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77095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82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十校联盟2019年10月高三联考

生物试题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人类对全球环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化肥常常造成水体富养化,使很多湖泊变成了没有任何生物的死湖

B.大量氟利昂逸散之后最终将会到达大气圈下层,并使臭氧量减少

C.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可减小人类的宜居区域

D.酸雨是指由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而形成的酸性产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温室效应

主要成因:

大量使用化学燃料,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迅速增加

影响:

地球气候异常,灾难性气候增加,温度上升,冰川融化沿海国家和地区可能被海水淹没。

解决办法:

减少化学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

2、酸雨是指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与水分结合而形成的雨,酸雨中所含的酸性物质主要是硫酸和硝酸,正常雨水的PH值一般在5.6左右,但酸雨的ph值可以下降至3-5,甚至更低。

3、水污染

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海洋运输时有泄露和倾倒污染物。

表现:

富营养化。

结果:

如果表现在海洋中称为赤潮,在湖泊等淡水中称为水华。

【详解】A、化肥常造成自然水体富营养化,并通过正反馈导致情况进一步恶化,使很多湖泊变成了没有任何生物的死湖,A正确。

B、氟利昂的大量使用和排放,会造成臭氧层空洞干扰和破坏大气平流层臭氧的自然平衡,B错误。

C、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可减小人类的宜居区域,C正确。

D、酸雨是指由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而形成的酸性产物,D正确。

故选B。

2.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与蛋白质有关

B.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一旦发生改变,便会失去生物学活性

C.某些蛋白质在细胞间信息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

D.组成毛发的蛋白质是纤维状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20种。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功能的多样性。

【详解】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与蛋白质有关,A正确;

B、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功能的多样性。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一旦发生改变,并不意味着失去生物学活性,B错误;

C、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生长激素具有信息传递、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故某些蛋白质在细胞间信息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C正确;

D、组成毛发的蛋白质是纤维状的,D正确。

故选B。

3.下列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RNA中都不存

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B.信使RNA上分布有遗传密码

C.少数RNA可以起催化作用

D.催化rRNA合成的酶是RNA聚合酶

【答案】A

【解析】

【分析】

1、RNA包括mRNA、tRNA和。

mRNA是翻译过程的模板,通过翻译过程将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上;tRNA是翻译过程中运输氨基酸的工具,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RNA病毒中不含DNA,只有RNA,故其遗传物质是RNA。

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的RNA也具有催化功能。

3、密码子:

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这样的3个相邻的碱基称为密码子即遗传密码。

【详解】A、tRNA具有三叶草结构,其中有碱基对的存在,故tRNA中存在部分碱基互补配对现象,A错误,

B、据分析知:

密码子就是遗传密码,信使RNA上分布有遗传密码,B正确;

C、据分析知:

少数RNA可以起催化作用,C正确;

D、RNA的合成是通过转录过程完成的,转录过程中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故催化rRNA合成的酶是RNA聚合酶,D正确。

故选A。

4.2016年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因发现细胞自噬机制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细胞自嗤参与了II程序性细胞死亡,自噬在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能见到。

自噬是指从粗面内质网的无体附着区脱落的双层膜包裹部分胞质和细胞内需降解的细胞器、蛋白质等成分形成自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降解其所包裹的内容物,以实现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自噬过程是受基因控制的,可发生在细胞生长、分化、衰老、凋亡的全过程中

B.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对于细胞具有相同的意义

C.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均可体现溶酶体的消化功能

D.细胞自噬被维持在一定水平,能确保细胞内

稳态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有利;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常常称为编程性死亡。

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属于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

2、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病菌。

【详解】A、细胞自噬可发生在细胞生长、分化、衰老、凋亡的全过程中,A正确。

B、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对于胞具有不同意义,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胞凋亡完成的,而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或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并降解的过程,B错误;

C、据分析知:

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过程可体现溶酶体的消化功能,C正确;

D、因细胞自噬是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自质或细胞器清除的过程,细胞自噬被维持在一定水平,能确保细胞内的稳态,D正确;

故选B。

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酶体是所有植物细胞消化细胞内碎渣的重要场所

B.核糖体只能分布在细胞器的表面或内部

C.叶绿体中所有的类囊体连成一体

D.纤维分子组成了纤维素,纤维素成层排列组成植物细胞壁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在动物、真菌和某些植物的细胞中,含有一些由单位膜包被的小泡,称为溶酶体,是高尔基体断裂后形成的。

溶酶体的功能是消化细胞从外界吞入的颗粒和细胞自身产生的碎渣。

细胞从外界吞入物质后形成吞噬泡,吞噬泡与溶酶体融合,于是,溶酶体中的水解酶便将吞噬泡中的物质降解。

2、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的数目可多达数万,一部分游离在细胞溶胶中,一部分连接在粗面内质网上。

