全面更换桥枕

开通后,第一列25km/h、第二列45km/h、第三列60km/h,其后正常(施工期间每日开通后至次日施工封锁前

最高速度不超过60km/h)

7

不拆除钢轨更换桥枕

施工结束后,第一列45km/h、第二列60km/h、第三列80km/h、第四列120km/h,其后恢复正常

1

(1)更换或拨正钢梁、圬工梁

(2)抬高或降低桥梁

(3)拨正支座、更换桥梁支座或翻修支撑垫石、砂浆厚度超过50mm

(4)下承式钢梁整孔喷砂除锈涂装

(5)喷锚加固隧道衬砌

开通后,第一列25km/h、第二列45km/h、第三列60km/h不少于24h,其后正常

2

(1)整治和铺设圬工梁、桥台防水层

(2)翻修隧道内排水沟

(3)加深隧道内侧沟整治道床翻浆冒泥

(4)整治隧道仰拱破损及换填隧道铺底

开通后,速度不得超过45km/h,限速时间、次数和速度由施工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第2.2.2条下列作业办理封锁施工手续,设置移动停车信号防护,施工封锁完毕放行列车或单机时速度正常,线路允许速度υmax>160km/h地段放行列车或单机时首列速度不得超过160km/h:

1.单根更换钢轨;

2.更换绝缘接头夹板;

3.更换或整修道岔尖轨、基本轨、辙叉、护轨、扳道器、转辙连接杆、可动心轨道岔辙叉的长心轨、可动心轨凸缘与接头铁联结螺栓;

4.更换、方正轨枕连续不超过2根;

5.在线路上焊接钢轨,焊补、打磨钢轨(不含手提砂轮打磨机)及整治接头错牙;

6.在线路上使用直轨器、平轨机调直钢轨;

7.在线路上使用轨缝调整器调整轨缝而不插入短轨头;

8.翻修道口铺面(不动基础);

9.成段清筛枕盒道碴;

10.成段进行扣件、夹板螺栓涂油;

11.成段改道、撤垫板、更换铁垫板、更换和整正轨下胶垫;

12.使用有碍行车的小型养路机械;

13.大型养路机械维修作业;

14.清理危石、伐树影响行车安全时;

15.钢梁上盖板涂装;

16.安装更换防磨垫板;

17.更换桥上护轨;

18.清除隧道衬砌表面烟尘;

19.隧道拱顶漏水整治;

20.隧道衬砌裂损加固;

21.清理修补隧道内纵向排水沟;

22.隧道除冰;

23.桥梁施工进行试顶需要起动梁身并回落原位;

24.抬起钢轨,单根抽换桥枕;

25.拨正支座,支座垫砂浆厚度在50mm及以下时;

26.桥隧施工或检查所搭的脚手架(不包括可迅速拆装的轻便装置),侵入机车车辆限界的左右及上边各加150mm的范围内时;

27.跨越线路上部且有碍行车安全的施工;

28.利用小型爆破开挖侧沟或基坑(限于不影响路基稳定的范围)。

第2.2.3条下列作业办理施工慢行手续,设置移动减速信号防护,限速条件如表2.2.3。

慢行施工速度条件表表2.2.3

项目

施工条件

速度条件

1

隧道内增设密井

暗管施工

慢行施工

施工期间速度不超过25km/h施工结束后第一列45km/h、第二列60km/h。

其后正常

2

新建明、棚洞开

挖基础

慢行施工

施工期间速度不超过45km/h

3

桥涵顶进

慢行施工

施工期间限速45km/h

施工结束后45km/h不少于12h,60km/h、80km/h各不少于24h,后120km/h一列恢复正常

使用扣轨梁、工字钢梁或D型施工便梁时,其容许最大跨度和允许行车速度见附录三。

上述项目以外的影响行车安全的较复杂施工,列车或单机运行速度按设计文件执行。

第2.2.4条下列作业应办理临时封锁施工手续,设置停车手信号防护。

施工封锁完毕放行列车或单机时限速与否及限速列车的时间、次数、速度由施工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1.危及行车安全的突发性灾害白

2.钢轨、辙叉或夹板折断后的

3.线路胀轨的紧急处理;

4.更换重伤钢轨、辙叉或联结零件;

5.轨道几何尺寸超过临时补修标准的病害整修;

6.更换桥上伸缩调节器(或主要部件);

