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1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50857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6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1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届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1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届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1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届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1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届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1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1解析版.docx

《届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1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1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1解析版.docx

届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1解析版

2020届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

01

(考试时间:

50分钟试卷满分:

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Mg24S32Cl35.5Fe56Cu64

一、选择题:

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关于文献记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工开物》中“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丝、麻”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B.《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提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C.《抱朴子》中“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升华和凝华过程

D.《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涉及的实验操作是蒸馏

【答案】D

【解析】A.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麻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纤维,故A错误;B.青蒿素提取利用的是萃取原理,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升华属于物理变化,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HgS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水银,此过程为化学变化,不属于升华,故C错误;D.白酒的烧制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为蒸馏操作,故D正确;故答案为D。

8.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的

中,含有

个中子

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

C.2.24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

个CO2分子

D.密闭容器中1molPCl3与1mol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

个P-Cl键

【答案】A

【解析】A.11B中含有6个中子,0.1mol11B含有6NA个中子,A正确;B.溶液体积未定,不能计算氢离子个数,B错误;C.标准状况下苯不是气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苯的物质的量,则无法判断其完全燃烧产生的CO2分子数目,C错误;D.PCl3与Cl2反应生成PCl5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所1molPCl3与1molCl2反应生成的PCl5小于1mol,增加的P-Cl键的数目小于2NA个,D错误;答案选A。

9.化合物

(a)、

(b)、

(c)同属于薄荷系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a、b、c都能使溴水褪色

C.由a生成c的反应是氧化反应D.b、c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D

【解析】A、芳香族化合物含有苯环,这三种化合物不含有苯环,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A错误;B、a、c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b不含有碳碳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故B错误;C、对比a和c结构简式,a生成c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D、b和c的分子式为C10H18O,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1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位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r(W)>r(Z)>r(Y)

B.由X、Y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

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

D.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答案】D

【解析】A项,Na、Al、S都是第三周期元素,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

r(Y)

r(Z)

r(W),A项错误;B项,由X、Y组成的化合物有Na2O、Na2O2,Na2O中只有离子键,Na2O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B项错误;C项,金属性:

Na(Y)

Al(Z),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强,C项错误;D项,非金属性:

O(X)

S(W),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D项正确;答案选D。

11.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2mL0.1mol·L-1的FeCl3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1滴KSCN溶液

黄色逐期消失,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

还原性:

Fe>Fe2+

B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

CO2具有氧化性

C

加热盛有少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石蕊试纸变蓝

NH4HCO3显碱性

D

向2支盛有2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

一只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

Ksp(AgI)

【答案】C

【解析】A、加入过量的铁粉,黄色消失,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说明Fe3+完全被消耗,即Fe+2Fe3+=3Fe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Fe化合价升高,Fe为还原剂,Fe2+即是还原产物又是氧化产物,因此还原性Fe>Fe2+,故A说法正确;B、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说明生成C,发生反应是4Na+CO2

2Na2O+C,CO2中C的化合价降低,因此CO2作氧化剂,被还原,故B说法正确;C、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

NH3↑+CO2↑+H2O,碳氨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而不是碳酸氢铵缘故,故C说法错误;D、产生黄色沉淀,说明生成AgI,AgI和AgCl形式相同,溶度积小的先沉淀,即Ksp(AgCl)>Ksp(AgI),故D说法正确。

12.高能LiFePO4电池,多应用于公共交通。

电池中间是聚合物的隔膜,主要作用是在反应过程中只让Li+通过。

结构如图所示。

原理如下:

(1-x)LiFePO4+xFePO4+LixCn

LiFePO4+nC。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式:

xFePO4+xLi++xe-===xLiFePO4

B.放电时,电子由负极经导线、用电器、导线到正极

C.充电时,阴极电极反应式:

xLi++xe-+nC===LixCn

D.充电时,Li+向左移动

【答案】D

【解析】由总反应:

(1-x)LiFePO4+xFePO4+LixCn

LiFePO4+nC。

放电时,作为原电池,LixCn为负极,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由负极到正极移动;FePO4为正极,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充电时,作为电解池,LiFePO4参与阴极与阳极的反应,阳离子向阴极移动。

A.放电时,FePO4为正极,正极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xFePO4+xLi++xe-===xLiFePO4,故A正确;

B.放电时,作为原电池,电子由负极经导线、用电器、导线到正极,故B正确;

C.充电时,阴极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xLi++xe-+nC===LixCn,故C正确;

D.充电时,作为电解池,阳离子向阴极移动,Li+向右移动,故D错误;答案选D。

13.已知草酸为二元弱酸:

H2C2O4

HC2O4﹣+H+Ka1;HC2O4﹣

C2O42﹣+H+Ka2,T℃常温下,向某浓度的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浓度的KOH溶液,所得溶液中H2C2O4、HC2O4﹣、C2O42﹣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时,lgKa2=-4.2

B.pH=1.2溶液中:

c(K+)+c(H+)=c(OH﹣)+c(H2C2O4)

C.pH=2.7溶液中:

D.向pH=1.2的溶液中再加KOH溶液,将pH增大至4.2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度一直增大

【答案】C

【解析】A.由图像可知,T℃时,lgKa2=-4.2,A项正确;B.pH=1.2时,H2C2O4、HC2O4﹣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且c(K+)+c(H+)=c(OH﹣)+c(HC2O4﹣),则c(K+)+c(H+)=c(OH﹣)+c(H2C2O4),B项正确;C.由图象可以知,pH=1.2时,c(H2C2O4)=c(HC2O4-),则Ka1=c(H+)=10-1.2;pH=4.2时,c(C2O42-)=c(HC2O4-),则Ka2=c(H+)=10-4.2;由电离常数可以知道

,C项错误;D.向pH=1.2的溶液中加KOH溶液将pH增大至4.2,溶液中由酸电离的氢离子浓度减小,则对水的电离抑制的程度减小,水的电离度一直增大,D项正确。

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

共58分,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5~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43分。

26.(14分)利用酸解法制钛白粉产生的废液[含有大量的FeSO4、H2SO4和少量的Fe2(SO4)3、TiOSO4]生产铁红和补血剂乳酸亚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TiOSO4可溶于水,在水中可以电离为TiO2+和SO42-,TiO2+水解成TiO2·xH2O沉淀为可逆反应;乳酸结构简式为CH3CH(OH)COOH。

回答下列问题:

(1)TiOSO4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步骤①中分离硫酸亚铁溶液和滤渣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滤渣的主要成分为TiO2·xH2O,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得到滤渣的原因:

________。

(3)从硫酸亚铁溶液中得到硫酸亚铁晶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硫酸亚铁在空气中煅烧生成铁红和三氧化硫,该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4)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⑥必须控制一定的真空度,原因是有利于蒸发水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室中检验溶液B中主要阳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1分)过滤(1分)

(2)TiO2++(x+1)H2O

TiO2•xH2O+2H+,铁屑与H+反应,c(H+)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促使TiO2+转化为TiO2•xH2O(2分)

(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2分)1:

4(2分)

(4)Fe2++2HCO3-===FeCO3↓+H2O+CO2↑(2分)

(5)防止Fe2+被氧化(2分)

(6)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加人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溶液B中含有NH4+(2分)

【解析】由流程图可知,废液中加入铁屑,Fe与H2SO4和少量Fe2(SO4)3反应生成FeSO4,溶液的pH增大,促进TiOSO4的水解沉淀,TiOSO4完全水解生成TiO2•xH2O沉淀,过滤,滤渣为TiO2•xH2O和Fe,滤液为FeSO4溶液;FeSO4溶液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酸亚铁晶体,硫酸亚铁晶体脱水、煅烧得到氧化铁;FeSO4溶液中加碳酸氢铵,两者反应生成碳酸亚铁沉淀、硫酸铵和二氧化碳,碳酸亚铁沉淀加乳酸溶解生成乳酸亚铁溶液和二氧化碳,乳酸亚铁溶液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乳酸亚铁晶体。

(1)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TiOSO4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步骤①中分离硫酸亚铁溶液和滤渣的操作是过滤,故答案为+4;过滤;

(2)TiOSO4在溶液中水解生成TiO2•xH2O,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TiO2++(x+1)H2O

TiO2•xH2O+2H+,加入铁屑,铁与H+反应,溶液中c(H+)降低,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促使TiO2+转化为TiO2•xH2O沉淀,故答案为TiO2++(x+1)H2O

TiO2•xH2O+2H+,铁屑与H+反应,c(H+)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促使TiO2+转化为TiO2•xH2O;

(3)FeSO4溶液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酸亚铁晶体;硫酸亚铁在空气中煅烧生成铁红和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O4+O2

2Fe2O3+4SO3,氧化剂是氧气,还原剂是氧化铁,所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4,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1:

4;

(4)步骤④为FeSO4溶液中加碳酸氢铵,两者反应生成碳酸亚铁沉淀、硫酸铵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2HCO3-=FeCO3↓+H2O+CO2↑,故答案为Fe2++2HCO3-=FeCO3↓+H2O+CO2↑;