3、叶绿体有内外两层膜,其内膜里面充满了浓稠的液体称为基质,悬浮在基质中的是许多类囊体,类囊体是由膜形成的碟状的口袋,所有的类囊体连成一体,其中又有许多叠在一起像一摞硬币,这种叠起来的类囊体称为基粒。

4、纤维素分子组成纤维,纤维成层排列组成细胞壁,细胞壁的作用是保护细胞和支撑植物体。

【详解】A、据分析可知:

溶酶体是某些植物细胞消化细胞内碎渣的重要场所,A错误;

B、据分析可知:

核糖体能分布在细胞器的表面或内部,以及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

C、有分析可知叶绿体中所有的类囊体连成一体,C正确;

D、纤维分子组成了纤维素,纤维素成层排列组成植物细胞壁,D错误。

故选B。

【点睛】熟练掌握细胞结构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如图为某种植物幼苗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

B.生长素促进了背光侧细胞的分裂和伸长

C.甲为向光侧,IAA含量低于乙侧和对照组

D.极性运输使IAA分布不均匀而表现向光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向光性的原因。

1、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尖端的部位发生了横向运输,从而使得背光侧生长素含量高,细胞伸长得快;向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低,细胞伸长得慢,因此发生向光性弯曲生长。

2、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是色氨酸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变成的。

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

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3、生长素是通过促进细胞伸长而促进生长的。

通常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详解】A、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素浓度一致,故生长状况基本一致,A正确;

B、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表现在促进细胞伸长,故促进了背光侧细胞的伸长,B错误;

C、据图可知:

甲侧伸长得快为背光侧,IAA含量高于于乙侧和对照组,C错误;

D、IAA分布不均匀是因为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尖端发生横向运输所致极,不是性运输使IAA分布不均匀而表现向光性,D错误。

故选A。

7.大豆子叶颜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表现黄色,幼苗阶段死亡。

用子叶深绿与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频率为

A.2/3B.5/6C.3/7D.6/7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分离定律的应用。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杂种自交,在无选择的条件下,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在有选择的条件下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

【详解】子叶深绿(BB)与子叶浅绿植株(Bb)杂交,F1的基因组成为BB(占1/2)和Bb(占1/2),BB与Bb比例为1:

1,各占1/2。

F1自交,F2成熟群体中的基因组成为BB(子叶深绿,占1/2+1/2×1/4=5/8)、Bb(子叶深绿,占1/2×1/2=1/4)和bb(幼苗死亡,占1/2×1/4=1/8),BB与Bb比例为5:

2,B基因的频率为5/7+1/2×2/7=6/7,D正确。

故选D。

【点睛】“bb表现黄色,幼苗阶段死亡”是本题的关键信息,“F2成熟群体中”是另一关键信息。

考生出错的原因是忽略了上述两点所致。

8.下列与艾滋病有关的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不仅可以通过性接触或母婴传播,也可经过昆虫传播

B.HIV的蛋白质不能进入宿主细胞

C.HIV会感染脑细胞和巨噬细胞

D.从症状出现起,艾滋病人的预期寿命只有8~10年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癌症HIV。

HIV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是外层脂类膜、核心蛋白质、逆转逆转录酶两条病毒RNA。

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

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寄生在人体的T淋巴细胞中,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而死亡。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HIV不能通过一般的身体接触或空气传播,不能经过昆虫传播,也不会通过食物、握手或者马桶座传播。

4、感染HIV以后一般要经过很长的潜伏期(8~10年)才能发病,从症状出现起,艾滋病人的预期寿命只有1~3年。

【详解】A、据分析可知:

HIV可以通过性接触或母婴传播,不可经过昆虫传播,A错误;

B、由结构分析知HIV的核心蛋白质能进入宿主细胞,B错误;

C、HIV主要寄生到人体的T淋巴细胞,也会感染脑细胞和巨噬细胞,C正确;

D、从症状出现起,艾滋病人的预期寿命只有1~3年,D错误。

故选C。

9.羊膜腔穿刺是产前侧的常用方法,下列不用此方法诊断的是

A.某些遗传性代谢疾病B.染色体异常

C.神径管缺陷D.冠心病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羊膜穿刺和绒毛细胞检查是两种比较常见的产前诊断方法

2、羊膜腔穿刺用于确诊胎儿是否患染色体异常、神经管缺陷以及某些能在羊水中反映出来的遗传性代谢疾病,穿刺时用穿刺针穿过孕妇的腹壁刺入宫腔,吸出少许羊水进行羊水细胞和生物化学方面的检查。

【详解】据分析可知:

某些遗传性代谢疾病、染色体异常和神径管缺陷可用羊膜腔穿刺检测出来。

只有冠心病不能用此方法检测,D正确。

故选D。

【点睛】认真读书是解答该类题目的不二法宝。

10.研究小组对某地蝉进行研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蝉的年龄结构分成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

B.调查蝉的若虫密度,通常釆用标志重捕法

C.夏季,蝉的生殖前期的个体数大于生殖期

D.秋季,有少量个体处于生殖后期

【答案】C

【解析】

【分析】

蝉的生殖前期特别长,生殖期极短,生殖后期为零,夏季生殖期的个体数小于生殖前期,调查蝉的若虫的种群密度应该用样方法。

【详解】A、蝉的年龄结构分成生殖前期和生殖期,A错误;

B、调查蝉的若虫密度,通常釆用样方法,B错误;

C、据分析知;夏季,蝉的生殖前期的个体数大于生殖期,C正确;

D、蝉的生殖后期为零,故秋季,没有处于生殖后期的蝉,D错误。

故选C。

1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变异是生物进化性变化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

C.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达尔文是依据自然选择设想存在人工选择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大多数突变是有害的,不管是有害突变还是有利突变,只要在种群的扩展过程当中没有被删除掉,就能在种群中被保留和扩增,就会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2、达尔文考察动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发现了人们可以利用这些变异材料用选择的方法培育的品种。

于是,达尔文设想在自然界中一种类似人工选择的过程也在影响着生物,即自然选择。

【详解】A、有害突变也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A错误;

B、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性变化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B错误;

C、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的过程,故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

D、达尔文是依据人工选择自然选择设想存在自然选择;D错误。

故选C。

1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红细胞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6层单位膜

C.经呼吸系统进入血液的氧气与血浆蛋白结合运输

D.心肌细胞内的C0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答案】B

【解析】

【分析】

活细胞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C02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出入细胞,氧气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并运输,红细胞中的氧气进入到组织细胞中被利用,要跨过红细胞膜、穿过毛细血管细胞进入组织液,再穿过组织细胞膜然后进入到线粒体中被利用,至少要6层生物膜。

【详解】A、活细胞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故内环境不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A错误;

B、据分析知:

红细胞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6层单位膜,B正确;

C、经呼吸系统进入血液的氧气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运输,C错误;

D、C02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出入细胞的并且在细胞内产生,故心肌细胞内的C02浓度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D错误。

故选B。

13.图是果绳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正确的是

A.该细胞分裂时不可能出现不均等分裂

B.该细胞中有3条染色单体、1个染色体组

C.该细胞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D.该细胞分裂结束即可进行受精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精子的形成过程。

图示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染色单体数目为4,没有同源染色体,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因为其中有Y染色体,所以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它是有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

精子形成过程中连续的两次分裂过程都是均等分开的。

【详解】A、据分析知:

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时不可能出现不均等分裂,A正确;

B、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单体、1个染色体组,B错误;

C、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C错误;

D、该细胞分裂结束时产生的子细胞为精细胞,精细胞需要经过变形成为精子后才可以进行受精作用,D错误。

故选A。

【点睛】认真辨析题图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4.以酵母菌和葡萄糖为原料进行实验,装置如图。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Ca(OH)2

A.乙试管中酵母菌的线粒体中,特殊分子所携带的氢和电子传递给氧形成水

B.实验过程中丙试管中的丙酮酸被氧化成乙醇和CO2

C.乙、丙试管中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的场所分别为线粒体和细胞溶胶

D.酵母菌消耗lmol葡萄糖产生的ATP,乙试管比丙试管的多15倍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题图分析:

该实验为对比实验。

实验中的自变量是是否进行通气,即是否有氧气的供应。

因变量是酵母菌呼吸的类型;实验的观察指标是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

乙试管中进行的是有氧呼吸,丙试管中进行的是无氧呼吸,甲试管中的沉淀应该比丁试管中多。

【详解】A、乙试管中酵母菌进行的是有氧呼吸,故线粒体中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即特殊分子所携带的氢和电子传递给氧形成水,A正确;

B、实验过程中丙试管中进行的是无氧呼吸,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氧化成乙醇和CO2,,B错误;

C、乙中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的场所分别为线粒体和细胞溶胶;丙试管中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的场所是细胞溶胶,C错误;

D、酵母菌消耗lmol葡萄糖产生的ATP,乙试管比丙试管的多14倍,D错误。

故选A。

15.肺炎双球菌化实验中,S型菌的部分DNA片段进入R型菌内并整合到R型菌的DNA分子上,使这种R型菌转化为能合成荚膜多糖的S型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众多肺炎双球菌株中,S型菌株是唯一能够引起肺炎或败血症的类型