7.其他影响行车安全的故障处理。

防护办法

第2.2.5条 凡影响行车安全的施工及发生线路故障地点,均应设置防护。

施工负责人、防护员,必须携带列车无线调度电话等通信设备。

钢轨探伤作业防护员、道口看守员、巡检及看守人员,均应携带列车无线调度电话等通信设备,随时监听列车运行情况。

发生异常情况时可直接通报车站值班员或列车司机。

第2.2.6条 在区间或站内线路、道岔上封锁施工作业时,车站行车室设驻站联络员,施工地点设现场防护员。

驻站联络员与车站值班员办理施工封锁手续,使用通信设备向现场防护员传达调度命令,通报列车运行情况。

施工现场负责人使用通信设备下达设置或撤除防护、开始或停止施工作业、下道避车等命令。

驻站联络员要随时与现场防护员保持联系,如联系中断,现场防护员应立即通知施工负责人停止作业,必要时将线路恢复到准许放行列车的状态。

如无通信设备,施工负责人与现场防护员按表2.2.17规定的听觉、视觉信号进行联系。

第2.2.7条在区间线路上施工时,使用移动停车信号的防护办法如下:

1.单线区间施工时,如图2.2.7—1。

 图2.2.7一l(长度单位:

m)

2.双线区间一条线路施工时,如图2.2.7—2。

图2.2.7—2(长度单位:

m)

  3.双线区间两条线路同时施工时.如图2.2.7—3,

图2.2.7—3(长度单位:

m)

 4.施工地点在站外,距离进站信号机(站界标)小于860m时,如图2.2.7—4。

如车站方面防护距离(自施工地点至最外方第一个响墩间)小于60m时,可不设置响墩。

现场防护人员应站在距施工地点的第一个响墩内20m附近,且嘹望条件较好的地点显示停车手信号。

响墩放置位置恰在钢轨接头、道岔、道口、无碴桥上或隧道内时,应将响墩放置位置向外方延伸。

在尽头线上施工,施工负责人经与车站值班员联系确认尽头一端无列车、动车时,则尽头一端可不设防护。

施工地点与防护人员间嘹望条件不良又无电话联系时,应增设中间防护人员。

在维修天窗内进行垫板、改道、找小坑、螺栓涂油等频繁移动地点的作业,由现场防护员使用停车手信号防护时,可不设置移动停车信号。

凡用停车信号防护的施工地点,在停车信号撤除后,列车需减低速度通过施工地点时,应按减速信号防护办法防护。

第2.2.8条 在站内线路或道岔上施工,使用移动停车信号的防护办法如下:

一、在站内线路上施工

1.将施工线路两端道岔扳向不能通往施工地点的位置,并加锁或钉固,可不设置移动停车信号;如不能加锁或钉固时,在施工地点两端各50m处线路中心,设置移动停车信号,如图2.2.8一l。

图2.2.8—1(长度单位:

m)

2.如施工地点距离道岔小于50m时,将该道岔扳向不能通往施工地点的位置,并加锁或钉固;如不能加锁或钉固时,在警冲标相对处线路中心,设置移动停车信号,如图2.2.8—2。

图2.2.8—2(长度单位:

m)

3.在进站道岔外方线路上施工,对区间方面,以关闭的进站信号机防护;对车站方面,在进站道岔外方基本轨接头处(顺向道岔在警冲标相对处)线路中心,设置移动停车信号,如图2.2.8—3。

图2.2.8一3

4.双线区段,在站界标至出站道岔的线路上施工,对区间方面在站界标相对处线路中心,设置移动停车信号,如图2.2.8—4。

对车站方面,按本条第一项第3款的办法防护。

图2.2.8—4

  二、在道岔上(含警冲标至道岔尾部线路)施工

1.站内道岔上施工,一端距离施工地段不小于50m,另一端两条线路距离施工地段不小于50m(距出站信号机不足50m时,为出站信号机处),分别在线路中心,设置移动停车信号,如图2.2.8—5;如一端距离外方道岔小于50m时,将道岔扳向不能通往施工地点的位置,并加锁或钉固。

图2.2.8—5(长度单位:

m)

2.在进站道岔上施工,对区间方面,以关闭的进站信号机防护;对车站方面,在距离施工地段不小于50m线路中心,设置移动停车信号防护;距临近道岔不足50m时,在临近道岔后基本轨接头处设置移动停车信号,将有关道岔扳向不能通往施工地点的位置,并加锁或钉固,如图2.2.8—6。

图2.2.8—6(长度单位:

m)

3.在出站道岔上施工,对区间方面,在站界标相对处线路中心,设置移动停车信号,如图2.2.8—7;对车站方面,按本条第二项第2款的办法防护。

图2.2.8—7(长度单位:

m)

4.在交分道岔上施工,将有关道岔扳向不能通往施工地点的位置,并加锁或钉固,在施工地点两端不小于50m处线路中心,设置移动停车信号,如图2.2.8—8。

图2.2.8—8(长度单位:

m)

5.在交叉渡线的一组道岔上施工,一端在菱形中轴相对处线路中心,另一端在距离施工地点不小于50m处线路中心,分别设置移动停车信号,将有关道岔扳向不能通往施工地点的位置,并加锁或钉固,如图2.2.8—9。

