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理工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4795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献检索理工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文献检索理工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文献检索理工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文献检索理工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文献检索理工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献检索理工类.docx

《文献检索理工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检索理工类.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献检索理工类.docx

文献检索理工类

文献检索复习材料

第一章绪论

1、了解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的定义、掌握情报的三属性(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文献的三个基本要素。

P1-5

2、掌握信息源的类型P5,掌握文献的几种划分类型,会判断文献级次.P7-8

3、按出版型式和内容分的十一大文献类型分清他们的文献级次、特种文献8种具体有哪些、及图书索书号组成、ISBN,期刊的一些特征标识号,国内外公开正式期刊如何判断等;学位论文的收藏单位及如何获得,图书、期刊、等的标准著录格式,对我馆图书期刊的标引及索书号认识。

信息:

信息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反应。

知识:

知识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

(即被认知的信息。

情报:

情报是指为一定目的而收集和传递的有效特定效用的知识。

(广义情报是指传递到特定用户并有一定效用的知识。

)n

文献:

文献是记录一切人类知识的载体。

(广义:

凡是记录有信息或知识的一切载体均为文献)。

情报的三个属性:

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

文献三要素:

知识、载体和记录。

知识决定文献内容,载体决定文献形态,记录是构成文献的手段。

信息源:

有自然信息员和社会信息源之分。

社会信息源可分为个人信息源、实物信息源、文献信息源、组织机构信息源。

文献信息源分类划分:

①按物质载体和记录形式划分:

印刷型、缩微型、声像型、机读型、手写型。

②按出版形式和内容性质划分:

图书、期刊、报纸、〔科技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标准文献、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产品样本资料和技术档案〕——后8种为特种文献。

【M】图书、专著【J】期刊【N】报纸【R】科技报告【P】专利文献

【S】标准文献【D】学位论文【C】论文集【G】材料汇编【N】报纸文章③按加工深度和内容划分:

零次文献(会议记录,电子邮件之类)、一次文献(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著,专利说明书,技术标准之类)、二次文献(检索工具)、三次文献(百科全书,词典,年鉴之类)

期刊(著录格式):

题名、作者、作者单位(机构)、刊名、年、卷、期、页码、分类号、ISSN【国际标准刊号】(CN【国内标准刊号】)、摘要

图书(著录格式):

书名、责任者(作者,编者,绘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价格、ISBN(图书特有编号)

学位论文:

论文题名、作者、导师、专业、毕业院校(授予学位单位)、毕业时间、论文级别(硕士或博士)、分类号、摘要

【国际标准书号】(978/979【我国的二选一】-7【语种】-01【出版商序号】-009594【书序号】-3【检验号】)、摘要

成果(科技报告):

成果名称、完成人员、完成单位、完成时间、摘要

会议文献:

题名、作者、单位、会议名称、会议地点、届次、会议录、摘要

专利:

专利名称、申请日期、申请号(专利号)、发明人、专利权人、摘要

标准:

标准名称、标准编号、颁布时间或实施时间、摘要

网络信息:

题名(网站或网页名称)、作者、作者单位、时间、网址、摘要

.CN国内统一刊号:

GB强制性国家标准,由“标准代号+顺序号+年代号”组成,例如:

GB7907-87(核桃丰产与坚果品质)

GB/T是指推荐性国家标准

GB/Z是指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IEC电子电工领域的国际标准

ISO除电子电工领域外的国际标准

ISSN即国际标准期刊号(InternationalStandardSerialNumber,简称ISSN),每组ISSN是由八位数字构成,分前后两段,每段四位数,段与段间用“-”相连,其中后段的最末一数字为检查号,如:

ISSN0211-9153。

一个ISSN只对应一个刊名;而一个刊名也只有一个ISSN。

ISBN是internationalstandardofbooknumber的缩写,即国际标准图书编号。

 10位数的ISBN系统是由组号、出版者号、书序号、校验号四部分组成的,比如0-901690-54-6,变为13位数的ISBN就是在10位数的ISBN前面加上3位EAN(欧洲商品编号)的图书产品代码978。