B.R型菌转化为S型菌后的DNA中,嘌呤碱基总比例会改变

C.进入R型菌的DNA片段,可有多个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S型菌转录的mRNA上,可由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多条肽链

D.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的证据来源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在众多的肺炎双球菌菌株中,光滑型(S)菌株是唯一能够引起肺炎或败血症的类型。

2、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中可能有多个基因。

3、肺炎双球菌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来源。

【详解】A、据分析知:

众多肺炎双球菌株中,S型菌株是唯一能够引起肺炎或败血症的类型,A正确;

B、R型菌和S型菌后的DNA都是双螺旋结构,故R型菌转化为S型菌后的DNA中嘌呤碱基总比例不会改变,B错误;

C、据分析知:

进入R型菌的DNA片段,可有多个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因为其上可能有多个基因,S型菌转录的mRNA上,可由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多条肽链,C正确;

D、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的证据来源,D正确。

故选B。

16.作物M的F1基因杂合,具有优良性状。

F1自交形成自交胚的过程见途径I(以两对同源染色体上2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为例)。

改造F1的相关基因,获得具有与F1优良性状一致的N植株,该植株在形成配子时,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其卵细胞不能受精,直接发育成克隆胚,过程见途径2。

据图分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途径2中N植株形成配子时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B.理论上,自交胚与F1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1/4

C.理论上,克隆胚与N植株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1/4

D.通过途径2获得的后代可保持F1的优良性状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减数分裂过程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可能会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从而导致基因重组,但有丝分裂不会发生这两个过程;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

(2)自交胚中每一对等位基因与F1基因型一致的概率为

,所以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与F1基因型一致的概率为

;克隆是指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因此克隆胚与N植株基因型完全相同,基因型一致的概率为

(3)途径2是克隆,可以保持子代与亲本的基因型完全一致,从而保持F1的优良性状。

【详解】A、途径2中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故N植株形成配子时不会发生基因重组,A正确;

B、理论上,自交胚与F1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1/4,B正确;

C、理论上,克隆胚与N植株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1,C错误;

D、通过途径2获得的后代可保持F1的优良性状,D正确。

故选C。

【点睛】“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是本题的关键信息,题干信息获取不正确是出错的主要原因。

17.临睡肌抽跃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是一种无意识的肌肉颤动,就是刚入睡时身体猛然—抖,而且通常会伴随着一种跌落或踏空的感觉。

过于劳累、缺钙、肝肾亏虚、焦虑等都可能引起临睡肌抽跃。

下列关于临睡肌抽跃的推测,错误的是

A.多伸展肌肉、适当喝水、规律作息等可以减少临睡肌抽跃

B.完成临睡肌抽跃的反射弧没有反射中枢,所以肌肉才无意识颤动

C.临睡肌抽跃跌落或踏空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

D.因紧张而出现的打嗝现象与临睡肌抽跃的原理可能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机体所有的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

2、反射弧有五部分组成,分别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详解】A、多伸展肌肉、适当喝水、规律作息等能缓解疲劳、焦虑等,故可以减少临睡肌抽跃,A正确;

B、完成临睡肌抽跃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所以肌肉才无意识颤动,B错误;

C、据分析知:

临睡肌抽跃跌落或踏空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C正确;

D、因紧张而出现的打嗝现象是不受大脑控制的肌肉运动,与临睡肌抽跃的原理可能相同,D正确;

故选B。

18.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131I泄漏,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

131I主要积聚在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最可能引发的是

A.插入DNA分子中,引起基因突变

B.可以直接替换细胞内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

C.诱发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

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诱发基因突变

因素可分为:

①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

②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

③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

另外,没有以上因素的影响,细胞也会发生基因突变,只是发生频率比较低,这些因素只是提高了突变频率而已。

2、基因突变的类型:

体细胞突变和生殖细胞突变,其中体细胞突变一般不遗传给子代,而生殖细胞突变可遗传给子代。

【详解】A、131I不能插入DNA分子中,因此不会通过插入DNA分子中来引起基因突变,A错误;

B、131I不能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因此不能通过替换碱基来引起基因突变,B错误;

C、131I积聚在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可能会诱发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C正确;

D、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属于体细胞,体细胞突变一般不遗传给后代,D错误。

故选C。

19.科学家利用提纯的大豆磷脂、某种细菌紫膜质I(一种膜蛋白)和某种动物细胞中的ATP合成酶(II)构建ATP体外合成体系(如图),并利用人工体系进行了相关实验(图),来研宄ATP合成过程中能量转换机制。

注:

“+”、分别表示人工体系中组分的“有”、“无”

组别

人工体系

H+通过I的转运

H+通过II的转运

ATP

大豆磷脂构成的囊泡

I

II

1

+

+

+

产生

2

+

-

+

不产生

3

+

+

-

不产生

下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