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力的概念 三种性质力 学生.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48036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力的概念 三种性质力 学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力的概念 三种性质力 学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力的概念 三种性质力 学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力的概念 三种性质力 学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力的概念 三种性质力 学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力的概念 三种性质力 学生.docx

《1力的概念 三种性质力 学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力的概念 三种性质力 学生.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力的概念 三种性质力 学生.docx

1力的概念三种性质力学生

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

年级:

课时数:

3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物理学科教师:

朱忠顶

授课类型

C同步

C专题:

力的概念三种性质力物体受力分析

T提高

授课日期及时段

××年××月××日××:

××——××:

××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1、理解力的基本性质

2、三种力的产生条件及其分析方法

3、掌握物体受力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弹力和摩擦力的理解和分析;物体受力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弹力和摩擦力的理解;物体受力分析方法

授课内容

一、力

1.概念

力是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存在。

(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有力就一定有“施力”和“受力”两个物体。

二者缺一不可。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作用效果:

①形变②改变运动状态(4)力的图示

2.分类

(1)按性质分:

重力(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

注:

按现代物理学理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分四类:

长程相互作用有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短程相互作用有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宏观物体间只存在前两种相互作用。

(2)按效果分:

压力、支持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

(3)按产生条件分

场力(非接触力)、接触力。

二、重力:

1.定义: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方向:

总是竖直向下

3.大小:

G=mg

注意:

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在两极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由于重力远大于向心力,一般情况下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4.重心:

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及质量的分布有关。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上.薄板类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三、弹力

1.产生条件:

(1)两个物体直接接触

(2)并发生弹性形变

2.方向:

(1)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2)绳对物体的拉力总是沿着绳收缩的方向。

(3)杆对物体的弹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如果轻直杆只有两个端点受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轻杆两端对物体的弹力的方向一定沿杆的方向。

【例1】如图所示,光滑但质量分布不均匀的小球的球心在O点,重心在P点,静止在竖直墙和桌边之间。

试画出小球所受弹力。

 

点评:

注意弹力必须指向球心,而不一定指向重心。

又由于F1、F2、G为共点力,重力的作用线必须经过O点,因此P和O必在同一竖直线上,P点可能在O的正上方(不稳定平衡),也可能在O的正下方(稳定平衡)。

【例2】如图所示,重力不可忽略的均匀杆被细绳拉住而静止,试画出杆所受的弹力。

 

点评:

由于此直杆的重力不可忽略,其两端受的力可能不沿杆的方向。

3.弹力的大小

对有明显形变的弹簧,弹力的大小可以由胡克定律计算。

对没有明显形变的物体,如桌面、绳子等物体,弹力大小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决定。

(1)胡克定律可表示为(在弹性限度内):

F=kx,还可以表示成ΔF=kΔx,即弹簧弹力的改变量和弹簧形变量的改变量成正比。

(2)“硬”弹簧,是指弹簧的k值较大。

(同样的力F作用下形变量Δx较小)

(3)几种典型物体模型的弹力特点如下表。

项目

轻绳

轻杆

弹簧

形变情况

伸长忽略不计

认为长度不变

可伸长可缩短

施力与受力情况

只能受拉力或施出拉力

能受拉或受压可施出拉力或压力

同杆

力的方向

始终沿绳

不一定沿杆

沿弹簧轴向

力的变化

可发生突变

同绳

只能发生渐变

四、摩擦力

1.摩擦力产生条件

(1)两物体直接接触且相互挤压

(2)接触面粗糙

(3)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两物体间有弹力是这两物体间有摩擦力的必要条件。

(没有弹力不可能有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大小

(1)在接触力中,必须先分析弹力,再分析摩擦力。

(2)只有滑动摩擦力才能用公式F=μFN,其中的FN表示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G。

【例3】如图所示,用跟水平方向成α角的推力F推重量为G的木块沿天花板向右运动,木块和天花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3.静摩擦力大小

(1)必须明确,静摩擦力大小不能用滑动摩擦定律F=μFN计算,只有当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其最大值一般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既Fm=μFN

(2)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确定,其可能的取值范围是:

0<Ff≤Fm

【例4】如图所示,A、B为两个相同木块,A、B间最大静摩擦力Fm=5N,水平面光滑。

拉力F至少多大,A、B才会相对滑动?

