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4779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docx

《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docx

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

二、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一节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一、质量方针

我们的质量方针是:

信守合同、保证质量,优质服务,为业主提供满意的建设工程产品。

二、质量目标

1.工程质量合格率100%;

2.分项工程质量合格率100%;

3.重要分项工程优良率100%;

4.分部工程合格率100%;

5.分部工程优良率95%;

6.主体结构工程优良。

杜绝重大质量事故,无工程质量投诉。

三、质量保证体系

1.保证“GB/T19002-ISO9002”质量体系及公司程序文件和《质量保证手册》的贯彻执行,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确保质量“三检制”落实。

根据ISO9002质量标准文件中成熟的质保体系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组建项目经理部,建立健全强有力的质量保证组织机构。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见下页。

项目经理代表公司对工程质量全面负责,作为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组织制订工程项目质量计划,确保质量体系有效地运行。

2.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协助项目经理监管工程技术、质量,项目总工(技术负责人)对质量、技术直接负责。

3.项目部专职质检员对工程中各分项工程、各道工序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整改,从工序开始时就对质量进行控制。

4.在工程施工中实施控制程序,把质量保证活动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使之系统化、制度化,从而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制定具体制度如下:

(1)工程项目质量承包负责制,严格按质量保证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目标实施,向建设单位负责。

(2)本工程工序较多,工艺较复杂,质量要求高,分部分项工程必须严格贯彻国家颁发的施工及验收规,操作执行工艺标准。

新工艺必须事先编制工艺标准。

(3)所有关键、特殊工序必须书面交底,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以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为中心的岗位责任制。

(4)建立各项质量管理制度,让各级管理人员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奖罚措施,加强项目管理层和作业层的责任心。

(5)建立材料、设备报检制度,对所有用于本工程的材料均要有完善的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使用说明书等有关资料,并经复检和报业主、监理认可后,投入使用。

(6)施工过程中坚持样板先行引路的方针,各专业分项施工开始时,必须先施工出样板,经业主、监理验收通过后,严格按样板标准进行全面施工。

(7)建立施工生产例会制,及时提出和消除质量隐患。

(8)施工挂牌制度,各工种如混凝土、砌体、装饰等施工过程现场挂牌,注明管理者、操作者、施工日期及相关配比等图文技术记录,机具操作应挂操作牌。

 

(9)坚持施工过程质量三检制度。

每道工序坚持实行班组自检、项目复检,再向监理报检的制度,作好文字记录。

(10)竣工回访服务承诺制度。

在承诺时间配合业主分析维修原因,及时派人在规定期限做好修缮。

5.在全面熟悉施工图,充分领会设计意图的前提下,建立以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为首的质量安全管理、检验、保证体系,全面控制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

建立PDCA循环系统全面控制质量达标。

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健全施工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实施质量预控法,努力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有目的有预见地采取有效措施,把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心中有标准,施工有准则,施工后达到预定的目标。

把质量管理由事后检查转变为控制工序及因素,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

加强全员管理,提高工作质量。

努力健全各项工作标准程序,教育项目部的所有工作人员对各自的本职工作承担责任,上自经理下至每个职工,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每个职工必须高度重视工程质量,恪尽职守,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做到从关心工程,到管理工程,为创市优工程而共同奋斗。

 

质量保证体系如下框图:

 

(6)施工质量检验系统

施工质量检验系统如下框图:

质量总监

技术负责人

项目经理

施工员

质检员

材料员

班组质量

建设监理

 

 

四、完善质量体系和质保措施

1.项目经理部要根据工程特点,成立本项目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小组。

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工程师任副组长,将项目工程施工的全部工作纳入到质量管理工作之中。

2.全面质量管理小组要结合工程的结构特征、装饰要求,预防质量问题的出现,将质量隐患消除在施工过程中。

3.做好现场管理及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的普及宣传教育,使其掌握与本工程相关的质量标准。

4.施工技术人员要熟悉施工图纸和新技术规,并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工序、工艺流程、操作方法和有关规规程分步骤地向操作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坚持“出手负责制”和“三工序”制度,即检查上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工序,搞好质量的现场跟踪检查和中间跟踪管理,并作好自检自查记录。

5.所有进场的主要建筑原材料和半成品构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按检查标准先作见证取样进行材质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6.搞好现场的计量管理工作工程,所用的机具设备、检测仪器须是完好的;尤其是检测仪器,必须经计量部门检验合格后再使用。

7.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施工的分项工程,先行试验和做样板,试验后总结经验,拟定操作方法后再对施工操作班组作详细的书面施工技术交底。

8.施工操作过程中实行跟踪监督和检验并纠正及时偏差,特别是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施工的分项工程,或者对质量、安全影响重大的分项工程要严格检查,务使各道工序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所拟定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9.做好各分项工程的隐蔽工程验收,并做好原始记录和办清签证手续,各层各段的分项工程完工后,组织质量检验和评定工作,并做好记录。

五、质量保证措施

1.组织保证

按公司质量控制程序文件要求组成项目经理部,其组织机构为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及四部一室(工程部、技术质量部、物质设备部、经营部、办公室)。

项目经理代表公司对项目全面负责,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负责人,在项目上实施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工期、服务”的企业宗旨,全面履行施工合同。

技术负责人对项目经理负责,协助项目经理监管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主管项目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下属各专业项目部按照对应原则设立四组一室。

