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病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467722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病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病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病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病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病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病历.docx

《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病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病历.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病历.docx

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病历

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计划

一、概述

引由于颈椎间盘、颈椎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肥大的骨刺向侧方突出,刺激或压迫相应水平的神经根,并出现一系列相应节段的神经根刺激或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其临床症状以颈肩背部疼痛、上肢及手指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为主,被称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本型亦较为多见,在急性期,患者颈部因疼痛活动明显受限。

主要原因是受累关节突关节呈急性炎症,关节滑膜及关节囊炎性肿胀,常合并关节积液,邻近的神经根及窦椎神经支受到刺激,病人多有颈肩部肌紧张,部分病人颈肩部肿胀。

慢性发病病人,颈部向患侧旋转活动时,由于受累关节移位,故常呈不同程度活动受限,颈部后伸运动因单侧或双侧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受压所致,其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预后大多较好。

二、病情摘要

病人十年前突感颈肩酸痛右手稍有麻痹,因症状不重未就医。

过数天后又复发在市某医院检查颈椎钩突骨质增生,经诊治服药后有所好转。

近两天来因受寒气侵袭受凉而出现颈肩、手臂酸痛,颈脖子活动受限,自行服用镇痛药后疼痛有所减缓,但症状几天后又加重,出现上肢手臂手指麻木无力带放射痛,手握物困难,近来食欲,睡眠质量一般,大小便商正常。

三、康复评定与治疗

(一)运动治疗

1、初期康复评定

(1)评定量表的选择

手法肌力检查(MMT)

0级受试肌肉无收缩。

评定结果:

全瘫,肌力为正常肌力0%

1级肌肉有收缩,但不能使关节活动。

评定结果:

微有收缩,肌力为正常的10%

2级肌肉收缩能使肢体在去除重力条件下做关节全范围运动。

评定结果:

差,肌力为正常的25%

3级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抵抗重力做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抵抗外加阻力。

评定结果:

尚可,肌力为正常肌力的50%

4级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抵抗重力和部分外加阻力

评定结果:

良好,肌力为正常肌力的50%

5级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活动抵抗重力及充分抵抗外加阻力。

评定结果:

正常,肌力为正常肌力的100%

改良的Ashworth分级标准

0级       正常肌张力.

1级       肌张力略微增加:

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突然释放.

1+级     肌张力轻度增加:

在关节活动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

2级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

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

3级      肌张力严重增加:

被动活动困难.

4级      僵直:

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关节活动度及徒手肌力评定

部位

检查项目

ROM正常值

参与收缩的主要肌肉

神经支配节段

左侧

ROM

MMT

前屈

180

三角肌前部、喙肱肌

C5-7

90

4-级

后伸

50

三角肌后部、背阔肌

C5-7

40

外展

180

三角肌中部、岗上肌

C5-7

80

内旋

90

大圆肌、肩胛下肌

C5-7

20

外旋

90

小圆肌、岗下肌

C5-7

80

屈曲

150

肱二头肌、肱肌、桡侧腕屈肌

C5、6

90

1级

伸展

0

肱三头肌、肘肌

C6-8

0

1级

前臂

旋前

90

旋前圆肌、旋前方肌

C5-7

70

2级

旋后

90

旋后肌、桡侧腕长伸肌

C5-7

70

2级

掌屈

90

桡尺侧腕屈肌、掌长肌

C7、8

70

1级

背伸

70

桡尺侧腕伸肌、指伸肌

C5-7

50

1级

桡偏

25

桡侧腕屈伸肌、腕长短伸肌

C5-7

15

1级

尺偏

30

尺侧腕屈肌、伸肌

C8、T1

0

1级

四指

MP屈曲

90

蚓状肌

C8、T1

80

4级

PIP屈曲

100

指浅屈肌

C7、8、T1

90

4÷级

DIP屈曲

80

指深屈肌

C8、T1

70

4-级

拇指

MP屈曲

60

拇短屈肌

C8、T1

60

5级

DIP屈曲

80

拇长屈肌

C8、T1

80

5级

掌侧伸展

90

拇长短展肌

C8、T1

90

5级

掌侧内收

0

拇长屈肌、对掌肌

C8、T1

0

1级

桡侧外展

60

拇长短伸肌

C7、8

0

1级

尺侧内收

0

拇内收肌

C8、T1

0

1级

手运动功能的检查与评定

a.观察畸形、肌肉萎缩、肿胀的程度及范围,必要时用尺测量或容积仪测量对比。

b.肌力和关节活动范围测定,也应对耐力、速度、肌张力予以评价。

c.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评定

0级(M0)肌肉无收缩

1级(M1)近端肌肉可见收缩

2级(M2)近、远端肌肉均可见收缩

3级(M3)所有重要肌肉能抗阻力收缩

4级(M4)能进行所有运动,包括独立的或协同的

5级(M5)完全正常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上肢和颈关节活动度评价记录表

左侧

部位

检查

项目

正常值(度)

右侧

末期

中期

初期

初期

中期

末期

主动

被动

主动

被动

主动

被动

主动

被动

主动

被动

主动

被动

90

150

90

150

90

150

屈曲

~180

150

180

150

180

150

180

25

40

25

40

25

40

伸展

~50

40

50

40

50

40

50

25

45

25

45

25

45

内收

~45

40

45

40

45

40

45

100

140

100

140

100

140

外展

~180

150

180

150

180

150

180

45

70

45

70

45

70

内旋

~70

50

60

50

60

50

60

70

70

70

70

70

70

外旋

~90

70

70

70

70

70

70

130

150

130

150

130

150

屈曲

~150

100

150

100

150

100

150

0

0

0

0

0

0

伸展

~0

0

0

0

0

0

0

70

90

70

90

70

90

前臂

旋前

~90

50

90

50

90

50

90

70

70

70

70

70

70

旋后

~90

60

90

60

90

60

90

60

90

60

90

60

90

掌曲

~90

70

90

70

90

70

90

50

70

50

70

50

70

背伸

~70

60

70

60

70

60

70

20

25

20

25

20

25

桡偏

~25

20

25

20

25

20

25

40

55

40

55

40

55

尺偏

~55

45

55

45

55

45

55

45

45

45

45

45

45

前屈

~45

30

45

30

45

30

45

45

45

45

45

45

45

后伸

~45

30

45

30

45

30

45

45

50

45

50

45

50

旋转

~60

45

45

45

45

45

45

30

45

30

45

30

45

侧屈

~45

30

30

30

30

30

30

疼痛评价4级评分量表

0为无痛;1~4级为轻度疼痛,虽然有痛感但可忍受,能正常生活;5~6级为中度疼痛,评定者疼痛明显不能忍受,影响睡眠;7~10级为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入睡,可伴有被动体位或植物功能紊乱表现.

012345678910

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

虽有痛感疼痛明显疼痛剧烈不能入睡

但可忍受不能忍受可伴有被动体位

能正常生活影响睡眠或植物功能紊乱表现

 

(2)评定结果

A.手法肌力检查(MMT)为二级:

肌肉收缩能使肢体在去除重力条件下做关节全范围运动。

B.改良的Ashworth为三级:

肌张力严重增加:

被动活动困难。

C.手运动功能的检查与评定为三级:

所有重要肌肉能抗阻力收缩。

D.疼痛评定:

5级:

评定者疼痛明显不能忍受,影响睡眠。

 

(3)评定结果分析

患者因髓核的突出或脱出,后方小关节的骨质增生或创伤性关节炎,钩椎关节的骨刺形成,以及相邻的三个关节(椎体间关节、钩椎关节及后方小关节)的松动与移位等均可对脊神经根造成刺激与压迫。

2、初期评定记录表

初期评定记录表

姓名:

XXX   住院号:

性别:

男年龄:

67职业:

政府工作人员

文化程度:

利手:

申请医师:

申请时间:

病情摘要:

病人十年前突感颈肩酸痛右手稍有麻痹,因症状不重未就医。

过数天后又复发在市某医院检查颈椎钩突骨质增生,经诊治服药后有所好转。

近两天来因受寒气侵袭受凉而出现颈肩、手臂酸痛,颈脖子活动受限,自行服用镇痛药后疼痛有所减缓,但症状几天后又加重,出现上肢手臂手指麻木无力带放射痛,手握物困难,近来食欲,睡眠质量一般,大小便尚正常。

