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一年级下语文第八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4732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小学一年级下语文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品小学一年级下语文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品小学一年级下语文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精品小学一年级下语文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精品小学一年级下语文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小学一年级下语文第八单元教案.docx

《精品小学一年级下语文第八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小学一年级下语文第八单元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小学一年级下语文第八单元教案.docx

精品小学一年级下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八单元

主备:

粟晓川

教材简析:

提起科学,我们可能会觉得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只要用心去想一想,留心去看一看,你就会发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月亮阴晴圆缺,太阳东升西落;动物繁衍生存,植物开花结果;火车飞速奔驰,大桥横跨江河……这里都包含着科学。

本组教材就是以科学知识为专题编写的。

运用浅显的儿童化语言,采用生动形象的描写,介绍了工业、农业、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方面的科学常识。

本组教学伊始,就以谚语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日常所见却并未注意的科学常识,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然后,连续五篇课文,都是有关科学常识方面的内容,如,地球的引力,新型火车,新型桥梁,每篇文章都引人入胜,都能激发学生对探索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在本组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地自主学习生字,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本组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他们主动地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当然,老师们在钻研教材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去解读科学,解读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一员,和他们一起去阅读、感悟,去探索、发现。

教学要求:

教学前,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以下几项实践活动,为本组教学做好准备。

1.留心观察周围有哪些新型的建筑(如高楼、大桥等),看看它们有哪些特点。

2.对你认为很平常的事情,如,打雷下雨,农民喷洒农药,扔到高处的东西自动落下来……仔细观察一下,想想看,这是为什么?

3.从本学期所学的生字中找出合体字,试着把它们的各部分分开,看看分开以后的各部分是什么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

教学难点:

朗读感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他们主动地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识字8

教学目标:

1、认识“初、眉”等几个生字。

会写“北、角”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谚语的美。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4、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主动识字、主动积累谚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谚语的美。

课前准备:

课件、挂图、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科学,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学会积累一定会发现许多奥妙。

我想,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会从中了解到许多科学,你们愿不愿意和老师一起学习呀?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通读课文,感知教材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试着读课文,初步认识“谚语”这种文体。

2.教师范读

在教师范读过程中,学生解决遇到的字词,能够读准字音。

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读课文,说说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学生边读,边用笔画上本课的生字,不理解的可以小组讨论。

然后说说自己想知道哪些问题。

2.各小组提出问题,师生整理,达成共识。

(1)什么时候是圆月,什么时候是娥眉月?

(2)怎样看北斗辨方向?

(3)什么是江湖畔?

(4)大雁排着队南飞,说明天气怎样?

3.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共商学习策略:

可以通过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的方式来学习,再不懂的问题问一问老师。

4.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1)指导朗读第一句,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圆月和娥眉月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认识生字“初、眉”。

(2)结合实际生活了解:

早晨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

北斗星是什么样子的?

怎样利用北斗辨方向?

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北斗星,告诉学生:

北斗星在北边,相反的方向是南边。

最后指导朗读。

认识生字:

辨、斗。

(3)学生汇报第三句谚语时,让学生广泛展开讨论,理解“江湖畔”一词的意思。

认识生字:

湖、即。

(4)在理解第四句谚语时,让学生把搜集到的大雁的相关资料读给大家听,开阔视野,有图片的可以展示。

懂得大雁南飞说明天气转寒。

(这里,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大雁和燕子这两种候鸟,说明它们的共同点)。

认识生字:

雁、归、转、寒。

四、巩固新知、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生字,去掉拼音,指名认读。

2.游戏“我是小老师,我要考考你”,巩固生字。

3.指导书写。

(学生提出难写的字,教师指导)。

4.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五、学会积累,拓展升华

1.向大家展示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谚语。

2.课后作业:

把这些谚语读给家长听,讲给小朋友听。

板书:

识字8

雁、归、转、寒。

教学建议:

本课虽为谚语,但韵文味道很浓,各句虽然意思独立,但从韵脚来看全文一气贯通,体现了汉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从父母那里学、到同学那里学、到课外书中学,到大自然中学。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先学后教”不仅是一种时间顺序的调整,“以学定教”不仅是教学方法的改变,两者都表明了学生在新课程教学中的根本地位。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方法、各种途径先去理解课文,当学生的“学”遇到阻碍时,教师再适时点拨、适时引导。

30棉花姑娘

教学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

会写“只、星”等6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读好请求的语气。

教学难点:

读好请求的语气

课前准备:

1、课件、棉花实物、小黑板。

2、收集有关益鸟、益虫的资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导言引入新课,猜谜。

引出谜面:

花椒树,耷拉枝,青马下个白马驹,

2.学生试猜,说出为什么这么猜?

对积极动脑思考的学生给予表扬。

3.揭开谜底。

(棉花)问:

你们见过棉花吗?

4.学生用语言描述棉花。

问:

你知道棉花有什么用处吗?

