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453766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docx

《学年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docx

学年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Word版

2017-2018学年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科目试题(理科)

命题人:

赵宏审题人:

冯静时量:

90分钟总分:

100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内环境中pH的调节通过神经调节实现,而体温恒定是一个神经体液调节过程

C.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是相互联系的,血糖的调节有多种激素参与,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激素

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2.下图所示发现生长素的一系列实验过程(图中实验材料是燕麦胚芽鞘)。

其中属于对照实验的有()

A.2、5

B.1、4

C.4、5

D.3、5

3.下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

对该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图中X与Y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

B.图中a与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活动只受垂体促激素的调节

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4.正常情况下,动物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的数量主要取决于()

A.组织中氧气的浓度B.细胞膜上氧气载体的数量

C.细胞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D.细胞中ATP的数量

5.在免疫中吞噬细胞起作用的是()               

①第一道防线②第二道防线③体液免疫④细胞免疫

A.在①②③

B.在②③④

C.在①③④

D.在①②④

6.给健康婴儿接种卡介苗,目的是使婴幼儿体内产生()

A.浆细胞B.效应T细胞 C.记忆细胞 D.抗体

7.大面积烧伤时,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原因是()

A.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

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充,影响皮肤再生

8.一个经济效益很好的人工鱼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

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b+d

B.a>b+d

C.a<b+d

D.a=b+c+d

海水

尿液

灌饮

氯浓度

排出

氯浓度

1000

535

1350

400

1000

535

165

820

9.科学家研究甲,乙两种生活在不同栖所的哺乳动物,分别强迫灌饮海水1公L后,再分析尿量和其成分,结果如下表。

如果将甲,乙两动物放在竹筏上,任其漂流在海上,只供饲料不供饮用水,结果会如何()

A.甲比乙先因缺水而死亡

B.乙比甲先因缺水而死亡

C.甲乙均能饮用海水而存活

D.表中资料不足,所以不能判断

10.下列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对于较重的糖尿病患,除了控制饮食,还需按照医生的要求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②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在对症下药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来辅助降低体温

③当人体摄取食盐较多时,肾可通过尿排出多余的钠,摄取食盐少时,尿中几乎不含NaCl,因此人体的钠的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

④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对针刺没有感觉但能运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12.右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农田生态系统做的专题研究并绘制成的食物网,他们作出的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流径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积累的有机物

B.农民除草、灭虫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

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地方

C.该生态系统含有五个以上的种群

D.大田轮作(每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可改变原有营养结构,

减轻病虫害

13.右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生物种类

有机物总量(g)

550

100

3000

18

14.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含量,如下表所示:

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减少,则会引起()

A.甲、丁的种群数量减少,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减少

C.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减少

D.甲的种群数量增加,丙、丁的种群数量减少

15.切除狗的甲状腺后,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和代谢活动将()

A.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代谢活动减弱

B.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代谢活动加强

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代谢活动减弱

D.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代谢活动加强

16.下列关于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抗体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

B.人体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

C.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又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

D.人体内抗体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它能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

17.近几年来,随着一些新型抗生素的发明和应用,的确提高了临床效果。

但是,也造成了一些负面效应。

例如,有些长时间、大剂量服用“先锋霉素”的病人,就表现出了肚胀和消化不良的现象,而且面黄肌瘦,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A.人体消化腺的分泌功能被新型抗生素抑制

B.人体小肠绒毛的吸收功能被新型抗生素抑制

C.新型抗生素改变了食物的化学结构   

D.新型抗生素破坏了人体肠道的微生物平衡

18.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

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9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

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A.50只

B.42只

C.92只

D.160只

19.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只是破坏性的

B.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C.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D.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20.某个春季低温潮湿、夏季高温干旱的地区生长着一种春、夏季叶型不同的植物,其叶型数据如下表。

试推断()

项目

甲型叶

乙型叶

表面积(mm2)

292

144

体积(mm3)

64

63

表皮厚度(um)

14

24

A.甲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B.乙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C.甲型叶生长在夏季,降低蒸腾作用

D.乙型叶生长在夏季,增强蒸腾作用

2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曲线正确的是()

22.在一个阴湿的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鼠类等生物,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物种