点评:

研究物理问题经常会遇到临界状态。

物体处于临界状态时,可以认为同时具有两个状态下的所有性质。

4.摩擦力方向

(1)摩擦力方向和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2)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成任意角度。

通常情况下摩擦力方向可能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作为动力),可能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作为阻力),可能和物体速度方向垂直(作为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在特殊情况下,可能成任意角度。

【例5】小车向右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物体恰好沿车后壁匀速下滑。

试分析下滑过程中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速度方向的关系。

 

点评:

无明显形变的弹力和静摩擦力都是被动力。

就是说:

弹力、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无法由公式直接计算得出,而是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决定的。

五、物体的受力分析

1、受力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思路:

受力分析,就是将物体从它所处的环境中隔离出来,分析其他物体对它的作用力,并把这些力用力的示意图画出来。

分析物体受力,就是分析其他物体对研究对象的作用力。

当然,研究对象对周围物体也有力的作用,但这些力是作用在周围物体上的,不是作用在研究对象上的,故不能在受力图上画出。

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按一定的分析顺序是有好处的。

通常这个顺序是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最后是其他的力。

物体受到的力,向哪里去找?

这是受力分析时遇到的头一个问题,不要漫无目标,不知从何找起。

分析受力,除重力外,就是向接触面上去找。

在一个接触面上,一般可能有两个力,一个是垂直于接触面的弹力,另一个是方向与接触面平行的摩擦力。

当然,某个力到底是有还是没有,要进一步由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来判断,而不是凭想当然。

找不到施力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方法:

(1)隔离法

(2)整体法

若研究对象是几个物体组成的,这时可以将这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来对待,然后分析和求解某个力。

如图6所示,对物体施加水平力F后,斜面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变大了吗?

如果用隔离法,先分析物体受力,再分析斜面体的受力,则问题就变的复杂了,结论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

但若用整体法,则容易发现,在竖直方向上,整体受力情况不变,故压力没有变化。

图6

(3)假设法

若遇到某个作用力是否作用在物体上,答案不好确定时,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如图7所示,水平传送带上,一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问物体受到向前的水平作用力吗?

确定,水平方向上的受力不好确定,这时假设法就派上用场了。

假设物体受到向前的作用力,但这样一来,物体就得做加速运动。

这与已知的做匀速运动相矛盾,所以,水平方向上的作用力是不存在的。

图7

2、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

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洁地得到解决。

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即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

(2)按顺序找力

先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后接触力;接触力中必须先弹力,后摩擦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

注意:

(1)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

画受力图时,只能按力的性质分类画力,不能按作用效果(拉力、压力、向心力等)画力,否则将出现重复。

(2)需要合成或分解时,必须画出相应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

在解同一个问题时,分析了合力就不能再分析分力;分析了分力就不能再分析合力,千万不可重复。

【例6】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A固定在水平面上。

木块B、C的质量分别为M、m,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共同沿斜面下滑。

B的上表面保持水平,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⑴当B、C共同匀速下滑;⑵当B、C共同加速下滑时,分别求B、C所受的各力。

【例7】一航天探测器完成对月球的探测任务后,在离开月球的过程中,由静止开始沿着与月球表面成一倾斜角的直线飞行,先加速运动,再匀速运动。

探测器通过喷气而获得推动力。

以下关于喷气方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探测器加速运动时,沿直线向后喷气

B.探测器加速运动时,竖直向下喷气

C.探测器匀速运动时,竖直向下喷气

D.探测器匀速运动时,不需要喷气

 

针对训练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一接触就会产生弹力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D.悬挂在天花板上的轻质弹簧在挂上重2N的物体后伸长2cm静止,那么这根弹簧伸长1cm后静止时,它的两端各受到1N的拉力

2.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物体A和B,A和B间的接触面也是粗糙的,如果用水平拉力F拉A,但A、B仍保持静止,则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B.物体A与地面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零

C.物体A与B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D.物体A与B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零

3.关于两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B.摩擦力的大小与弹力成正比

C.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

D.弹力是动力,摩擦力是阻力

4.如上图所示,用水平力F将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状态,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A.随F的增大而增大B.随F的减少而减少

C.等于重力的大小D.可能大于重力

5.用手握着一个玻璃杯,处于静止状态。

如果将手握得更紧,手对玻璃杯的静摩擦力将,如果手的握力不变,而向杯中倒入一些水(杯仍处于静止状态),手对杯的静摩擦力将。

6.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两个拉力作用,拉力的大小如图所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1)若只撤去10N的拉力,则物体能否保持静止状态?

(2)若只撤去2N的力,物体能否保持静止状态?

 

7.如图所示,在μ=0.2的粗糙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10kg的物体以一定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还有一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于物体上,其大小为10N,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方向为_______.(g取10N/kg)

 

8.如图所示,重20N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10N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方向为。

 

9、分析物体A的受力

 

10、

 

 

11、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

(1)随传送带匀速运动

(2)传送带由静止起动

如图,倾斜传送带上的物体

(1)向上匀速运输

(2)向下匀速运输

12、如图所示,各图中,物体总重力为G,请分析砖与墙及砖与砖的各接触面间是否有摩擦力存在?

如有大小是多少?

 

13、分析A、B的受力

 

14、A物体静止或匀速,分析A物体的受力情况

 

15、分析下列杆所受的力(竖直面光滑,水平面粗糙)

 

16.分析A的受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