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葡萄栽培技术.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47102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山葡萄栽培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山葡萄栽培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山葡萄栽培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山葡萄栽培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山葡萄栽培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山葡萄栽培技术.docx

《高山葡萄栽培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山葡萄栽培技术.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山葡萄栽培技术.docx

高山葡萄栽培技术

高山葡萄栽培技术

1.园地选择。

高山葡萄对各种土壤的适应性很强,水稻田、山坡地、河边坝地都可种植,但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灌方便、pH值在5.5~5.7的沙壤土最好。

    2.定植。

一般在冬季12月至翌年4月种植,株、行距4m~6m。

水稻田种植不必挖穴,可起垄浅栽:

山坡地栽种,可挖穴种植,穴长、宽、深均为0.8m。

表土、底土分开放,在穴底多施农家肥和磷肥。

最后依次填表土、底土,做成龟状墩。

    3.肥水管理。

定植当年的幼树,在新梢长至8~10叶时追第1次肥,15天施1次,连施3~5次。

8月以速效氮肥为主,每株浇人粪尿或尿素30~50g。

8月以后,以磷、钾肥为主,每株每次施磷酸二氢钾50g,连施2~4次。

10月上旬是高山葡萄第2次根系生长高峰的后期,要结合深翻,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施肥后及时灌水。

梅雨季节,要及时清沟排水。

遇干早时,要及时灌水。

    4.整枝修剪。

高山葡萄长势旺,一般采用棚架栽培,以单蔓龙干整形。

幼树定植萌芽后,只留一个最强壮的主芽培养成主蔓(其余芽全部抹除),待其新梢长到1.5m高时摘心,只留顶端的副梢,待其长到0.5m时再次摘心,分段促壮,此时高度已达到架面,留2~4个副梢延长生长,均匀地分布在架面上,及时绑缚。

待副梢延长到0.5m时摘心,以后每当副梢长到0.5m时,均按上述方法进行摘心。

冬剪时,只留1根长2.5m的主蔓,其余的枝条一律剪除。

    5.病虫害防治。

当幼苗长到2叶1心时,喷1次波尔多液,每隔半个月喷1次,连喷3次。

交替使用甲霜灵、乙磷铝、喷克等杀菌剂,以免产生抗药性。

病害的重点防治期为6~8月,主要防治霜霉病。

有虫害发生时,加入敌杀死、功夫等杀虫剂。

冬季清园时,清除所有的枯枝烂叶,然后喷1次石硫合剂进行消毒。

高山葡萄栽培管理技术

一、葡萄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葡萄是喜温植物。

初春气温10℃开始萌发,温度越高,发芽越快。

开花期以25-30℃为宜,遇低温(15℃以下)、雨雾、旱风,则授粉受精不良,造成大量落花落果。

7-9月为浆果成熟期,如温度不足则浆果着色不良,含糖分降低,甚至不能充分成熟。

    2、葡萄喜光性强。

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叶片厚而深绿,光合作用强,植株生长壮实,花芽着生多,浆果含糖量高而甜美,产量高。

    3、湿度不易过大。

开花前降雨多,新梢生长过旺,消耗植株贮藏养分;花期多雨,受精不良,造成落花;果实肥大期到成熟期多雨,光线不足,糖度低下,着色不良,品质低劣,且容易裂果。

    二、葡萄栽植方式方法

    采用大肥大穴大水的定植方式方法,即定植前每667m2挖长宽各2米、深1米的定植穴10-15个,分层埋入有机肥100-150kg,定植前覆10cm左右厚的客土,防止有机肥发酵升温烧根,在穴内堆成小山状以便定植。

定植时将苗木放入山丘的顶部,把根系向四周埋顺并复土,填平土面,然后将苗木轻轻向上提一下,将土踩实,浇足定根水。

地上滕蔓用木桩或竹竿固定。

    三、葡萄的整形修剪

    整形与修剪,目的在于调节生长和结果之间的矛盾,在架面上合理配置枝蔓,使管理方便,树势健壮,延长寿命,并为连年高产创造条件。

    

1、整形方式。

采用多主蔓整形。

定干高100-150cm,在剪口下选留3—4个粗壮主蔓上架,合理均匀的分布。

    2、冬季修剪。

葡萄冬季修剪,一般在秋季落叶后一月左右到翌年萌发前20天左右进行。

过早、过晚修剪都会造成树体严重损伤,损失养分,引起株体生长衰弱。

根据树势强弱和结果母枝的长短,葡萄冬季修剪原则是:

强蔓长留,弱蔓短留;前部长留,后部短留。

大体可分为三种方法:

(1)长蔓修剪:

长蔓修剪一般多采用双蔓更新的方法。

在结果母蔓下选留一条蔓作为更新母枝,更新母枝保留2—3个健康芽,结果母蔓保留6—12芽,促使期抽出新梢,当年能开花结果,更新母蔓上抽出的2个新梢,如上面着生有花序要摘除,以减少养分消耗,促使枝条组织充实。

到下一年冬剪时,将当年的结果母蔓全部剪除,更新母蔓上部的新梢仍然保留6—12个芽,作为结果母蔓,下部的新梢再保留2—3个芽,作为更新母蔓。

选留更新母蔓时,要注意尽量选距离主干近一些,以控制结果部位逐年前移的速度。

(2)短蔓修剪:

先培养一个一米左右的蔓,让主蔓上抽出多条结果主蔓,冬季修剪时,将各结果母蔓均留2—3个芽。

待春季抽条后,选上部一个枝条作为结果枝,下部一枝条作更新枝,不让其结果。

到冬季修剪时,再将结果结果枝全部剪除,更新枝留2—3个芽。

(3)中蔓修剪:

中蔓修剪和更新方法基本上和短蔓修剪相同,不同之处是结果母枝保留芽数较多,一般留4—5个芽。

此外,修剪时要剪除密集枝、纤弱枝、病虫害枝和干枯枝。

    3、生长期间植株的管理。

(1)抹芽。

为了最经济、最有效地利用养分,使新梢疏密均匀,将过多不必要的嫩梢尽早抹除。

(2)绑梢和去卷须。

当新梢长至25~30厘米时,应及时绑梢,采用“8”字绑法可防止新梢被磨擦受伤。

在绑梢同时摘除卷须,以养活养分消耗。

(3)新梢的摘心和副梢的处理。

新梢摘心,可抑制枝蔓徒长。

对摘心后发生的大量副梢,应加以抑制。

果穗以下的副梢可以从基部除去,果穗以上的副梢留2-5叶摘心,主梢顶端的副梢留几片叶子,对结果枝摘心,可限制营养生长,促进花序营养积累,提高座果率。

一般可在开花前一周,在最上部果穗上留5~9片叶摘心为宜。

(4)花序、果穗的修整。

在一个结果枝上选留发育良好的1~3个花序,并对花序进行适当的修整,在开花前2~3天剪去副穗和掐去穗尖一部分,以提高座果率。

    

四、肥水管理

    葡萄是多年生植物,每年生长、结实,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

为使树势保持健壮生长和不断提高产品的产量、品质,必须注意合理施肥。

根据我国一些葡萄丰产园的测定,每增产100斤浆果,约需施氮0.25—0.75公斤、磷0.2—0.75公斤、钾0.13—0.63公斤。

各地可因地制宜,通过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来制造适宜的施肥量。

    按施肥时期可分为基肥和追肥。

基肥宜在果实采收后至新梢充分成熟的9月底10月初进行。

基肥以迟效肥料如腐熟的人粪尿或厩肥、禽粪、绿肥与磷肥(过磷酸钙)混合施用。

追肥一般在花前十余天追施速效性氮肥如腐熟的人粪尿、饼肥等,7月初追施以钾肥为主如草木灰、鸡粪等。

施肥方法可在距植株约1米处挖环状沟施入,基肥深度约40厘米,追肥宜浅些,以免伤根过多。

施肥后需浇水。

    葡萄根外追肥,对提高产量和质量有显著效果,而且方法简便。

花前、幼果期和浆果成熟期喷1-3%的过磷酸钙溶液,有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之效;花前喷0.05—0.1%的硼酸溶液,能提高座果率;座果期与果实生长期喷0.02%的钾盐溶液,或3%草木灰浸出液(喷施前一天浸泡),能提高浆果含糖量和产量。

根外喷施肥料,如遇干旱,要适当降低浓度,以免发生烧叶;在没有施用过的地区,宜先少量试用,取得经验再逐步推广。

    葡萄比较耐旱,但如能适期灌溉,产量可显著增加。

树液流动至开花前,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此时如能结合追肥进行灌溉,便可为开花座果创造良好的肥水条件。