(5)亚铁离子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所以步骤⑥必须控制一定的真空度,这样有利于蒸发水还能防止Fe2+被氧化,故答案为防止Fe2+被氧化;

(6)溶液B为硫酸铵溶液,实验室检验铵根离子的方法是:

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加人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溶液B中含有NH4+,故答案为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加人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溶液B中含有NH4+。

27.(15分)亚硝酰氯(NOCl)是有机物合成中的重要试剂,为红褐色液体或黄色气体,具有刺鼻恶臭味,遇水反应生成一种氢化物和两种氧化物。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用C12和NO制备NOCl并测定其纯度,相关实验(装置略去)如下。

请回答:

(1)制备Cl2发生装置可______(填大写字母),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氯气,选择装置,其连接顺序为:

a→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若用到F,其盛装药品为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下图装置制备亚硝酰氯(NOCl)

①实验室也可用B装置制备NO,上图X装置的优点为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②检验装置气密性并装入药品,打开k2,然后再打开____(填“k1”或“k3”),通入一段时间气体,其目的为________,然后进行其他操作,当Z有一定量液体生成时,停止实验。

③若无装肖Y,则Z中NOCl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取Z中所得液体mg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以K2CrO4溶液为指示剂,用cmol/L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2.50mL.已知:

Ag2CrO4为砖红色固体;Ksp(AgCl)=1.56×10-10,Ksp(Ag2CrO4)=1×10-12,则亚硝酰氯(NOC1)的质量分数为____(用代数式表示,不必化简)。

【答案】

(1)A或B(1分)MnO2+4H++2Cl-

Mn2++Cl2↑+2H2O或2MnO4-+16H++10Cl-=2Mn2++5Cl2↑+8H2O(2分)

(2)fgcbdejh(2分)饱和食盐水(1分)

(3)①排除装置内空气的干扰;可以随开随用,随关随停(2分)②K3(1分)排尽三颈烧瓶中的空气防止NO和NOCl变质(2分)③2NOCl+H2O===2HCl+NO↑+NO2↑(2分)

(4)14.7375c/m×100%或写成[c×22.5×10-3×10×65.5]/m×100%(2分)

【解析】

(1)实验室制备Cl2可以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或者用高锰酸钾固体与浓盐酸混合反应生成氯化钾、氯化锰、氯气和水,则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A或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

Mn2++Cl2↑+2H2O或2MnO4-+16H++10Cl-=2Mn2++5Cl2↑+8H2O。

(2)制得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及水蒸气,所以需要利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后再用浓硫酸进行干燥,然后再根据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是大气污染物,需要进行尾气处理,可以用碱石灰做吸收剂,故装置连接顺序为:

a→fgcbdejh,F装置内其盛装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气体;正确答案:

fgcbdejh;饱和食盐水。

(3)①实验室也可用B装置制备NO,图X装置的优点为排除装置内空气的干扰;可以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正确答案:

排除装置内空气的干扰;可以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②检验装置气密性并装入药品,打开k2,然后再打开k3,通入一段时间气体,其目的是为排净三颈烧瓶中的空气,防止一氧化氮和NOCl变质;正确答案:

K3;排尽三颈烧瓶中的空气防止NO和NOCl变质。

③NOCl与水反应生成盐酸、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OCl+H2O=2HCl+NO↑+NO2↑;正确答案:

2NOCl+H2O===2HCl+NO↑+NO2↑。

(4)取Z中所得液体mg溶于水,取25.00mL溶液中存在:

n(NOCl)=n(Cl-)=n(Ag+)=c×22.50×10-3=0.0225cmol,则250mL溶液中,n(NOCl)=0.225cmol,所以亚硝酰氯(NOC1)的质量分数为0.225c×65.5/m×100%=14.7375c/m×100%;正确答案:

14.7375c/m×100%或写成[c×22.5×10-3×10×65.5]/m×100%。

28.(14分)氮的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

研究氮氧化物的反应机理对于消除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

(1)NO在空气中存在如下反应:

2NO(g)+O2(g)

2NO2(g)△H,上述反应分两步完成,其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反应I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②反应I和反应Ⅱ中,一个是快反应,会快速建立平衡状态,而另一个是慢反应。

决定2NO(g)+O2(g)

2NO2(g)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填“反应I”或“反应Ⅱ”);对该反应体系升高温度,发现总反应速率反而变慢,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反应未使用催化剂)。

(2)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的有关反应为:

C(s)+2NO(g)

N2(g)+CO2(g)。

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T℃时,各物质起始浓度及10min和20min各物质平衡浓度如表所示:

①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在10min时,若只改变某一条件使平衡发生移动,20min时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20min时,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再充入NO和N2,使二者的浓度均增加至原来的两倍,此时反应v正_______v逆(填“>”、“<”或“=”)。

(3)NO2存在如下平衡:

2NO2(g)

N2O4(g)△H<0,在一定条件下NO2与N2O4的消耗速率与各自的分压(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有如下关系:

v(NO2)=k1·p2(NO2),v(N2O4)=k2·p(N2O4),相应的速率与其分压关系如图所示。

一定温度下,k1、k2与平衡常数kp(压力平衡常数,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间的关系是k1=____________;在上图标出点中,指出能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点是___,理由是________。

【答案】

(1)①2NO(g)

N2O2(g)△H=-(E3-E4)kJ·mol-1(2分)②反应Ⅱ(1分)温度升高后反应I平衡逆向移动,导致N2O2浓度减小,温度升高对反应Ⅱ的影响弱于N2O2浓度减小的影响,导致反应Ⅱ速度变慢,最终总反应速率变慢(2分)

(2)①0.56(2分)②减小二氧化碳浓度(1分)③<(1分)

(3)k1=2k2·KP(2分)BD(1分)达到平衡时,N2O4与NO2的消耗速率满足条件v(NO2)=2v(N2O4)(2分)

【解析】

(1)①△H=E4kJ·mol-1-E3kJ·mol-1=-(E3-E4)kJ·mol-1,因此反应I的热化学方程式2NO(g)

N2O2(g)△H=-(E3-E4)kJ·mol-1,故答案为:

2NO(g)

N2O2(g)△H=-(E3-E4)kJ·mol-1。

②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反应Ⅱ的活化能大,因此决定2NO(g)+O2(g)

2NO2(g)反应速率的是反应Ⅱ;对该反应体系升高温度,发现总反应速率反而变慢,其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后反应I平衡逆向移动,导致N2O2浓度减小,温度升高对反应Ⅱ的影响弱于N2O2浓度减小的影响,导致反应Ⅱ速度变慢,最终总反应速率变慢,故答案为:

反应Ⅱ;温度升高后反应I平衡逆向移动,导致N2O2浓度减小,温度升高对反应Ⅱ的影响弱于N2O2浓度减小的影响,导致反应Ⅱ速度变慢,最终总反应速率变慢。

(2)①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故答案为:

0.56。

②在10min时,若只改变某一条件使平衡发生移动,20min时重新达到平衡,NO、CO2量比原来减少,氮气比原来增加,则改变的条件是减小二氧化碳浓度,故答案为:

减小二氧化碳浓度。

③在20min时,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再充入NO和N2,使二者的浓度均增加至原来的两倍,

,此时反应v正

<。

(3)一定温度下,平衡时v(NO2)正=2v(N2O4)逆即k1·p2(NO2)=2k2·p(N2O4),k1=2k2·KP,因此k1、k2与平衡常数kp间的关系是k1=2k2·KP;在上图标出点中,B、D点,N2O4与NO2的消耗速率满足条件v(NO2)=2v(N2O4),因此能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点是BD,理由是达到平衡时,N2O4与NO2的消耗速率满足条件v(NO2)=2v(N2O4);故答案为:

2k2·KP;BD;达到平衡时,N2O4与NO2的消耗速率满足条件v(NO2)=2v(N2O4)。

(二)选考题:

共15分。

请考生从2道化学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5.[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铁被誉为“第一金属”,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e3+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实验室用KSCN溶液、苯酚(

)检验Fe3+。

N、O、S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苯酚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

(3)FeCl3的熔点为306℃,沸点为315℃FeCl3的晶体类型是______。

FeSO4常作补铁剂,SO42-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

(4)基铁[Fe(CO)5]可用作催化剂、汽油抗爆剂等,1molFe(CO)5分子中含σ键数目为_______,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一种)

(5)氮化铁晶体的晶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该晶体中铁、氮的微粒个数之比为______。

(6)氧化亚铁晶体的晶胞如图2所示。

已知:

氧化亚铁晶体的密度为ρg·cm-1,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在该晶胞中,与Fe2+紧邻且等距离的Fe2+数目为_____;Fe2+与O2-的最短间距为_______pm。

【答案】

(1)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2分)N>O>S(1分)

(2)sp2(1分)

(3)分子晶体(1分)正四面体形(1分)

(4)10NA(1分)CN-或C22-(2分)

(5)3∶1(2分)

(6)12(1分)

(3分)

【解析】

(1)铁原子失去4s能级上2个电子、3d能级上1个电子生成Fe3+,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简化的电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