图2.2.8—9(长度单位:

m)

6.在道岔上进行大型养路机械施工时,如延长移动停车信号防护距离后,占用其他道岔时,其他道岔应一并防护。

  第2.2.9条 在区间线路、站内线路和道岔上施工时,根据线路速度等级,使用移动减速信号防护,移动减速信号牌上应标明列车限制速度。

120km/h<υmax≤200km/h的线路,在移动减速信号外方增设带T字的特殊移动减速信号,防护方法如下:

一、在区间线路上施工时,根据线路速度等级,使用移动减速信号的防护办法如下:

1.单线区间施工时,如图2.2.9—1。

图2.2.9—1 (长度单位:

m)

  注:

图中“A”为不同线路速度等级的列车紧急制动距离,υmax≤120km/h时为800m;120km/h<υmax≤160km/h时为1400m;160km/h<υmax≤200km/h时为2000m;有行包列车运行的线路,A不得小于l100m;有120km/h货物列车运行的线路,A不得小于1400m(以下同)。

2.双线区间在一条线路上施工时,如图2.2.9—2。

图2.2.9—2(长度单位:

m)

注:

限速地段无施工作业不设置作业标。

  3.双线区间两条线路同时施工时,如图2.2.9—3。

图2.2.9—3(长度单位:

m)

4.施工地点在站外,距离进站信号机(或站界标)小于800m时。

如图2.2.9—4。

图2.2.9—4(长度单位:

m)

  注:

(1)当站内正线警冲标距离施工地点小于800m时,按800m设置移动减速信号;

    

(2)当站内正线警冲标距离施工地点大于或等于A时,不设置带T字的特殊移动减速信号。

  二、在站内线路或道岔上施工,使用移动减速信号的防办法如下:

  1.在站内正线线路上施工,如图2.2.9—5。

图2.2.9—5(长度单位:

m)

  注:

当进站信号机距离施工地点大于或等于A时,不设置带T字的特殊移动减速信号。

  2.在站内正线道岔上施工,如图2.2.9—6。

图2.2.9—6(长度单位:

m)

   注:

当进站信号机距离施工地点大于或等于A时,不设置带T字的特殊移动减速信号。

  3.在站线线路上施工,如图2.2.9—7。

图2.2.9—7

4.在站线道岔上施工,该道岔中部线路旁设置两面黄色的移动减速信号,如图2.2.9—8。

凡线间距离不足规定时,应设置矮型(1m高)移动减速信号.

第2.2.10条 限速时间大于3个月以上的固定限速地段不设置减速标志。

第2.2.11条 在区间线路上进行不影响行车安全的作业,不需要以停车信号或移动减速信号防护时,应在作业地段两端500~1000m处列车运行方向左侧(双线在线路外侧)的路肩上设置作业标,如图2.2.11。

列车接近该作业

标时,司机必须长声鸣笛,注意瞭望。

图2.2.1l(长度单位:

m)

第2.2.12条 线路发生危及行车安全故障时的防护办法如下:

1.立即使用列车无线调度电话等通信设备通知车站或运行列车,并在故障地点设置停车信号,如嘹望困难,遇降雾、暴风雨(雪)、扬沙等恶劣天气或夜间,还应点燃火炬。

设有固定信号机时,应先使其显示停车信号。

2.当确知一端先来车时,应先向该端,再向另一端放置响墩(如图2.2.12),然后返回故障地点。

 3.如不知来车方向,应在故障地点注意倾听和嘹望,发现来车,应急速奔向列车,用手信号旗(灯)或徒手显示停车信号,并将响墩放置在能赶到的地点,使列车在故障地点前停车。

如嘹望困难,遇降雾、暴风雨(雪)、扬沙等恶劣天气或夜间,发现来车后,奔向列车前,应在故障地点点燃第二支火炬。

站内线路、道岔发生故障时,应立即通知车站值班员采取措施,防止机车、车辆通往该故障地点。

同时按本规则第2.2.8条规定设置停车信号防护。

第2.2.13条 沿线工务人员发现线路设备故障危及行车安全时,除立即连续发出警报信号和以停车手信号防护外,应采取紧急措施设法修复,并迅速通知就近车站和工务工区;如不能立即修复时,应封锁区间或限制列车运行速度。

第2.2.14条 有人看守的道口应装设遮断信号机。

有人看守的较大桥隧建筑物及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坍方落石地点,根据需要装设遮断信号机。

遮断信号机距防护地点不得小于50m。

第2.2.15条区间线路上施工,车站驻站联络员与施工现场防护员或施工负责人用电话联系的程序规定如下:

1.施工负责人应通过驻站联络员与车站值班员保持密切联系,掌握列车运行时刻,设置好防护后方可施工。

在作业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来车“预报”、“确报”等信号。

(1)预报:

车站对施工区间办理闭塞时,驻站联络员应立即向现场防护员发出预报;如系通过列车,则应提前一个车站(即邻站向本站发车时)发出预报。

(2)确报:

车站向施工区间发车时,驻站联络员应立即向现场防护员发出确报。

(3)施工地点距车站较近或施工条件较复杂,需提前预报、确报时,施工负责人应事先与驻站联络员商定明确,并通知全体防护员及施工人员。

(4)变更通知:

预报、确报有变化时,驻站联络员应向现场防护员发出变更通知。

2.现场防护员接到驻站联络员发出的预报、确报、变更通知后,均应立即通知施工负责人或按规定信号(用喇叭、信号旗等)向施工负责人重复鸣示,直至对方以相同信号回答时为止。

同时应加强警戒,注意嘹望,监视来车与工地情况。

如设置有中间联络防护员时,应以上述相同方式准确及时地将信息传达给对方。

3.驻站联络员与现场防护员应至少每3~5min联系一次。

4.驻站联络员应加强与车站值班员的联系,双线区段及方向来车时,驻站联络员应及时通知现场防护员转报施工负责人。

弟2.2.16条区间线路上施工设置或撤除移动停车信号防护的程序如下:

 1.设置移动停车信号

 

(1)驻站联络员抄录并确认施工封锁调度命令,通知现场施工负责人;

(2)现场施工负责人通知现场防护员按规定在施工地点设置移动停车信号;

(3)按规定设置好移动停车信号后发出施工命令。

2.撤除移动停车信号

(1)现场施工负责人和设备管理单位监督检查人员,共同检查确认线路已达到放行列车条件;

(2)通知现场防护员撤除施工地段的移动停车信号;

(3)通知车站开通线路。

第2.2.17条 如无电话联系条件,施工负责人与现场防护员联系的听觉、视觉信号,按表2.2.17执行。

         听觉、视觉信号表          表2.2.17

项目

显示方法

说明

预报信号

下行一长声

通知施工负责人,车站已对施工区间办理闭塞

上行两长声

--

确报信号

一长两短声

-··

通知施工负责人,车站已向施工区间发车

警报信号

一长三短声

-···

通知施工负责人及全体施工人员,列车已经接近

停车信号

连续短声

红色信号

······

无停车信号时,白天两臂高举向两侧急剧摇动,夜间用灯光或火光上下急剧摇动

取消信号

两长一短声

――·

通知施工负责人,刚刚发过的预报(或确报)信号已予取消

设置防护

一短一长声

·-

(1)施工负责人鸣示一短一长声,并高举红旗作圆形转动,指示防护员设置停车防护

(2)防护员设好响墩防护后以同样方式回报施工负责人

撤销防护

一长一短声

-·

(1)施工负责人指示防护员撤除停车防护

(2)防护员撤除停车防护后用同样方法回报施工负责人

  注:

听觉信号,长声为3s,短声为1s,音响间隔为1s,重复鸣示时须间隔5s。

第2.2.18条 凡上道进行设备检查时,必须设现场防护员。

在线路允许速度υmax>120km/h区段进行设备检查时,应避开速度大于120km/h的列车;无法避开时,必须增设驻站联络员,及时通报列车运行情况,并保持每3min联系一次。

在长大桥梁、隧道及瞭望条件不良地段作业时,应增设防护员;在调车场及驼峰下的线路、道岔群等处所作业时,必须增设驻站联络员,并按规定向车站联系登记。

防护信号备品

第2.2.19 条线桥车间、工区和巡道、巡守小组的防护信号备品数量,应按表2.2.19规定配备。

防护信号备品表表2.2.19

名称

单线

双线

车 间

工 区

巡道巡守

车间

工 区

巡道巡守

作业标

4

6

停车信号

2

4

减速信号

2

4

减速地点标

2

4

双面信号灯

l

4

1/人

1

6

1/人

火炬

2

2

4

2

喇叭

6

1

6

1

响墩

9

6

12

12

红色信号旗

2

6

3

2

9

3

黄色信号旗

2

6

1

2

6

1

短路铜线(自动闭塞区间)

2

1

4

2

无线电话机

2

4

2

2

5

2

有线电话机

2

4

2

2

4

2

“T”字减速信号

4

4

注:

(1)巡守人员多人值班时,喇叭、信号灯、信号旗应按实际需要相应增加;

(2)大、中、维修施工单位需要的信号用品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规定;

(3)单线有道岔的工区,停车信号应配备3个,并配备双面黄色减速信号2个:

(4)响墩和火炬,每年至少做一次检定试验,不合格者及时更换;

(5)速度大于120km/h区段的工区配置带“T”字减速信号;

(6)电气化区段工区,配备70mm2回流线,其数量与长度根据需要确定;

(7)无线电话机宜设有列车无线调度电话频点。

教师:

余航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