这样,上面的ISBN编号就变成了五部分,如978-0-901690-54-6。

为了扩大ISBN系统的容量,还增加了另一个EAN产品代码“979”。

2007年1月1日以前,ISBN可以在前面加前缀978,在2007年1月1日以后申请ISBN号前缀只能用979。

现行的ISBN由10位数字组成,这10位数字由4组数字组成,中间用“-”相连,每组数字都有不同的含义。

  第一组号码是地区号,又叫组号,最短的只有一位数字,最长的达五位数字,大体上兼顾文种、国别和地区。

0、1代表英语,2代表法语,3代表德语,4是日本出版物的代码;5是俄罗斯出版物的代码;7是中国出版物使用的代码。

  第二组:

出版社代码。

由国家或地区的ISBN中心设置并分给各个出版社。

  第三组:

书序码。

该出版物代码,是出版者分配给每一个出版物的编号。

  第四组:

计算机校验码。

校验码是ISBN号的最后一位数值,它能够校验出ISBN号是否正确。

校验码只能是1位数,当为10时,记为罗马数字X。

第二章检索基础知识

一、了解

1、书本式检索系统:

通常被称为检索工具,检索工具是用来报道文献、存储文献和提查找文献检索的工具。

书本式检索工具(手工检索)的内容结构,由5部分组成:

(1)编辑与使用说明

(2)目次表与分类目录(3)正文部分(4)辅助索引(5)附录部分

手工信息检索方法一般分为工具法、追溯法、分段法和浏览法。

按著录内容划分目录、题录、文摘型

1、工具法:

顺查法、倒查法、抽查法

2、追溯法(常规法)

3、综合法是工具法和追溯法的综合,又称交替法或循环法

4、浏览法

计算机检索方式:

分类浏览方式、字段检索方式、组合检索方式、出版物检索浏览方式。

2、目录型检索工具:

目录是以单位出版物为著录对象。

目录的著录项目通常包括出版物名称、责任者(著者、编者、译者)、出版项(出版者、出版地、出版时间、版次等)和稽核项(页数、开本、价格等)

3、题录型手工工具:

题录是以一个主题内容上独立的文献单元(如一篇论文或图书中的一个章节)为著录对象,有时以整本出版物(如一件专利、一份报告)为著录对象。

通常包括题录号、文献题目、作者及其工作单位、出处(如期刊名称、出版年、卷、期、页次)、原文文种、主题词、文中所附图表数及参考文献数等。

具有编制容易、出版快、报道量大等特点。

常用图书、期刊论文手工检索工具,P16-19

中国知网、中国万方。

维普等

1、了解

广义信息检索的概念 

指将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式组织与储存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特定需求查找到所需要信息的过程。

按检索内容划分,信息检索的类型

3种,分为文献信息检索、事实信息检索、数据信息检索

【文献——相关项检索——数据库(二次)

事实信息——答案确定——参考工具(三次)

2、掌握

计算机检索系统组成:

硬件、软件、数据库三部分组成。

数据库类型按数据库的内容性质可将数据库分为文献型数据库和非文献型数据库

数据库的结构主要由记录、字段和文档3个层次构成。

三、了解

信息标引

标引:

指在文献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将文献的内容特征和外部特征分析转换成检索标识的过程。

检索原理:

广义信息检索包含信息存储和信息检索两个过程。

信息存储是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选择、标引、描述及组织,并对其进行有序化整理,编制成信息检索工具或系统的过程,即对信息源进行分析与标引,使每条信息都获得相应的存储标识(如分类号、主题词等)。

信息检索是存储的逆过程,用户在产生信息需求时借助一定的检索工具与系统,从大量的信息中查找出所需要特定信息的过程,即对用户提出的信息需求也进行分析与标引,形成检索提问标识。