两级项目部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共同保证GB/T19002-ISO9002质量标准中各个质量要素都得到有力的控制。

2.制度保证

(1)端正经营思想,切实做到“六不准”:

1)没有设计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或作业设计不准施工;

2)自行采购的工程材料、配件,未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和业主批准,不准采购;

3)材料、配件无合格证和材料不按规定检验或复检不合格的,不准使用(由业主下属的材料部门提供的材料不合格品或无合格证者,除不准使用外,还应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和业主)。

4)上道工序质量检查不合格的不准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5)各类综合管道(含其保温)、设备安装前,未试做或制样且经监理工程师确认者,不准进行施工;

6)对质量有重要影响的特殊工作人员未经培训并取得上岗证者,不准上岗。

(2)坚持质量一票否决制度

坚持质量一票否决制度,其具体要:

对不合格的工序、工件必须坚持返工;质量不合格的工件,不准上报工作量,同时对不合格工序、工件不准转入下道工序。

(3)落实各级质量责任制

项目经理部和各设备制作厂是所承包工程的第一责任人。

设备制作厂经理对承建的制作工程质量负责,工长对部件加工质量负责,班组长对加工工序质量负责。

3.管理措施

(1)施工前进行质量策划

坚持质量目标管理,工程施工前各专业项目部确定本单位施工项目的质量目标及要求,结合工程特点,编制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项目质量计划;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的施工作业设计的编制和审定工作。

(2)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指导施工

所有工程实体施工、验评严格按照国家和主管部门及设备供应商所颁发的现行技术规标准进行工作。

4.保证措施

(1)用于测量轴线的大钢尺除有CMC标志外,必须要计量检定合格,并应妥善保管,以达到整项工程都使用同一把尺放线。

(2)水准仪、全站仪要按计量要求进行检定合格后才能投入施工使用,并要注意进行妥善保管和使用。

(3)每次轴线测量都应由另一测量组进行复核。

(4)按合同规定,属我方采购的材料或设备,在采购和运输、保管上按公司部相应规定的措施进行质量控制。

(5)项目部在材料采购前,必须依据施工图纸制定采购计划,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在采购计划中应注明材料的质量标准,由技术负责人审批。

发包商指定供货厂家,其厂家的资质证明、产品技术资料收集并报监理公司批准后方可同供货厂家签订供货合同。

(6)物资设备部在实施材料采购时,应对供应商的资质和能力进行评价,坚持“货比三家”的原则,订货时,严格执行采购计划或采购合同。

(7)当业主对采购材料提出异议时,应及时向业主提交有关材料的支持文件,如业主不同意,应重新制订采购计划,并进行市场调查,直到满足业主的要求。

(8)材料采购后,应对材料进行进货检验,材质(合格证)与实物对应,实物与采购计划对应。

(9)材料进库后,应分类堆放,台帐齐全,标识清楚。

(10)材料的发放执行由技术人员签发的限额领料卡制度,防止使用失控(超用、用错),保证材料使用的可追溯性。

(11)对于需要复验的材料,应先复验后使用。

(12)材料使用过程中随时接受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

六、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治质量通病,保证工程实现创优目标,贯彻我公司“信守合同、保证质量、优质服务,为业主提供满意的建设工程产品”的质量方针,必须把质量保证活动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特别是对于一些质量通病的多发区,应严格质量控制,制定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1.实施程序控制使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建立工程项目质量承包责任制,严格按质量保证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目标实施,对建设单位负责。

3.本工程工序较多,工艺较复杂,质量要求高,分部分项工程必须严格贯彻国家颁发的施工及验收规,操作严格执行工艺标准。

4.所有关键、特殊工序必须书面交底,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以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为中心的岗位责任制。

5.建立各项质量管理制度,让各级管理人员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

6.建立材料、设备报检制度,对所有用于本工程的材料均要有完善的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使用说明书等有关资料,按规定需复检的材料经复检和报业主、监理认可后,方可投入使用。

7.建立施工生产例会制度,及时提出和消除质量隐患。

8.坚持施工过程质量三检制度。

每道工序坚持实行班组自检、项目复检,再向监理报检的制度,作好文字记录。

第二节主要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一、基础/主体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一)建筑物平面定位和标高的控制

1.所有的测量仪器必须经过市计量局校验后投入使用。

2.定位放线,建筑物的平面定位,必须由城市建设规划部门投设建筑红线,施工单位按照建筑红线引测建筑物的主轴线,并将建筑红线延伸到安全地带(离建筑物至少2.0m以外),埋设座标点,座标点采用现浇混凝土墩,高出地面200mm左右,中心点采用元钢(φ18以上)锯十字红线标示,外围加以保护,直至完工,座标点设置至少不少于4个点。

3.标高的确定,根据设计图纸所明确的高程、或业主单位提供的高程点,采用水准仪引测至施工现场安全位置。

采用现浇混凝土礅,埋设圆钢(φ18以上),其圆钢顶点为高程的后视点,外围加以保护,直至完工后交业主单位,高程点一般不少于2个点。

4.平面放线应以建筑红线(座标点)引测放线、定位放线完后,应作测量定位成果图,一并交业主及有关方面验收签证。

各楼层、各标高层次的定位,以建筑主轴线采用全站仪引投,定位放线完后,还要复核,并作楼层的定位图,作为工程的技术档案资料。

5.标高的引测,由一处用水准仪和标尺(或钢卷尺)引入到楼层施工作业层(面),一般每层柱或墙体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