知道的说给同学们听。

5.课件演示:

一望无际的田野里一朵朵雪白的棉花绽开笑脸……播放课件,教师描述,学生感受画面中的美丽景色。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认识“姑娘”这两个字)

二、自主学习,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小组内互相交流。

3.指名读课文,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三、自学生字,汇报交流

1.小黑板出示生字:

姑、娘、蚜、盼、治、啄、斑。

这些字你认识吗?

自己试读一下。

2.谁愿意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指名领读。

3.认读这些字应注意什么?

互相提示“治、啄”是翘舌音。

4.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呢?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形声字:

姑、娘、蚜。

啄:

小鸟用嘴吃东西。

班──斑(换部件)

5.巩固识记汉字。

(1)同桌互考

(2)开火车读(3)游戏摘苹果

四、细致观察,写好每个字

1.分析要求会写的生字的特点,区分上下结构、左右结构:

“雪、帮”上大、下小,“星、只”上小下大

2.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写好汉字的每一笔。

3.师范写、强调“雪、只”的笔画的书写变化。

4.学生练习、临写。

5.展示学生作品,将写得好的习作,展示给大家,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书写的自信心,也使其他学生受到鼓舞。

五、倾听、品读

1.师配乐读文,边听边想听懂了什么。

2.自读课文,自己喜欢哪段读哪段,读后把你读懂了什么,说给同学听

3.引导学生回答:

棉花姑娘病了,是谁把姑娘的病治好的?

燕子、青蛙,啄木鸟为什么不能治棉花姑娘的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卡片出示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读。

姑娘、燕子、蚜虫、惊奇、斑点、碧绿、七星瓢虫、啄木鸟、青蛙

2.用惊奇、碧绿”口头说话。

3.我会写。

棉花姑娘的叶子上生了很多蚜虫,她请燕子、啄木鸟、青蛙()她捉害虫,可是他们都无能为力。

()()身上有七个斑点的()()瓢虫,治好了她的病。

学生填空,再读两遍。

二、朗读课文,感知课文

1.指名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读到哪最着急,读到哪最高兴。

2.学生以组为单位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3.每小组派代表汇报读,哪最着急,为什么?

第一自然段,哪个词表现了棉花姑娘最着急?

着急的心情怎么读?

指名读师范读,学生齐读(多么盼望)。

4.第二三四自然段重点训练读好请求的语气。

第二自然段:

棉花姑娘说:

“请你帮助我捉害虫吧!

”假如你是心急如焚的棉花姑娘,你会怎么说这句话?

学生试读,师范读,反复练读。

5.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三、四自然段,学生自己体会练习。

6.你读到哪感到最高兴呢?

为什么高兴?

7.棉花姑娘为什么“惊奇”?

惊奇是什么表情?

谁愿意在同学们面前表演一下?

怎么读?

8.棉花姑娘被蚜虫危害时叶子什么样,现在她长出了什么叶子?

“碧绿”一词还能形容什么?

(青草、荷叶、柳树……)

9.我们再用高兴的心情读一读后两段。

10.感情朗读全文。

三、写字训练

1.细致观察“请、就”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名说一说怎么写好看。

3.指导学生写字。

4.描写、临写。

5.展示好的作品,师生评议。

四、拓展知识

1.你是怎样向父母请教,收集有关益鸟益虫资料的?

2.全班交流文字资料,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有关益虫、益鸟的知识。

五、回读全文

1.指导朗读。

2.分角色朗读。

3.指导学生分组自编自演课本剧 

板书

              30棉花姑娘

           燕子    空中飞

           啄木鸟   捉树干里害虫

           青蛙    稻田里

           七星瓢虫  叶子上

教学建议:

本课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益虫,什么是害虫,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这些益虫分别吃什么害虫等一些科学常识,文章将科学常识寓于生动形象的童话世界。

语言以对话为主,生动有趣,相信学生一定喜欢,教学时应该充分把握童话的幻想本质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想方设法设计教学环节与学生一起进入童话情境,主动体验童话世界,对作品进行丰富与补充,创造性地“重建”艺术形象。

 

 

31地球爷爷的手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

会写“球、玩”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感受读书的乐趣。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课前准备:

课件、磁铁、字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老师将自己的手贴在黑板上,用粉笔勾画出手的轮廓。

师:

“谁愿意把自己的小手也画在黑板上?

2、师指着黑板上画出的小手问:

“这些小手都能做什么呢?

”(生自由回答)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双特殊的手—(师板书:

地球爷爷的手)“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呢?

它能做什么呢?

我们读了课文就会知道。

二、自渎课文,了解大意

1、自渎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地球爷爷真有手吗?

是什么样的手呢?

再读课文,帮小白兔找找答案。

三、讨论交流,领会内容

1、地球爷爷的手看得见吗?

2、地球爷爷的手指的是什么?

3、借助实验,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地心引力”。

(1)请小朋友用磁铁来吸一吸铁皮,看看有什么感觉?

(像这种吸引其他东西,能把其他东西拉过来的力量就是一种引力。

(2)演示“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的动画。

(3)在课文里,找出“地心引力”的例子。

四、读文记字

1、自渎课文,勾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下来。

2、多种形式读生字。

提醒易错字音:

俩,引。

3、用生字组词括词。

五、指导写好“球玩跳”

第二课时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