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物理与防护教学大纲概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32721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物理与防护教学大纲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放射物理与防护教学大纲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放射物理与防护教学大纲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放射物理与防护教学大纲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放射物理与防护教学大纲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放射物理与防护教学大纲概要.docx

《放射物理与防护教学大纲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物理与防护教学大纲概要.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放射物理与防护教学大纲概要.docx

放射物理与防护教学大纲概要

《放射物理与防护》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放射物理与防护

学时:

36学时

适用专业: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内容涉及学生将来工作所需的放射物理学、放射剂量学和放射防护学的知识。

本课程是医学影像专业学生所必备的物理学基础。

2、课程任务:

主要从物理的角度阐述放射线的发生、性质及与物质作用的规律。

重点要求掌握物质的结构、X线的发现、X线的本质与特性、X线产生的原理、X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熟悉常用的辐射量和单位、放射线的测量和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了解放射剂量学除介绍辐射防护中所涉及的剂量、测量、监测等内容,为今后的影像诊断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课时分配:

课程总学时数36学时,理论教学32学时,实践教学4学时。

2、课堂实践课要求:

防疫站见习4学时。

3、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期终考核以理论知识闭卷考试为主。

侧重于考核学生对放射物理学和放射防护学的掌握和了解。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物质的结构

【教学目标】

1、掌握原子、原子核结构

2、熟悉放射性核素衰变

3、了解原子核的衰变规律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原子核结构

2、难点:

放射性核素衰变

【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

2、讨论分析

【教学内容】

一、 原子结构

1、初期理论的实验基础2、玻尔的原子模型3、核外的电子结构

二、 原子核结构

1、原子核组成2、原子核结合能

三、 放射性核素衰变

1、α衰变2、β衰变3、γ衰变和内转换

四、 原子核的衰变规律

1、衰变规律2、衰变平衡

【考核目标及方式】

1、考核目标:

①说出核外的电子排布规律

②说出原子核组成

③简述α衰变的本质

2、考核方式:

①课堂提问评分

②课后练习评分

第二章核转变

【教学目标】

1、掌握α、β、γ射线的本质

2、掌握半衰期、放射性活度的名词

3、了解原子核的衰变规律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掌握α、β、γ射线的本质

2、难点:

原子核的衰变规律

【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

2、讨论分析

【教学内容】

一、放射性核素衰变类型

1、α衰变2、β衰变3、γ衰变和内转换

二、原子核的衰变规律

1、衰变规律2、衰变平衡

【考核目标及方式】

1、考核目标:

①说出核α、β、γ射线的本质

②名词解释:

半衰期、放射性活度

③简述α衰变的本质。

2、考核方式:

①课堂提问评分

②课后练习评分

第三章 X线产生

【教学目标】

1、掌握X线的发现、本质和特性

2、熟悉X线的产生装置和原理

3、了解X线的量与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X线的本质和特性

2、难点:

X线的产生原理

【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

2、讨论分析

【教学内容】

一、 X线的发现、本质和特性

1、X线的发现2、X线的本质3、X线的基本特性

二、 X线的产生装置

1、X线的产生条件2、X线的产生装置

三、 X线的产生原理

1、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2、X线的产生原理

四、X线的量与质

1、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影响X线量和质的因素

3、X线的产生效率4、X线强度的空间分布

【考核目标及方式】

1、考核目标:

①说出X线的基本特性

②说出X线的产生原理

③简述X线强度的空间分布

2、考核方式:

①课堂提问评分

②课后练习评分

第四章 X线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教学目标】

1、掌握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

2、熟悉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几率

3、了解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其他过程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

2、难点:

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

【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

2、讨论分析

【教学内容】

一、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几率

1、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几率2、射线的衰减3、能量转移和吸收

二、 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

1、光电效应2、康普顿效应3、电子对效应

三、 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其他过程

1、相干散射2、光核作用

四、各种作用发生的相对几率

1、X线引发效应总结2、Z和hv与三种基本作用的关系

3、在诊断放射学中各种基本作用发生的相对几率

【考核目标及方式】

1、考核目标:

①说出康普顿效应的过程

②说出那种效应在诊断放射学中的发生几率最高

③简述射线的衰减的原理。

2、考核方式:

①课堂提问评分

②课后练习评分

第五章X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

【教学目标】

1、掌握诊断放射学中X线的衰减

2、掌握X线的滤过

3、熟悉单能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

4、了解影响X线衰减的因素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单能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

2、难点:

连续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

【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

2、讨论分析

【教学内容】

一、 单能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

1、窄束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2、宽束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

二、 连续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

1、连续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特点2、影响X线衰减的因素3、X线的滤过

三、 诊断放射学中X线的衰减

1、人体的构成元素和组织密度2、X线通过人体的衰减规律

【考核目标及方式】

1、考核目标:

①说出单能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

②说出X线的滤过

③简述X线通过人体的衰减规律

2、考核方式:

①课堂提问评分

②课后练习评分

第六章 常用的辐射量和单位

【教学目标】

1、掌握电离辐射的常用辐射量和单位

2、掌握辐射防护中使用的辐射量和单位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电离辐射的常用辐射量和单位

2、难点:

电离辐射的常用辐射量和单位

【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

2、讨论分析

【教学内容】

一、描述电离辐射的常用辐射量和单位

1、描述辐射场性质的量2、照射量3、比释动能

4、吸收剂量5、吸收剂量、比释动能及照射量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二、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辐射量和单位

1、当量剂量2、有效剂量3、集体当量剂量和集体有效剂量

4、待积当量剂量和待积有效剂量

【考核目标及方式】

1、考核目标:

①名词解释:

照射量、比势动能、吸收剂量、当量剂量

②简述吸收剂量、比释动能及照射量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2、考核方式:

①课堂提问评分

②课后练习评分

第七章放射线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熟悉X线的防护监测与评价

2、熟悉射线质的测定

3、了解测量内容和仪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自由空气电离室的原理

2、难点:

自由空气电离室的原理

【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

2、讨论分析

3、实践操作

【教学内容】

一、 照射量的测量

1、自由空气电离室2、实用型电离室3、电离电荷测量电流

二、 吸收剂量的测量

1、吸收剂量的基本测量法2、电离室测量法3、吸收剂量的其他测量方法

三、 射线质的测定

1、400kv以下质的测定2、高能X线能量的测定3、高能电子束能量的测定

【考核目标及方式】

1、考核目标:

①说出自由空气电离室的工作原理

②说出吸收剂量的基本测量法

2、考核方式:

①课堂提问评分

②课后练习评分

第八章 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

【教学目标】

1、掌握放射线产生的生物效应

2、熟悉胎儿出生前受照效应和皮肤效应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放射线产生的生物效应

2、难点:

皮肤效应

【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

2、讨论分析

【教学内容】

一、放射线在医学上的应用

1、X线在诊断方面的应用2、放射线在方面的应用

3、放射性核素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二、放射线产生的生物效应

1、确定性效应2、随机性效应

三、胎儿出生前受照效应

1、胚胎死亡2、畸方3、智力低下4、诱发癌症

四、皮肤效应

1、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2、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3、放射性皮肤癌

五、影响放射损伤的因素

1、与电离辐射有关的因素2、与机体有关的因素3、环境因素

【考核目标及方式】

1、考核目标:

①说出放射线产生的生物效应

②说出胎儿出生前受照效应

③简述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2、考核方式:

①课堂提问评分

②课后练习评分

第九章放射治疗剂量学

【教学目标】

1、熟悉放射治疗学的基本概念

2、了解放射治疗剂量计算方法

3、了解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学

2、难点:

放射源周围的剂量分布

【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

2、讨论分析

【教学内容】

一、概念

1、放射治疗常用的放射源及照射方式2、放射治疗物理学有关的名词

3、射线中心轴上百分深度剂量4、射线中心轴上组织空气比5、组织最大比

二、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学

1、辐射源2、放射源周围的剂量分布3、腔内治疗剂量学4、组织间治疗剂量学

【考核目标及方式】

1、考核目标:

①说出放射治疗常用照射方式

②说出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学的辐射源有那些

2、考核方式:

①课堂提问评分

②课后练习评分

第十章 放射防护和管理

【教学目标】

1、掌握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2、了解放射防护标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2、难点:

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

2、讨论分析

【教学内容】

一、放射防护法规

二、放射防护标准

1、标准的概念2、标准的发展3、医用放射防护标准

三、放射防护标准介绍

1、我国现行放射防护标准

2、ICRP1990年建议书关于放射防护标准的建议

3、IBSS限值

四、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的贯彻实施

1、放射工作单位自主管理2、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管理

【考核目标及方式】

1、考核目标:

①说出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②说出放射剂量限制

③名词解释:

标准

2、考核方式:

①课堂提问评分

②课后练习评分

第十一章放射线屏蔽防护

【教学目标】

1、掌握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2、熟悉对屏蔽材料的要求

3、了解屏蔽厚度的确定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2、难点:

屏蔽厚度的确定方法

【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

2、讨论分析

3、实践操作

【教学内容】

一、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1、时间防护2、距离防护3、屏蔽防护

二、屏蔽材料

1、对屏蔽材料的要求2、常用屏蔽防护材料

三、屏蔽厚度的确定方法

1、确定屏蔽厚度的依据2、屏蔽厚度的计算

【考核目标及方式】

1、考核目标:

①说出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②说出屏蔽材料的要求

③简述屏蔽厚度的确定方法

2、考核方式:

①课堂提问评分

②实践报告评分

第十二章 医用放射线的防护

【教学目标】

1、掌握医用诊断X线的防护原则

2、了解各种防护措施

3、了解放射防护监测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医用诊断X线的防护

2、难点:

个人剂量监测

【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

2、讨论分析

【教学内容】

一、医用诊断X线的防护

1、防护原则2、诊断X线机防护性能要求3、放射防护设施

4、防护操作5、妇女X线检查的防护6、儿童X线检查的防护

二、医用治疗放射线的防护

1、医用加速器的防护2、医用γ照射远距离治疗的防护3、放射治疗中对患者的防护

三、放射防护监测

1、场所放射防护监测2、个人剂量监测

【考核目标及方式】

1、考核目标:

①说出医用诊断X线的防护原则

②说出放射防护设施有哪些

③简述个人剂量监测方法

2、考核方式:

①课堂提问评分

②课后练习评分

第十三章 放射防护管理

【教学目标】

1、熟悉防护管理内容

2、了解防护管理机构

3、了解申请许可制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防护管理内容

2、难点:

防护管理内容

【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

2、讨论分析

【教学内容】

一、防护管理机构

二、申请许可制度

1、许可登记管理制度2、放射工作单位必备的条件

三、防护管理内容

1、X线机的生产2、射线防护器材3、防护知识培训

4、健康管理5、放射事故管理6、质量保证7、档案管理

【考核目标及方式】

1、考核目标:

①说出防护管理机构

②说出放射工作单位必备的条件

③简述放射事故管理

2、考核方式:

①课堂提问评分

②课后练习评分

四、学时分配表:

章序

内容

课时

备注

理论

实践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物质的结构

核转变

X线的产生

X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

辐射量和单位

放射线的测量

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

放射治疗剂量学

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

放射线屏蔽防护

医用放射线的防护

放射防护和管理

2

2

4

2

2

2

2

4

4

2

2

2

2

 

2

 

2

 

见习

 

见习

五、本课程使用教材和参考书:

教材:

《放射物理与防护》主编:

李迅茹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年8月第1版

参考书:

《医学影像物理学》主编 :

张泽宝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年11月第1版 

《放射物理与防护》主编:

洪洋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8月第1版

执笔:

朱战强

审核: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