临床诊断:

主要问题:

手法肌力检查(MMT)为二级:

肌肉收缩能使肢体在去除重力条件下做关节全范围运动。

改良的Ashworth为三级:

肌张力严重增加:

被动活动困难。

手运动功能的检查与评定为三级:

所有重要肌肉能抗阻力收缩。

疼痛评定:

5级:

评定者疼痛明显不能忍受,影响睡眠。

治疗目标:

短期目标:

增强患者的肌力、降低肌张力,提高手运动功能能力以及逐渐消除疼痛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

长期目标:

使患者最大程度的恢复原有的各种功能,回归社会。

治疗计划:

一,对患者的手部进行肌力训练。

二,针对患者的肌张力进行改善训练。

三,对患者的手功能的提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四,逐步降低疼痛的程度。

治疗师:

xxx

日期:

xxx

3、初期具体康复治疗方法和步骤:

(1):

肌力训练,抗阻力主动运动。

A:

徒手抗阻力主动运动。

B:

加重力抗阻力主动运动。

C:

重锤与滑车抗阻力主动运动。

D:

弹簧抗阻力主动运动。

E:

摩擦阻力抗阻力主动运动。

F:

水中抗阻力主动运动。

(2):

降低肌张力的训练:

A:

牵引。

B:

悬挂练习。

C:

肢体下垂摆动练习。

D:

器械摆动练习。

E:

放松性练习。

(3):

手功能的训练。

A:

手向头部移动练习。

B:

手移向枕头。

C:

患肢上举及控制。

D:

患肢练习前伸及前指。

E:

治疗师帮助患者将患者手平放在治疗床上,并要求他倚靠在手臂上,肘关节不能弯曲。

F:

治疗师帮助患者将手支撑在墙上。

G:

患者用腕关节控制将玻璃杯抬起和放低。

H:

患肢在前臂中立位下伸腕以沿着桌面推动玻璃杯。

I:

前臂旋后用瓶子顶部触碰桌面。

J:

使患者拇指、手指和腕关节处于抓握物体姿势。

K:

练习拇指和小指对指,指导做杯状活动。

L:

患者用拇指及手指捡起物体,协助患者控制手的正确姿势。

4、中期康复评定

(1)评定量表的选择

手法肌力检查(MMT)

0级受试肌肉无收缩。

评定结果:

全瘫,肌力为正常肌力0%

1级肌肉有收缩,但不能使关节活动。

评定结果:

微有收缩,肌力为正常的10%

2级肌肉收缩能使肢体在去除重力条件下做关节全范围运动。

评定结果:

差,肌力为正常的25%

3级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抵抗重力做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抵抗外加阻力。

评定结果:

尚可,肌力为正常肌力的50%

4级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抵抗重力和部分外加阻力

评定结果:

良好,肌力为正常肌力的50%

5级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活动抵抗重力及充分抵抗外加阻力。

评定结果:

正常,肌力为正常肌力的100%

改良的Ashworth分级标准

0级       正常肌张力.

1级       肌张力略微增加:

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突然释放.

1+级     肌张力轻度增加:

在关节活动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

2级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

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

3级      肌张力严重增加:

被动活动困难.

4级      僵直:

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关节活动度及徒手肌力评定

部位

检查项目

ROM正常值

参与收缩的主要肌肉

神经支配节段

左侧

ROM

MMT

前屈

180

三角肌前部、喙肱肌

C5-7

170

4+级

后伸

50

三角肌后部、背阔肌

C5-7

40

外展

180

三角肌中部、岗上肌

C5-7

160

内旋

90

大圆肌、肩胛下肌

C5-7

70

外旋

90

小圆肌、岗下肌

C5-7

90

屈曲

150

肱二头肌、肱肌、桡侧腕屈肌

C5、6

140

4级

伸展

0

肱三头肌、肘肌

C6-8

0

4级

前臂

旋前

90

旋前圆肌、旋前方肌

C5-7

90

4级

旋后

90

旋后肌、桡侧腕长伸肌

C5-7

80

3级

掌屈

90

桡尺侧腕屈肌、掌长肌

C7、8

80

3级

背伸

70

桡尺侧腕伸肌、指伸肌

C5-7

60

3级

桡偏

25

桡侧腕屈伸肌、腕长短伸肌

C5-7

20

3级

尺偏

30

尺侧腕屈肌、伸肌

C8、T1

10

3级

四指

MP屈曲

90

蚓状肌

C8、T1

80

4级

PIP屈曲

100

指浅屈肌

C7、8、T1

90

4÷级

DIP屈曲

80

指深屈肌

C8、T1

70

4-级

拇指

MP屈曲

60

拇短屈肌

C8、T1

60

5级

DIP屈曲

80

拇长屈肌

C8、T1

80

5级

掌侧伸展

90

拇长短展肌

C8、T1

90

5级

掌侧内收

0

拇长屈肌、对掌肌

C8、T1

0

3级

桡侧外展

60

拇长短伸肌

C7、8

50

3级

尺侧内收

0

拇内收肌

C8、T1

0

3级

手运动功能的检查与评定

a.观察畸形、肌肉萎缩、肿胀的程度及范围,必要时用尺测量或容积仪测量对比。

b.肌力和关节活动范围测定,也应对耐力、速度、肌张力予以评价。

c.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评定

0级(M0)肌肉无收缩

1级(M1)近端肌肉可见收缩

2级(M2)近、远端肌肉均可见收缩

3级(M3)所有重要肌肉能抗阻力收缩

4级(M4)能进行所有运动,包括独立的或协同的

5级(M5)完全正常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上肢和颈关节活动度评价记录表

左侧

部位

检查

项目

正常值(度)

右侧

末期

中期

初期

初期

中期

末期

主动

被动

主动

被动

主动

被动

主动

被动

主动

被动

主动

被动

90

150

90

150

90

150

屈曲

~180

150

180

150

180

150

180

25

40

25

40

25

40

伸展

~50

40

50

40

50

40

50

25

45

25

45

25

45

内收

~45

40

45

40

45

40

45

100

140

100

140

100

140

外展

~180

150

180

150

180

150

180

45

70

45

70

45

70

内旋

~70

50

60

50

60

50

60

70

70

70

70

70

70

外旋

~90

70

70

70

70

70

70

130

150

130

150

130

150

屈曲

~150

100

150

100

150

100

150

0

0

0

0

0

0

伸展

~0

0

0

0

0

0

0

70

90

70

90

70

90

前臂

旋前

~90

50

90

50

90

50

90

70

70

70

70

70

70

旋后

~90

60

90

60

90

60

90

60

90

60

90

60

90

掌曲

~90

70

90

70

90

70

90

50

70

50

70

50

70

背伸

~70

60

70

60

70

60

70

20

25

20

25

20

25

桡偏

~25

20

25

20

25

20

25

40

55

40

55

40

55

尺偏

~55

45

55

45

55

45

55

45

45

45

45

45

45

前屈

~45

30

45

30

45

30

45

45

45

45

45

45

45

后伸

~45

30

45

30

45

30

45

45

50

45

50

45

50

旋转

~60

45

45

45

45

45

45

30

45

30

45

30

45

侧屈

~45

30

30

30

30

30

30

疼痛评价4级评分量表

0为无痛;1~4级为轻度疼痛,虽然有痛感但可忍受,能正常生活;5~6级为中度疼痛,评定者疼痛明显不能忍受,影响睡眠;7~10级为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入睡,可伴有被动体位或植物功能紊乱表现.