D.生态系统

23.当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放出一种起警告作用的化学物质,以便使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这种现象所属的特征及信息传递类型分别是()

A.种内互助,化学信息

C.种间互助,化学信息

B.种间互助,行为信息

D.种内互助,物理信息

24.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灾害的原因之一是()

A.长江口热带风暴

C.水库泄洪过快

B.长江上游森林植被破坏

D.北方风沙使河床变浅

25.苍蝇的平衡棒原理被应用于运载火箭的研制中,这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中能体现出()

A.潜在使用价值

B.科研价值

C.间接使用价值

D.生态价值

26.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

A.生长素对3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二重性,低

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例如10-2ppm)抑制生长

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

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

进作用,却抑制了芽的生长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

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

27.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分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点刺激

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点刺激

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流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的传导方向相同

28.科学家成功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迷。

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

请你推测科学家对此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④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

A.②④B.②③C.②③④D.③④

29.下列的曲线图分别表示有关生物学过程,对其曲线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整段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B.乙图B点时,害虫种群抗药个体所占百分比大于A点害虫种群抗药个体所占百分比

C.生产上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丙图中曲线⑴表示单子叶植物

D.丁图中动物乙表示恒温动物

30.如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

二、简答题:

31、(8分)根据人体调节产热的主要途径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TRH是激素,B是激素。

(2)寒冷环境中A和B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作用于骨胳肌和其他组织后,形成Y产热的原因是。

(3)常温下,血液中A有增加趋势时,TRH和

TSH的分泌量将 ,这种调节属于

调节。

(4)人在寒冷环境中,若穿衣太少,会出现X产热,这时机体出现的现象是   ,这样使产生的热量成倍地增加。

(5)由下丘脑到B发挥作用,其调节方式是

32、(8分)为了更好的揭示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可用猴进行科学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点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传递过程是:

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经引起兴奋,导致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稳定。

此调节方式为: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D.神经—体液调节

(3)猴脑内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

推测脑内区域被损伤,引起了匮乏。

33、(8分)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

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草属于,猫头鹰属于,兔处于第   营养级。

(2)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

(3)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生产者通过作用使碳元素进入到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通过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

(4)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下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猫头鹰每增加10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千克。

34.(4分)下面为体液免疫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属于体液免疫的二次免疫阶段的是______________(填编号)

(2)G过程主要在____________中进行

(3)若抗原物质是酿脓链球菌,常常会累及心肌细胞,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

(4)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12分)为了探究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知识准备: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甲状腺是合成、贮存、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器官。

材料用具:

略。

方法步骤:

第一步:

取健康雄兔15只,将注射部位消毒后,分别给每只兔注射适量的放射性碘溶液。

第二步;每隔一定时间用放射性测量仪分别测定每只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第三步:

3天后,将15只实验兔随机均分为A、B、C三组。

第四步:

向A组注射一定量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向B组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向C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五步:

每隔一定时间,分别测定三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上述实验方法第一步中的两处不妥当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选用三组而不用三只兔子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分别用A、B、C三条曲线代表A、B、C三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则预计A、B、C三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应如下图中的。

(4)若给C组的另一只兔子注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抑制剂,则该只兔子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变化依次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2017年下学期生物(理)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C

A

B

C

B

B

A

A

C

A

C

D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D

D

A

A

D

A

B

B

B

C

A

B

C

二、简答题

31、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肾上腺素

(2)上升

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的速度,从而增加产热量

(3)减少反馈调节(4)骨胳肌不由自主的战栗

(5)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32、

(1)单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上受体

(2)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

(3)下丘脑,抗利尿激素。

33、(

(1)生产者 消费者 二 

(2)草  

(3)CO2(或气体)  光合  呼吸

(4)5500

34、

(1)_FIJG或G(填编号)

(2)_内环境_

(3)酿脓链球菌抗原信息与心肌细胞相似,导致抗体攻击自身心肌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疾病

(4)记忆细胞能够识别抗原并增殖,浆细胞只能特异性合成相应抗体

35、

(1)第一步中应取生长发育状况等一致(或相同)的健康雄兔;第一步中向每只兔子注射的放射性的溶液应该等量(至少写出等量)

(2)排除个体差异(“避免偶然因素”或“避免产生较大误差”均可得分)。

(3)乙 (4)增加、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