但开花期水份过多,会引起大量落花落果,除非土壤过于干燥,否则花期不宜浇水。

座果后至果实着色前,正值高温,叶面蒸腾量大,需要大量水份,可根据天气每隔7-10天浇一次水。

果粒着色,开始变软后,除特别干旱年份过多,果实含糖量降低且不耐贮藏、容易裂果。

休眠期间,土壤过干不利越冬,过湿易造成芽眼霉烂,一般在采收后结合秋季施肥灌一次透水,在北方产区还要在防寒前灌一次封东水,这是葡萄防寒的重要措施。

    五、采收与贮藏

    高山葡萄必须适时采收,才能保证质量。

采收期偏早,糖度低,酸度高,着色不良,香气淡,风味差,但充分成熟了的果实,如迟迟不收,便有裂果脱粒的危险,而且影响树势恢复。

采收葡萄的时间最好在早晨露水干后和下午日落之后,此时果汁内温度降低,不但香乞浓,而且比较耐贮藏。

    采收后,如能贮藏一部分到元旦或春节上市,可获得较高的卖价。

一般成熟度越高的葡萄越耐贮藏,因此,可在树上留一小部分果穗延期采收。

采下的果穗在穗轴的剪口上封蜡,减少水分蒸发,剔去破粒、小果和病粒然后放在阴凉处1-2天进行预冷散热,以备贮藏。

将缸洗净擦干,内铺纸三层,放葡萄,上放井字木格,再放一层葡萄,再放一井字木格、一层葡萄,直至装满,缸口盖纸。

将缸称至阴凉屋内,天气渐冷后,缸口加盖,盖上覆草,缸四周用草围住,使屋内温度保持0~2℃。

贮藏至翌年2-3月,果实仍新鲜如初。

    六、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1、葡萄主要病害及防治。

(1)葡萄黑痘病。

主要危害葡萄绿色的幼嫩部分,嫩梢、叶柄、卷须受害时有暗色长圆形病斑,严重时病斑相连而干枯。

果实着色后不再被害。

本病常发生在高温高湿环境,南方多雨地方易发此病。

防治方法:

一是苗木消毒,将苗木或插条放在10~15%的硫酸铵溶液或3~5%的硫酸铜液或硫酸亚铁硫酸液(10%的硫酸亚铁加1%的粗硫酸)药液中浸泡3~5分钟取出即可定植或育苗;二是彻底清园,及时剪除病枝、病叶、病果深埋,冬季修剪时剪除病枝烧毁或深埋,减少病源;萌芽前芽膨大时喷5度石硫合剂;三是药剂防治:

早春葡萄芽鳞片膨大时及展叶2-3片后,应及时喷药保护,直到果实着色前,每隔l0~l2天喷药1次,花前和花后为重点喷药保护时期,果实采收前15-20天应停止喷药。

常用药剂有:

30%科搏可湿性粉剂600-800倍、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800倍、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400-600倍、40%杜邦福星乳油8000-10000倍、10%世高水分散粒剂3000-6000倍、43%好力克悬浮剂3000-5000倍等。

(2)葡萄霜霉病。

以危害叶片为主,病部表面均匀长出灰白色与霜一样的霉层为主要特征。

多雨、多雾、多露天气最适发病。

防治方法:

一是秋末和冬季,结合冬前修剪进行彻底的清园,剪除病、弱枝梢,清扫枯枝落叶,集中烧毁,以及秋冬季深翻耕,并在植株和附近地面喷1次3~5度波美的石硫合剂;二是加强栽培管理,做到"三光、四无、六个字"。

春、夏、秋季修剪病枝、病蔓、病叶为三光;树无病枝、枝无病叶、穗无病粒、地无病残,早期架下喷石灰水杀死病残体中病原物为四无;六个字则为提:

提高结果部位及棚架高度(2.5米);摘:

摘心;绑:

主蔓斜绑,锄:

锄掉园中杂草;排:

排水要好;施:

适当增施磷钾肥。

三是根据测报喷药保护。

抓住病菌初侵染的关键时期喷药,以后每隔半个月左右喷一次,连续2-3次。

药剂有1:

0.7:

200波尔多液、30%绿得保胶悬剂400-500倍液、90%三乙膦酸铝(乙磷铝)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50%甲霜灵•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叶片正面和背面都要喷洒均匀就能取得良好防治效果。

(3)葡萄炭疽病。

危害果实为主,一般在7月中旬果实含糖量上升至果实成熟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盛期。

防治方法:

一是消灭越冬菌原。

修剪时,将剪下的副梢、卷须、果梗清除干净,连同落在地面上的果穗、僵果、枯叶一起集中烧毁或深埋,另可以发芽前喷1次波美1~2度石硫合剂,以铲除越冬菌原。

二是加强栽培管理。

生长期要及时绑蔓和摘除副梢,合理留枝,避免枝梢过密,改善架面负透光条件,对于地势低洼园片,要注意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控制病侵染,要合理施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抵抗病能力;三是药剂防治。

在葡萄展叶前,对结果母枝喷铲剂,可用波美3度石硫合剂+200倍五氯酚钠;200倍福美砷+100倍腐必清等,要喷的细致、周密、尽量避免漏喷。

在葡萄发芽前后喷药。

前可喷1:

0.7:

200倍波多液,80%大生M~45 800倍液,80%大富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杀菌力强的药剂,连喷2~3次,直到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