012345678910

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

虽有痛感疼痛明显疼痛剧烈不能入睡

但可忍受不能忍受可伴有被动体位

能正常生活影响睡眠或植物功能紊乱表现

 

(2)评定结果

A.手法肌力检查(MMT)为三级:

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抵抗重力做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抵抗外加阻力。

B.改良的Ashworth为二级: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

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

C.手运动功能的检查与评定为三级:

所有重要肌肉能抗阻力收缩。

D.疼痛评定:

4级:

评定者为轻度疼痛,虽然有痛感但可忍受,能正常生活。

(3)评定结果分析

患者经过初期的治疗,手肌力有所增强。

肌张力得到了降低。

手功能能力也在不断加强。

疼痛减轻,基本能够不影响正常生活。

 

5、中期评定记录表

中期评定记录表

姓名:

xxx住院号:

性别:

男年龄:

67职业:

政府工作人员文化程度:

利手:

申请医生:

申请时间:

治疗进展情况:

经过前期的一段时间治疗,患者的手功能能力得到加强,手肌力得到增强,肌张力也不断降低,疼痛有所减轻。

尚存在问题:

手功能能力仍需加强,手肌力也需要增强,肌张力也需要降低以及不断减轻疼痛。

阶段目标:

增强手肌力,加强手功能的能力训练,继续降低肌张力以及进一步的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下一步治疗措施:

1、抗阻力主动运动。

2、手功能训练。

3、降低肌张力的训练。

治疗师:

xxx

日期:

xxx

6、中期具体康复治疗方法和步骤

(1):

降低肌张力的训练:

A:

牵引。

B:

悬挂练习。

C:

肢体下垂摆动练习。

D:

器械摆动练习。

E:

放松性练习。

(2):

肌力训练,抗阻力主动运动。

A:

徒手抗阻力主动运动。

B:

加重力抗阻力主动运动。

C:

重锤与滑车抗阻力主动运动。

D:

弹簧抗阻力主动运动。

E:

摩擦阻力抗阻力主动运动。

F:

水中抗阻力主动运动。

(3):

手功能的训练。

A:

手向头部移动练习。

B:

手移向枕头。

C:

患肢上举及控制。

D:

患肢练习前伸及前指。

E:

治疗师帮助患者将患者手平放在治疗床上,并要求他倚靠在手臂上,肘关节不能弯曲。

F:

治疗师帮助患者将手支撑在墙上。

G:

患者用腕关节控制将玻璃杯抬起和放低。

H:

患肢在前臂中立位下伸腕以沿着桌面推动玻璃杯。

I:

前臂旋后用瓶子顶部触碰桌面。

J:

使患者拇指、手指和腕关节处于抓握物体姿势。

K:

练习拇指和小指对指,指导做杯状活动。

L:

患者用拇指及手指捡起物体,协助患者控制手的正确姿势。

7、末期康复评定

(1)评定量表的选择

 

手法肌力检查(MMT)

0级受试肌肉无收缩。

评定结果:

全瘫,肌力为正常肌力0%

1级肌肉有收缩,但不能使关节活动。

评定结果:

微有收缩,肌力为正常的10%

2级肌肉收缩能使肢体在去除重力条件下做关节全范围运动。

评定结果:

差,肌力为正常的25%

3级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抵抗重力做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抵抗外加阻力。

评定结果:

尚可,肌力为正常肌力的50%

4级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抵抗重力和部分外加阻力

评定结果:

良好,肌力为正常肌力的50%

5级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活动抵抗重力及充分抵抗外加阻力。

评定结果:

正常,肌力为正常肌力的100%

 

改良的Ashworth分级标准

0级       正常肌张力.

1级       肌张力略微增加:

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突然释放.

1+级     肌张力轻度增加:

在关节活动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

2级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

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

3级      肌张力严重增加:

被动活动困难.

4级      僵直:

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关节活动度及徒手肌力评定

部位

检查项目

ROM正常值

参与收缩的主要肌肉

神经支配节段

左侧

ROM

MMT

前屈

180

三角肌前部、喙肱肌

C5-7

170

5级

后伸

50

三角肌后部、背阔肌

C5-7

40

外展

180

三角肌中部、岗上肌

C5-7

170

内旋

90

大圆肌、肩胛下肌

C5-7

80

外旋

90

小圆肌、岗下肌

C5-7

90

屈曲

150

肱二头肌、肱肌、桡侧腕屈肌

C5、6

140

5级

伸展

0

肱三头肌、肘肌

C6-8

0

5级

前臂

旋前

90

旋前圆肌、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