所谓检索原理,简单地说(狭义)就是将用户的检索提问标识,与存储在检索工具或系统中的存储标识进行相符性比较。

掌握:

1、按标识的形态和性质不同,可分为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

分类法特点:

使原先杂乱无章的信息按照分类法中规定的序列组织排列成一定的科学体系。

分类法标引是建立分类检索系统的基础。

所谓主题,是指某件信息所论及或涉及的事物,而主题词则是指表达主题的词语。

主题词标识可以是叙词,也可以是标题词、关键词。

主题标引是编制主题索引、建立主题检索系统的基础。

2、语言种类

按表述信息特征划分按结构原理划分按组配方式划分

题名(书名,刊名,篇名等)

责任者(著者,编者,译者等)

表述信息外部特征语言号码(报告号,专利号,标准号等)

检引文(参考文献)

语体系分类法

言分类法语言组面分类法先祖式检索

标题词法

单元词法

表述信息内容特征语言主题法语言叙词法

关键词法后组式检索

分类主题一体化

其他代码语言分子式语言、环状结构式语言等

3、分类检索语言,其我馆的图书及期刊是用何种分类法标引的

4、分类检索语言的特点:

按学科、专业集中相关文献信息,从知识分类的角度揭示文献信息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提供从学科专业领域检索文献信息的途径。

5、主题检索检索语言种类:

标题词语言、叙词语言、关键词语言,其中规范化语言有标题和叙词,非规范化有关键词语言。

6、主题(词)法特点:

优点是适合特性检索,查准率高,按特定的事物集中文献信息,有较强的直观性;缺点是不适合族性检索,查全率比分类较低

7、文献的特征主要分为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

外部特征主要有书名、作者(责任者)、出版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出版地、卷期等,内部特征主要有分类号、主题词等。

中图法的主体是它的类目表,包括基本部类表、基本大类表、简表、详表、复分表和编制说明等部分。

其基本结构是将知识门类划分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综合性图书5个基本部类。

社会科学已展开为9个基本大类,自然科学又展开分为10个基本大类。

这样就构成了《中图法》22个基本大类(一级)。

以22个大类(一级类目)为基础,下设二级类目。

以此类推,层层划分。

逐级展开。

分类号为字母+数字例如TP3为计算机,H31英语

分类号:

用22个英文字母表示(L、M、W、Y不用),另外,除“工业技术【T】”外的其他分类的二级类目都是直接用单字母加数字,“工业技术”是双字母(TD,TB,TE等)。

(S【一级】3【二级】1【三级】1【四级】.【每三位数字之间用“.”隔开】5)

所学专业、常用学科专业的分类号:

S【农业科学】,S1【农业基础科学】,S15【土壤学】,S14【肥料学】,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B【哲学】,H【语言、文字】,H31【英语】,I【文学】,J【艺术】,K【历史、地理】,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等

enceDirect、SpringerLink等

第三章计算机检索技术P33

1、掌握检索技术中布尔逻辑算符与、或、非用法及意义、截词检索P34-36,了解位置算符W算符及N算符。

检索表达式的构建(给定课题分析其主题词、编写检索式。

掌握主题词的分析、检索词的选择原则(上课有举例过)-----

布尔检索:

与-——and或*,表示两个检索词都要出现在查找的结果中,是一种交叉概念或限定关系组配,可以缩小范围,提高查找率。

或——or或+,只要有一个结果出现就可以,是一个并列概念,可以扩大检索范围,有利于提高查全率

非——not或-,表示包含第一个而不包含第二个检索词,是用来排除影响检索结果的概念,可以缩小命中范围,增强检索准确性

截词检索

下面一DIALOG为例加以说明

(1)按截词算符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前截词,后截词,前后截词和中间截词。

1前截词:

也称左截词,后方一致,截词算符位于词干的前边。

2后截词:

也称右截词,前方一致,截词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